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时间:2021-07-14 17:29: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苏菲的世界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

  有一本书叫做《苏菲的世界》他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看完这本名著,我有一个感想,那就是:苏菲他是一个好奇而且好学的孩子,从他接过神秘来信时,他就有一种好奇感,再加上信上那些奇怪而且深远的问题,使她情不自禁的去弄懂这些问题。接着就在一位导师的引导下思考一些各位大师所思考的问题,首先他应该有自信,然而事实却比他想象的更离奇、怪异。

  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每个人的大脑里、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心里面都想得很多。虽然有一些不切合实际,但是那都是一些发自于内心的幻想,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但我们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是一种哲学的幻想。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哲学书。它巧妙地把哲学的内容和苏菲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在这本哲学书中,《苏菲的世界》是艾勃特(席德的父亲)写给席德的一本哲学教育书,是送给席德十五岁生日的礼物。而乔斯坦·贾德成功的描绘了一个“书中书”的世界,令人大开眼界。

  一切故事从苏菲的哲学课说起,一切故事以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跑出书中结束。苏菲的哲学课太漫长,太诡异、离奇。这本书的结局实在是一个神秘的结局(这只是关于苏菲的故事)。而书中的知识也是很广泛的,包括哲学、宗教、历史、科学,以及许多个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研究、思想。另外,我也学到了哲学家研究问题的态度:一丝不苟,认真钻研。

  书中的哲学问题实在令人难懂,不过关于哲学这门课程,事实上是很有趣的,里面包括的内容也很广泛,而关于哲学中有些难懂的思想也被讲的很生动,用一个个例子说明的通俗易懂,这实在是一本很好的哲学课本。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出这些问题,尽管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思考,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失去了好奇心,而把这一切(我们所拥有的这个世界,包括这个世界中的所有事物)当做理所当然。也许,哲学家便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或是婴儿,而他们在探索者这个世界上所有未知的奥秘以及被我们当做理所当然的事物。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认为自己没有看见过的事物,便是不存在的,显然我们已经太习惯这个世界,习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说,那些我们没有看过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没有见过白色的乌鸦,就说他们不存在,这是不合理的。或许我们应该用一个婴儿的眼光来看世界,也许这样才能更深度的了解这个世界。习惯并不是太好的。

  这个世界就像魔术师从礼帽中变出的一只兔子。有些人已爬到兔子的毛皮深处,过着舒适安康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就是那些哲学家,却在兔子的毛皮顶端,想去看看魔术师是这样变出的这个世界。你呢,你是否愿意一睹魔术师的风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3

  二零一二年冬天,校领导给我们每位老师赠了一本《苏菲的世界》,希望我们能从这本哲理性的书籍中收获非凡。零零散散一个冬天,早自习的间隙,一个假期,读了《苏菲的世界》,读起来有些艰涩、枯燥。常言道: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眼,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我坚持读下来,也从中读懂一些人生哲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层层谜团一股在她眼前展开,使她不得不开始注意起这些恶作剧般的问题,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淌徉在这个充满哲学的世界里,她开始不断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书中更是有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了解,更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垢印刷机。更让我们学习到康德黑格尔,弗伊德甚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

  哲学家们不停地追问,不停地前行,同时也不停地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一本书也是如此,一件事物之所以备受人喜爱,定有它自身的独特,一本书也是同样,令人深思,发省,觉悟,然后承前人之志也。

  其实在老师的推荐前就曾听说过这本书, 第一反应只觉得名字很奇妙,……苏菲是谁……她经历了什么……她的世界怎么了………她是个怎么样的人………带着种种疑问,我打开了那本带有绿色的大门,准备开始探寻一个奇妙女孩的世界。

  “伊甸园”“魔术师的礼帽”“神话”“命运”一个个有趣的篇名带我走进苏菲一个个奇妙的一天,由一位不知来自何处的哲学大师引领着我们,走进一个个奇妙的时空,我们浏览了西方哲学文化的发展史由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萨特,由对哲学的一片空白到揭开了哲学的神秘面纱,我仿佛也参与其中来,共睹这其中之奥秘。

