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时间:2017-11-02 10:57:15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1

中国作文网(www.T262.com)作文素材 > 文学常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    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归园田居》其三2

  教学目标:

  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

  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

  教学重点:会朗读 会理解

  教学的难点: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小黑板1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

  二、了解诗人

  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

  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

  (1)提出听读要求:

  ①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②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

  ①问:“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学生回答)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

  ②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行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老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欢、闲适的意境。)

  2、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会理解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学全诗,看谁在自学后,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的理解最透彻。

  (1)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说说对诗中部分字词的理解。

  (2)学生谈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学生说说各句的大意,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板书)。

  3、考学生的欣赏的能力(完成会欣赏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全诗。

  (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欢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

  (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

《归园田居》其三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2、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法、点拨法、交流法

  一、背景导入,营造气氛

  课件展示环境优美,和平安宁的图片。师生共赏,由优雅安宁的世外桃源,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拼音节奏。

  2、自由朗读。解词释句

  3、词语小测试。

  三、研读赏析,解读文本

  1、品读

  一读:读出农夫的无奈和辛苦。

  (草盛苗稀,晨兴月归,夕露沾衣)

  二读:读出耕者的乐观和坚定。

  (理秽荷锄,精心侍弄,衣沾不惜)

  三读:读出诗人的情趣和愉悦。

  (带月晚归,悠然惬意)

  四读:读出隐士的洁身守志。

  (淡泊名利,超凡脱俗)

  2、解读陶渊明的性格志趣

  四、拓展探究,加深理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五、练习设计,巩固知识

  六、深层思考,升华思想

  1.评价陶渊明。

  2.探讨:你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吗?

  如果陶渊明生活在当代,他还会隐居起来吗?

《归园田居》其三4

  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检查、默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归园田居》其三5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归园田居》其三6

  课前小探究:

  这是我在郴州市第五中学教授的一堂古诗词课:《归园田居》,为拉近这个班级学生与教者的距离,故在课前设计了一个给学生讲故事的互动环节:金庸先生《鹿鼎记》中的小故事,少林寺澄观法师42年学得“一指禅”的最高境界与普通人15天左右学得西洋手qiang的技能,作“功夫范式”与“子弹范式”的对比,引导学生改变僵化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老师提出学习本堂课的三点建议:

  1、带着“初心”学习。将参考书收进抽屉,相信自己的头脑比任何一本参考书都更具智慧与灵气。

  2、带上快乐主动学习。自己不是简单的课堂承载体,不是待装的瓶,而是用自己的智慧点燃的火。

  3、带上疑问学习。学贵有疑,对老师的观点质疑、向同学的观点质疑。

  学生纷纷点头赞同,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开始上课,学生在期待中开始了今天的课堂:

  一、导入

  老师(板书课题)后,面带微笑发问:有同学能向大家解读一下标题吗?

  随机点到一女生,腼腆地说:是关于陶渊明回到田园耕作的生活。(该生把“生活”读成了“senghuo”)。

  老师重复“senghuo”,女生和其他同学开心地一笑。老师继续:那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陶渊明的生活故事。学生点头开怀。

  二、初读诗歌,疏理大意

  出示幻灯:

  老师:老师先朗读诗歌,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展开想象,如果你就是陶渊明,向同学介绍你的生活,请用自己的语言,疏通诗歌的大意。

  生:很准确、流畅地进行了疏理。

  老师:同学们,诗歌的朗读中,可以根据语意划分节奏。请大家根据刚才老师的朗读,读准字音;请根据同学的疏通,读准节奏。

  生:全班同学一起初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会意入境。

  老师:刚才这位可爱的女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诗中生活作了准确介绍,这样的生活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语同老师说说。老师随堂把话筒递给学生。

  生1:悠闲

  生2:自由

  生3:闲适

  老师作表扬,其他同学不甘失弱:

  生4:怡然自乐

  老师再作表扬,连四字词语都用上了,生笑,继续。

  生5:悠然惬意

  ……

  老师: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老师有一点不明白,诗歌最初给我的印象是艰辛,但与本人持相同看法的很少。

  学生若有所思。

  老师继续追问:你们看,辛辛苦苦种一丘豆,结果草比豆苗还茂盛,难道不可惜吗?早上出门,晚上归家,披星戴月,难道不艰辛吗?尤其是后面,道路狭窄,衣服被露水沾湿了一身,真的不觉得可惜啊?

