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1
就算整个世界在变化中旋转,朋友,在烟花三月,跟我下扬州吧。
我也曾经对许多的古镇心驰神往,于是慕名而去,可当那些梦里水乡都变成了相似的面孔,找不出一丝特点时,我的希望最终幻化成了泡影。也许丽江的柔波是荡漾的,周庄的桨声仍是让我怅惘而听不得的,但毕竟这个变化的时代给它们换上了新颜,倘或想寻找一些天荒地老都不曾改变的东西,终究要败兴而归。
然而扬州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从那些倒映着浅粉桃花的古典诗词中存活下来。我在梦境中无数次见到了烟花垂柳、桥边红药,听过玉人吹箫,爱过波心荡月。梦里有那样一个面目不甚清晰的游子,对我说他的思念比西湖还瘦,烟花三月的扬州啊,好一坛喝不完的酒。
待我真正步入扬州城时,就知道扬州还是那些诗词中的模样,眉宇、气质从未曾改变。穿梭于狭长的东关街,时光还如李白杜牧们的时代,寂寞地滚着落花;漫步于城中的一条小巷中,所见之景全是最平凡的烟花气息,如果你一回头,就会发现那些飞檐下歪歪曲曲淌下的水渍,像极颜真卿的书法,书写了一支扬州小令。年轻人开着电动车进入小巷也不自觉地停下,推着车走,生怕惊扰了门环铜绿前一只酣睡的小猫。杨花絮絮地从空中翻飞下来,落在了人们的衣襟上,可人们却掸也不掸,仿佛这是福气。
徜徉于扬州的大街小巷,我为它的坚守而惊叹。现代主义正在打造一个没有细节的世界,可扬州仍是一个细节天堂,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护持着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彰显着它的底色。尽管大多时候,细节像诗一样无用,可扬州的韵致,就在于它的每一座石桥,每一个园林都充盈着细节,就像明代家具上那些镂空雕刻的繁复曲线,无不流露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美感。
我当然知晓现代主义的逻辑,直线总是能最快到达目的地,于是我梦里水乡的曲径通幽都变成了通衢大道;光明总比晦暗更引人注目,于是我记忆里那些琉璃瓦下的灯笼都成了彻夜不眠的霓虹。这变迁的时代啊,哪里有往昔的美神?
兴许只有扬州了吧。那么来年烟花三月,你愿意与我一道下扬州吗?
上一页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烟花三月下扬州2
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确实不假,三月里的扬州是最美丽的。我随着家人一起在扬州著名的瘦西湖好好地游览了一番。
走进瘦西湖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长堤。长堤两旁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煞是迷人;尤其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在立春时便早已婀娜多姿的垂柳。那细长柔软的柳条被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吐露出粒立绿珠,那树影婆娑、青烟绿雾的奇妙景象犹如一幅独特的画卷,使得游人伫足流连。
在瘦西湖公园中,最能吸引游客们眼球的,当然还数奇妙的二十四桥了!桥身长24米,宽2.4米,旁边有24根栏柱,两端各有24层台阶。罕见的构思,奇妙的造型,工匠们可真是匠心独运啊!站在桥上俯视湖面,湖水映衬着奇桥,奇桥点缀著名湖,真是相得益彰啊!湖水波光粼粼,垂柳、桥身倒映在水中,不时传来游人们的赞叹声,真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瘦西湖可供吟诵的景物犹如繁星点点,数也数不清。然而,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着:“瘦西湖,愿你美丽长驻;祖国,愿你更加绚丽多彩!”
烟花三月下扬州3
“烟花三月下扬州”!我问妈妈,此时正是四月,为何要说烟花三月?妈妈笑着说,阳历是四月,阴历看不正是三月么!凌晨四点钟,我们彭城晚报的40多名小记者,登上了去扬州的大巴。这是苏鲁豫皖冀五省千名小记者相约扬州的一次大型活动!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迎来了第一道曙光。看着窗外的天空,一朵白云和一朵黑云紧挨在一起。不一会儿,黑云挡住了白云,天空顿时暗了下来;又一会儿,白云又从黑云后面飘了出来......它们好像在做游戏,玩捉迷藏吗?玩贴烧饼吗?......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吧!