  “你是谁?”“ 我是谁?”故事开头作者就给予了我们这个疑问,令人深思,我也一样,常常萦绕于我的心尖,久久无法散去,我上网找寻了一个可以解释的答案:弗洛伊特曾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我 自我 超我。这或许可以解释这两个问题,本我是内心的自己,可以无拘无束 追求自由;自我是思想中的自己,用自己的认知思考问题;超我是现实中的自己,处处受着大大小小的拘束;这三个自己都是我,我是这三个的结合体,这听起来也许有些难以理解,但作为这个世界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大概是最好的诠释了吧。

  我们在书中相遇,彼此相逢,彼此问候,明白了这个世界像一个魔术师的礼帽,而我们是这礼帽里的兔子,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还太少太少,更需要仔细的观察思考,保持好奇,别让世界改变了那个“本我”。虽然隔着一个时空,也能与你对话,让你明白这中间的道理,这,也许才是她的世界奇妙之处吧。所以用阅读,来一场跨时空的对话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5

  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

  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

  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6

  轻轻推开哲学的大门,学习的又一扇窗正向你打开。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简短的两个问题,却让人一时难以回答,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可以得到无数种答案。这也让14岁的苏菲在“哲学家”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思考,并从这两个问题中一点一点深入下去,思考一些哲学大师所提出的根本问题。

  从古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思想上的巨星,他们所作的思考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次又一次的划破天际,打破沉寂。苏菲对于哲学的认知,还要从一封匿名信说起。信中只问了开头的两个问题,就这样,在一位哲学家的引导下,她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起初,艾伯特只是用写信的形式来为苏菲进行哲学课程。从古希腊的自然派哲学开始说起,不,是从哲学根本开始说起。艾伯特曾这样说:“这个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个戏法要数十亿年才能变出来。”

  哲学永远不会像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般,总觉得这是应该存在的。哲学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学会思考事物的本质,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呢?只有感受到世界的与众不同时,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是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如同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的一颗明星,发出万丈光芒,照亮了全世界。

  “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尘……”

  我们也是星尘。

  我们同星尘一样,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可贵难得的发出光芒。但它终将会逝去,随轻烟一同散了。

  走进它,了解它,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7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当你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来回奔波,是否要静下来,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学问题,不再认为世界的理所当然呢?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8

  《苏菲的世界》可以说是本哲学的启蒙书籍。它像是本故事与哲学的融合,其中又有历史并存。只有静心阅读,才能了解那无比深邃的内涵。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一些我们在平常看起来无比深奥的问题,却已在开头提出。接下来,是在恶补与之相关的知识,也恰恰讲述了一些哲学大师的理念。“文艺复兴运动,巴洛克时期与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时期”这些伟大的历史文化纪元,又无不在阐述着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而每一次思想潮流涌动的背后,是我们内心本有的好奇心的驱使。假如没有幻想,就根本不可能会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本源,广开的思维让我们提出了诸多问题,然后才能像爱迪生一样去不断地解答。例如上帝,这些在我们心中或许毫无意义的存在,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信仰,是美好的象征。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这些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就是凭借着不同于常人的毅力及不多的好奇心,方才成就了非常难以达到的人生。刚开始研究那一小小的哲学时,就听到好多人都在高呼“太难了”!而当我真正地把自己当做了苏菲,一次次回答着书中所给出的问题时,便得以慢慢发觉自己的回答终于能够与书上的沾边了。越是好奇,越爆发出了对求知的渴望,越是好奇,越不断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好奇的驱使下,我们愈来愈爱探索,才获得了更多的见解。哲学本就是思想的产物,在某一时刻,必从无到有。

  好奇,千百世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9

  刚打开这本书,看到那么多哲学的知识,我便失去了兴趣。但读到苏菲收到一张奇怪的明信片时,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谁。带着这份好奇,我把书读完了。

  表面看来,这是一本讲述哲学知识的书,但实际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历史书,甚至是一本悬疑小说。

