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尝试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展现,也是教师语文教学的根本体现,所以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而特别能引起教师的重视。三四年级的学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一到习作时,就害怕的要命。尽管每次习作前,老师给学生作了细致的指导,但还是有不少的学生抓耳挠腮,无话可写,或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东拼西凑,草草完成了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部分学生习作时如此惧怕、如此苦恼呢?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太少,再就是生活面狭窄,以致于笔下“无米下锅”。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提高阅读质量和丰富生活经验两方面着手,力求在阅读多积累、多体会;在生活中多渠道的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积累习作素材。同时把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作为总的出发点。几年来我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方面积累了几点有益尝试。
一、精心指导,夯实基础
针对学生在习作中反映出的连话都说不明白的现状,我一方面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的阅读,此外我还布置学生每人订一个小本子,不论大小、页码多少都可以。干什么用呢?记日记。
当时每天的家庭作业就只有一个——写一篇日记。我的要求也较简单:无论写什么,也不论内容多少,哪怕就几句话,只要自己写的明白,让别人读的明白就行。开始时,也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写的一踏糊凃,不知所云。我就根据他们日记里的“只言片语”,抓紧课前几分钟,与班内其他同学一起分析,以帮助这部分学生理出头绪。这样大约经过了两三周的时间后,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写不成句或无话可说,我便引导他们找来一些日记作品,每日抄写一篇。同时针对另外一些“记流水账”的学生,我便指导他们把最想说的话和一些有意思的事写出来就可以了。
当时做这件事时,我是非常忙碌的,特别是早上一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学生的“杰作”收集起来“阅读”。可喜的是大约过了一个半月,学生的写作就有了不小的提高,他们对写作也不再惧怕了。
二、学以致用,有效指导课堂小练笔
立足于阅读和习作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在阅读中学习作。因此每学完一篇精读课文之后,就让学生再读一二篇相关文章,然后仿照本课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练笔,从而使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重视习作技能培养,注意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师结合单元“口语交际·习作”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分析并指导学生进行某些习作技巧的培养。如写景时可鼓励学生根据景物的特点,多运用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优美;写人物时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样会使文章更加真实具体感人;写事如进行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启示》习作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回忆的方式来完成。
同时注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习作的翅膀,缺乏了想象力,习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通过相互交流,这样写作起来也就游刃有余。
四、加强课内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就要求教师把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点手段,不仅要加强语文课堂上的相关阅读训练,还要加大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无论是诗歌、散文、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的作品,还是外国的作品,阅读的范围越广越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阅读的效率,拓宽知识视野。为此我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需要,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学生有了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量也就大大增加,而且学生对阅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阅读的多了,视野宽阔了,阅读能力提高了,习作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
五、积极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获取习作素材
写作素料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在注意扩大学生的生活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的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素材。如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或假期完成小制作,进行小发明等;指导学生自办手抄报、黑板报等,自己组织演讲会、故事会、朗读会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到大自然,如夏令营、春游、爬山等。通过这些活动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最重要的是,每次活动时我总是安排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活动后及时记录下来。这种习作素材来源既真实又贴切,因而学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六、善于捕捉契机,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便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把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首位,让习作成为自我倾吐,自我表现的良好机会。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偶发事件,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及时落笔成章。如一天,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刮起了北风,天也阴沉下来,紧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时同学们关注的目光已不在课堂上了,见此情景,我不但不生气,反而将计就计,与同学们一并加入到观察的行列。随后,我让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的景像记录下来,结果写出的文章就有趣可读。教师利用好了这种时机,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带给他的快乐,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合作共进,享受快乐
学生习作完成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改。原先的习作批改模式,就是教师批改,然后教师讲评。教师占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怎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来修改自己或其他同学的文章。 通过学生自改、互改、小组改和师生集体改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教师略加指导,这样就进一步打开了全体同学的习作思路。同时通过朗读学生好的文章或片断,适时给以表扬,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方面的点滴做法,实践证明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今年以来已有许多学生的习作作品被各级刊物录用。
【新课程下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几点尝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