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
学生到初中,学习语文也有六、七年的历史了,可还是有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有的读完一篇文章,竟然连主要内容都概括不好,更不要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分析人物的形象了。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说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只有这些。可是,从这一方面,我们有不得不为这些学生担忧。这一类学生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还不是个别的,有一定的代表性。
阅读,自然是离不开读,可是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浮躁,如果是平时的阅读训练,他们一般是直接看后面的阅读题,然后拿着笔就开始做。不会的再慢慢从文章中去找答案。根本没有想过要从这一篇文章的阅读中学到一些东西,获得一些技巧。平时在课堂上,老师安排的朗读则是能免则免,能赖就赖掉。他们真以为老师只是为了让他们熟悉课文,殊不知朗读也是对文章的一种理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要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思想感情、体味文章的韵味都要多读才行。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真正爱上阅读,这样才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有一定的责任。有的是家长不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空闲时间只让他们看课本,做练习题。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厌烦了阅读;有的是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逻辑课,一整节课都在那里解题、分析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每天都是同样的程序,毫无新意,使他们提不起半点兴趣,甚至一上语文课就想逃。
一、培养阅读兴趣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首先就要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没有阅读兴趣,只能是味同嚼蜡。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我们从课内做起,课堂上我们尽量采用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是讲读式,也可以是讨论式,还可以是自学。要让学生觉得有新意,而不是一个学期都一成不变,老师讲完了上句,他们已经猜出了下句。教师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坚持天天阅读,一天也不停,固定时间,雷打不动;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适当提出要求,可做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经常检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及时鼓励,不要批评,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这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二、教给阅读方法
只有阅读兴趣,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要靠自己去摸索。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
1.教师在语文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指导课外阅读中多多朗读,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用背诵法。背诵法是指定一些篇目去背诵,识记学习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技巧的'一种阅读方法。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要求学生背下来后,对于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作文就大有好处。还可以在课本中划出一些精彩的段落和句子背诵,特别是古代文学中的名句。背诵的过程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背诵。新语文大纲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其附录二要求背诵20篇古文,50首诗词,这无疑是对学生现实而较高的阅读能力的期望。我们语文教学中,要强调长时记忆,这是前人学习的有效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的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知识的有关规律,对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无疑大有裨益。
2.浏览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出版量成倍增长,读书要都“求甚解”,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对于应该泛读的一些书就应采取“不求甚解速读法”,就是把读过的好文章或片断剪下来,贴在自己准备的剪贴本上。注意分门别类粘贴,最好在本子前面加上目录、封面,作为资料库。做到广泛博览,开拓视野,为专攻某项知识学问打下雄厚的基础。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把握速读这一比较高层次的阅读方式。
3.批注法。阅读时,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感受、意见、评价,划出精彩片段、句子、词语、修辞手法等,这就是我们通常用得很多的评点法。评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边读边评,把读、想、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能把书读活,能积累很丰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评点法主要是学习别人文章的长处,但也要鼓励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既包括对文章佳笔的玩味和欣赏,也包括对文章瑕疵的评批和看法。这种方法使用方便,学生阅读时可以广泛地推广。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训练,进行这种训练可从简单的记叙文开始。运用评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会很快提高。教育家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指阅读中的文字批注法。徐老的学生——毛泽东同志多年来养成一种读书习惯,就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各种符号,上学时就因为这个好友萧子升最怕借书给他了。我们在阅读时认真作符号、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记下某些感受,记录某些思想火花,既可提高阅读技巧,又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
4.以疑导读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应在“导”字上狠下功夫。“导”,就是引导,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富于启发性的好方法进行恰如其分的指点引领。如选读前言、后记或者内容提要,再择其所需阅读,抛弃与自己所需无关的东西,专读所需要的材料。如读《最后一课》,感受小弗朗士的心理历程。设问:小弗朗士的心理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你认为哪些描写最能反映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你对小弗朗士的一言一行认可吗?为什么?这样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选择判断能力。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阅读教学中,先引领学生登上“山岳”之顶,居高临下,鸟瞰全局,再引领他们下“山”寻异探胜,仔细观赏。这样,使学生们可在鸟瞰时知其全貌,观其壮伟;观赏时可晓其微妙,惊其鬼斧神工。这样的阅读,才能有目的、有重点、有方法;才能从整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巧妙的多方设疑,“一石投水”的阅读指导,往往会取得“推波助澜”的良好效果。
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独立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