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篇一:我最成功的一堂课】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前,让学生自己先剪若干平行四边形玩,看那些同学能玩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些同学有的剪,有的拼,个个都手忙脚乱,充满了兴趣。个个主动发言、提问,我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学生处在没有办法时,我进行了提示;“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推导呢?”这时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剪拼之中。最后学生自己剪拼成功,还把公式推导来,这是我十分的欣慰,整堂课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这节课的优点就是学生没有愣坐在那听老师的说教,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广泛热情和兴趣,积极主动地运用智力进行操练、作为教师起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适当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下课铃响了,一位同学说:“老师,我怎么觉得这节课这么短呀?”其它同学都表示同意。我欣慰地笑了,我知道这节课成功了。
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自主实践等活动,在一个轻松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积极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推理过程,从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一堂课我深刻体会到,要充分留给学生自主研究和想象空间,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适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肯定评价,给予指导,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认为这种教学措施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进行了德育教育,课堂上不在于你传授了多少知识或讲了多少遍,最重要的是教学上要多动脑,要巧教,看学生学会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在教学中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堂效果较好的一堂课中我还得到了一个启发;只要我处处留心,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有可挖掘的地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一定能想出许多令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利于教学的方法。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的,而我们教师就应以科学的教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学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永无止境的.我将永不停止永不放弃。
【篇二: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语文,是包罗万象的。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语文老师,也应该是古今通晓、中外兼知的。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新老师,在这方面一直在探索: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加有趣的同时在情感上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一门学科。
我个人的感觉,语文学科如果偏重实效性,课堂当中只讲方法,就文章讲文章,必然是枯燥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反而让学生会感觉语文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会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只求学生的兴趣,往往又容易忽略掉语文学习的本质。所以,我认为成功的语文是这两者能兼备的。让学生在乐于学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的要点、学习的方法以及能在情感上有所触动,产生积极的效应。
《三颗枸杞豆》是七年级下册一篇小说。文章的篇幅较长,但所讲述的道理很能触动初中学生的内心。同时,这篇文章的文笔也很优美,对于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都要求学生能够来进行分析。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我做了一个大胆的省略,没有按照常规的流程和学生一起分析,而是主要以问题的形式,按照文章的主要脉络,提了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带着任务式的阅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心。而且有很强的目标性,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所以在问题的驱使下,很多同学能反复的读课文,对文章能有深入的了解。当整个班级的读书声由原来的人声鼎沸慢慢地低下来时,学生们都信心满满的抬起了头,全不见老师突然提问时的为难之色。
接下来的设计,我没有按照问题的顺序,让学生一个个来回答,而是让学生来挑选自己最有把握的问题来回答。要知道所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都想有好的表现。契合了这样的心理,几乎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甚至有几个平时怎么引导都不愿举手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也举起了手。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对于他们的回答,我评价时注意鼓励为主,挖掘其符合要求的内容,同时调动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完善答案。到此,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当然对于相对简单的,他们能独立完成的问题,也已经基本解决。还剩下个别棘手的问题,我继续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感受。最后很顺利地引出关于文章主题:珍惜时间,把握现在,从起点出发脚踏实地的实现理想。
最后我提出了“昨天,今天,明天”的论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观点。经过文章内容的铺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学生明显有了深刻的认识。关于这个论题,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谈。尤其是有些行为习惯不端正、学习态度差的同学,在这样的气氛下,也开始自我反省。而且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些同学还给自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约束自己,并让全班同学来监督。我想,这堂课对于这些同学的触动是很大的。
一堂满意的课,不应该只有丰富的形式,华丽的语言。更多的润物细无声的浸透,培养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了解语文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味语文的情感。这堂课是一节常态课,学生的语文素养或许就应该是在这样的常态课中得到积淀。
【篇三: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半截蜡烛》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其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促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是教师教学任务之一。
本节课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从中体会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人物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表演,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读悟、表演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
【教学片断实录】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师:本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完成一件事“当好导演、选好演员”大家看行不行。(同学们欣喜若狂,齐声答道:“行”)
师:当好导演、演员的要求:1、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要通过自己的口、手、脸表现出来。2、公正评价
二、初读课文,谈出感受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人物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悟一悟,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批注。
生:(自读、勾画,相互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
生:每个人在敌人面前都表现得非常镇定,机智,他们都想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生:德国强盗的鼻子好像特别灵,他们不停地看这看那,好像发现了什么,但他们又显得特别蠢,没有发现伯诺德夫人一家正在极力地掩饰着什么。
……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谁有补充?
