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

时间:2021-04-01 15:55: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通用13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通用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通用13篇)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1

  要说7月19~23号之间,北京保利的剧场里什么人最多,那必是一个答案:女文青——至少我这十几年间认识的能写字儿的姑娘,在《七月与安生》演出的那几天,基本都遇上了。且连穿着都是标配:长长短短飘飘荡荡的棉麻质裙子,帆布鞋。

  我想,她们以及我们去看的,并不只是一部舞台剧,而是自己生命里某一段和七月与安生一样美好及文艺的青春年华吧。她们是要去对曾经的自己,悼念以及重逢,你好以及再见。

  看到有人说,七月与安生演出时“星光璀璨”,可是各种女文青们却盖过了明星们的光芒——我深以为然。

  “文青”这个词儿现在说起来就跟骂人似的,好像特矫情,特装,特不好好儿过日子的那种人就叫文青。我却觉得,有“心”的人,才真叫文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不过是因不懂“心”的人统治了大多数的世界,因此所谓的“文青”才总让人调侃。就好像我也调侃说,《七月与安生》的观后感最难写,须得够矫情够忧伤、动不动就提及生死,才能合了原著的风格。而要想写出这样风格的文字,先得把自己搞抑郁了。比如,穿着bf款牛仔裤,光脚套着帆布鞋,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对瓶吹一通低度酒,再推门回家开电脑,刚打开电脑,窗外就狂风大作、霹雷闪电、大雨倾盆,然后这位爷再坐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雨黯然神伤一会儿,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和错失的爱情——才容易酝酿出合拍的情绪来。

  一方面是自嘲,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这个小说,实实在在是不好改编,不,应该说,太难改编了。

  客观来讲,这部戏虽然有着明显的缺陷,但并不能否认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因为,我并不能想象出,怎样才可以做得更好、更让我满意。(原著改编太难了,能改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不信你试试?反正我没那个本事改,要是让我来改,我还改不到这个水平呢。)

  安妮宝贝的原文更像是一篇散文,在大段大段美丽文字的间隙,飘荡着一些故事。情节的碎片东一羽西一羽地流落在各种无法限定的空间中。像风,像云,像纷纷坠落的花瓣。

  美——没法演。

  因此,话剧必须大量地解构、重组、以及再造一些情节、人物——原文中的一些人出现了,就只是出现了,一个名字闪了一闪,然后就消失了。但在话剧中,那些人物都被丰富了起来。比如七月的妈妈,比如七月的“胖弟弟”,比如阿pan——当然,如果熟悉主创人员以往作品的话,不难从这些人物中看到一些熟悉感,如七月妈妈的“三哎呀”直接穿越《钱多多》;如阿pan和安生的酒后对话,与《撒娇女王》中陈思涵对李莫的表白如出一辙。但这并不妨碍这些人物都塑造得非常成功,鲜活灵动,极大地帮助了这部戏的丰满和“站立”、以及“接地气”。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改编也是一样,并非全文照搬就叫“忠于原著”,把原著吃透了、揉碎了,再按照准确的理解、以更适合舞台的方法来重新架构一个故事,我认为,这就是成功的改编。

  这部戏的上半场,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最初三年的零散岁月,被概括进了几个场景中:教室,大榕树,安生和七月分别的家,安生打工的酒吧。

  教室一节明显有网络段子拼接其中,但拼接得自然,用得合理,没有一丝生搬硬套的突兀感。短短一场戏把原文散碎描述的少年安生体现得精炼准确,而潘阳和老师的对手戏又恰到好处地增加了情节的戏剧性和趣味性。

  七月家中的戏,塑造了一个最像我们的妈妈的妈妈,最像我们的家的家。我们大部分人,谁不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呢?这里温暖祥和,唠唠叨叨,是我们每一个人记忆中最离不开、舍不得、忘不了的家,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弟弟,这里,怎么可能不成为“安生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家,是我们在长大后、在闯荡累了之后,最喜欢赖着不肯走的地方。大榕树——抑或是香樟树?那是我最惊艳的一场戏。当大榕树的场景被灯光打亮的时候,我几乎在剧场中惊叫起来:天哪,怎么可以这么美!