  书中介绍哲学家时,也同时介绍了许多欧洲古代的历史文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似乎与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书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绍。而席德是谁,还有席德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疑虑又将此书变得带有一点悬疑色彩。当我看到狗开口说人话,香蕉皮内写着字,苏菲的哲学老师把他叫成席德时,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而这本书最令我欣赏的就是作者把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用哲学课程联系在了一起。书中的苏菲学习哲学是为了摆脱席德父亲的控制,这似乎有点奇怪,但当你知道席德的父亲也是一位哲学家,这一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在书的结尾,席德与她父亲和苏菲与她的老师的位置关系完全颠倒了。原来苏菲对于席德的疑惑变为了席德对于苏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将他们换一个角度,故事又会产生新的趣味。

  就像这本书一样,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甚至我们自己都有两个或多个面。许多的事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你得到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无形或有形的伤害。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须放弃另一个。而关于我们自己,你是否会发现,有时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泼开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却会一语不发?或是有些人在家总是面无表情,但在学校,单位对人却是满脸笑容。正是因为我们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这个多彩的社会。

  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多面性,但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亮丽的色彩。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0

  哲学一直是我谈之色变,闻之避之的,总觉得太深奥、太枯燥晦涩又比较“无用”,所以除了上学时接触的那点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那么一丁点王阳明、柏拉图,基本属于“哲学盲”。但阅读《苏菲的世界》,可谓给我补上了很好的一次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体裁上算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鉴于对哲学著作的敬畏之心,阅读之前先百度搜索了简介及相关资料,有评论说:“该书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这更坚定了我认真读完的决心。

  遗憾的是,一开始还是读的有些懵,一直朦朦胧胧,不清不楚的感觉。可以说是开始跟随叙事者坚持每月一本书悦读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无从理清思路,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有所认知、触动和感悟,好像真正陷入了阅读的瓶颈期,尤其是在听完周六线上书吧董艳老师的精彩分享之后,那种巨大的差距感让我更加焦虑,那种感觉真的很不爽利,也是这篇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的原因。但我知道,我们要想真正读有所获,必须跳出阅读的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今天,尽管还是懵懵懂懂的读完全书,尽管感悟还是不系统不条理,但我想,收获还是蛮多的,有必要撷取一点呈现出来,以觞读者,顺便完成读后感的作业。

  本书从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很多哲学思想理论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在第一章“你是谁”一节中,涉及到苏菲自我认知、思考活着的意义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看到这句话,我立刻想起十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人都是要死的》,快速翻找,竟然找到了当时手写的长长的读后感,再次捧读那些触动人心的文字,感觉好熟悉,好亲切!

  生与死,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一直很困扰人们。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永生是一种幸福,但书中的主人公雷蒙.福斯卡正是因为有了不死的生命才永远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因为他的不朽而饱尝了太多的战争、流血、屠杀,看到了太多的衰老、死亡、腐朽;也正因为他的永生才使他一切的奋斗和贡献都失去了意义,甚至变得毫无价值……的确如此,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能清楚的意识到人终将死去,那么无论是勇敢的横渡湖泊还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才会让人钦佩,因为那是在冒着生命危险,那是一种牺牲奉献的壮美!倘若你根本不会失去生命或者根本意识不到人终将死亡,即使你一样的慷慨大度,勇敢无畏的奉献和付出,但相对于你永生的生命来说,这些牺牲、付出又算得了什么?难怪作者在书中说:“永生就是一种天罚!”“人可以征服饥荒,可以征服瘟疫,人可以征服自己吗?”这样振聋发聩的叩问真的震撼人心!估计人若能征服自己,那么福斯卡也应该绝不会喝下长生不老药了!

  《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卡利埃的一句“您是谁?”让福斯卡感到一种早已忘却的灼痛,正是这一最简单又最难以解决的哲学问题使他原有的生命又在他周围形成!当然也带给他无尽的思索和探问:生与死意味着什么?一个永生的人连胆怯的权利都没有,一个永远不会死去的人,无论经历过多少、收获多少,相对于无终止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只飞虫、一朵水花、一只蚂蚁,仅此而已!真的,没有人能和时间故弄玄虚,阻止他继续流转,没有人能跨越生死界限,没有人能穷尽自然的奥秘,更没有人能获得永生,因为你获得永生的同时也永远的远离了人类,已经孤独的死去!