生:文中每个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而成功的只有杰奎琳一个。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理在文中因什么而发生变化?
生:因半截蜡烛的燃烧、变短而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导演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表演来选演员好吗?
三、巧设情境,深化理解
师:课文围绕蜡烛的选用、点燃、变短,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理变化,请看蜡烛燃烧图,教师出示图:
看图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行吗?下面就请大家自己斟酌,看看你可以演好哪一个角色,展示自己的才华。
生:练习(读书品味,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动作、表情)
师:谁来试一试
生一:我来扮演伯诺德夫人(边做动作、边说话)
师:组织评议,生1、动作不够准确,表情太呆板。生2、伯诺德夫人紧张的神情没表现出来。……请大家再读一读文中的语言,自己在下面模仿一下。
生二、我再来试试(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再议,“好!”(特别是盯着蜡烛、紧张的神情表现得好)
生三、我来演杰奎琳(娇声娇气地说话,做动作)
生四、我来演德军中尉(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评议指导,放课文录音,想象德军强盗的可憎可恨。
……
师小结:大家对文章,对人物的理解真透彻,从这可以看出大家付出的努力,从这也可以看出大家真正潜入到课文之中了。本篇课文随着蜡烛的点燃、吹熄、再点燃;随着蜡烛的'变短,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我相信通过刚才的选拔指导,大家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观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的演出果真精彩!
【案例反思】
一、张扬个性,开发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最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去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对学生表演的评价指导,促使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促使他们进一步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思想产生共鸣。充足的时间、空间,细心地探究、品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由于每个人都有被发现、赏识的欲望,无形之中学生的参与率也提高了。
二、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本节课,我利用文后练习4、5两题作为切入点,一个诱惑人心的要求——当导演、演员,把学生直接引入读文之中,一幅蜡烛燃烧图则把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纳入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时有妙语生成。面对异议(杰克的机智、勇敢发生分歧)我则用课文中语言“他知道……从容……”一句话稍作点拨,学生即体会到杰克虽然做法未成功,但也足以显示其机智、勇敢。正是有了对课文内容的精心预设,才会有课堂的精彩瞬间。
回忆再三,总觉得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篇四: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一、教材依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信息技术(选修)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一节丰富多彩的因特网服务。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设置任务,学生根据既定任务探究、求知,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中,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引导、答疑,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师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试验性操作,尝试性学习等手段,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求知,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WebQuest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变抽象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网络资源的利用,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
针对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以及网上浏览的技能,所以本节课笔者运用WebQust网络探究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内容比较多,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申请电子邮箱,了解什么是电子邮件以及电子邮箱的表示法,而且要学会熟练的收发电子邮件,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和快捷。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以及相关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②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相关技巧。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附件功能。
四、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所有机器都具备上网条件;保证学生都能打开WebQuest教学模板。
3.教师机的广播系统完善,将用到的素材传到学生机上。
五、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课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课教学过程设置为7个环节:
1.首页:创设情境,轻松引入
生:学生登录网页,欣赏电子贺卡―以端午节为主题,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进入本堂课。
师:提示电子贺卡是老师远方的朋友通过因特网寄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在网络环境下都有那些信息交流的方式?
生:学生回答都有QQ,MSN,E-mail等。
师:教师借以引出在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来临之际为你的亲朋好友通过电子邮件传递一份祝福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神奇的电子邮箱世界,体验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设计意图:以Flash贺卡轻松引入本节课,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环节优势:WebQuest教学模式的运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2.引言:展示理论,垫定基础
师:在体验收发电子邮件前,必须先了解有关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以便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的运用。
生:学生点击引言,自主阅读有关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
师:教师重点讲解电子邮箱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用户名,什么是主机域名。并提示学生在申请邮箱之前为自己设计一个好记又不重名的用户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开展以下任务奠定基础;弥补了课本上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
此环节优势:WebQuest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避免了发学习题签带来的麻烦;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起到了很大的鼓励作用。
3.省略),主题输入机器号加姓名,以便统计小组得分。
师:各小组组长把收到信的件数告诉老师,并记录在“小组评价表”中,然后老师转播5组同学给老师发的信,并打开让学生欣赏,调动课堂学习气氛。鼓励各小组争先。
生:气氛活跃,团结合作的精神高涨。
师:同学们从电子邮箱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寄信,还可以邮寄许多其他的东西,比如音乐,照片等文件,那通过电子邮件怎样实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电子邮件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添加附件。
生:参照过程,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把桌面上“端午节的由来.省略),我期待着!