我们像小鸟似的跳下了车,来到了扬州行的第一站——“个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们贪婪的呼吸着,想把它装满整个身体。
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23年,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恰似三片竹叶,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可见主人的情趣和心智。
一走进个园竹林,我就被眼前这绿色的海洋陶醉了。绿色紧紧包围了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仔细看去,一根特别粗的褐色的竹子竟潜藏于绿色之中,它的枝干很特别,弯弯曲曲的枝干象征着长寿,这可是我从前从未见到过的。我们欢呼着不停催促导游向我们介绍。导游阿姨笑着:它是“龟甲竹”,喻意:延年益寿。这是个园的主人黄至筠希望自己和他的家人们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再放眼望去,瞧,那是什么?!一簇簇紧紧围抱在一起的竹子立刻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细数竟有几十根。它们的根部紧密聚集在一起,形态若兰花般洒脱,翠绿欲滴!导游阿姨说:这是慈孝竹。不用说,主人是希望他们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希望他的孩子们都能孝顺他!看到这里,我不仅赞叹主人的颇具心思。此外,我们还欣赏了黄皮竹、天竺竹等名竹。聊到这儿,我不禁想考考小朋友们了:扬州八怪中,()是最擅长画竹子的呢?
走过竹林,穿过“迎宾大道”,我们来到了个园主人的餐厅。这个餐厅很奇特。中间一张大桌子是用两半桌子拼成的,两边还有2张小桌子。听导游说:在男主人不在家是,他的女眷们为了尊重他,就只用半边桌子用餐,另半张桌子就靠在墙边。主人回来时,才把另半张合成一个大桌子,主人独自用一半,另一边女眷们用。这个奇怪的习俗我从前可从未听说过的。妈妈说这是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儿子的他二儿子的房间里挂着“勤博”二字,可勤上少了一横,博上少了一点。他是想让儿子用功读书,勉励他要勤奋多一些,博学多一点。看来勤奋学习不只是我们要做到的,从古至今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不仅感叹主人的良苦用心啊!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何园”、“瘦西湖”......
起风了。柳树姑娘们轻轻舞动着身姿,长长的水袖里甩出了一朵朵大大小小的白色“绒球”(柳絮),微风吹拂下时而潇洒单飞,时而合抱轻跃,合着悠扬的古筝声,如美丽仙子般翩翩起舞......
烟花三月下扬州4
冬天温柔的道别,好像被风吹得有些凌乱了。只是不知离开后的冬天是否会躲在某个角落……毕竟这样突然的离开,总会给她带来一些寂寞吧。
三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时节。她总是让人来不及听从身边朋友的问候,便突然翻脸。于我而言,心情是浮躁的,有时懒的像一只刺猬,有时……只想放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忽然想起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里的三月,指的应该是农历。从小到大,我耳濡目染了太多关于扬州的元素,像是扬州有八怪,扬州美女甲天下等等。我想我之所以会对这个地方如此着迷,大概是因为它给我留下了太多朦胧的印象吧。13年,曾有幸从扬州火车站路过,只是时间短暂,只够一瞥。如今3年已经过去了,再见扬州,也不再有当年的心情了。
事实上,我并无出游的计划,只想安安心心地把工作做好,顺便挣点小钱,完成结婚生子的使命。这项神圣光荣的使命好似自我们出现在娘胎里时,便与我们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是使命,也是自然规律。早年的时候,我总认为我还小,对于恋爱婚姻之事,总是避而远之。直到有天,我望到了镜中自己的脸上长出的星星点点的胡须,才意识到,青春已经在我的身上渐渐褪去。也是自那时,我开始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老了”。
有时很羡慕古人,可以抛下一切,踏遍祖国山河。以茶酒为媒,有诗文为伴……有朋自远方来,亦可三天三夜地海聊,而不是整日对着手机发呆傻笑。
或许时间对我来说更为苛刻,才使得我一拿起手机,就会有一种虚度光阴的罪恶感。因此更多的时候,我更专注于对着远天发呆,让自己更快地沉入一种“思考人生”的状态。其实,思考了那么久的人生,依旧没有思考出个所以然来。我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人总是在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然而追求一分快乐,就要付出十分甚至更多的痛苦……在追逐快乐的大部分时光中,我们又都是不快乐的!为什么我们追求着快乐,却反而不快乐了呢?
