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造句及解释

时间:2017-10-22 18:33:29 造句 我要投稿

囫囵吞枣造句及解释

  中文发音: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

囫囵吞枣造句及解释

  词语解释:囫囵:指整个儿的东西。[1]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甄别,不求甚解。

  反义词:融会贯通、细嚼慢咽

  用囫囵吞枣造句

  1、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2、我们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3、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4、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5、在填鸭式的说教下,学生们囫囵吞枣地学习,根本得不到有用的知识。

  6、我看书总是囫囵吞枣的,当伯父问我时,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7、我们要认真读书,不能囫囵吞枣。

  8、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9、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0、爷爷也不要求这些,因为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只能让我囫囵吞枣。

  11、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2、我们在学习新的课文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而不能囫囵吞枣。

  13、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用囫囵吞枣的反义词造句

  融会贯通: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细嚼慢咽:吃东西的时候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

  【扩展阅读:反义词的辨析及运用】

  一、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待位置的词。如:春-秋,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二、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的作用。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在句子中恰当地运用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恰当地使用反义词,可以把对立的事物和概念放在一起,互相对应、映衬,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利用两对反义词:“重和轻”、“泰山和鸿毛”对比,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四、从词的性质去找。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五、从词的范围去找。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六、反义词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关系,因此,要揭露事物的矛盾,说明事物的对立关系,总离不开反义词。反义词在造句构词上都有一些作用。第一,正反对照,突出矛盾。利用反义词把两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对照,矛盾对立的现象可以表现得更鲜明,使得黑白分明,是非清楚。

  七、反义词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它在语言中起着对比、衬托和强调的作用。准确地选择反义词,可以把不同的现象更鲜明地对立起来,把某一现象的对立性深刻地揭露出来,从而使思想表达得更准确、更严密。

【囫囵吞枣造句及解释】相关文章:

1.推究解释及造句

2.开阔解释及造句

3.寸断解释及造句

4.偷袭解释及造句

5.牵累解释及造句

6.画板造句及解释

7.穷苦解释及造句

8.整除造句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