  坐在榕树上的小姑娘。醉了,我醉了。这个场景的剧照绝对可以做明信片。

  安生的蓝色裙子,七月的粉色裙子,安生的粉色高帮帆布鞋,七月的蓝色高帮帆布鞋——天知道,我有多么的羡慕她们呵。

  (我在上海和北京看过两场,改变很大,各有千秋,北京正式演出在下半场的理清和家明的塑造上进步神速,而上海彩排场则在服装上更胜一筹。北京场不知为何,服装没有彩排场好看,显得晦暗普通,没有彩排场的衣裙们那样体现少女的美,以及和场景和谐相融的那种美)

  整个上半场,一个个场景切换得温婉动人,节奏把握得舒适流畅。当安生的吻轻轻落在七月的额,我的眼泪突然就充满了眼眶,怎么这么可以这么暖,怎么可以这么美。那些灰色的晦暗的都悄悄走远了,就像我们生活里的痛苦都会被真情浸软。那些飘渺的美感被落到了实处,却依然那样的唯美。

  ——怎么可以,这么美。

  我的眼泪在黑暗中一点点落下,为那些美好而感极涕零,为那些温情而融化了我的心。

  那是,多么美好,多么值得欢喜,多么值得回忆的,戏,以及记忆呵。

  不过一切都因为家明的出现发生了变化。

  记得曾在微博上看过一个关于《七月与安生》的评论,说,在七月与安生的世界里,家明才是祸水。套用一下:我觉得,在《七月与安生》的话剧里,家明也是祸水。

  原本在书中,家明仅仅是一个符号,他几乎无台词,无态度;他代表了一种爱与伤害,代表了一种无法分享的痛苦,他只是和两个女孩子一起完成了一个至纯至美的故事,那是一个梦境,在梦境中,没有对错,没有好坏,无关什么劈腿,没有谁是小三,三个人,都是值得心疼的,都是善良的,都是温暖的,都是美好的。

  然而当家明从梦境落进了凡世里,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劈腿男,家明就是错;或者说,在七月与安生的世界里,家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又或者说,在七月与安生的世界里,家明,原本就为了错误而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家明,在戏里,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如果可以一直保持书中一样的沉默,他起码不会给人以恶感;但如果家明不停地说着各种理由各种借口,那么就只能有一个结果了:哥们儿,你丫是成心找抽吗?

  最要命的是,家明还“不说人话”。安妮宝贝的小说中,有很多华丽飘渺的语句,文艺得不行,换个环境就肉麻得不行。如果在话剧中,每个人都保留了这种风格、都这么说话,也还罢了,观众麻着麻着也就适应了。可事实上在话剧中,这些风格的语言基本都已被调整,大部分角色很自然地在台上说着“人话”。而唯有家明一个人说着原著风格的语言,自然十分突兀。七月与安生,这注定是一个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戏。要么完全延续原著风格,结果必是喜则极喜,厌则极厌;要么全盘推翻,彻底变成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风格,少部分原著书迷不接受。两者只能取其一,无法兼得。如果改一分留一分,必将两头不讨好。书迷已然觉得乱改,普通观众依然觉得矫情。而这种矛盾,就在家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爆发。彩排时观众的笑场,就是这种矛盾的外在体现。

  当然,正式演出时,这些问题基本都进行了改进,不知道这算不算我与主创“不谋而合”了,呵呵。

  北京正式演出时,家明砍掉了大段“多说”的戏码,结尾中也未出现。并且,整个下半场都有梳理和精修,虽剧情无任何更改,却明显简洁流畅很多。因此北京演出时的笑场大大减少,观众的“跳戏”也几乎消失了。

  彩排场我说过上半场90分下半场50分,正式演出我则给全场打85分。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2

  整部电影很有岩井俊二的风格,慢慢地一种嘲讽命运的残酷。配乐和影像风格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出曾国祥细腻的风格,无论是技巧还是风格,都呈现出艺术品的特质。至于表演方面,周冬雨奉献了演艺生涯最精彩的表演,马思纯维持了一贯的水平。两个女孩的情感变化,在他们充满张力的表演中,一部部走向没有希望的悬崖。