我曾试着爱上某个人,把自己不快乐的时光拿换来与她陪伴。这时才知道,我不适合当一个情人。因为我从来不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她根本就不需要我,或者,我根本就适合孤单……
我想,我是真的老了吧,所以才需要变得成熟。我想,真的要好好梳理下过往,才能更好的前行吧。
……
烟花三月下扬州5
一年之后是今年
一年很快,快到我都没能记住今年是20xx年。便是要实习啦,三月!要去的地方正好是扬州。想当年李白为送孟浩然便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就促使了扬州的出名。今天虽没有人送我,但是在这雨天的离别之际,就当是送别吧,出门时大雨倾盆,希望归来时阳光普照。就这样到了扬州,虽然没有直达,但是在转车之余还可以一睹上海虹桥周边的景色。也算是麻烦之中一小乐子。
江南好,好江南
世人都说江南好,确实是好江南。轻风丝雨,古老的石墙,寂寞幽深的小港,青砖白墙,柳下河塘。你一定想不到这么有风雅韵味的地方。在古代是烟花之地,诸多达官贵人都来此消遣。只求博得红颜一笑,好似快活的天堂。如怡红院等都算是高档的地方,那时候并不是有钱就能进的,还得有身份的人才能进入纵情声色。这样给你们普及一下知识吧!在古代的妓是一种职业,而且你还得懂得琴棋书画。唯一不同的就是分为卖身的和卖艺的两种,在现在有一个更好的称谓叫名模。而一般没身份的人和平民是不能到妓院去的,只能去小巷子里,那里有另一个称谓叫娼(不需要具备琴棋书画)。在现在有一个更好的称谓叫小姐。不信的自己去查史书。这都是题外话了,还是说江南吧!因为有这些场所才带动了扬州的经济。你想多少达官贵人都来此寻欢作乐,那银子的流失不都到这来了嘛。加上诸多皇帝下江南,欣赏江南的美景,不出名都难。诗人李白又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风无赖在扬州”,真是写绝了扬州的妩媚娇柔和江南风光的缠绵缱淃。从唐朝开始扬州就算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也是最奢靡的地方。南边是长江,又临大运河,这大运河还得多亏了隋炀帝。都说他是昏君,为了看琼花,才开辟了大运河,不务政事。如果站在现代来说,他算是莫大的功臣,沉迷酒色说明那时候管理的国家一片好啊,不然哪有时间纸醉金迷。还有他的文采亦是不错的。都说李世民是明君,哎!只能说一切都已成定数。他杀兄弑弟霸占弟弟的妻子等等,还有毛嗲嗲都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就此看出太宗没什么文化。所以说江南扬州美,隋炀帝是莫大的功臣。
景美人呢
都说江南美,那么人呢?我来了江南扬州这么久,也不曾知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人说江南妹子可水灵啦。当我想证实的时候,却看不到脸。不知道是因为这边风大呢?还是因为太美不想让人看到。在路上,区分是不是本地人,你只需看脸就知道。本地人不管天热下雨都是一口罩带着,骑着小毛驴(电动车)。而外地的一般不带口罩,所以我也不知道江南是不是都是美女,不曾得见。不过景美何况人呢?一定差不到那里去。留一份念想,未尝不好——韵!
酒醒夜忆随风去
早晨阳关照进来,酒醒了,夜忆随风去。不多说了,一看时间不早了。一切为了生活,为了一切生活,为了生活一切。愿明天会更好——七月。
烟花三月下扬州6
今天是4月6日,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从家出发,去扬州的快乐旅行开始啦!
到了扬州,我们先去了瘦西湖。瘦西湖为什么叫瘦西湖呢?我想它就跟我们人一样,有胖人也有瘦人。它的河道很窄,显得很瘦,所以人们称它瘦西湖。瘦西湖外面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进园一看,里面人山人海。
晚上,我终于吃到了扬州最有名的文思豆腐,生煎包,扬州炒饭和狮子头。来扬州之前,我就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些美食的介绍。文思豆腐是把一块豆腐切成如发丝一般纤细,厨师的刀艺非常高超,文思豆腐端上来的时候,虽然我还没吃但我都已经闻到香味了。生煎包上撒了一些香香的小芝麻,里面包了肉心,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里面的汤汁很烫哦!再说一说狮子头,虽然每家都能做,但却很难有扬州的狮子头美味哦!扬州炒饭的味道也非常棒哦,我吃了满满一碗呢!
听我说了这么多的美食,你是不是也想来扬州亲口品尝一下呢?
烟花三月下扬州7
不知道从武汉乘船顺江而下,会不会到达扬州?
