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7号》观后感
《长江7号》观后感
2008年1月30日《长江7号》全国上演,我期待地看着周星驰,看着这个曾经让我为之倾倒的电影明星,看着他在银屏上用另一种格调,一种平淡,宁静的暖色调方式,去讲述着一个喜剧,或叫做真正的悲剧。
周星驰在《功夫》中所饰演的阿星,依旧以搞怪和无厘头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始终是以“小人物抗争命运”作为主题的他,在摆脱了这样一个模式之后,他将镜头拉向了我们身边,拉向了一直存在着,但我们却都视而不见的人群:建筑民工和他们的子女。命运的轮盘吱吱呀呀地转着,那声音擦亮了我们的眼睛,敲打着我们的心灵,一幅命运的图画在我们的面前缓缓摊开。
与《功夫》中的阿星相比,长江7号中的小狄爸爸,周星驰塑造得更有现实意义,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能代表现实中一类贫苦百姓。长江7号中,周星驰将他的目光锁定在了那黑压压的一群人,一群生活在城市边缘,工作极不稳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群,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农民工。这样一群微不足道的人,没有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生活在人们鄙弃的目光中。影片他叫小狄爸爸,现实生活中他们只有一种卑微的符号,甚至缺少最基本的生存地位,没有身份的他们,只有埋葬自己的尊严,去换取那少得可怜的经济来源。这样的命运背后无疑潜藏着一种生命的`苍凉。
营生能力越来越弱的小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努力维持着最贫苦的生活,却时时要担心失去唯一的工作,那也就意味着小狄不可以再读贵族学校。这个故事直言的是:社会的底层,他们维持着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本身没有任何的出口和希望,他们的未来只能寄托在他们的小孩身上。于是,他们用他们最卑贱的身躯,出卖着最廉价的体力,建设着最“盛世”的当今,来获取一张可以改变下一代命运的“门票”。为了活着,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小狄爸爸总会重复对小地说那一句对白:做人要有骨气,不吹牛,不打架,不拿别人的东西,虽然穷,别人也会尊敬你。
还记得春节联欢晚会时,看着农民工子女用幼稚的双肩去挑起生活的重担,用他们天真的笑脸去面对城里人蔑视的目光。我相信电视机前的每个人的心都在颤动,我们需要感动,我们应该感动,为了他们那张可爱而懂事的笑脸,为了他们那质朴而成熟的语言。
周星驰是一位天分杰出的演员和导演,他以他“大师”的身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实深刻,讽刺荒诞,予人希望。他用它独特的视角捕捉着生活的点滴,以朴实的人物形象,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感化了所有观众,教育了银屏前的每个人。
长江7号带给人的不仅仅是那种心灵上的触动,它还告诉着我们,在我们的生存的这个国家,无论富与贫,贵与贱,尊与卑,我们都没有理由向他人投去鄙弃的眼光,因为我们 长着一样颜色的头发和眼睛,因为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华夏儿女炽热的血,因为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灵魂深处就已经印下了人性善良的烙印。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拥有着相同的祖先,我们是同胞,是亲人,我们的血液里涌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精魂!
每关心身边的一个人,你就会多收获一份快乐。正如周星驰的一贯风格,把最美好的希望留下来,给人微笑的天堂。引用江艺平的一句话: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着前行。我相信,总有一天在我们爱的帮助下。他们将会成为我们。
【《长江7号》观后感】相关文章:
2.长江七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