  真绝望啊。

  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

  大部分的中国电影愿意,顺理成章。而这部电影,是为了结局而讲故事。前面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残忍的爆发。两个女孩性格的铺垫,也都为了最后那视死如归的流浪。

  两个女孩,仿佛是一个人。但是安生羡慕七月的安稳,七月又羡慕安生的自由。

  可是安生不知道,七月的安稳是牺牲了所有关于自由的幻想,而七月也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牺牲了所有关于安稳地依赖。两个女孩在不同的风格中凝望着对方,并想成为对方。可他们并没勇气朝另一个自己迈开一步。

  安生害怕失去自由,七月害怕失去安稳。

  直到安生发现自由久了,想回归安稳,老天都会和你作对;直到七月发现,想一直安稳,却注定被安稳抛弃。

  无论什么样的日子,过得太久,日子就会嫌弃你的。

  于是七月背起行囊,选择像安生当初一样流浪;于是安生爱上一个普通的男人,选择像七月当初一样,过上安稳的日子。

  可是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残忍的事情,因为承受过太多伤痕累累,他们却仍然走上与当初选择截然相反的道路。似乎青春就白白浪费,但青春不会浪费的,走过的就值得珍惜。

  虽然只是有一点点无奈。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3

  剧情介绍

  13岁,奏响了青春序曲的第一个音符。七月与安生从踏入中学校门的一刻起,便宿命般地成为了朋友。她们一个恬静如水,一个张扬似火,性格截然不同、却又互相吸引。她们以为会永远陪伴在彼此的生命里,然而青春的阵痛带来的不是别的,而是对同一个男生的爱18岁那年,她们遇见了苏家明,至此,成长的大幕轰然打开。

  观后感

  青春肆意妄为,成长也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些痛苦是自找的,也些痛苦是单方面的,有些痛苦是无中生有而来的,或因为无聊,或因为懵懂,或因为无法实现的欲望,所以惆怅。

  妄想无罪,好奇无罪,胡闹也可以原谅,但是,背叛了友情就有罪。

  人与人交往,条件好坏不重要,能力差距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要交心,坦诚与透亮,才是友情永葆青春的决定因素。

  友情是暖心的,不能随意滥用;友情是需要爱护的,不能拿来伤害;友情也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东西,不是奢求与施舍。

  我一直坚信亲如兄弟的友情,并且,历来都觉得真正的朋友其实比亲生的兄弟姐妹更好。兄弟姐妹太随意,自恃那个血缘关系,时常忽略感情交流;彼此有困难的时候,也少有能真正帮得上忙的兄弟姐妹。朋友们不一样,为了彼此之间的事情,都会尽心竭力,无怨无悔,时常还倒贴着钱去办事情。

  当然,我主张朋友之间以纯友谊上选,尽量不要在友情当中掺入与金钱或物质相关的东西,否则,久而久之,友情就会变味儿。另外,友情不能与爱情起争端,更不能夺人所爱,因为通常情况下,友情是敌不过爱情的。就象电影中的安生,到处漂零,就是为了偿还情债,结果,三角恋情让所有人不得安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4

  看了根据安妮宝贝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可见导演曾国祥很是用心,把人物刻画得非常有张力,个性鲜明、突出,故事情节大胆,富有新意。

  起初,故事中的七月(马思纯扮演)本是个安静、内敛的大家闺秀,安生(周冬雨扮演)则是一个活泼开朗,放荡不羁的小野丫头儿。但是剧情却把她俩安排在了一起,她们13岁相识,相知,而后又相杀。她们同时爱上了一个人家明(李成彬扮演),后来,她们之间又发生了一些摩擦和误会。到最后,剧情反转,七月与安生的性格互换,七月开始了像之前安生一样四处漂泊不安定的生活,安生开始过着像以前七月的生活,渐渐地心开始踏实、沉淀下来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憧憬。七月在一次生孩子中,术后大出血而死,安生悲痛万分的同时,担负起了抚养七月女儿的重担。某天,安生意外遇见家明,家明说出了他离开七月的真相。后来,安生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带着七月的女儿,一起过着美好的生活。