因为那次我在黄鹤楼上想到《故人人西辞黄鹤楼》,我心里就想如果乘船从武汉黄鹤楼顺长江而下,
能不能去到下游的苏州和扬州,在苏州城有我的好朋友,我想去苏州去看看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去到黄鹤楼上,也许第一个都会想到李白的诗《故人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想,每个人看完诗以后,被诗句感染了,都会想到自己的朋友,一时不能相见,唯有思念天际流。
从武汉顺长江而下,然后就能水路到扬州吗?我听说古代从武汉到扬州是有客船的,
扬州在古代可是太出名,扬州城这个名词在古人的诗里有朋友的牵挂,还有很多的繁华,
我记得那篇文章里说过,古代最奢侈的事就是腰缠三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扬州城在古人心中的位置,
如今形容人走了,也会说驾鹤西游,其实是一种美好的祝愿,祝他去到极乐世界以后,抛却尘世无奈,能得到人生最大的繁华。
在古诗的意境里,烟花三月的时候,扬州城的花开的最奇最艳,扬州一城都是喷发而出的春色,
李白就写出了另一句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是在问,五月梅花凋落之期的时候,扬州城会不会有懂他诗句的人和他一起写诗句,和他能一同看扬州城烟花三月。
我没去到过扬州,却在苏州城有好多朋友,苏州城有我的一位好友老付,他就是一个喜欢和我谈论诗情画意的人,
应该再加上即将转世和子欣,他们也是有诗情画意的女生,他们都在苏州。
所以才有前文,我想从武汉顺江而下到苏州城,是去看望老朋友的。
老付在苏州的时候,喜欢和我讨论文化,诗句,创作,
他和我说过《虎丘的剑池》,《东周列国》,《郑州花神赋》,这些题材我也都开始写了。
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在苏州,我和他是生活中有很多爱好相似的人,我和他一起讨论,一起创作,真是一种美事,
现在他去到了郑州,成了郑州的野兽,我也回到老家,那次在苏州的我和他一别,就像古人说的“扬州一别”
如今,我在老家,他在郑州,苏州一别,何时再相见,何时再一同写烟花三月,梦里江南。
苏州城,繁华三千,离别万里,可否忆得文友,万里之外安好?
说到江南,人们提到江南,最开始应该不是“苏杭”,其实在古代古人说江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扬州,扬州过去是江南的大哥,
后来世事变迁,繁华落尽,扬州城如今只剩繁华的影子,如今扬州也正在复兴他的繁华,
扬州城就像生活中的好多人,不应该黯然消失了,他还是很让人怀念的,他该回来了,回归本来的自己的原来本性的。
我对扬州不熟悉,还没去过,说起扬州,只能从自己知道的历史文字里,大概推断扬州的模样了。
提到扬州,我就想到了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这些名字,还有那个古代繁华大都市--江都的名称。
大隋王朝,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啊,你想象的出大运河两岸的风光,那宏大而穷奢极欲的场面吗?
隋朝的开创其实并不容易,经历了200多年的混乱不堪的南北朝,到了隋朝,终于华夏大地才又一次的统一起来了。
但是隋炀帝并不珍惜人民要休养生息的内心呼唤,继续穷奢极欲,
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宫城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民不聊生,天下就又大乱起来。
隋朝又覆灭了,历史就是这样淹没着每一点繁华每一点进步。
大家都看看吧,繁华只不过是一烟空梦,只有让老百姓安定生活,才是立国之本。
老百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违背老百姓意愿的统治者,都会走上不归路。
我也想好了,我准备约上老付,去到扬州,再写《烟花三月下扬州》新篇章,等我们好消息。
烟花三月下扬州8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xx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
1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作者写扬州是追寻诗意的梦境,表现了对扬州的“风流不再”的惋叹。
17.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答案提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近南远北的人文山水,引出下文对扬州的描述。
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到扬州去的最好季节,点明题目,表现扬州的美。
秋尽江南草木凋:写秋天到扬州意义不大,对比出春天到扬州最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扬州可以找到东方人梦境般的审美情趣,为后文对扬州风流不再的叹惋作了铺垫。
18. 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答案提示】切入角度:最向往的地方和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语言运用:(1)典雅华丽的词语;(2)抑扬顿挫的音韵;(3)对比的句式;(4)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19.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提示】扬州还有美丽的风景、人文,繁花锦绣的气象,但是水路不通、画舫绝迹,难于寻觅梦境般的东方审美意趣,令人叹惋。
烟花三月下扬州9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xx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2. 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3. 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4. 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 D作者写扬州是追寻诗意的梦境,表现了对扬州的“风流不再”的`怅然若失。