师: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了吧。老师也收到了部分同学的信,下面有哪个同学上来帮老师把这封信保存下来呢?
生:回答纪念-屈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
师:谢谢该学生帮老师顺利的保存下了这封信,那你帮老师打开来浏览一下吧。评价操作非常好。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顺利的收发邮件了,那同学们看一下自主探究,能不能自己给自己发邮件呀?
【自主探究】你能自己给自己发邮件吗(只有一个邮箱)?赶快动手试试吧!
任务三的“附件”功能和自主探究的内容,学生可能掌握起来有点难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老师指导部分学生上来演示给大家看,以少教多的方法达到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的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环节优势:学生可以独立或小组协作的方式学习,找到解决任务的方法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可以享受到这种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探索,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也不再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学生研究讨论的组织者和学生研究的助理。
4.过程:参照过程,自主探究
图3列出老师申请邮箱的整个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教师在Webquest网络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成功申请免费邮箱的整个操作步骤,以及圈点出收发电子邮件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学生在自己申请电子邮箱以及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要认真地加以参照和对比,肯定能从中找到答案并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办法。
此环节优势:对自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也能及时的为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小组成员也能自由自主的互相合作,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交流注册心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5.评价:加以评价,拓展知识
图4以得分的形式进行测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屏幕广播系统展示各小组完成任务情况,统计各小组收发信件数,在小组评价表上记录得分情况;利用Excel自编的测试题让学生进行自测,得出分值。请得满分的同学进行问题讲评,让每个学生明白问题出现在哪里,让学生考虑并确定现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此环节优势:鼓励各小组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精神;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6.结论:巩固知识,总结经验
师生共同总结收发电子邮件的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对电子邮箱的其他功能有所探究。
7.讨论区:建立“讨论区”,共享信息
图5讨论区的设置,缩小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限制,环境限制,同学们之间不可能都记下相互之间的电子邮箱地址,建立一个讨论区,让学生在此留言各自的邮箱地址,以便有选择性的、针对性的收发电子邮件。
此环节优势: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讨论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教学相长,能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识状况,使教师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学生在此也可以展开讨论,交流本节课的心得、体会,进行协作学习,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最后让学生齐读: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反思:WebQuest教学模式创意新颖,“讨论区”的留言本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架设了一道交流信息的桥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开放性。“过程”的提供给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开辟了大胆尝试的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从中找到答案并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办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3个任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根据既定任务小组协作探究、求知,使学生始终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环境中。在“获取信息-整理归纳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中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教学环节设置精彩,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的问题:评价活动应设立更多一些,充分发挥小组长协作的优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篇五:说说我最满意的一堂课及一点疑惑】
突发奇想,我屈指算来,上课的数量竟然已经达到了四位数。其中公开课上过,示范课上过,研讨课上过;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也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也许十全十美本来就只是人们心中的梦想。
当被问到有哪一堂课上得最为满意时,我不愿重复球王贝利的狡猾;但思来想去可供大家咀嚼味道的下面这堂课倒是勉强拿出手的……
话说诸葛亮
【教学思想】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下语文学习的一大特色。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应该游离于日常教学之外,而应该有机地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作为日常阅读教学的延伸,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应整体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学习古人杰出人物的优秀品格。注重学生的文化感悟。”通过活动,综合历史、文学、文化、伦理等学科,让学生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人文素养;透过表层的有关资料的收集,开阔眼界,在自主并且多样化探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问题独特的、创造性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实现在写作中的为其所用。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过《三国演义》的再创造,他在人们心中已然成为智慧的化身。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关诸葛亮的文章接连出现了两篇,这也足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因此连续学习了《隆中对》和《出师表》之后,学生对诸葛亮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对诸葛亮深入了解研究的兴趣也得以点燃;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失时机地开展“话说诸葛亮”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完全应该的。这样既可以作为学习课文之后知识的补充拓展,也可以全方位的审视诸葛亮,使学生深化对这位杰出历史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既可以把他放在历史长河中去品评,又可以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索感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现代意识,增强其全面看问题、形成个人独特见解的能力。最终以把观点形成文字为落脚点,实现个性化阅读对个性化写作的促进。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诸葛亮有关知识的了解;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由对诸葛亮简单的喜爱发展到对其精神世界的分析,从而理解诸葛亮特有的精神特色。
2、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自主搜集资料、全面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之中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评价人物的方法:客观、公正全面地理解人物,并且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目标。
【课堂实录】
师: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当年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被传为千古佳话。今天正巧下起了雪,就让我们在这充满诗意的天气里,走近一位历史名人。他和曹操、刘备活跃在同一舞台上,大家认为他会是谁呢?
