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1
中国作文网(www.T262.com)网友原创文章 > 抒情作文
在竹桃花凋谢的那一刻,
我已经长大了。
而你们,乌黑的鬓发已渐渐变成了银丝。
———我的父亲母亲。
在竹桃花盛开的那一刻,
我诞生了。
一个小小的生命却让你们沥尽心血地去培养,
———我的父亲母亲。
在竹桃花再次怒放的那一刻,
我已经死了。
而你们,慈祥的灵魂早已被清风吹散在天空。
那时侯,我也要随着你们
永远陪伴着,共同度过天堂的日子。
———我的父亲母亲!
中 学 生 优秀作文 ( )
我的父亲母亲2
别人都说,骨肉相连呀,可是我并不觉得,因为我的父亲母亲并不喜欢我,但是我非常爱他们。因为,如果不是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记得那年冬天,天特别的冷,我的父亲带着我去邢台,我们坐车去的,我刚刚一下车就快被冻得身上直结冰,父亲看我很冷,就马上在商店里给我买了一件棉袄穿。我穿上棉袄之后开心的不得了,那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那一刻我的心瞬间暖和了起来,那真是让我难以忘记,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这么好过,今天竟然舍得给我买新衣服了,真是让我太感动了。
还有一次,母亲没告诉我,自己偷偷的跑出去了,我以为母亲出去玩了,不带上我,所以我生气了。我自己上学去了。可是,我放学回来才发现,母亲是给我买新衣服去了,那一天我冻得通红通红的小脸蛋不经红了起来。通过这两件事看来父亲和母亲是爱我们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过生日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和几位姐姐都为我庆祝生日我开心死了。他们都为我送了生日礼物,我也非常的高兴,我许的愿望是--我希望我的家人每天幸幸福福,快快乐乐,这就是我大的的心愿了,那天晚上可热闹了,那一天也是令我最难忘的一天。
这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我永远离不开他门,也永远爱着他们。
我的父亲母亲3
我的父母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在平日里,我最常见的是我的父母,最疼我的也是我的父母。我长大了,对父母的爱更加理解了,在我心目中,父母是最可亲可敬的人了。
妈妈是家中工作最忙的,在一天之中有很多很多的活。妈妈上一天夜班就休息一天,也就是说妈妈上一个晚上就休息两个白天和一个晚上,但这休息的时间也是很忙的,要帮爸爸东奔西跑地收网费;家里还有一大堆衣服要洗,要拖地,煮饭;还要研究股票,算好帐。再除了睡觉的时间,我妈妈就是没有休息。
我爸爸是个绘画书法天才,听他说,他小时候就给办板报,他办的板报可是全校最棒的,我还有些不相信,最后问了伯伯和叔叔才知道,原来我爸爸就是那么棒!现在,爸爸他每天去公司上班,推销电话,整理文档,算起来也是很忙的了,不过我爸爸的忙可是有收获的。
周一,我妈妈兴高采烈地跟我说,爸爸去武昌出差比赛,得了冠军!虽然我不知道爸爸比的是什么,但我知道,这和他平日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我这爸爸更让我骄傲了。
花需要雨露和阳光,她才会更艳丽。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就是雨露与阳光,充实,滋润我们。小时候,我总以为父母如此含辛茹苦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当我慢慢长大,才真正了解了父母的艰辛和他们给予我的深沉的爱。
小时候,我有一回去好朋友家吃饭,忘了跟家里说,最后回家时,看见爸爸妈妈焦急地在那里跺脚,看见我回来了,急忙过来抱住我,心疼地骂道:“你又跑哪去了?你知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那时,我还不懂,被爸爸妈妈吓坏了,只知道不停地哭。
父母,永远是仁慈的对你笑,开心的对你说,哪怕是打,骂我们,也会受到心灵毫不留情的谴责,心上的疼远过你身上的痛!他们都信奉着一句话:人生诚可贵,孩子价更高!