  学生面带微笑。

  老师:老师知道你们从诗中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接下来进入本堂课展露你们慧眼的环节: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充分的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向你的同桌描绘、与你的同桌表达感受。

  学生相互交流,老师与之交流。

  几分钟后,学生当堂交流。

  生1:我最喜欢“草盛豆苗稀”这一句,诗人在庐山下种豆,你们看,豆苗长出来了,当然,草也长出来了。但生性随意的他,又怎会在意这豆苗是稀是盛呢。这恰好能表现诗人生性的随意。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诗人是种豆之意不在豆,在乎种豆之——

  该生接话:悠然也!(师表扬,学生纷纷鼓掌)

  生2:我更喜欢“道狭草木长”里面的画面,豆苗地里的草茂盛,回家路上的草也茂盛,看着这旺盛的生命,即使劳累了一天,在这自然中走过,同样是惬意的。

  师:是的,诗人毕竟不是普通的农人,他的眼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老师更惊讶于你们的灵气与悟性,真正的入境,与诗中的人、诗中的景对话了!

  生3:我喜欢“夕露沾我衣”的画面,你看,我回来了,背着锄头,露水却打湿在我的衣上,伴着这份清凉,是多么宁静的画面。

  师:这位同学真难得,她是直接用的“我”去感悟的。老师也来了兴致,我想讲讲我心中这幅画。我觉得今夜这露水啊,长了脚,争着跑到诗人的面前,很想和他作一次亲密的——(师作出拥抱状,陶醉地)

  生:接触

  生:亲吻

  生:拥抱

  (老师有话要说:这就是学生富有灵性的想象与解读啊——)

  生4:我更喜欢“带月荷锄归”的画面。(其他学生纷纷点头。)我觉得他是艰辛的,早起晚归,披星戴月。

  其他同学纷纷表示不赞同了。

  老师:呵呵,同学们有不同意见了,多好!今天老师来我们五中的时候,进校门看到对联中,也用了一个披星戴月。意为:头顶星辰,早出晚归,艰辛劳动。其实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也用到过“戴月荷锄归”。你们觉得“带月”和“戴月”,哪个更好?

  生思考,纷纷举手。

  生:我更喜欢“带月”,月亮在诗人回家的路上,静静地照着他,跟着他一起回家。

  生:我更喜欢“带月”,月亮就像是跟着诗人的脚步一样,更像是他的朋友。

  大家点头,老师也来了兴致:听到过这首歌没?

  当堂唱了两句: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

  学生鼓掌,师笑:物理学中说这是参照物的不同。而在我们的诗歌中,这歌中的月亮如同诗人笔下的月亮一般,是他的朋友了。现代文学家梁启超先生是这样赞赏陶渊明笔下的生灵万物的:“大自然是陶渊明最钟爱的——

  学生:伙伴

  老师:对,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学生微笑,欣然接受。

  老师继续带着学生找:看看诗中还有哪些是伴随着诗人的“伴侣”

  学生道出了“锄”,“晨”景,“南山”等等,真正地将诗中的意象有情化、生命化了。

  老师:孩子们的眼光当真不一样,确实,天地万物、自然众生,诗人在眼里是艰辛以外的闲适与惬意。你看,陶渊明的另一首饮酒诗,也是同一份的洒脱。

  出示幻灯:《饮酒》其五

  学生齐读(配乐),(老师板书:境:田园风情)

  老师:同学们在中国的诗歌史上,自陶渊明之后,以田园和山水、以大自然入诗歌的就纷纷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请从你聪明的小脑袋里赶紧找出来。

  生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老师出示幻灯,将节选的王维、孟浩然等学生已学的经典山水田园诗句呈现,学生配乐吟诵。

  四、品读诗歌,领悟情怀

  老师:同学们,渊明先生的人生是诗意的,生活是诗意的,他在尘世中找到了最高的美。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读到了陶渊明对田园风光的热爱,那么在热爱的背后,你还能读到他其他的情感吗(陶渊明的愿到底是什么?)?