  正如《苏菲的世界》中,一开始的苏菲被“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但她也清楚的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她才坚定的认为:“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也才开始在神秘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的探寻“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才开始一点点的明白:“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变化发展的”,“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当然,毫无疑问的,我也跟随苏菲,跟随神秘老师虽懵懂但也收获颇丰的开始触到了许多哲学的根须,多了许多探问和思索。

  正如有人说:《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原来,哲学可以这样读!感谢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我想,既然已经打开了一扇窗,一定会有更多的哲学之光照进来。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1

  很早就见过这个书名,《苏菲的世界》,我一直以为就是类似人物传记的一本书,我还猜测里面记叙的事情就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她的独特人生传奇如是等等,我孤陋寡闻了。可是说实话,这个书名并没有吸引我。而会开始看这本书在于我听说了它是一本哲学入门书,于是带着我对哲学的似懂非懂,想从其中找寻到更多哲学的智慧,所谓启蒙,那一定更好理解的,所以值得翻一翻呢!

  翻开书的那一刻,我就被苏菲稍显诡异的生活经历所吸引,通读全书,发现这就是作者传授哲学的一个绝佳的构思,很多人都说哲学枯燥乏味,根本就没有心情去阅读,因为它晦涩,读起来似乎比阅读古文还要诘屈聱牙,甚至更可恶的是,你每个字都认得,可是组合起来你就会傻眼,但是作者JosteinGaarder却换了一种方式让你去学哲学。

  生活处处是哲学,可是为何大家一谈到哲学都觉得“毛骨悚然”呢,我觉得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根本不愿意停下来思考片刻,哲学所设计的问题,类似“你是谁?”我想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就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余地,可是人们很少去想。

  这本书通过哲学家给苏菲上哲学课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当然还有很多,从伊甸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回到近现代的哲学,如此种种,信息量很大,我不敢说每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我都理解,因为有些确确实实不是看了一遍就能理解的,这本书里有三个叙述视角:苏菲,席德,艾伯特。故事蹊跷,苏菲和席德,这两个一样大小的姑娘,仿佛就要被困惑而分不清自己是谁了,到底是小说主人公还是现实中的人,她们困惑,不过强烈的欲望促使她们去学习,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哲学就是使人智慧的一门学科,是理之源,万物之解释都可从哲学之中找寻答案。

  因为学生时代就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有关哲学的知识,例如尼采的“上帝已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历史书,高中这政治哲学篇里也学过哲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在看此书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产生共鸣,再加上它并非一本纯理论的哲学书,所以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每次作者讲到一个人物,如果不好理解了,通过苏菲的视角来通俗的解释一遍,这时你便恍然大悟。

  这绝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的书,需要多读几遍方能理解更多更深的东西!哲学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2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我偶然从电视上看到了这种东西,从此我就认识了马。

  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探寻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地爬着,同时也不停地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终将生命一起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陷入了整个欧洲哲学,开始时很迷茫,有很多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我们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

  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在希腊文化中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着我们生活的智慧。第一次读《苏菲的世界》,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将收获更多……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3

  夜深了。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世界,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屈指可数的房屋亮着灯,月亮和星辰在夜空中窥探大地……

  世界为何要存在?人是什么?

  眼前的世界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但它真的存在吗?《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提到,世界就是一杯魔术师从魔术帽中拉出来的一只白兔。不过,这位魔术师到底是谁呢?是上帝吗?好极了,或许就是上帝。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可是大多数人都习惯将世界看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很少有人顺着兔子皮毛上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上帝看个清楚。

  苏菲接到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是谁?

  这个问题真是令人十分困惑。你也许会很快答出自己的名字,但那个叫做你的名字的人又是谁呢?

  苏菲想到自己的父亲原本打算将自己取名为“莉莉”,那她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同样的,这本书的书名也会随之变成《莉莉的世界》,那它会不会变成另外一本书?这真是很别扭。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与苏菲同样的经历,家人们原本打算将我取名为“安琪”。我学着苏菲的样子,在镜子里做出与镜中人握手的样子,并说:

  “你好,我的名字叫安琪。”

  这不是太荒谬了吗?我的名字并不是安琪,却对镜中人说自己是安琪,完全不对劲。

  都说人是有自己的权利的,可人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选择自己的性格与长相,甚至不能选择自己是否要做人。这些都太离奇了。