我的父亲母亲4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感谢的人有许许多多,我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
从小至今,父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他们为了我也花了许多心血。每天早上天不亮,当我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起床为我做早饭。然后叫我起床,送我上学,无论刮风下雨,妈妈天天如此。每次在路上,妈妈总是把我包的严严实实,让我趴在她的后面,害怕冻着我。每当这时,我就会想:妈妈,我今天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每天妈妈总是耐心的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晚上我的每一道作业题,妈妈都会一丝不苟地检查。正是由于妈妈的教诲,使我才学会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妈妈不光在学习上帮助我,在生活中更是关心我。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打针,在我打针的两三个小时里,妈妈一直坐在我的旁边,看着妈妈焦急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过,我真想快点好起来,不让妈妈操心。
感谢父母,把我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感谢父母,让我走向幸福的人生旅途。这种恩情是我一辈子都不能报答的,谢谢您们!
我的父亲母亲5
我与父母相处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就是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今天想来还历历在目。我那时十四五岁,是老大,其他弟妹一个比一个小,而且不懂事。爸爸有时还有机会参加会议适当改善一下生活。而妈妈那么卑微,不仅要同别的人一样工作,而且还要负担七个孩子的培养、生活。煮饭、洗衣、修煤灶……什么都干,消耗这么大,自己却从不多吃一口。我们家当时是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这样,总会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和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高考临近,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建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父亲一生谨小慎微,自知地位不高,从不乱发言而埋头在学问中,可在"文革"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运动中,他还是被揪出来,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历史有问题的人……万劫难逃。他最早被关进牛棚。
1967年重庆武斗激烈时我扒火车回家。因为没有票在火车上挨过上海造反队的打,补票也不行,硬把我推下火车。我也挨过车站人员的打,回家还不敢直接在父母工作的城市下车,而在前一站青太坡下车,步行十几里回去。半夜回到家,父母见我回来了,来不及心疼,让我第二天一早就走,怕人知道受牵连,影响我的前途。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临走,爸爸脱下他的一双旧皮鞋给我:"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妹。"背负着这种重托,我在重庆枪林弹雨的环境下,将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两遍,学习了许多逻辑、哲学。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当时已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终因我不是语言天才,加之在军队服务时用不上,20多年荒废,
我的父亲母亲6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是原始而又崇高的感情。当我们哇哇落地时,大汗淋淋的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爸爸那一颗悬到嗓子眼的心也放了下来。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生日就是父忧母难日。以后,我们便在父母与亲人的哺育下快乐、康地成长着。从咿哑学语到学会走路,哪一样不倾注着父母的操心与辛劳呢?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父母的爱是崇高的爱,只是给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讨恩情。是你们,把我们看得高于一切。试问:世上有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错的,是你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迎接挑战,如何战胜困难……是你们给予我们一颗满腔热火的爱心,你们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
婴儿时,无数个夜晚,我们睡不着觉就哭闹。多少个不眠之夜啊,是你们抱着我们,唱着催眠曲,哄我们入睡。
幼儿时,是你们一口水一口饭地喂养了我们。我们学会翻身,是父母鼓励我们;我们学会走路,是父母助威我们。曾记否?当我们蹒跚地学习走路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摔跤,不停地与大地“亲吻”,是你们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力量。我们就这样摔跤了,再爬起来,走了几步,又摔跤,再爬起来。在不停的走,不停地爬,不停地摔中是你们让我们学会了坚强,是你们让我们学会了以稳健的步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爸爸,妈妈,你们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上了小学。是老师,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是老师,让我们懂得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道理。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你们,帮我们贴起了学校发给的奖状,你们的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你们的叮咛,让我们懂得了继续努力,不能骄傲自满。可是岁月无情地把皱纹刻在了你们的额头上,时光又残酷地让银丝泛白了你们的双鬓。
在白驹过隙地弹指一瞬间,六年的小学生活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爱的母校,离开了温暖的家,戴着队徽迈进了向往已久的中学大门,开始了有趣而又繁忙的中学生活。当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打饭时,我们想起了你们;当夜里醒来睡不着觉时,我们还是想起了你们;开始还不怎么适应紧张而又繁重的中学学习生活时,我们也还是想起了你们;当测验、考试不太理想时,我们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但,最后还是想起了你们!随着时光的飞逝,新同学成了好朋友,老师成了我们的第二父母,我们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在这里,我们重建了一个家,一个拥有63个成员的'大家,班主任是我们的家长。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生活的温馨,学习的快乐,奋斗的惬意……从今往后,我们会以坚强的毅力,与同学,与老师,与你们肩并肩,手牵手,持之以恒地为自己将来通向的光明大道铺上一段坚实的路程。
也许有一天,父亲的背不再挺直,声音不再洪亮;母亲的手不再娇嫩,容颜不再美丽。但请你们相信:在你们孩子的心里,他的父亲永远年轻,他的母亲永远美丽。因为你们是我们的至亲,是我们的至爱!试问:世上有哪一种感情比这与生俱来的亲情更可贵?更崇高?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天伦之乐更让人向往的呢?我们真怀念全家团聚的日子……但是,爸爸,妈妈,儿女已经长大,不再牵着你们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你们放心吧,我们会披荆斩棘,迎风破浪,开创美好的明天!