生:(齐声)诸葛亮。
师:对,那今天我们就走近诸葛亮,领会这位杰出人物的非凡之处,欣赏和追慕这历史天空中永恒星座的光彩。
(一)“两朝开济老臣心”(幻灯展示)
师:经过两篇课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诸葛亮的生平和业绩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老师也让大家查阅资料了,那哪位同学愿意共享一下自己的成果呢?
生:我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他要求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想借此杀死他。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趁大雾弥江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生: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孙刘建立了抗击曹操的联盟;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让曹军闻风丧胆;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总之,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
师:毋庸置疑,诸葛亮在我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除了足智多谋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其他诸葛亮的知识吗?
生: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死去的时候,家里只有八百亩薄田。而且他还要求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养成节俭的习惯,出行的时候不骑马,都是步行。
生:我还知道诸葛亮是个发明家。他发明的连环弩,可以一次发十支箭,可以说是当是最厉害的武器了。另外,他发明了一种叫做“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大大改善了当时蜀国军粮运输的问题。我觉得诸葛亮和老师讲过的墨子很相似。
师:同学们查阅资料很详细。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形容诸葛亮的一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幻灯展示)我想它完全可以概括诸葛亮的业绩了。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幻灯展示)
师: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不只是我们崇拜的对象,也是古人评论的焦点。那同学们知道哪些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呢?
生:我知道杜甫曾经写过《蜀相》一首诗。他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杜甫看来,诸葛亮没有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是一位悲剧的英雄。
生:我记得唐朝元微之的一首诗,“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共存盛德,应叹古今无!”他和杜甫的观点不一样,他并没有认为诸葛亮没完成心中的志愿是个遗憾,他觉得诸葛亮能临危授命是绝无仅有的英才。
生:我在看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时发现他说“历稽载籍,贤相林立,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明,……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我认为他的评价是正确的,古今怎么多丞相,像诸葛亮一样竭尽全力扶持幼主的有几个呢;像诸葛亮一样攻必取、战必胜的又有几个呢;像诸葛亮一样公私分明淡泊名利的又有几个呢?(学生鼓掌)
生:老师我查到的资料和上面的几位同学不同,我查到的是《三国志》中的记载,上面说诸葛亮“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意思好像是说诸葛亮不太善于用兵打仗,而是善于治理国家。《三国志》是正史,它的评价应该是客观的;可是这个评价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截然相反,我不太清楚为什么?
师:首先应该表扬这位同学,他在阅读中发现了问题。那有没有同学能够解决他的疑惑呢?
生:这个问题并不矛盾,我们所说的诸葛亮足智多谋是从《三国演义》中得出的结论,这是罗贯中的艺术创造。而刚才××所说的是在《三国志》里的记载。《三国演义》是本小说,虽然它的材料来自于《三国志》,但它所写的不是真正的历史。
师:很好,评价一个人物是不能只局限在一点上,我们既要通过《三国演义》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更要还他以历史上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得出我们的认识。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展示)
师:俗话说“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那现在同学们先在自己的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然后推荐一位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想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来谈。不见得只有英勇的武将才是英雄。像诸葛亮运筹帷幄,以智取胜同样是英雄。他未出茅庐即知天下三分,是何等的战略眼光;屡次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大获全胜,是何等的用兵如神;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又是何等的镇定自若。说他是军事家不如称他为“军神”。(掌声)
师:“军神”,你给诸葛亮一个相当高的评价,不过他当之无愧。这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在真正的历史中呢?
生:我是从诸葛亮忠诚的角度来看的。刘备临死时曾说诸葛亮可以在刘禅不可辅佐的情况下自立为王。但是面临种种内忧外患,诸葛亮仍然竭尽全力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出他对刘氏父子的忠心耿耿。
师:不错,对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的确是诸葛亮一大优秀品质。
生:老师,我想针对刚才的意见继续补充一点。我觉得诸葛亮对蜀汉一片忠心,除了对刘备的感激之情外,还有他对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这一事业的执着。他明明知道以蜀汉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但诸葛亮仍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虽然最终病逝在五丈原,但他对事业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对诸葛亮的性格概括的很恰当。虽然敌强我弱,但是诸葛亮依然不懈地为心中的梦想执着的追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精神确实让我们感动……
生:(打断教师的发言)老师我有看法。我觉得诸葛亮的做法是一种愚忠。就拿我们现在举例,如果一个工厂注定要破产,那我们为什么要在它身上花费气力呢?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小,诸葛亮这样大的才学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没有发展前途的国家里施展。如果诸葛亮辅佐的是曹操,那恐怕三足鼎立的局面早就结束了。(下面的有些同学在小声议论)
师:这是一个来自反面的声音,有点石破天惊,那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呢?
