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吟诵-1800字
我们一起来吟诵
初识吟诵,是在2012年秋的“字典捐赠”会上,有幸听到戴老师吟诵的《孝经》。顿时让我觉得耳目一新。那时我只是觉得吟诵太难掌握,无从下手,也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认识吟诵。
今年3月,我有幸在学校听了徐建顺教授的讲座,明白了吟诵不仅仅是一种读书方式,吟诵还可以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交流和感应的效果。这次报告对我的触动很大,我突然有了要学习吟诵的念头。于是我从3月底开始,在网上学习课程,每晚必与吟诵课程约会,课后细细揣摩,直到领会为止。徐教授的讲座把难懂的平仄格律等分析的很明白、清晰,一学就会。凭借着在网上买的书籍,我逐渐掌握吟诵符号的标注与应用,领悟了吟诵九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对称、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虚实重长、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在我的感染下,我们一家人也爱上了吟诵。徐教授在课程中讲解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讲到的卢马时,在一旁的儿子说,对!是刘备的马。老公也兴趣盎然,放下手机,听徐教授的吟诵,根本不用解释,一切尽在声音中传递着辛弃疾的梦境,壮志豪情淋漓尽致。不只这一首,曹操的《短歌行》、李煜的《虞美人》等,何尝不是如此!要知道一开始老公对吟诵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的,居然转变了。吟诵声音是蕴含意义的,这何尝不是吟诵的魅力所在?
更幸运的是徐教授又来莱芜面授吟诵,当高老师电话通知时,我是又激动又兴奋,一定要把学习中不好把握的地方,请教明白。尽管学习是在周末,我还是坚持下来,机会难得。在测试中,抽到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我不熟悉,经过3分钟准备后,我选择了徐教授测试,得到了肯定和认可,并提出今后努力地方向,信心倍增。
回想在去年用的《小儿垂钓》这首诗给孩子引的路,现在看来是那样的稚拙。《小儿垂钓》是三上园地中的古诗,我先搜索了陈琴的吟诵调,自己学会后,放录音给学生听,孩子们居然很喜欢,也想这样读书。于是学吟了这首诗,不到10分钟就会背会吟了,其实就是模仿。在吟诵声中,理解明白古诗的意境,任何古诗的解释好像都是多余的,无力的。在后面课本中的古诗,也如法炮制,效果甚好,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
我在学习了吟诵课程之后,古诗词的教学变得丰富多了。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三年级背诵《笠翁对韵》,当时不明白一东和二东的区别,请教多位老师未果,上网查阅也未得其解。在学习网络课程时,终于找到答案。我依照《声律启蒙》的调,教给孩子吟诵《笠翁对韵》,背诵速度大大提高,兴趣也增加了,连平时不爱出声的孩子,也饶有兴致的大声吟诵。在学校4月份第八届读书月活动中,我班的《笠翁对韵》和《诗经》的吟诵节目,在学校举行“师生经典诗文吟诵大赛”中获特等奖。现在我班的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用这个调吟诵《笠翁对韵》中任何一段。真是书声琅琅,其乐融融!
在学习本册课本第七单元中《古诗两首》时,就是运用吟诵的方法来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两首诗都是离别诗,都是借景抒情,可谓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采用徐教授的吟诵调,模仿学习,孩子们反复吟咏,全班共同吟诵诗句,欣赏诗中景,品味诗中情,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我没有讲解,诗的意境完全领悟,真可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啊!诗意在声音中传递着,升华着。《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我采用了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曲调。据说这首乐曲就是源自这首诗的,加以改编的。我们学会后,通过唐朝疆域的`版图,找到渭城,经过阳关,到达安西,全程3000多公里,其中的坎坷,不言而喻。全班在吟诵声中充满着对朋友的恋恋不舍……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室里格外安静,连平时坐不住的学生,也被声音所感染,安静下来,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啊!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唐朝,诗人就在身边……
古诗文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典吟诵就是要经过长期的语言浸染和文化熏陶,在他们内心播下一颗优秀的文化种子。通过经典吟诵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吟诵的必要性。让经典诵读的所得伴随我们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吧。
【我们一起来吟诵-1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