我的父亲母亲7
不久前抽时间回了一趟乡下老家。其实每年的这个时节,无论工作有多忙,我都会雷打不动地赶回去一次。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因为我要去追随一个身影,去寻觅一种声音。
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为了供养孩子们读书,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母总是披星戴月没日没夜地操劳。可是,尽管他们吃尽了辛苦、历尽了磨难,家里的日子依旧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父母就是生长在村里的普通农民,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实在是想不出挣大钱的办法,母亲就跟父亲商量:咱们把鸡下的蛋孵出仔来卖吧,怎么也比直接卖鸡蛋能多收入一点儿。
一枚鸡蛋一毛钱,孵出鸡仔能卖三毛钱。其实细算一下,去掉损耗,一枚鸡蛋也就能多卖一毛钱。可是为了这增值出的一毛钱,母亲还是乐此不疲地投入到了那繁忙的工作之中。
那年月,村里人采用的都是笨拙的孵化方法。为此,母亲专门缝制了两铺大炕被,一铺垫在炕上,把鸡蛋一个个码在上边后,再把另一铺盖在上边。尽管当下时节已经很热了,可是母亲不但要把住屋里前后的窗子日夜关严,还要早晚把火炕烧一遍,让捂在被子里的鸡蛋始终保持在三十一、二度左右标准的孵化恒温。
晚上,父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睡在南炕,母亲则一个人守在北炕。之所以说是守,是因为她的觉是睡不踏实的。每隔两三个小时,母亲就要掀开被子,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摸出一个鸡蛋贴在眼皮上试一下温度。她的眼皮似乎是一个天然的温度计,哪个温度高了,哪个温度低了,只要在眼皮上就那么贴一下,她就能感觉得到。然后,根据不同位子的温度,她要把一炕的鸡蛋翻倒调换一遍。孵化这个活看是简单,可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耐心和细心。一个孵化期是二十一天,期间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否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二十一天,鸡雏陆陆续续地蹦壳了,那情景是我人生中觉得最为神奇的一件事情。先是鸡蛋里边“咚咚”地响起鸡雏叨壳的声音,我焦急地央求母亲:“妈,快把鸡蛋敲开吧,小鸡会憋死的。”母亲微笑着摸着我的头,说:“真是个傻孩子,敲开了小鸡会闪死的。就算它命大勉强活下来,也没有它自己蹦出来的硬实。”
果然,鸡蛋大头的某个部位很快就被啄出来一个裂纹。接着,按逆时针的方向,裂纹一点一点扩大,当它与最初的啄点重合时,蛋壳大头的顶端已经被硬生生地啄开了一圈。这时,里边的鸡雏猛地用力一顶,一个圆圆的肉球便滚落了出来。起初,它蜷在被子上一动不动,毛是湿润的,贴在皮肤上。过了一会儿,它精神抖擞着站起来试探着向前迈了几步。这时,它的毛干了,蓬松了,叽叽喳喳地觅食了,母亲就把它们装进一个干净的纸箱内。我好奇地扒着纸箱看,那一只只色彩鲜艳活蹦乱跳的小鸡雏,挨挨挤挤你钻过来它钻过去的,在我的眼里,分明就是一个个五彩缤纷毛茸茸的小精灵。
“小鸡唻,卖小鸡唻——”
父亲粉墨登场开始走村串屯吆喝着卖鸡雏了。父亲是辽宁口音,那吆喝声是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那个“唻”字的尾音,向上翘着,就像唱戏一样。
一根扁担,两端分别吊着大大的扁竹筐。在我看来,两筐鸡雏的重量并不是很大,但压在父亲的肩头,从他那走路颤颤悠悠的姿势上来看,似乎有些吃力。这也许和他的个头有关,父亲的身高不到一米六,两只竹筐吊在他的肩头几乎快触碰到了地面。那时,身材瘦小的父亲担着两只大竹筐奔走在村头巷尾,那极不协调的身影就是乡间一道别致的风景。一些淘气的孩子常常会聚在一起跟在父亲的身后,左右摇摆学着他走路的姿势,高一声低一声模仿着他吆喝的腔调。
