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

时间:2017-10-27 17:30:1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

  有很多关于名人感人的经典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看看的,今天小编准备了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1】:和田一夫

  有一位老人,在他72岁时遭受严重的挫折,他奋斗了几十年享誉全国的最大零售集团,在一夜之间破产了。

  人们看着这位闻名遐迩的世界级企业家迎来如此灾难性的失败,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他将心随天命,穷困潦倒度过余生;有人认为他将神经受到刺激,过起老年痴呆不谈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认为他肯定不堪一击,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业的大厦轰然倒地,并没有使这位老人从此倒下去,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过了一段时间,老人和几个年轻人携手合作,开办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产业发起了挑战。面对新的行业,老人并没有显得缩手缩脚,反而脸上始终充满了微笑,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加上他合理地运用了过去经营零售业时积累起来的经验,没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年后,老人重新堆砌的事业大厦又屹立在人们面前。

  当记者采访老人,问他为何能够在一年时间里反败为胜、东山再起时,老人快乐地大笑起来,久久不语。记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给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记者疑惑地又重复提起这个话题,老人第二次快乐地大笑起来,他只说了短短一句“其实,我已给出答案!”此时,记者才恍然大悟——快乐心情是老人反败为胜、东山再起的法宝。

  这位老人就是日本曾经最大的零售集团“八百伴”集团的总裁——和田一夫。

  在商场的长期拼搏奋斗中,和田一夫悟出了这样一个简明的道理:生活就是一束阳光,你站在阳光中,迎着阳光向前看,满眼光明,身心温暖,倍增力量;转过身,俯视阴影,满目黯然,暗自神伤。面对阳光和阴暗的两种心态,完全由个人的心情来掌握。选择前者,你将积极快乐地向前走;选择后者,则沉沦悲观沮丧,举步不前。

  和田一夫反败为胜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成功需要一颗快乐的心来支撑!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将终生与成功失之交臂。

  如果我们左冲右突难以突围,正心情沮丧之时,何不尝试一下以快乐的心情去走另一条路径呢?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2】:帕特.奥布瑞恩

  1903年,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为《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

  由于这出话剧的反响不够理想,剧团后来移到一家小剧院去演出。演员的薪水也削减了,他们的前途一片黯淡。然而,多年的教育,使得帕特养成了“凡事尽力而为”的习惯。因此每一次演出,他的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角色中,从场上下来时总是满身大汗。

  8个月后的一天,帕特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电影《扉页》的拍摄。

  原来,《扉页》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偶然间看到了《向上,向上》,帕特在桌边与人争吵的那一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推荐帕特在《扉页》的一场戏中扮演一个角色。

  这是帕特.奥布瑞恩银幕生涯的起点。日后,他成了非常著名的电影明星。

  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的'命运看似变化莫测,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已为明天埋下了伏笔。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3】: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改变心态炎热的夏天,在英国一大型教堂里,庄严的牧师正在那里布道,但由于长时间的布道和闷热的原因,许多教徒开始变得昏昏欲睡。

  可是,有一位绅士,他看上去却精神抖擞。他腰背挺直,正专注地坐在那里听牧师讲道。

  等最终牧师布道完毕,出了教堂时,有个人向这位绅士问道:“先生,每个人都在打瞌睡,为什么你还能听得那么认真呢?”

  绅士微笑着说:“老实说,听这样一无可取的讲道,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忽然想到,我何不把它用来试试自己的耐性呢?看看自己能够忍耐到什么程度?事实证明,我的耐性非常好。我想,以这种耐心去面对我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还有什么是不能解决的呢?所以说,我对今天的讲道感触很深,它对我的好处和启发真是太大了。”

  知道这位绅士是谁吗?

  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从格莱斯顿表现出的不同寻常的积极心态,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改变的,那就是我们的心态。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4】:罗伯特·西奥迪尼

  先改变自己,身边的人才有更肯能的改变,更多的人改变了,就可能改变世界!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的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

  为什么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会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自己停下来,仅仅是要看一下那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却因此从“都市恍惚症”中清醒过来,从而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帮助。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后,大家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因为看到别人的善举,而对自身的心理产生了冲击,进而引发出行善的愿望和行动,心理学家将这种变化称为“升华”。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帮助病人、穷人或者是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升华”。尽管这些助人为乐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必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帮助贫民时那样无私。

【人生有意义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人生价值的名人故事

2.笔尖下的创意人生名人故事

3.99分的人生名人故事

4.欧文的人生导师名人故事

5.被索引改变人生名人故事

6.名人故事:果断调整人生航向

7.除去闲名人生哲理故事

8.关于名人的故事:果断调整人生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