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读后感
自主学习 读后感
关键词:淡化教师主体角色意识、学生自主
主要观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教育”的目的
作为教师,没有起码的教师角色意识肯定是不行的——那会使班集体失去凝聚力,使学校失去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我们必须具有教师的角色意识,也就是要有一种教师对学生的威信、尊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角色思考。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的角色意识太强的话,也会有碍教育的效果——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使我们放大自己的能力与责任,误以为学生的一切都系于教师身上。而实际上,这种信念并不科学。强烈的教师角色意识会使我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甚至不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人来看待,这样,必然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与人格,致使学生对老师望而生畏,自然也就不可能营造出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产生压抑、烦躁、厌学、逆反甚至仇视等情绪,教育效果自然也就不佳了。针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的这种过于强调-教师角色意识的现状,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师的主体角色意识。那么,如何淡化呢?
一、 开好“半亩方塘”
由于软硬件设施的有限,传统教育要求语文教师在上新课文前给学生讲一些文学常识,发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信息时代,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必须要革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因此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多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不能太过于强调-教师的角色意识——文学常识与有关的资料,我们大多可以留给学生自己查找、收集并作整理,我们只需挖好“半亩方塘”就可以了,学生在发掘源头活水的过程中,自会成“清如许”之渠。以沈括的《活板》一文为例,要学习这篇古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知识,自然要了解沈括其人,印刷术的历史以及毕升的有关情况。这些我们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整理,我们只要做一个旁观者,适时加以点拨就可以了。在查找、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碰到各种自己无法确定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同学间就必然会产生讨论,由讨论再生出新的问题,再寻找、探究出新问题的答案。这种由学生自己查找、收集、讨论并整理成资料的做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整理的资料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更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及能力,让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手段,避免了过于依赖教师、自己坐享其成的弊端;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好基矗
二、 点燃“阅读火苗”
语文教师备课的对象之一就是书本。面对一本书、一篇课文,教师的角色意识使我们多想的是我们该如何教,而少考虑到学生如何学。实际上,学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必然会有些阅读习惯的差异性。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步伐在走,由教师引领着他们走向一个个预先设好的“圈套”,他们作为读者的个性自然也就很难显现出来了。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把书本留给学生读”。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应该仅仅是学生交付任务的过程,还应该是学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发展自身的过程。新学期开始,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熟悉课本内容,熟悉每一篇课文的内容,而不必急于上新课。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一切知识都是由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一本书、一篇课文,在学生对它的作者、对它的写作背景甚至对它本身还没有熟悉之前,我们就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分析讨论的话,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的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而“把书本留给学生读”,点燃学生阅读的火苗,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书本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读、悟的时间和空间。
三、 做个“引路底人”
优秀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认为,培养创新精神,就应该提倡和鼓励受教育者大胆的质疑,增强其创新的精神动力。宋朝的著名教育家朱熹在教书时就常谆谆告诫学生:“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仅仅是一个“而已”罢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当过分强调自己的教师角色意识,而要尽量“把疑问留给学生提”,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想我们都听过不少的精彩的“教师一问到底式”的语文课。但作为评价者的我们多是在评价这节课中的教师的表现怎么样,而忽视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不错,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实设计了不少激发学生回答热情的问题,设计了不少引起学生热烈讨论的问题,设计了不少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管教师如何的掩饰,说到底仍然有设“圈套”等学生跳的痕迹。
我们都明白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内部和外部活动的基础上,主动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外部世界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作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语文教学课堂,我们更应该鼓励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出若干个疑问来,再让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出问题的答案来。作为“而已”的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让学生想提问”,“让学生会提问题”。以《孔乙己》一文为例,学生在充分阅读了课文内容之后,自然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审视这篇课文,在审视当中他们会想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会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出现背景产生好奇心、会想去探究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原因、会想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些矛盾的词语以及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最终结局怎么样了……学生自己读出了问题后,我们再引导他们去查找、探究、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我们这些“而已”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使他们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过多依赖教师的分析习惯的弊端,强化了他们的探究意识,自然也就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技巧、自学能力。
四、 教是为了不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张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但我认为,从长远来看,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上来讲,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最好不要自己轻易的教给学生,而要引导他们在学习、探究、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就说:“我所谓的‘教给方法’仍然不能是空洞而孤立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如我们在教古文时,可以指导学生留心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学习古代汉语要注意些什么。这样他们在观察比较后可以比较容易地总结出古文中的“通假字”、“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词类活用”等现象;在教现代文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各类文体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各类文体的特征。在我的引导下,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在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时就可以总结出,学习记叙文的重点——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哪些句子体现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等;学习散文的要点——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弄清文章抒发感情的对象,理解有关抒情的词语、句子在课文中的意义等;说明文的学习要点——课文所要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形象)等……
实际上,学生在总结各类文体学习要点的时候,还会连带的考虑到许多问题。比如说,我的课代表在总结散文的学习要点时向我指出,把总结出来的这些要点放到具体的课文中去,她可以猜到考试时每一篇课内阅读老师大概会出些什么题目,另外还有同学指出,这些具体文体的学习要点对课外阅读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再不像从前一样,拿到一篇文章觉得无所适从了……所谓“实践中出真理,真理用来指导实践”,学生们从具体课文中总结出了各类文体的学习要点,再用这些学习要点去指导他们以后的问题阅读,效果果然很是不错,在初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年级中皆名列前茅。而这些由学生自己作出的总结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也得益良多,同时也使我获益匪浅——后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也相对轻松了许多。由此可见,这些由学生自己所作出的总结,既比教师总结后再硬塞给学生的效果好许多,又让学生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增强了“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的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矗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这种让学生自己作总结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妨“把总结留给学生作”。
“理想的教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矗”从这方面来讲,也许教师教的东西越多,反而对学生的发展也许越不利——教师越会教,也许就意味着学生越不会学。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教育”的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的角色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他们的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完全必要的。
【自主学习 读后感】相关文章:
1.自主学习作文
5.自主学习理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