后来,当同学们知道了那个走街串巷卖鸡雏的小个子是我父亲的时候,就故意在我面前摇晃着身体扮着各种鬼脸阴阳怪调地学着父亲的声音叫喊:小鸡唻,卖小鸡唻——
我是个胆小的孩子,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巨大的屈辱,而这种屈辱竟然是父亲带给我的。我委屈地跑回家,抱着母亲的大腿,哭喊道:“妈,别再让爹出去卖小鸡了,同学们都笑话我。”
母亲很无奈地把我搂在怀里,红着眼圈说:“咱们不偷不抢,凭本事赚钱,有什么怕人笑话的。儿子啊,知道你上学的书本钱从哪里来的吗?那可是你爹担着竹筐一声一声吆喝来的。”又抓起衣襟抹了一下眼角,捧着我的脸意味深长地说:“你可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了你爹的辛劳,别像妈一样,没有文化总是被人欺负。”
母亲说这话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原来,她还在为一个月前发生的那件事情耿耿于怀。
母亲孵化鸡雏的确是挣了几个辛苦钱,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可这还是引起了街坊邻居的羡慕甚至嫉妒。于是,心胸狭窄的人开始暗中算计起母亲来。
我家前院的张婶是个爱凑热闹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也效仿着母亲孵化起了鸡雏,但是由于不够专业又不精心,孵了几茬都以失败而告终。一天,她对我母亲说:“孙嫂,我家攒了一些鸡蛋,也吃不了,不如卖给你孵化鸡仔吧。”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没有丝毫的犹豫,就花三块钱买下了张婶送过来的三十个鸡蛋。听说张婶家的鸡品种特别,母亲还给这三十个鸡蛋都用铅笔画上了记号。
七天后,按照程序,母亲开始照蛋。就是借助蜡烛的光亮,利用投影的原理,把没有胚胎的鸡蛋挑选出来。这样的程序,整个孵化期一共要进行两次,分别在一周和半月。淘汰出来的鸡蛋被老百姓称作“头照蛋”或“二照蛋”,而它的专业名称应该叫“脱温蛋”。
结果,从张婶手里买来的三十个鸡蛋都被淘汰了出来。母亲怀疑,这些鸡蛋是张婶孵化期间挑出来的“脱温蛋”,于是就嚷嚷着要去找对方讨个说法。这时,一向温顺的父亲拦在了母亲的面前,说:“算了,都邻居住着,我们就忍一忍吧。不就三块钱吗?就当买个教训了。”
父亲毕竟是一家之长,说出来的话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最终,母亲只能忍气吞声放弃了讨要说法的念想。可是,母亲却为此大病了一场,嘴唇起满水泡,嗓子在一段时间里也沙哑得不成样子。她对我们兄弟姐妹说:“你们可要好好上学,这没有文化就要挨人欺负。”姐姐说:“妈,这不是有没有文化的问题,这是良心和诚信的问题。”
其实,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比较听话比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那次训导后,我不再理睬同学们模仿父亲恶作剧似的表演了,反倒是每天主动帮父亲把鸡雏装到竹筐里。然后倚在门框上,目送着父亲肩挑竹筐的背影消失在路口,倾听着父亲那悠扬的吆喝声渐渐沉落在村外。父亲的身影和他那别一样的吆喝声一年又一年陪伴我成长,并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
这种日子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高中,母亲才把那两铺炕被收藏起来,陪伴了父亲多年的那根扁担和那两只扁竹筐,也被静静地放在了仓库的角落里。