  这一切或许是上帝的恶作剧。上帝的手造就了太多纤细灵巧的孩子,累了,也会造就出一个不太伶俐的孩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上帝从来没有创造过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这些都可以被称为“谜团”,而苏菲对于这些谜团感到困惑,于是另一个人物终于现身了——艾伯特,苏菲的哲学老师。

  艾伯特顺着历史给苏菲讲解了许多有关哲学的思想。与此同时,苏菲也收到了许多关于席德的神秘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艾伯特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存在,他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活在一个少校的心灵中。那位少校名为“艾伯特”,而“席德”是他的女儿。艾伯特写了一本《苏菲的世界》,以此作为席德的十五岁生日礼物。艾伯特说这份礼物会愈来愈大,而且可以用一辈子。

  《苏菲的世界》致力于探索生命的起源,历程与世界的奥秘。它将读者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境界,你会去探讨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本以为这是一本难懂的哲学书。读过以后,才知道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它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写的。读着读着便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记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此以后,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类神秘的信,在信中神秘导师的指引下,她走进哲学,开始思索人生的道理,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了。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告诉我们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部作品使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是人类文明的痕迹,我们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产物,一个环节,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文明之中。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我读这本书也增强了我自己的思考能力,我也在想这么多年来,我自己的生活可曾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在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我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其中关于宗教的内容,我非常感兴趣,我反复阅读了关于XX和《圣经》的内容,我感到在久远的历史年代,那时以色列人就已经得到了上帝的眷顾,他们在摩西的领导下走出非洲,来到了今天的巴勒斯坦一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经历了很多变迁。以色列历史上有三位伟大的君王,他们是扫罗、大卫和所罗门,他们为以色列民族争取了生存、发展的权利,但后来受到异族入侵,他们的国家破灭,人民被卖作奴隶。在后来,多年以后,他们的子孙再次回到故土。看了这一段,我简直进入了历史的场景之中,历史的变化真是令人难以捉摸。一个民族的历史尚且是这样,个人的历史更是微小之极。

  我真的曾经存在过吗?怎样才能证明这一点呢?《苏菲的世界》实在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一本书。哲学给予我们智慧,你也来看看吧,《苏菲的世界》一定会给你带来深深的思考与震撼!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

  读这本书之前,《苏菲的世界》这个书名给我带来的感受并不是小说题材的文章,而更像是《安徒生童话》这样的童话的文章。

  阅读之后,我才发现,它就像《寂静的春天》一样,文章内容和书名给我的的第一印象截然不同。读下来,《苏菲的世界》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哲学与逻辑”这两个词,故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我很喜欢里面的句子,就是那些常常出现的哲学性句子,蕴含着很深奥的道理,而我也乐于去收集它们。

  《苏菲的世界》从开头讲述小女孩上学的路途,到后来更加深层的事件,故事开始的非常平凡,一个小女孩去上学,你可能都开始认为这本书就是讲这个女孩的日常的生活,但到纸条,到神秘人的出现,这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人和物,展开了这本书的真正威力,那些事物就是作者设下的一个又一个伏笔,你知道他会派上用场,但你就是不知道他会派在什么东西上,但不管放在什么事物上,他总是按着逻辑来,丝毫没有凌乱,就是这样的未知,牵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恋恋不舍地读下去。

  充满文学性和哲学性的文字,道出了每个经历不同的人的生活经验,而文中,许多人物都讲出了让人惊异的哲学道理,这些道理有的悬而未决,还充满着疑问,有的比较直白,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不管怎样,他们也都牵引着读者继续思考下去,让我们去思考这句话的道理,而这些思考,则带我们进入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文中的场景。

  读完这本书,我发觉,如果没有读这本书,我可能真的会像书中写的那样认为世界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体会不到世上的美妙,也不会有这么多哲学的思考,书中还有一段,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对“我是谁”的思考,我们自己就单纯的是自己的主人吗,但是在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就已经做出了答案,但是自己却还是在思考着,想着要是自己是苏菲,而身边出现一个像作者一样的指路人就好了。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相关文章: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01-26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篇02-08

读小说《平凡的世界》有感07-02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08-12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15篇11-01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1-27

读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有感范文07-14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作文750字04-03

平凡和伟大-读《平凡的世界》有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