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黄铜的幽默》读书笔记
是表演还是闲散?
——读余秋雨《行者无疆黄铜的幽默》有感
方下中学尹桂燕
欧洲是什么?
路边一个修理工人慢悠悠地伸头爬将出来,而这一切其实是一尊街头雕塑。所谓的欧洲,就是用古旧的黄铜雕铸于街市的闲散和幽默。
斯洛伐克首都是个反例。所遇所见都年轻亮丽,说明她属于春潮始动,精彩始发,处于集中的消耗状态和表演状态,那是火候未到,弦琴未谐。
事物的极致不是女郎盛妆,情人并肩,而是老街疏桐,桐下旧座,座间闲谈。
忽然理解了什么。
去北京旅游归来,有人感慨说,北京就这样啊!夏天满大街的男女都穿大裤衩大背心悠悠的闲逛,北京人穿得还不如我们好呢!敢情今天我明白了:人家北京人就在这种闲散中写着真正的都市自信。而那远道而来的盛装者,正以无与伦比的集中展览状态泄露着自身的浅薄与自怯。
想起家住上海的老弟和弟媳。曾经对弟媳的不会打扮很是鄙夷。上海的弟媳第一次登门,曾令家人很期待很紧张,家住农村的`大姐,家住小城镇的二姐个个盛装谋会,想象上海的姑娘会如何时髦新潮,生怕穿差了人家笑话。一见面大感意外。弟媳长途归来,晕车躺床上休息,闻声从卧房出迎,蓬面素装,土黄色棉T恤,深黑旧牛仔,把盛装的姐俩比的很不好意思又万分的看她不起。这就是上海姑娘?差距也太大了。之后,弟媳常来家这几次,次次穿着随意,T恤,牛仔,平底大头皮鞋,那皮鞋的样式老土得我们农村年轻人都不待穿的。有意思的还属那老弟。自打在上海安家,回回探亲就那一条浅蓝色破牛仔,七八年不变。有一回,直爽又尖酸的堂姐把话说到老弟鼻子上,“你又不是没有钱,干吗穿成这样?”
又不是没有钱,干吗穿成这样?小夫妻俩的工资就是在上海也属于白领高层。不理解。
富裕和尊贵到一定程度,就不需要挺阔的衣服撑着了。没有人怀疑过他们的富足。
这是一个很滑稽的场面。春节是在外闯荡的各路人马回家的日子,也是各路豪杰盛装扮上握手寒暄推杯换盏间暗中打量评判较劲的赛场。夫妻俩很不识民俗,依然故我。那天家住另一小城的远房哥哥到我家找老弟叙旧。那哥哥一身过年打扮,笔挺的浅灰色西装,锃亮的黑皮鞋,一看就风度翩翩,身价不菲。我那老弟依然牛仔夹克一身休闲,有点相形见绌的感觉。可是,席间面酣耳热之际,哥哥酒后漏怯,对上海的老弟直树大拇指,连称自己混得不如老弟。老弟还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真正的比拼不靠衣服。
弟媳的高贵在言语间。总是一口轻柔的优雅的普通话,听得久了,就觉得我们一家人粗喉咙大嗓门太粗俗。
穷人乍富,精彩始发,难免陷入集中的消耗状态和表演状态,说白了,就是浅薄和露怯。衣着光鲜,谈吐粗俗的人现在很盛产,集中在快速发家致富的小城镇、小城市。
其实,学校也是这样,北京大学照样有古旧的破角落,处处簇新气派的教学大楼不一定就是一流学校。
关键就看你处于什么状态,是表演状态,是生活常态,还是闲散状态?将表演展览状态示人不是不可,可动不动就以这种状态示人,则是低微而鄙俗的表示。敢将闲散自在状态示人需要一种天然的底气和优裕。很多人很多情况下我们达不到这个高度。拿自己的表演状态自比于人家的闲散状态而沾沾自喜真是要命的浅薄和傻气。想象一下将各自的状态颠倒一下,拿你的闲散状态跟人家的一般状态都是没的比的。要比就比各自工作时是什么样吧?
是灰头土脸还是衣冠楚楚,是苦累而收入低廉还是尊严高雅收入可观?
人的层次就这样比出来了。
黄铜的幽默与闲散是一把尺子。
很多人没有这个高度。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www.alivepics.com
【《行者无疆黄铜的幽默》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2.行者无疆
8.行无疆心无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