2.【参考答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在结构上总结第一段,意在和北地风光进行对比。烟花三月下扬州:是作者谋篇布局的着眼点,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引起下文,有贯通全文的作用。秋尽江南草木凋: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意在引出下文对扬州三月时节的景色描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结构上照应全文,意在凝聚全文的审美意趣,引出下文。注:任选两处作答,意思对即可。
3. 【参考答案】(1)作者从“小秦淮”与“瘦西湖”的命名方式切入,揭示了扬州景物“尺水玲珑”、“小家碧玉”的诗化意味。(2)多用古诗和四字词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使用,言辞清丽,格调典雅。
4.【参考答案】(1)今日的扬州依然繁华。(2)“唐代的风流”代表古时扬州的人文风气和山水风光,“不再”一词表明这种情境在今日的扬州已难觅踪迹。(3)它的消逝令人感怀和惋惜,表达了作者怅然若失的感受。
烟花三月下扬州10
扬州,坐落在浩浩长江与千年运河的交汇处,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悠历史,璀璨文化,赋予了这座2500年历史古城的厚重、繁荣、精致与儒雅。“烟花三月下扬州”,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仁人志士,在这里流连忘返,在这里奋力打拼,创造了几度辉煌,激起后人无数向往。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扬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挖掘城市内涵,以打造精致扬州为目标,彰显“人文、生态、宜居、和谐”的鲜明特色,不和其他城市比规模、比高楼、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大气、比文气,“古城要古的经典,新区要新的现代”,着力推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精致产业,以打造文化博览城为目标的精致文化,以建设生态绿杨城郭为特征的精致人居。今天,站在长江岸边,沿江开发的强音,融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雄壮乐曲,响彻天地;站在运河岸畔,400公里市域环路产业带错落分明,一股大开发开放的激情点燃区域经济腾飞的新希望。20xx年,扬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1亿元,财政收入21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80亿元,小康综合得分96分,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等一串串闪光的荣誉。
“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扬州”。让城市更精致,让民生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460万扬州人民以心血、汗水、智慧,以创业创新创优的故事,续写扬州新的篇章。
“烟花三月,精致扬州。”在发展的热土上,扬州像一颗明珠,在长江之畔,运河之岸,熠熠生辉,再铸辉煌!
又好又快运河听潮
“广陵自古繁华地”。历史上扬州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州郡,兴盛于汉,繁盛于唐,鼎盛于清,屡衰屡兴,绵延不绝,成就了其屹立千年的财富神话。今日,一度藉藉无响的扬州再度发出腾飞的强音,新凤清于老凤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互齐鸣。
从运河走来,向长江奔去。沿江沿河大开发,激励着扬州人畅想更加显赫的“掘金”梦想,以创造见证未来。扬州科学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科学策划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强势发展以环境保护为前提,打造精致产业,规划经济质态,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和企业二次创业,支持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与发展。着力引导资源要素向汽车、船舶、化工、电工电缆、电子信息及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中。
在发展的过程中,扬州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并进,相与取利,避免无序开发,减少遗憾工程,科学规划,步步为营,精心打造产业载体,要求20xx年前所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先后建立完善“八区二园”,成为孵化企业的优良平台。近几年来扬州老城区共关停、搬迁58家企业;化工园移至下风口仪征,不仅避免污染城区,且与南京化工园形成规模效应;为避免各乡镇“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纷乱格局,要求乡镇工业集中区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凡邻近省级开发区的乡镇一律不得单独建园、自鸣锣鼓。
自古以来,从吴王邗沟的折戟沉沙,到炀帝运河上遮天蔽日的锦帆龙舟,从汉代封都的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到大唐帝国的国际港口海上通衢,从宁启铁路钢铁巨龙一朝腾跃,到润扬双塔凌空江天飞虹,实现千年跨越,“公、铁、水”的三维网络,构建起经济发展的快速通道。今天的扬州人终于有胆气地说:“扬一益二”说明过去我们在“运河时代”的“龙头”地位,当“长江时代”来临时,成为“龙颈”的扬州必会随“龙头”上海一起率先腾飞。
生生不息古城流香
2500年通史性的文化积淀,东西通衢、南北要冲的绝佳地形,构成扬州的时间与空间之轴,铸就了其空前绝后、熠熠生辉的独特文化形象,汉代厚重博大、隋唐文采风流、康乾富甲天下,清脉长流,步步行至今日。近几年来,扬州着力推进文化扬州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弘扬传统、融通现代的文化工程,堪比春秋笔法之恢宏气度。
