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忘记,才能解除痛苦,不断得到快乐和幸福
最近读书时,看到一篇文章,很是感慨,很受启发。文章讲述的大意是:“美国洛杉矶的一所学校,有一位名叫普赖斯的女子,今年四十四岁,本来她正是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但她却因为有超常的记忆,能记起多年前极其细小的事情,脑海里就象放电影一样,回忆起以前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栩栩如生。如果这些记忆都是快乐的也罢,但她的记忆对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伤心的、痛苦的事情,也一概带来,让她很好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让她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她四处求医,请求专家告诉她该怎么做,结果没有一个专家能够给出答案。一位心理学家建议:只有逐渐地学会忘记,才能解除痛苦,不断得到快乐和幸福。”
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觉得不幸福,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学会忘记。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常常为忘记某件事、某个人而烦恼,其实,学会有意识地忘记,同样很重要。因为我们会因为忘记而抛弃烦恼,能够在忘记中得到幸福。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人活着其实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都是过眼烟云。事实上,人生在世,说穿了只有几个字: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人,在生之面前不能选择,在“去”之当头无力回天。人的一生既不会风光得只有甜蜜,也不会糟糕得一塌糊涂。常常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生有一些喜出望外和坎坷颠簸,完全是正常的,既不要得意,也不必悲伤。要勇敢地面对人生,不懈地追逐幸福。
可以说,人生下来就需要幸福,就象鸟儿需要天空,草儿需要太阳,鱼儿需要大海。人生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幸福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它的真谛。然而,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哲学家说:幸福就是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社会学家说:幸福就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活动和条件相对和谐的生活状态。伦理学家说:幸福就是人生的目的和道德的标准。文学家说:幸福就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马克思主义者说:幸福就是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平常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份好工作、有一群知心朋友、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也有人说:幸福就是高官厚禄、就是家财万贯、就是美酒佳肴、就是金屋藏娇、就是名扬天下等等。
其实,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只是一种美的感觉,一种精神的满足,一种愉悦的快乐,一种“知足常乐”的境界。就象鞋子穿在脚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晋武帝时代的羊祜说:“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后人根据这句名言,演绎出一种人生态度,既然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剩下的一二自然是如意之事了,我们何不常想一二,忘记或少思八九呢?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的伤感,有太多的无奈。比如:人际间的擵擦、误解、纠葛、恩怨,都可能成为人生的一种阴影,一种痛苦,一种忧伤。这些东西都会留在记忆里,天长日久,气难忍、怨难消、恨难忘,必然给生活带来重负,那就很难感受到幸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忘记,忘记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忘记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忘记情场上的恩恩怨怨,忘记一切忧愁,忘记一切憎恨,忘记一切痛苦,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东西。
忘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很难,没有人能够做到那么洒脱,也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完全忘记。传说中有一种汤,人喝下去以后就会忘记一切。不过,这种汤上哪去找呢?既然没有灵丹妙药,那就只好学会有取舍地忘记,那就常想一二,少思八九。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应该乐观豁达。在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乐观,内心充满欢悦和满足,有的人悲观,内心堵满悒郁和烦恼。其重要原因就是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导致生活状态不同。生命里不如意的事毕竟占绝大部分,凡事常想一想一二成如意的事情,就会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曙光,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份宁静,在濒临窒息时得到一次深长的呼吸。学会用心去感谢人生中如意的十之一二,才能以坚韧化解苦难,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才能体味快乐和幸福。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应该自我减负。人生在世,喜欢的东西很多,就象恒河沙数,到手的却寥若晨星。明明得不到的东西,又何必手推火车累断筋呢?何况世上的名权利都是身外之物。其实,人生很多不如意的事都是自找的。比如:刻意争一些不该争的东西,越争越不如意;总和这个比和那个比,越比越不如意;欲望太强又力不从心,越想越不如意。适当放弃一些身外之物,减一减太盛的名权利之心,不如意就自然减少,身心负担就会减轻。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佛家说:有求皆苦。儒家说:无欲则刚。道家说:清心寡欲方得道。现代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应该善待自己。世界是个万花筒,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有些人对别人还能宽容地对待,而对自己却往往过于严格,过于追求完美,不甘人后,这样势必活得太累,把自己置于自责的误区,严重者还会引发心理疾病。因此说,善待别人是一种美德,而善待自己更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只要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就算有些事做得不完美,甚至失败,也要宽容自己,善待自己,释怀自己,这样,才能有舒缓放松的精彩人生。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应该不追求圆满。天下人做事,谁都希望圆满,把事情做圆满了,上上下下的人满意,方方面面的关系通畅。然而,就是因为人们事事都想达到圆满,才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有了那么多的自我苛刻,有了那么多的人生不幸。圆满的基础是要求自己没有一点儿错,要求外界没有一点儿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事物圆满是无限性的,是一种人生无极的范畴。缺撼体现真实,缺撼反映个性,缺撼促人遐想,缺撼孕育希望。做人做事太圆满了,还会失去人的味道,不是老谋深算,就是心机太重。为了达到圆满,难免有所伪装,说点假话,办点违心的事。这样的人活得很累,没有快乐和幸福可言。相形之下,倒是那些少于心计,有着天然缺点的人活得宵遥自在。
常想一二,少思八九,就应该宽容大度。宽容受到很多人的赞美。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是是非非,难遂人愿。无论是夫妻、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还是领导、下属,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认知水平的差异,难免出现唇与齿的磕碰,锅与勺的撞击,这就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自身修养和良好品质,也是一种处世方法和做人原则。宽容就是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容人之错。很多事情只要用宽容之心去解决,就会化干戈为玉帛。一个人不肯原谅别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原谅的时候。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没有宽容之心,他们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整天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结果朋友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多。具有宽容之心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替别人着想。这样一来,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心情舒畅、其乐融融、幸福无边。
人生或许经历了生命的痛苦与挫折,情感的相逢与离散,名利的得到与失去,才能慢慢地寻索出常想一二、少思八九的生命哲学,才能感悟出忘记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真谛。
【学会忘记,才能解除痛苦,不断得到快乐和幸福】相关文章:
2.快乐和幸福
3.放下才能得到
7.学会承受痛苦
8.不断的学会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