  小说写得很精彩,导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时,进行一些改编、润色,使故事更曲折,更富有戏剧性,让观众看后为之落泪,发人深思。

  故事的.结尾我觉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安生在写一本小说,名字就叫《七月与安生》,这样的收尾太含蓄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导演的惊鸿一瞥,点睛之笔。

  香港年青导演曾国祥第一部作品就能拍成这样子,实属不易,拍摄手法相当老道,长镜头和特写镜头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叙事的层次感也不瘟不火,游刃有余,是个当导演的好苗子。

  希望以后能看到他更多的好作品,不仅有文艺小清新影片的内涵,又有商业大片那种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好期待呀。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5

  七月与安生,在她们的13岁那年,因一只小松鼠结下深厚的友谊,从此她们的人生就有了彼此的影子。

  七月安静、文雅,是天下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是一个在父母臂弯下幸福成长为父母眼中的孩子,在大人的眼中,她读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一切都是这么的井然有序;而安生性格与七月迥异,从小就没有父母在身边,她不知道女孩子发育了要穿戴文胸、也没有体会到一家人其热融融地围在一桌子吃饭的温情,而且在七月面子总是显得有些自卑,是七月让她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也是七月让她不再孤单。

  初中毕业后,是她们人生轨道的分叉路,七月上了高中,安生上了职业中专,七月在高中恋上了家明,让安生备受“冷落”,毕业后的安生爱上了吉他手,泡吧、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混在一起,而七月按部就班,考上了大学。最后到七月大学毕业,两人在餐厅一起吃饭,七月让安生随便点,还点了最贵的龙虾,在安生面前的每句话都显露了她的优越,这让安生很不自在,终于安生爆发了,她为了得到一瓶免费的红酒,当着一群陌生的朋友对着一瓶红酒一饮而尽,似乎想把自己所有的委屈和不愉快都发泄出来,之后说着自己以前的种种心酸。不同的生活环境真是会造就不同的人吧,原本两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如今却大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之前在一起生活学习的美好回忆吧。

  两人因为家明相撕,到最后,安生把家明让给七月,而七月选择让家明逃婚。之后安生和七月又重归与好,而此时的友谊似乎比以前更深厚了,好的友谊,不管经历了多少的风雨,只会让这份友谊更真实、更深厚!

  我为这部影片打9分!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6

  安生在影片里面是自由的象征,勇气、活力,敢爱敢恨,敢于为自己意愿做出选择,也情愿为选择付出代价,每一步都走的无怨无悔、洒脱自在。她身上散发着自信的光芒,照亮了七月与苏佳明的人生。虽然她退出了苏佳明和七月的生活,依然热爱生活,没有怨天尤人,摘下佛像项链后,没有拖泥带水,走的洒脱。

  七月妈妈对女儿说的,不管走哪条路,女孩子的一生都是会太辛苦,这是一种消极暗示,暗示做女孩子注定是要失败的。七月长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被教育得很成功,乖乖女,体贴,懂事,成绩好,听父母的话,连高考志愿都顺从父母,读大学也是不喜欢的课程,连不想结婚都需要对方逃婚才能解脱,不敢冒险,不敢变化,不敢追求,不敢表达自我,求安稳,怕失败。当知道苏佳明爱上安生后,她默默的紧张、企盼安生离开,却从未与苏佳明正面交涉过,也从未在自己身上做出努力,只是自我欺骗式的日复一日。可以这么说,没有苏佳明,也会有王嘉明,张家明,因为她的行为模式继续下去的,她并没有改变,永远被动的接受,永远没有勇气主动的去追求,命运就这样强迫性的重复下去。这样一个被动的人生,一个虚假的人生,怎么可能有幸福。她爱安生,是爱她的洒脱自由,爱她的真自我,爱自己身上永远不可能有的勇气。

