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读书路
漫漫读书路
孙奉泉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一生受益;人生中,有一种经历,让人难以忘怀。
记得小时候,大约四、五岁的样子,是一个秋季满月的夜晚。村子里来了放映队,于是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热热闹闹的来到村子的学校后边的场院里看电影。那个场院的北边是一道高高的大堰,大堰下就是大冶水库。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幅美的图画:高高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满月,皎洁的月光弥漫在空中,似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黑黝黝的远山上、树木上、房屋上,还有银幕旁边黑压压的看电影的人身上。水面上,一阵清风吹过,好似有无数个小小的镜子在反光,波光粼粼……
电影要开始了,那个时侯在放映正式影片之前都要放映所谓的“假片”,内容大多是一些时事或者科技方面的。那个“假片”是关于怎样种植地瓜的,还记得一句顺口溜“……老地瓜下蛋二斤半”(现在想来,大概就是用地瓜种直接种植在地里,这个老地瓜就会生出很多地瓜吧)。后来开始放映正片,当银幕上出现八一电影制片厂那颗闪闪的红星,耳朵边想起那激昂的音乐时,我已经在母亲的怀抱里睡着了。现在想来,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很美。这也可以算作第一次读书吧——读自然之书。
上学了,因为生日小,八岁才上小学。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高高的个子。如果论起行辈来,我得称呼她老奶奶。她很好的脾气,记忆中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走进小学了,开始读书了。第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我爱北京天安门》,那位女老师首先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那优美的旋律至今记忆犹新: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后来又学习了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东方红太阳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欧阳海》……还有至今不能忘记的大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农民的事,对大地主刘文彩深恶痛绝,捎带着对像刘文彩一样的地主也痛恨了。当时村子里有一家人,好像是地主,况且她有个儿子,名字叫王强,跟一部电影《战洪图》中的大坏蛋名字一样(《战洪图》中的王强希望老天连续下雨四十九天,冲垮大堤),于是大概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钓鱼回家的路上,经过王强家的时候,就把挂上蚯蚓的鱼钩扔到他家正在挑食吃的大公鸡旁边,那只大公鸡一下子就把带着鱼钩的蚯蚓吞进了嘴里,紧接着就呼啦啦的拼命飞了起来—……我当时吓得傻了眼,扔下鱼线就跑了。后来听母亲说王强的母亲找到我母亲,当然,一顿挨揍免不了的。大概就是孩子的顽皮吧。但也算是初读人生之书吧。
小学二、三年级,记忆中几乎没有课外作业。春节前后或者农忙之后,村里部分喜欢戏曲的社员自发组织起来唱戏,基本上是在附近村庄轮流演出。这时姥姥就带着我去看唱戏,第一次看唱戏,看到台上打扮得花花绿绿的演员,以及涂抹的白白黑黑或者红红黄黄的演员的脸,还有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回家后,叫上几个小伙伴,扎上几条红绿的`布条,模仿演员也咿咿呀呀的演上一把。第二天就早早的缠着姥姥带自己去看。但是第三天,还是那个样子。于是就烦了。尤其是那老生哼哼唧唧的唱腔,没完没了。而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小贩的叫卖声,酸甜可口的糖葫芦串早就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后来也断断续续看过几回唱戏的,虽然不认真,但收获也有一些,比如知道了白脸曹操的奸诈,红脸关公的忠勇,以及绿色的妖怪呀等等,这样想来,也算是读了一回戏曲这部书了。
等到自己能够读书时,就已经上五年级了。姥姥虽然不识字,但是两个舅舅都识字。大舅当时在广州当兵,是空军。二舅在化肥厂工作,四五天回家休班。二舅大概是个文学青年,就是喜欢文学。经常写一些稿子寄到报社。很长时间后就收到报社回信,经常是退稿信:XXX同志,你的《XXX》文章,我们已经收到。经过认真审阅,虽有可取之处,但不适合我刊,不拟采用。XXX编辑部。虽然稿子不能发表,但二舅的写作热情一如既往,而且更多多的买一些小说等挑灯夜读,勤奋努力。二舅的努力虽没有结果,但是却让我获益匪浅:我因此有机会读了许多的小说,《西游记》呀,《水浒传》呀,《三国演义》呀,《红楼梦》呀等等。当我第一次读《西游记》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而第三次,觉得孙悟空非常的机灵,且也非常的忠心(特别是对唐僧);唐僧非常的善良、朴实而又显得仁慈;猪八戒傻得可爱;沙和尚则给人一种忠诚而又老实的印象。《水浒传》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人:武松为兄长伸冤,却告状无门,于是他拔刃血仇,最后被张都监陷害后,血涧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而读了《红楼梦》,问题倒是有两个:一是贾宝玉怎么那么喜欢跟女孩子玩,他不怕烂脚丫吗?二是这个小说写的怎么和真实的生活一模一样呢?