  请你结合背景资料,畅谈你心中所想。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背景资料准备发放。有意思的是,有学生表示,不需要提供。

  老师:老师很欣慰于同学们的这份自主与自信。如果你不借助背景资料能体味到其中的情感,老师为你点赞;如果你通过知人论世之后,能谈出背景之外的感受,老师同样为你点赞!

  学生默读资料后,进行小组探究。老师同样作其间作交流,发现每个组的观点都有不一样。

  之后,小组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我们从他的生平中读到了一个高洁傲岸的陶渊明,他对官场的厌弃,才会选择田园,过得清贫,也要保持一份自由、干净。

  (老师板书:高洁傲岸,并补充:在东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影响下,辞官归田的确少见,且为当时士族阶层所不耻的,但他坚持了。)

  第二小组:我们从诗人的选择中,读到了他向往自由、向往自然,如同菊花一般的洒脱坚强。

  (老师板书:自由洒脱)

  第三小组:我们读到了他艰辛背后的无奈,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官场黑暗,不与之同流合污。

  (板书:不同流合污)

  (板书:情:隐逸情怀)

  老师:同样,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有了一个陶渊明,之后就有无数个陶渊明诞生了,选择田园,选择归隐,来,孩子们,让我们又来找一找,哪一些诗句写出了隐居山林的超脱与忘我:

  4.学生找诗、读诗

  老师出示幻灯,配乐,学生读诗。

  原本到这里,教者认为可以直接归结到诗人的“隐逸情怀”并且课堂要接近尾声了。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

  生:我不赞同他们的说法。陶渊明三进三隐,最终选择了归隐,但他是消极的。社会如此黑暗,他没有在官场中坚持他的正直,他却归隐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中又有不一样的意见了。

  五、个性化解诗,追寻诗韵。

  这位学生的话语一出,课堂再次掀起大波。

  有学生表示,他是不得已为之的;有学生表示,社会无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

  老师这个时候,将话筒递到了一个小组代表的手里,事先老师听取过他们的交流。

  小组代表:其实陶渊明虽说选择了归隐,但他毕竟心里想着的,还是社会能美好,不然他从这么多次官干嘛?尽管每次都不如意。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之前所学过的《桃花源记》吗?里面有一段关于他理想社会的描绘:

  学生背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师:孩子们,最后一句,大家留意一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学生有所思考、沉默。

  老师:其实在陶渊明的心里,这个理想的社会,是下至三岁小孩,上至八十老人,人人都能“怡然自乐”!诗人是选择了归隐,如果不是“兼济天下”,为何又有他的《桃花源记》呢?我相信诗人的情感一定是丰富的,大家有时间去读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组诗、《饮酒》组诗,读一读萧统的《文选》中《陶渊明传》。

  当然,诗无尽解,同学们保持着你自己的看法与情感,就是最好的诗歌解读境界!

  (板书:韵:怡然自乐)

  学生表示赞同。

  老师:诗人往往是孤独的,他的情在当时没有人懂。一百年之后,南朝太子萧统的《文选》,方读到了渊明先生的兼济天下又超脱忘我的情怀,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才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在萧统的心中,不再是隐士,而是一位圣贤。这也是古往今来的中国文人钟情与他的原因啊。

  学生读诗(配乐)

  六、诵读,结束课堂。

  诗人已经过世,庆幸的是1500年之后,他的愿已经实现。当下的中国田园,是真正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热爱,对诗人的热爱,一起尽请的朗诵他的诗歌,用以结束今天的课堂(三遍)。