  苏佳明跟七月一样,被安生的自由精神吸引,他知道自己喜欢安生,却从未有勇气表达,也不敢向七月坦白,不敢追求爱的事物,不能承受失败的结果,一拖再拖,犹豫不定,婚前无奈的去表白,却在婚礼现场受到七月的指示去逃婚,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他从头到尾没有真正的快乐过,过着面具一般的人生。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7

  两个家境不同的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不同人生的故事。

  整体来说故事有些悲惨,是一部青春文艺片,我现在喜欢喜剧。两个女主角同事喜欢上一个男生,男生喜欢着另一个家长眼中的坏女生,却一直和家长眼中好女生在一起,想象都会感觉我成熟的程度,超过了这部电影适合看的年龄群体。电影内容不想评论太多,但我现在更加知道人和人之间相处,就应该对对方以诚相待,有问题尽早沟通,有想法相互分享。

  剧中两个好朋友之间的感情包含了相互羡慕,相互喜欢,相互向往对方的生活,相互帮助和疼爱对方,形成了一种不爱不相撕,这种爱得痛切恨得深刻的故事悲剧。现实生活中友情有很多种,好的知己,共同爱好,相互分享精彩人生,难过时相互的陪伴,发现对方的优点,鼓励对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对方忠心的祝福,一起旅行,好东西的相互分享,了解对方内心深处的需求,形成完整的自己和对方。友谊有很多种,相处要舒适。

  对于剧中的爱情,不知道怎么评论比较好。也许从一开始安生应该去鼓励七月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而不是去帮她表白,在两个人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帮助对方去沟通,但其他事情还是让对方去处理会好一些。对于男主角,更应该明白自己喜欢那个女生,而不是喜欢着这个和那个在一起,影响两个女生的人生,男人还是应该有责任感和担当。对于七月,在最初发现自己男朋友喜欢闺蜜的时候,应该趁早放手,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解脱。爱一个人应该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应该无时无刻的相信他。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8

  林七月,出生在小康和睦的家庭,从小成绩好,是人们眼中的乖乖女,优等生,受人喜爱;李安生,则相反,家庭破碎,父亲早逝母亲不管,成绩也差,别人眼中刺头;13岁的她们因为机缘巧合相识,两人表象反差很大,七月恬静似水、乖巧稳重,安生放浪不羁、个性张扬,但七月内心是叛逆的,安生内心是纯真的,所以很快吸引到一起迅速成为最好的朋友。到高中一个进了名校,一个却进了职高。直到她们18岁时,遇到了苏家明,她们共同爱的一个男人。

  家明最先认识七月,成为了七月的男朋友;但家明见到安生后,却被安生的与众不同所吸引,并表达了好感。安生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去北京,给安生和家明空间,选择了友情。

  安生选择了颠沛流离、周游世界的生活,期间经历了感情背叛,没有钱只能想各种办法维持生活,尽管如此艰难,却一直坚持写信给七月,并不自觉的都在信的末尾写上“问候家明”。

  当安生不羁的心终于想平静下来,回乡找七月时,七月正把家明送走去北京。但很快安生和七月因为价值观大吵一架,安生又回到了北京。

  在茫茫的北京,安生人生低谷的时候,遇到了家明,并同居在一起。

  七月寻到了北京,大吵一架,并给家明最后通牒,是返乡结婚还是留在北京分手。家明选择了返乡。

  但在结婚当天,七月让家明逃婚。七月走出了自我,沿着安生以前漂泊的路,一路寻觅,寻觅那份友情,寻觅自己的内心。

  而安生则选择了安稳,读书嫁人。直到几个月后,大着肚子的七月找到安生,两个闺蜜冰释前嫌,安生忙前忙后,安顿七月待产。但七月在临产前大出血,抛下一个女儿离开人世。

  若干年后,这个女儿翻箱倒柜,找到安生写的信,进而找到了家明,家明才知道七月留下了一个女儿。但安生选择了善意的谎言,没有告诉家明七月去世的消息,而是说七月留下女儿,选择了自由和远方。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9