生: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中国古人讲究的是忠义,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品德。像关羽能“千里走单骑”一样,诸葛亮的心已经忠于刘备,他不会背叛心中的梦想。诸葛亮的做法恰恰就表现出他不但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堂堂正正的君子。(学生鼓掌)
师:其实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只不过一位是从现代人的观点出发,一位是从传统的角度来想。总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好,刚才都是男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来听听女同学的认识。
生:我觉得正像杜甫说的一样,诸葛亮虽然没有实现心中的理想,他的一生似乎是个悲剧;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位英雄。我们看待一个人不应该只从他是否取得成功来看,而应该注重他为追求心中的目标作出多少努力。
生:我同意刚才××说的。记得今年暑假重播《三国演义》的时候,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我哭了。当时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哭,只是觉得心里酸酸的。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为英雄去世前的无可奈何而哭的。
师: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得很好,你能具体说说什么是“英雄去世前的无可奈何”呢?
生:我记得诸葛亮在去世前仰天长叹说:“再也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待我何薄!”这不正是杜甫所说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吗?这怎不让人伤感呢?(不少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大家都能做到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从同学们的见解中我看出了大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对待这样的一位杰出人物,我们的心中充满的是赞叹;对待这样一位英雄,我们的心中充满的是崇敬。
(四)“缭绕清流牵一脉”(幻灯展示)
师:对诸葛亮进行一番评价之后,我想让同学们再用文字精练地表现一下自己对这位历史巨人的尊敬。大家都知道,成都有武候祠。如果让大家为诸葛亮编写一句墓志铭,不知道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创意?(学生思考)
生:一身鹤氅,是你淡薄的写照;一柄羽扇,是你智慧的象征。
生:五丈原的秋风带不走你潇洒的身影;在历史的天空中,你是最闪亮的恒星。
生:我改写了余光中的《寻李白》:一曲古琴,七分凝成了忠义;余下的三分化作了执着。汇集于心,便支撑了整个蜀汉。
师:没有一个人物能够激起大家如此多的话语,相信大家还有许多的想法,不妨把它写下来,让文字再一次传递我们对英雄的敬爱。
【学生反馈】
关于这堂课我的体会还是很深的。
作为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广受赞誉的忠臣,诸葛亮所给予我们的思考很多。但我认为诸葛亮之忠义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
诸葛亮之忠义,表现在他为兴复汉室之大业鞠躬尽瘁,为报先主知遇之恩六出祁山,一生为官清廉严于律己,对待下属宽宏大量又赏罚分明。《三国演义》中载,白乐天诗曰:“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巾。”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诸葛亮一直忠心不贰,其情其景,足感天动地耳。从对诸葛亮的讨论中也让我体会出,我们平时的阅读还普遍缺乏深度,只解其大意解其表意,缺乏从文学社会历史多方面对文意人物性格进行深挖,这样从阅读中,我们自身为获得质的提高,而仅仅局限于一种形式主义,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改善的。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究实践活动,具体体现在: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快乐地主动探求知识。
2、作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应该提倡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彼此思想的碰撞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在观点与观点的交融中完善自己的观点,最终落脚到写作上,实现个性化阅读对个性化写作的促进。
3、作为初中学生,虽然喜欢历史名人,有的学生也爱看名人传记,但感性了解有余,而理性思考不足,对人物不能多角度的审视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借助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评价人物的方法是必要的,同时也丰富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
4、本次活动贯彻了“以学为主”的理念,教师大胆放手交给学生完成活动,而自己只作必要的点评和下一步活动的导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意识的尊重。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看看自己上过得这节课,突然有了新的疑惑。这堂课上教师对诸葛亮感兴趣,学生对诸葛亮感兴趣;于是有了智慧的火花碰撞,于是成了有效的课堂。但是谁又能保证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呢?我们一直在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可是每一篇文章教师就一定感兴趣吗?如果教课的教师不感兴趣的教师碰上不感兴趣的学生教着不感兴趣的文章,又会怎么样呢?……