  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

  境 种豆南山 带月荷锄 夕露沾衣 田园风情

  情 高洁傲岸 自由洒脱 不与合污 隐逸情怀

  韵 怡然自乐 天下为公 …… 愿

  教学反思:

  这一堂古诗词的教学课,“情为诗之魂”,在感知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诗歌的情感教学,拉近我们和古代诗人的距离,破解诗人情感的密码,触摸诗人的灵魂,从而诗意地栖居在汉语文化土壤上,感怀到中国诗词的灵魂,感怀到中国诗词的温度与厚度。是教者的初衷。

  《归园田居(其三)》一诗,对于诗人“田园风情”“隐逸情怀”的体味,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新课之前,老师布置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归园田居》组诗和《饮酒》组诗节选,并在课前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快乐、轻松学习,一进入课堂,学生主观思维充分调动、学诗兴趣也加浓。

  在整堂课中,以吟诵诗歌贯穿课堂始终,从语言的感知、意境的体会再到精神的品读,知识结构由易而难层层深入,学生由意境到情感再到诗人“隐逸情怀”及其“多元情感”的层层解读,课堂中时时能让教者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同时,在预设的问题中,进行了继陶渊明之后的经典“山水田园诗”诗句的整合与拓展,进行了继诗人之后的经典“隐逸诗”诗句的整合与拓展。也是本堂课的亮点,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从单一的诗歌学习,初步认知诗歌系列的文学现象,为今后的诗歌学习进行了理性分析与初步探究。

  当然,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同样值得教者反思:

  一是课堂容量较大,在“会意入境”环节花费的时间较长,以致后面的“领悟情怀”环节所花费的时间相对作了压缩,在今后的教学当中,还可作进一步调整。

  二是读的形式以齐读为主,较单一,还可以加入男女生吟诵、部分学生表演吟诵、师生合作吟诵等,让形式丰富起来、让朗读的韵味进一步加浓,既灵活又富有感染力。

  课堂是力求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者将继续在古典诗词教学的道路上,品一路芳华、悟人生经典!

  篇2:归园田居其三课堂实录

  教学准备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师:《桃花源记》我们已经学过,现在老师向你们请教两个问题,第一,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1: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与世隔绝的地方。

  生2:是一个人人平等,百姓丰衣足食,热情淳朴的地方。

  生3:是一个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师:很好。第二,我们知道,像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陶渊明为什么创造这个社会呢?

  生:因为当时社会heian,动荡不安,人心思定,渴望和平。

  生:陶渊明以这个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同学们掌握得相当不错,今天我们再走进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去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师板书题目作者)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一生毛遂自荐,效果不错,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发挥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心理描写。3.时间为五分钟。(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优秀作品,而后全班交流)

  生1: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锄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休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生2:南山脚下有块豆地,杂草丛生,豆苗稀疏,还有几棵营养不良,毫无生机。没有办法谁让我不善种田呢?尽管如此,我仍然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劳动归来的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如果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哪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良宵美景。调皮而又多情的露珠也来助兴,它给辛劳了一天的我以清凉温柔的抚慰。远离官场,远离喧嚣,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感觉真好!(掌声)

  师:写得真好!我们都陶醉在你描绘的意境之中了。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创作,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产生丰富地想象?请你再反复地品一品,然后把你独到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生1:“带月荷锄归”,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还,一个“带”突出了人物的主体性,“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周围景物地喜爱和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有此警句,全句生辉!(掌声)

  生2:对这句诗我的感受是:天上一个皎洁的月亮,地上一位悠闲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把心爱的锄头,轻松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这句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意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大概如此吧。

  师:陶渊明有你们二位知音,定当含笑九泉。

  生3:“道狭草木长”中,草势旺盛,蔓延到路上,盖住了路面,所以“狭”正面写路窄,侧面写草长。

  生4:“狭”还有“长”的意思,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乡间小路,斗折蛇行。在月光地映衬下,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也许在诗人的眼里,与其说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如说走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上。

  师:你们二位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生5:句中用“狭”而不用“窄”,体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我联想到一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我们写作中就往往缺少这种精神。(转向同学)我说的对不对?(掌声,生说:“对!”)