  好闺蜜爱上同一个男人这种老套路,小说《七月与安生》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当年那种让人惊艳的语言风格之外,还因为比起一般的三角恋,七月与安生之间,闺蜜情超过了男女情,但却并非是因为有人发扬圣母风范,说什么假大空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的鬼话,而是因为七月与安生代表着一个人灵魂的两个对立面,一个渴望安定,一个渴望漂泊,一个总是以被选择来逃避内心负累,一个总是主动选择主动背负。而两个女孩之间即便彼此伤害到刻骨依然无法割舍的友情,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品质:我爱你,因为你刚好是我向往的那一半灵魂。

  如果有机会,能用内心另一半的灵魂去过另一种生活,那是难得的圆满,若不能,那是宿命。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宿命里,圆满的人生就像完整的人格一样,稀少,且可遇不可求。《七月与安生》观后感250字

  安生看似叛逆张扬,实则骨子里渴望安定的爱和生活;七月看似文静乖巧,实则骨子里向往自由的灵魂;安生爱七月,七月也爱安生,家明的出现,安生选择离开和成全,七月选择默认和把握,就像七月说的她对自己失望,她没有办法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安生,她对安生的爱是自私的,对家明的爱是自私的,但在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安生,我恨你,但我只有你。她和安生就像两个藏了刺的刺猬,一旦露出刺便互相刺的遍体鳞伤,互相伤害后又心心相惜。影片中她们多次的分离也预示着结局的分离,最后一个场景,安生看到镜中的七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感觉是一部非常慢热的电影,说的是两位基友之间分分合合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像双生花一样,小时候7月是一个乖孩子,有幸福的家庭,爱护她的妈妈,他的人生,是可以看到边界,和未来的。安生不同,出生在单亲家庭,生活飘零。却没有想到,过了十八岁之后,两个人的角色会发生互换。又好像是一个围城,没有得到的,总是想念。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圆满的生活。正如陈奕迅歌词所说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部电影教会我的事。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是那些人和那些时间,以及在那些时间里和那些人一起做过的事。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10

  友情就如二三月的阳光,当你无助之时,她就如天使般张开双手,带你走向黎明;友情就如南飞的雁,当你失去方向之时,她就会围绕你身边,陪你走向远方。往往说之所以两个人可以成为朋友,在二者身上必有相似之处。但这相似之处最可怕的是二者会爱上同一个人,这样当友情遇上爱情会是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份好奇心看了七月与安生的故事。

  《七月与安生》是由陈可辛监制,曾国祥执导的现代爱情电影。由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等主演。该片由作家庆山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两个从13岁开始就相识的女孩七月与安生,心心相惜成为彼此最好的朋友。机缘巧合之下,七月与安生爱上了同一个叫做家明的男生,

  一个温柔恬静,一个热情似火,完全不同的两个女孩却走到了一起。其实安生的内心是脆弱的,虽然她表面很张狂,她的内心是极度缺少爱的。但七月由于家庭修养问题是个温柔的女孩,就这样两个不同的女孩走到了一起,爱上了同一个男孩。自从那晚七月给安生流露了她的心声后,暗恋家明,第二天安生就去学校警告家明,要好好对待七月,那种与众不同的个性深深吸引住了家明。但在第二天七月就像家明图书馆表白,最后俩人愉快在一起。安生作为七月最好的朋友当然是第一时间见证他们爱情的人。从此三人行,一起游玩。可家明的内心还喜欢着安生,那个感觉很与众不同的女孩。由于一次爬山活动,七月发现了这个秘密。从此安生告别了这片土地,踏上了流浪的征途。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这途中发生了很多巧合。家明再次遇到了安生导致一切的误会发生,这时候的安生已经累了,想当初的七月一样,想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七月由于家明的离开而重复走上了安生流浪的道路。两个女孩就这样因为爱情互相折磨着。我的心也颤颤发抖,她们的情感过于真挚。当七月抱着大肚子找到安生时的那一瞬间,在她的脸上仿佛看到了一切都安稳了。但最后七月死了,难产而死。安生开始了照顾她孩子的生活,从此再也没要她自己的孩子,写下了七月与安生。