再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又成了家,当上了父亲。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父母当年那种艰辛和操劳里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一炕的鸡蛋啊,那是母亲对生活的期盼和希望;扁担下的两只竹筐和那让我魂牵梦萦的吆喝声啊,是一份沉甸甸的父亲的责任。然而,此刻我的父亲母亲却早已离开了人世。
如今回到乡下的老家,再也寻不见卖鸡雏人肩挑竹筐的身影了,也听不到那悠扬的原生态的卖小鸡的吆喝声了。取而代之的是停靠在热闹集市上的一辆辆装满各种鸡雏的机动车,还有那从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嘈杂的贩卖鸡雏的煽情的广告语。可是,那种根植于心底和血液里的浓浓的情愫,使得世界无论如何变化,都无法阻挡我回家追根溯源的脚步。
我的父亲母亲8
电影主要浓墨重彩地叙述了主人公父亲母亲年轻时的一段岁月。
主人公父亲去世,他回到家乡。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把父亲从县城医院接回来安葬,然而村长很为难,主人公母亲坚定地要求村长派人去县城把父亲抬回来,但村里年轻人都出去了。主人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还要亲手用织布机织一块挡棺布,织布机都坏了,主人公说自己去镇上买一块吧,母亲怎么也不同意,主人公只好找村里老师傅把织布机修好,母亲连夜织了一块布,宁静的夜晚响着织布机哭噎的声音。
母亲是很固执,但固执得让人肃然起敬。
那年,母亲十八岁,三河屯村来了县城里的一位老师,即主人公的父亲,二十岁,可能是一见钟情,母亲的心再也不平静了。母亲为父亲所在工地送上最好吃的饭,并在远远看着,希望父亲能吃上自己亲手用心做的饭。母亲有意去父亲送路远学生回家的路上,期待能与父亲”偶然“相遇。母亲舍弃离家近的前井而去后井打水,只为经过父亲所在的学校听听他上课的声音。母亲会为了丢失的父亲送的发卡连续几天起早贪黑去村中的路上寻找。母亲会在大雪天站在冰冷的空气中等待着县城的父亲回来。母亲会因为县城的父亲没有按时回来独自走向通往县城的路并昏倒在途中。
那条路承载了母亲最珍贵的岁月,她要把父亲抬回来,让父亲记住回家的路。
村中盖新房子都要栓一块红布在房梁上,这件事由村中最漂亮的姑娘做,落到了母亲的头上,因为是父亲的教室拴布,母亲织得又细又密,布里包含着纯洁的少女之爱。父亲后来告诉母亲,每当看到教室梁上的红布,心中有说不出的温暖。父亲去世了,母亲坚持要在那破旧的织布机上织一块挡棺布。
这块布是母亲对父亲最后的心意,父亲冰凉的身体上覆盖着炽热的温暖。
父亲与母亲相遇是在冬天,寒冷的冬天,然而那个冬天,父亲与母亲的心是滚烫的。他们的爱情轰动了整个村子,在那个自由恋爱还很新鲜的岁月,父亲与母亲的爱情为小小的三河屯村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这个爱情泛滥的年代,我深刻地感受到那段岁月爱情惊人的力量。父亲和母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坠入爱河的父亲母亲因为上面定了父亲犯了”右倾“错误不得不分开。因为爱情,四年后父亲再次回到朝思暮想的三河屯村;因为爱情,父亲舍弃县城,坚定地在讲台上站了四十多年;因为爱情,母亲在教室外听了四十年父亲上课的声音。时代依旧在变,而爱情具有恒定的力量。
一个时代因为爱情而生动,一个人因为爱情而美丽,爱情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我仿佛看到:一个老人,在一个安闲的午后,坐在家门口,沐浴在阳光之中,看着厨房不停忙乱的老伴,回忆起那个时代他们的爱情,青春而羞涩,质朴而纯洁,那是一段生动的岁月。老人忽然感到,眼前的老伴是如此的美丽,容光焕发,宛如十七八岁的少女。
我的父亲母亲9
这是一部开始让人无奈中间让人难受结局让人彻悟的剧。
那两段婚姻是那个年代造就的,却也是个人的选择。