就是在这不清不楚、模模糊糊中读完了着几本小说,虽然有许多的不理解、不明白,但是就是这段经历培养了我读书的好习惯,以至于我几乎天天呆在姥姥家,不愿回家。偶尔回家,总愿意到本家的一个老老爷家去玩:因为他家有书可以读。老老爷是一位退伍的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家的书总有几本我最喜欢的抗美援朝的小说,记得有一本小说《东方》,作者好像是叫巍巍。那是一个下雨天,为了读完那部小说,我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天(我是吃过早饭去的),连中午饭都没有吃。小说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直到天黑了我才带着满足回到家里。四大名著和《东方》使我了解了历史,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这样想来,这些小说算是真正读书的开始吧。
中学,是我读书人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各种各样有品位的书都看。细细品味读书,我发现原来读书就像喝茶,一杯永远也喝不完的茶,感觉由淡变浓,愈品愈有味道。而我对读书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初中的三年时光,记忆中课本上的文章大多模糊了,而什么《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三峡》却深深刻在脑海中,大概是我喜欢山山水水,或者就是生在水边,也许是山水之中的鱼儿什么的吸引了我,现在仍然能够顺口背出: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等到上了师范学校读书,更是如鱼得水,畅游在古典小说的海洋中。曾经为梁山好汉喝彩,也因火烧赤壁兴叹,随黛玉葬花落泪,被唐僧的善良感动……
读书,让世界简单的人变得丰富;读书,让世界喧嚣的人返璞归真;读书,让世界寂寞的人有了心灵的依托。这是真正读书的时光。
参加工作了,因为所教科目的原因,经常涉猎一些科普书籍,印象最深的当属《不知道的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它把我带进陌生、神秘、异彩纷呈的未知领域,激发我的探索欲和创造欲。于是课堂上或者活动课,与学生一块畅游在科技的海洋里……
回首几十年的读书路,带给自己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也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总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闲里,陪伴我们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书;总希望喧嚣繁复之后,留一隅书香,让好友相聚往来吟唱……
从来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寂静、无所欲求的心情。古书翻开在几上,微微发黄的书页上清晰地镌刻着淡远的记忆,轻轻将一种心境,一种绵延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境,穿越岁月的烟尘后,合订为线装的珍本,留传至今。从流走的岁月里,翻开的书页中漫生着洁静的灯光,精致的词汇是一些精致而又自足的灵魂。
现在,每每在夜里独自思索,在书页里苦苦寻觅,思索命运中的未知数。寻觅那初始的真挚悸动,其实人生也是一本书,现实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和一颗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心去品读回味。
桌上摊开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岁月,灯下独坐的,不是过客,是归人。
【漫漫读书路】相关文章:
1.前方路漫漫
2.漫漫回家路
3.长路漫漫
4.漫漫语文路
5.漫漫成长路
6.路漫漫的歌词
7.漫漫学琴路
8.漫漫友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