  其实友情就是这样,爱恨交织,所谓我的生活融入了你,你的生活中也蕴含着我;当我们再次相遇的时刻,你我彼此相靠,依然是一个整体。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11

  现在,文艺片大行其道,但是能渗透到心里的并不多。《七月与安生》算为数不多中的一部。它是安妮宝贝的作品,酸酸涩涩但是又很温暖。让文字变成图像,应该总会有些差距,但是电影版并没有让我失望。加上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是我喜欢的年轻女演员。

  但是这样的片子我不想在电影院看,喜欢的朋友并不在同一个城市,无人可以分享。亦或者我觉得这部片子讲的也并不完全是友谊,更是一种内心的对战。所以窝在寝室看网上的枪版,想流泪的时候手边还能有抽纸,那才是舒服的、合适的方式。

  人们有的时候喜欢电影也许是因为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并不敢那么放肆。所以我们通过电影,假想着过那种毫无约束的生活,借以获得心理上或者是生理上的真正自由。我一直都相信,每个女生体内都有个安生,一个七月;一边渴望着自由,一边又束缚于现实。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源自于两者的比例不同罢了。

  尽管如今的社会相较于过去,男女更加平等,但社会对待女人远远没有对待男人那样宽容。女人似乎生下来就注定以平平淡淡作为福气,以安安稳稳作为人生信条。即便社会在前进,这样的意识在削落,但却的的确确仍旧是主流观念。电影里说:女生这辈子只会去很少的地方,结婚生子平平淡淡。那是作为乖乖女的七月之前二十几年一直相信的教导,而安生却与她截然不同。

  安生追逐着自由,享受一个“人”的生活而不是“女人”的生活。四海为家。她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才华高于七月,但是却太遵从自己的内心,以至于无视所有的社会条例。社会认可的美好和女孩子该有的形象对她毫无拘束力。她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爱着自己想爱的人,义无反顾,随心所欲。世上有几个人敢成为这样的女子,那一定是极具魅力的有趣的女生。这样的女生又令人怜惜。因为这世上真正有趣的人并不多,他们的锋芒会在现实中被人不认可。剧中,安生写给七月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看起来有趣的人多了。都是装的!装自己都信了。”确实,这世上有趣的人真是太少了,我觉得,我也是个无趣的人,而我身边有趣的人也很少。真正有趣的人,大概会很闷吧。

  不管如何,酸甜苦辣皆是人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该被评价被判定。

  年轻的时候就该是自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怕当自己老去的时候,难以平静从容地回望惨白无聊的青春。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12

  独爱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题记

  一边是自由漂泊,一边是平淡安稳。佳明最终还是选择了七月,可他的心中是否还藏着一份自由?他究竟是因为爱而选择七月,还是因为七月爱自己胜过爱安生,因此不忍心去伤害七月,更不忍心去选择安生。因为这样做会伤害两个人,他心中清楚安生是不会为了他而放弃七月。这也正是安生最迷人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离开,这一去遵从了初衷,却也违背了本心。他没有选择和不爱的人厮守一生,也没有选择与真爱的人浪迹天涯。他选择了一个人走,或许他以为离开可以让安生和七月的感情重归于好;或许他觉得离开可以带给自己心里上的平衡……

  七月很聪明但在某种程度她是自私的。火车送别时七月看到安生佩戴着玉佩时的心情又如何?是对安生的妒忌、还是对自己无法得到佳明真心的失落、还是对自己难以独自占有佳明的无奈?七月喜欢将自己与安生作比较,在浴室里中,七月终于把潜藏在自己心底的话说出口“你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可你为什么还要跟我抢”可她却恰恰忽视了一点,就是爱情不该被占有。正如诗人纪伯仑诗中:爱不是占有,爱也不会被占有安生把七月视为最亲的人,昔日里踩着七月的影子害怕分别,如今却为了成全七月,选择一个人流浪。因为至少这样她还可以为七月写一封载满思念的信,信的末尾也只是简单附上问候佳明。却不料惹来七月的猜忌。为了七月安生可以孤独去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一起生活漂泊,生怕搅乱了七月安定的生活。可为什么七月不能就为了安生,去包容安生的爱。