厚重的历史文脉和通史式的人文景观,有理由让扬州人对文化产生少有的执著。打造文化博览城是文化扬州建设的神来之笔。扬州是“中国运河第一城”,古邗沟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扬州成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牵头城市。现在,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是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之一。近年来,市里出台了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计划到20xx年建成100多座博物馆,目前建成扬州双博馆、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剪纸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近30座。如今站在蜀冈之上,鉴真和崔致远这两位文化先贤正遥相呼应,彼此诉说着扬州文化建设的新传奇。
扬州坚持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并举,遵循国际上古城保护的成功经验,跳出古城建新城,书写传统与现代的“双城记”。实践中,坚持做到“五个保护”,保护古城的街巷体系,保护古城建筑风貌,保护古宅名园,保护古街古巷古井古树,保护非物质形态文化;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保持古城原汁原味的“历史形态”。目前,仅市区就有484处历史建筑,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16处。“双东”街区(东圈门,东关街)是扬州古城改造的成功典范、精华之笔,20xx年一年一度的“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主会场将设置在此,届时向中外来宾展示扬州古城改造的杰出成果。
扬州古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兴盛,造就了扬州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扬州通过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活动举办,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在北护城河建设“绿色文化休闲长廊”,展示扬州漆器、玉雕及剪纸、刺绣、乐器、木偶制作等民间工艺;在教场地区建设“商贸民俗文化街区”,恢复一批“老字号”酒楼、茶肆、旅馆,重现扬州的民俗风情和市井文化;加强对扬剧、清曲等口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性改造。扬剧、清曲、漆器和玉雕等7个项目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绿杨城郭诗意栖居
“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绿杨城郭是扬州”,历代文人墨客对扬州传颂不绝的褒扬,正是扬州生态秀美、环境宁静、精致典雅的城市个性的真实写照。现代扬州建设抓准了城市气质,没有走上建造“千城一面”的发展误区,着力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的绿杨胜地。
近年来,扬州以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为新起点,在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在这座2500年的古城里,彰显出古今辉映、水绿相依、精致宁静的城市个性。一水、一路、一街、一景……传统与现代、新城与古城、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蓝天碧水与城市神韵在这里和谐相应,保护与建设完美兼顾。
扬州尊重自然条件和城市基础,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再现“夹岸垂柳桃花”的优美画卷。重点做好“水”和“绿”的文章。扬州之名即源自“州界多水,水扬波”。水是城市的眼睛,眼睛亮了,城市才灵动起来。扬州先后投入330多亿元,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强化水环境治理,加快水污染整治;在“绿”方面,全面实施“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打造沿路、滨河、环城400多公里的市区绿化长廊和城区东西南北五大“绿肺”系统。每年,扬州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了200多个公共“小游园”,市区绿化总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环抱碧水蓝天,栖居于此的扬州人在都市的喧嚣中重拾一份难得的诗意。
扬州高度重视人居建设,突出加强住房保障,建立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解危安置房、解困定销房、补贴市民购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针对特殊困难居民,实施“831”安居工程,对人均住房面积8平米以下、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居住扬州10年以上的困难家庭,政府建房以低于成本价定向销售,有3000户特困居民、近20xx户老房户住上新房。
绿杨城郭、维扬风情、小桥流水……如今,一个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城风格,既有南方清丽又有北方雄健的扬州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她美丽的容颜。老祖宗留下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和扬州人用双手创造的新城如此合拍地融合在了一起。东有广陵新城,老城新城相得益彰;西有新城西区,高档住宅错落有致,城市行政商务副中心浮出水面;北有蜀冈生态城,风景如画,生机盎然,宜居宜业;南有“扬州第二城”和“临港新城”,扬州从“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的主战场和承载平台初露端倪。
“绿杨城郭新扬州”,已成为扬州市向世界推介的一张亮丽“名片”。“惬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已经成为当代扬州人现实生活的写照。
【烟花三月下扬州】相关文章:
1.烟花三月下扬州
2.烟花三月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