  师:既有批注,又有自省,还不失时机“笼络人心”,不愧是一班之长。(转向全体同学)除了词句,其他方面呢?

  生6:我很欣赏本诗的语言。诗中语言,不见丝毫装饰,朴素如随口而出,明白如话,如话家常。

  师:嗯,我有同感。

  生7:就本诗结构而言,不断转折是本诗的特色,草盛豆稀不仅不弃,反而早出晚归,精心侍弄。言及归来似乎无话可说,诗人转而道狭草长。露打湿衣,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心志就行。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平和,如果不是语言功底深厚,我觉得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学生点头颔许)

  师:有理有据,(抱拳)佩服佩服。

  师:刚才大家精彩地赏析有点有面,既有局部地探究,也有整体地把握。不知道大家能否融会贯通,把自己对作品地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大家先准备一下,一会儿,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自由报名,男女不限,名额有限哟!(生笑并跃跃欲试)

  (音乐响起,学生朗读声情并茂,教室里掌声不断。)

  师:我的嗓子痒痒了,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行吗?

  生(异口同声):行。

  (老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情充沛地背诵了一遍,引起了学生共鸣。)

  师:如此美诗,如果背诵下来,那该多好呀!

  (学生背诵,教师找个别学生试背,效果不错)

  师:陶渊明诗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1:美好的,温馨的。

  生2:幸福的,自由的。

  生3:既辛苦又愉快。

  师:现实生活中的归隐生活果真如此吗?(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可能一时没想到老师这样问。)让我们考证一下。(出示课件《五柳先生传》节选。注释略。)

  五柳先生传(节选)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这是陶渊明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了的归隐生活。(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划线句子表明了陶渊明怎样的归隐生活?

  生1:家贫如洗,家徒四壁。

  生2:衣几乎不蔽体,食几乎不裹腹。

  师:读了自传,再看本诗,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陶渊明在诗中隐去了生活的困苦与艰难,把田园生活描写得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

  师:问得好,这是为什么呀?能否用本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但使愿无违。

  师:怎样理解句中的“愿”呢?(板书:愿)

  生1: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生2: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生3: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生4:陶渊明不在乎物质上的清贫,而追求精神上的富有。

  师:诗言志,古人写诗往往抒发自己的志向,陶渊明隐去现实生活中的困顿、潦倒,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古文《桃花源记》的主旨殊途同归。

  师:以前老师教学生这首诗,也是学到这儿,遇到一件惊喜的事。有个学生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陶渊明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老师说,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慢慢道来”故意拖长声音。)

  (屏显: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归园田居》组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的,共五首,这是其一。(师动情范读,而后学生齐读。)

  师:聪明的同学们,以上三个问题你能帮助他解决吗?

  生1:从“尘网”、“樊笼”而归。

  生2:因“性本爱丘山”、“恋旧林”、“思故渊”而归。

  生3:归向“田园”,归向“自然”。

  师:“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生:比喻官场。

  师:诗人把自己比喻什么?

  生:“羁鸟”、“池鱼”。

  师:你的悟性很高嘛!(齐读)

  (屏显:人生格言-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同,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师:东晋末年,社会上物欲横流,攀比、腐化、奢侈之风愈刮愈猛。而陶渊明反其道而行之,毅然辞去官职,舍去富贵,得到了身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他的这一抉择,正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师板书:人生境界)同学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将如何正确选择“舍”与“得”呢?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背诵《归园田居(其三)》。(学生背诵,下课。)

【《归园田居》其三】相关文章:

1.归园田居

2.归园田居作文

3.归园田居(其三) 风景再造作文500字

4.归园田居-1000字

5.归园田居-1000字

6.归园田居读后感

7.归园田居作文700字

8.归园田居扩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