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联故事

时间:2018-05-17 19:52:44 对联 我要投稿

端午节对联故事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划龙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为端午节留下大量的脍炙人口的端午诗,而且也留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有关端午节的对联。以下是端午节对联故事,欢迎阅读。

  据传说,清代文学家,四川才子李调元,有一年回家,进厨房发现一锅粽子,刚要拿起吃,被他的'三嫂拦住。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就随口说出一句上联:

  “五月五日五弟厨房讨粽子。”

  并声称对不出下联不能吃粽子。这上联连用三个“五”字,加之有个“讨”字含有贬义,有为难、讥笑的意思。李调元很不高兴,刚要赌气离开,忽又见到厨房中有糍粑,便伸手去抓,又遭三嫂阻拦,说:“这糍粑是我昨晚熬夜熬到三更舂米做成的,如果对不出上联,还是别吃。”李调元听三嫂这样一说,急中生智,对出了下联:

  “三更三点三嫂檐下偷糍粑。”

  字字对衬工整,且用“偷”字报了“讨”字之仇。三嫂深感钦佩,但还佯装不满。李调元也觉得出语不恭,两人相视而笑,各自更换一字云:“五月五日五弟厨房吃粽子;三更三点三嫂檐下舂糍粑。”最后李调元终于喜得香粽而食之。

  相传,明代解缙一日与友宴欢,友人出上联: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解缙马上对出下联: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旬上,每月上旬之初;中旬中,每月中旬之中。朔日,每月初一;望日,每月十五。五月五日为端阳,即端午;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联语所有岁时节令之称都是我国夏历中的名称。

  联语复辞迭出,对偶工整,自然,前后照应,又在整句中有“小回文”,为不可多得的佳对。

  相传,明代沈应,一日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时值五月初五端午节,太祖出上联命沈对下联。上联云:

  “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

  沈应随口对之:

  “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端门、午门均指南京皇宫的门名。明朝春榜,指科举会试与殿试,又叫甲榜;秋榜,指科举乡试,亦称乙榜。乙榜取举人,甲榜取进士。以春秋两榜对端午二门,又由端、午合成端午转成节名,由春、秋合成春秋转成书名(或表示一年),真正恰到好处。

  清朝末年,广东有个何淡如,非常有才气,特别擅长诙谐有趣的对联,每每信口吟来,信笔书来,无不令人捧腹大笑。

  有一年端阳,湖南某地开展扒龙船(即今划龙舟)比赛,特请何淡如写副对联。何淡如问要写几言。来人说:“任由尊便吧。”何淡如略一思索,就挥笔蘸墨,一口气写下九个“扒”字,每写一个“扒”字,旁边围观看热闹的人就跟着高声读一个“扒”字。写到第十个“扒”字时,何淡如笑着问围观的人们:“扒够了没有?”大家应道:“扒够了!”何淡如继续写道:“扒到龙门三级浪。”

  大家正喝彩间,只见何淡如挥笔疾书,又写出九个“唱”字,然后又写道:“唱出仙姬七姐词。”人们定睛再看时,只见这副妙联为: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词。”

  这副别出心裁的妙联,将赛龙舟的气氛、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人们看后使劲喝彩,并迅速在民间传开。

【端午节对联故事】相关文章:

1.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2.郑板桥的对联故事

3.古代著名人物对联故事

4.经典端午节对联大全

5.乾降留对联民间故事

6.端午节的故事

7.端午节的故事

8.描写端午节的对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