  安生一直渴望自由,因为有七月她选择陪伴。直到佳明的出现,打破这童话般的二人世界。当两人躺在安生出租屋的床上时,七月害羞地给安生讲佳明出现,安生在一旁调侃七月,自己内心却十分落寞,她生怕她一生中最爱的人会离她而去。她很孤独,她很坚强,同时也十分脆弱。

  故事的结尾,七月死后她生命的延续瞳瞳陪伴着安生。一个曾经漂泊天涯,热爱自由的安生如她名字一般选择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佳明也选择孤独地一个人生活,三个人就此分别。一个相隔阴阳,一个同在一座城市却不相往来。这或许不是因为害怕面对彼此,而是去选择尊敬,珍惜曾经的的回忆。

  作《七月与安生》为活人留以念想,为死人示以缅怀。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13

  《七月与安生》当我听到这个名字时,我对它很熟悉,就好像我在拜访一个老朋友一样。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爱情的电影。又看这部电影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电影里含泪的画面,再次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随着雨滴,泪水悄悄地划过我的脸庞。

  13岁,我翻开了青春的第一页。七月和安生从上中学的那一刻起就成了致命的朋友。它们安静如水,艳丽夺目。他们性格迥异,但彼此吸引。18岁,翻开青春的第二页,7月,一个叫苏家明的优秀男孩无声无息地闯入了安生的生活。他把爱的种子种在女生心里,然后发芽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家明一直徘徊在七月和安生之间。他更喜欢安生,但又选择了七月。27岁,这是安生说要结束生命的年龄,却在七月变成了死亡。安生七月养大孩子,写小说《七月与安生》为七月。

  这两个生活在彼此阴影下的人,是友谊相遇的最好开始。七月留守,离开安生,七月流浪,安生归来,都是维系友谊的方式。他们就像影子依赖人类一样相互依存,每个人都在不经意间越走越近。直到苏家明的出现,他们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想要别人发现自己,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深。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所拥有的已经过去了。七月的性格轻盈如水,也让他活得淡定如白纸,却因为安生的出现而变得快乐;安生的性格高傲如火,也让自己活得像太阳一样自在。她写,但因为七月的出现,她变得安静了。两个女孩13岁相遇,发誓要踩着影子发誓我会是你一生最好的朋友。他们形影不离,从一起吃饭到一起旅游,从13岁到27岁。他们吵架了,也生气了,下一秒就和好了。然而,爱情的软木塞堵住了友谊的简单。7月,她开始和安生无休止的竞争,安生也和7月闹过。如果他们能回头,他们会说对不起,然后再见面。我们的生活,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部电影中,我喜欢七月,但我更喜欢安生。7月份的死亡让人落泪,安生无条件帮助7月份抚养孩子。之前安生很喜欢一些朋友和敌人,也喜欢和他们喝酒打架。似乎七月的安稳生活让人如释重负。但安生也有一点值得学习:大度无私。虽然安生的一切都是七月给的,但是在爱情里,安生明显是在退出七月和苏家明。她似乎更看重友谊和朋友,而不是情感和婚姻。为什么苏家明喜欢安生而选择七月,是因为安生主动屈服了。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如果你像安生一样学会戒掉,学会包容,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掌声和鲜花。但是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安心,我们不能等着这个人白白出现,我们要做那个人,对别人做出包容。这样你们的友谊会更牢固。

  电影结束时,我隐约听到两个女孩在森林里散步,踩落叶的声音。那年七月,我坚定的告诉安生,我要踩你的影子,让你这辈子离我不远。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作文(通用13篇)】相关文章:

七月与安生观后感12-12

观电影《七月与安生》有感04-18

永远有多远-读安妮宝贝《七月和安生》有感作文250字04-05

安生童话读后感08-17

游均安生态乐园05-02

七月物语作文04-06

七月作文100字04-04

七月作文550字03-26

七月迷迭香作文1200字04-04

又是七月作文5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