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不向世俗低头的原则派
蔡明亮,生于1957年,台湾著名导演、编剧,曾就读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大学期间就开始写舞台剧剧本,毕业后一直从事影视创作,被誉为台湾新浪潮第二代新锐。
蔡明亮是那种带着强烈个人风格拍片的人,喜欢他电影的观众对他顶礼膜拜,讨厌他电影的人对他冷嘲热讽。而国际影坛对他的态度则是无可置疑的认可——自37岁凭借《爱情万岁》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蔡明亮的每部电影都能入围国际三大电影节(威尼斯、柏林、戛纳)主竞赛单元。
2013年9月第七十届威尼斯电影节落下帷幕,蔡明亮的新作《郊游》又一次受到青睐,获得评委会大奖。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他出其不意地表示,《郊游》之后,他将不再拍摄电影,原因是“我认为制作商业电影违背我的艺术原则”。
蔡明亮一直与自己的“御用”班底合作。他很喜欢拍摄同样的演员、同样的家庭、同样的'公共空间,在每部影片中,人物都显得熟悉而又陌生。1991年,蔡明亮在一个电动游乐场里发现了李康生。从此,他成为蔡明亮最钟爱的演员。从最初《青少年哪吒》里的倔强少年,到《天桥不见了》里的青年小贩,再到《脸》里的中年导演,李康生饰演的“小康”,陪蔡明亮一起走过了20年光阴。
在另一位“御用演员”杨贵媚眼中,蔡明亮的个人风格从一开始就让她印象深刻。1994年,杨贵媚先后出演李安的《饮食男女》和蔡明亮的《爱情万岁》。李安有完整的剧本、清晰的导演构想、细致的工作风格。而蔡明亮连句台词都没给。最后一场戏拍完,她想:“我肯定会毁在这部戏上。”不久,她却愕然听到《爱情万岁》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消息。直到影展现场,她才第一次看到整部戏,“我才明白自己是傻瓜。他(蔡明亮)故意把我逼到角落里,让我变得孤独、不安。”
“电影是什么?是创作还是讨好?电影是让你思考、探索、追究人生意义的一个工具。我有一些原则,首先是坚持不修剪,第二个就是要用胶片。”蔡明亮说,如果一味迎合主流市场,到最后只能快速地被边缘化。
【蔡明亮:不向世俗低头的原则派】相关文章:
1.绝不向命运低头
2.不向命运低头的我
3.不向命运低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