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

时间:2017-10-07 12:30:15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季羡林自传》中一一向我们展示出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欢迎查看。

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

  篇一: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

  读完《季羡林自传》,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季老是一位质朴实在的学者。

  从头到尾他并没有炫耀自己的辉煌,更没有自夸过聪明。缓缓道来(如同我们身边的老师或学长)的心路历程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到了中学还只是个贪玩的孩子,也追过星(当然所追的略有不同,他曾追的是丁玲。),因为老师的表扬(获得王寿彭的表彰)开始发愤;上大学是因为没考上邮局的铁饭碗;留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光宗耀祖;在国外学习很久依旧找不到自己要走的道路;十一年后回国,因为国内学术资源的缺乏,看不到学术上的出路。

  所有种种,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曾面对、挣扎过的场景极为相似。

  但是如果翻开他的年谱,我们看到的却是:早在中学期间,他就在天津《益世报》、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上发表过短篇小说,翻译过世界名著;在清华大学,四年成绩全优;在德国学习两年后,一边读博一边已经在汉学研究所担当起讲师,开始授课。回到中国被北大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的同时,还拿到了剑桥大学的聘约。

  季老的谦逊更是令人敬仰:在北大的初期,因为找不到学术研究方向,又没有学生,他就去北大其他老师那去听课,认真学习并一课不落地做笔记。以季老自己的话说:一个系主任教授随班听课,北大恐尚未有过,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能者为师,在学问上论资排辈,为我所不取。

  他从来没有自我标榜清高,青年时对现实名利的顾虑和考量实实在在地写出来,中老年后的学术探索也是非常谨慎但同时也脚踏实地,因为家庭和国家的责任选择留下。既然自己决定了,就不怨天尤人抱怨环境不足,而是想办法开拓新路,虽然他并不信教,但最后往佛学方向走了,把宗教研究得绘声绘色。

  可是,他回国的部分让人看了很有些难过,首先,他的工作并没有从学术开始,而是成了一位典型的中国干部,做着各种行政工作,最显著的莫过于中国特色的开会了。他有一段无奈的评述:可惜大学里没有开设开会学这一门课,如果开的话,我是最理想的主讲教授。我对开会真正下了工夫,费了时间,从上到到下,从里到外,从大到小,从长到短,从样内到校外,从国内到国信,开式不同,内容各异,我都能应付裕如,如鱼在水,提其纲而挈其领,钩其要而探其玄,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果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开会学”博士点,我相信,我将是第一个合格的“博导”。

  文革开始后,他在斗争中选择着,努力着,挣扎着,那么务实坚强的一个人甚至差点自杀。那场悲剧不想评论。只摘取他文中的一段话吧: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自杀学,可现在非考虑不行了。我原以为离开自己很远很远、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现在就出现在自己眼前了。我决无意于创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自杀学或比较自杀学。现在是箭在弦上,非创建不行了。凡是一门新兴学科,必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我在别的方面理论水平也很低,对于这一门新兴的比较自杀学,我更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想法当然是有一点儿的。

  不提也罢,一个时代的悲剧。

  然后季老传记中是洋洋洒洒的近百页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详尽列出每一年所有学术文章及其简介,这是传记里绝无仅有,很多传记都倾向于叙述人物很少会把这种学术详尽地扯进来,毕竟这有很大让读者读不下去的风险,但后来发现其实相当有趣。季老一生研究文章之多之长,非专业人士是很难详尽全拜读,而这个“缩略版”正好很点到为止做到一些普及的作用。有很多小知识颇为有趣,最喜欢提婆达多的那篇。而且这部分给读者一个头绪方便选读。

  这部分也看得出季老治学严谨的态度。每一篇论文有没有新观点提出都实在标出,没有就没有,有就指出,毫不含糊。可能和季老所受德国教育有很大关系。令后人很多喜欢剽窃歪曲含糊的论文无地自容。

  令人遗憾的是情感方面,能读到的只有他对母亲的眷念,爱情亲情几乎都没怎么提及,虽然他是因为家庭而放弃了去剑桥大学任职的机会,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让他的家人与他同住,他在北京,家人仍在济南——以他的`地位和条件完全可以把她们迁到北京,就算是他出国工作,也可以带上妻儿的。不知道是因为质朴呢还是真的很淡。直到老了,才把婶母和妻子接到北京,却很不幸地就遇上了文革。曾看新闻知道他与儿子脱离关系长达十几年,他过世后,儿子与北大打着官司争遗产,至今仍未有定论。其中冷暖也只有当事人自知吧。

  篇二: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走完了98岁的历程,他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季先生生前曾经强烈要求摘掉三顶帽子:即“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和“国宝”,这种谦逊的作风赢得了广泛赞誉。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过去读过一些关于介绍先生的文章,也读过先生的一些散文。今天用一天时间阅读了《季羡林自传》,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小。12 岁考入正谊中学。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10岁的季羡林在叔父的安排下,课余参加了两个学习班:一个古文学习班,一个英文学习社。从高小到中学,季羡林下课后先是参加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到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10点。天天连轴转,持续了8年时间。季羡林说,英语“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我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高中学习三年中,六次考试,考了六个甲等第一名,成了“六连冠”。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是著名的“清华四剑客”之一。1935年到1945年,季羡林到德国留学十年,在哥廷根大学读书时,主修梵文、巴利文,超负荷的学习了多种外文,留下了“梵文课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的佳话。哥廷根大学视季羡林为骄傲。单从季先生的求学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和毅力。

  季先生一生对亲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诚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在自述中说到“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去世时却不在身边是季羡林心中永远的痛。季老在晚年每当谈到母亲就会泪流满面。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季老和胡乔木是清华的同学,两人交往半个多世纪,对于这样一个做高官的同学,季老却从不主动拜访,而对于胡乔木没有架子,季老很客观的做过高度评价。他说“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面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不久,胡乔木离开了人世。《留德十年》出版之后。季羡林觉得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做法,该到胡乔木的坟上去焚烧一本,送给他的在天之灵。但是,遵照胡乔木的遗嘱,骨灰都撤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了,骨灰盒没有留下,真正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季羡林自传 读后感

2.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3.关于富兰克林自传的读书笔记

4.《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自传》读书笔记

5.自传

6.自传

7.《地窖里的耳环》自传小说的读书笔记

8.自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