【篇六: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听,一阵清脆悦耳的音乐响起,同学们就知道下课了,丢下课本,拿上鞋套,像刚飞出笼的鸟似的,飞奔到电脑室门外,激动地乱嚷起来,甚至有的同学竟在电脑室门外跳来跳去。电脑室里的老师听到我们的吵声,生气地走出来,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那时,我们吓得腿都软了,老师说“你们先下去,到了上课再上来。”说完,老师就进了电脑室,“砰”地一声把门关了。我们这些同学听了老师的话,扫兴地下了楼。
又是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响起,我们随着音乐,带着激动、兴奋、快乐地心情来到了电脑室外,快速站好队,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进了教室。
我坐到了座位上,小心翼翼地把主机打开,突然发现,电脑上出现了一群字母,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看别的同学的电脑也是这样的,我紧张的心情才稍微平静下来,电脑终于打开了,我兴奋极了,真想让老师快点下“命令”。可过了好久,老师才说“你们自己玩会儿吧!”听了老师的话,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在我换墙纸的那一刹那,电脑又出现了刚开机时的现象,这时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等换好了,我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我又玩了小游戏----三维弹球,里面还有音乐、我急忙带上耳机,音乐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我边听边玩,赢了好几场,我高兴得蹦了起来,又玩了几场,我就厌
倦了,把它关闭了。
接着,我找了两首歌曲,刚听得正起劲的时候,那无情的下课铃就响了,打破了我高兴的心情,我非常恨它,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可惜时光不会倒流,我还是接受事实吧!
随着同学们的拥挤,我被挤出了电脑教室,转身朝电脑室望了望,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脑子里还在想那些小游戏,期待着下次的电脑课能早点到来。恨不得这一生只做一件事----玩电脑。
【篇七:难忘的一堂课】
转眼间又到周末了,回想起这个星期在学校的时光,真是很怀念啊!特别是那堂数学课,令我终身难忘。
记得那是星期四的下午,学校通知我们去白板室上课。一进白板室,我就看到后面坐着几位神情严肃的老师,从他们手上的听课本我可以猜到,他们是来听课的。我的心不自觉地像小鹿一样“砰砰”地乱跳起来。不一会儿,雷老师拿着备课本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讲台。她的一句“同学们好!”打破了白板室的沉寂。
随后,雷老师在宽宽的黑板上写下了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之笔算乘法(1)》,紧接着她指着曾阳说道:“在二十年前我教过他的妈妈,他妈妈当时十二岁。那么,有谁知道他的妈妈现在有多少岁?”“三十二岁!”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雷老师对着我们大家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为了长高,他的妈妈给他在网上订了一种牛奶,每份的价格是二十四元。他的妈妈一口气订了四份。这个需要多少钱?”……“他喝了一段时间,他妈妈觉得效果很不错。请同学们算算订一年的牛奶需要花多少钱?”……就这样,我们大家在雷老师那一连串的故事中,不知不觉的就学到了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我也被雷老师那几个有趣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住了,也渐渐忘记了那些听课的老师,心情也不紧张了。
多么难忘的一堂课呀!它让我知道了数学的乐趣。
【篇八:难忘的一堂课作文600字】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缤纷多彩,让我收获不小。
在暑假培训班里,我学会了许多本领。但让我收获最多的是哪堂美术课。
“叮叮叮……”随着上课铃声,一节新的美术课开始了,“我们今天要做一张贺卡,主题是元宵节。”一声洪亮的声音从我耳边传出。我心想:太好了,做贺卡可是我的强项。我连忙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等工具。
开始制造贺卡了。我先把白纸对折,然后在第一面纸的正中间写上“元宵节”三个。大字。可是我太马虎了,把“宵”写成了“霄”。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在错字上贴一朵小花。就这样,我把没一个字后都贴了一朵小花。接着,在第二面的上方画了四个连在一起的爱心,意思是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在纸的下方画上了小桥流水,这样封面就做好了。
开始做贺卡的内部了,我先画上了蓝天白云,右画上了两只和平鸽,在左边画上了一座小房子,房子里是正在吃元宵的一家人。小屋旁,有一些小鸟,还有一些花花草草。哎呀,不好了,我把小花的茎也画成蓝色的了。我心想:这下前功尽弃了。就在这时,老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跟前,看了看,指了指黄色的水彩笔。我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黄加蓝等于绿。于是我在蓝色的上面又画上了黄色,大功告成了!我欣赏着自己这做的贺卡,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是不可以半途而废,马马虎虎。遇到困难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相关文章:
1.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2.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3.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4.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5.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6.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7.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8.我最喜欢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