中国低碳经济读后感
中国低碳经济读后感
地球气温日益升高以及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一名地球人和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读了低碳经济一书,使我认识到了低碳经济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要研究低碳经济也是有很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
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讨论会议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但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逐渐变暖已悄悄地走近了我们。现在大家都觉得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确了。怪异的天气总是违反规律,让人难以捉摸,以前所谓的规律总是被现实改变,
2009年11月初的郑州,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郑州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
2010年的4月14日,到洛阳参观牡丹花会的游客们都会因看到雪中牡丹这一“奇观”而惊叹不已,而在这天的前后几天,洛阳都是阳光明媚,春意甚浓。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们云南盛西南华南等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旱2798万亩,干枯138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除了干旱、气候反常、全球变暖之外,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 、海平面上升、 人类健康受威胁、 物种变化加剧等等。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我们也要为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努力。我们不能阻止气温的上升,不能控制两极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云南的干旱。因为它们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了,我们只能尽量减少灾难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因此,倡导低碳经济、改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低碳经济读后感】相关文章:
1.低碳经济阅读答案
3.低碳
6.低碳生活读后感
7.关于低碳的读后感
8.低碳生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