一个有文化的父亲和一个出身农村的母亲,这样一种结合,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可是累了大半辈子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痴念。
陈志的淡雅注定他只会守着原则生活。从他当知青遇到张翠花开始到结婚前,他一直有机会去挽回未来,可是他不敢,害怕。他隐忍着生活,面对喜欢的人却在那次的结婚后望而却步了。如果说他答应订婚时并没想过会遇到叶秀萝,可是去报到那天却遇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遇到一个像从画中走出来的人,他是欣喜的,在母亲电话通知回家前他忘记了一个只是未婚妻的女人在家等着他,当爱情来临时候他什么都忘了,却在面对选择时候没有了勇气,只是无奈接受……
在婚姻刚开始时候,新鲜感还在,看到他也在努力。可是两个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或许不应该是差距,而且境界,心灵的境界不一样。陈志有他的梦想,喜欢天文,喜欢看星星,想当个老师;张翠花也有她的梦想,喜欢陈志,喜欢为他做一切事,想当个好妻子;两个人的梦想一个是精神层次一个是现实阶段,生活点滴已经让俩人越走越远。
整个局到离婚宴我才流下了眼泪,可是没想到结局是这样的,陈志说我怎么觉得自己突然爱上你了呢,主线还是走了,有着不舍,却再也没有无奈了。也许就应该这样吧,人到黄昏,爱不爱的,已成侈奢。只要有一个人能陪着自己走到生命终点,有他就安心,这就是晚年最好的结局。
所以年轻时候,请勇敢地去爱,不要害怕,哪怕会遍体鳞伤也不要紧。
我的父亲母亲10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的电影中令人看得最舒服的一部。因为它没有像《菊豆》一样大玩残忍的男女权力斗争,也没有像《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的具体化政治讽喻。没有发聋震耳的控诉,换来的是简单直接的爱情故事,也难怪令一众看惯张艺谋电影的观众会有另一番感受。
但是想深一层,除了故事比较小品外,此片的风格和张艺谋以往的电影是如出一彻的。女主角是全片的重心是张艺谋电影的特色,像《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女主角都是十分刚强和富侵略性的类型。此片章子怡的角色虽然没有侵略性,但是仍然是十分刚强和主导型的人物。她和男主角的爱情很大程度上是由她作主动,一切都是她自己争取回来。故事背景为三四十年代,乡间风气应该还很保守,她敢爱敢恨的性格不是和《菊豆》巩俐霸气十足的妇人或《秋菊打官司》中刚强不屈的秋菊一模一样吗?张艺谋全力刻划的是章子怡的角色,对于父亲一角,观众实在所知不多,就是讲他被打成右派一段也没有交待,可见他电影的重点仍然是女角。
以往多见张艺谋的政治讽喻戏,想不到他写小品爱情也有一手。犹其在刻划章子怡对于男主角的感情最令人印像深刻。他把章子怡一举手一投足都拍得自然流畅,处处充满初恋味道,比起港产片所谓的爱情描写,实在高出不少。当然,章子怡一鸣惊人的演出也是令人对角色信服的原因之一,这也不能不佩服张艺谋的独具慧眼。
此片的摄影十分优美。张艺谋出身摄影,对于场景及镜头运用一向了得,今次亦不例外,田间乡野拍得悠闲舒服,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现代背景采黑白拍摄、过去则用彩色,也是不俗安排。个人认为是导演想表达「过去」的爱情生活才是令章子怡的母亲角色添上色彩的美丽人生。现在父亲过世后,母亲的生活发生巨变,原本充满色彩的生活渐渐褪色,所以变成黑白。
好导演加上好演员再配合优秀的摄影,剧情平淡但是处理十分认真,令人看得舒服。此片可以说是近年十分值得一看的佳作。
【我的父亲母亲】相关文章:
1.我的父亲母亲
2.我的父亲母亲
3.我的父亲母亲
4.我的父亲母亲
5.我的父亲与母亲
6.我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