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观后感

时间:2020-12-31 17:25: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希望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观后感

希望观后感1

  冉冉升起的红日是世界的希望,酣畅淋漓的雨水是植物的希望,如新星般闪耀的我们则是祖国的希望……心怀希望,方能照亮世界!这是我看了《希望》后由衷地赞叹。

  赵向男,一个平凡的女初中生,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她的母亲病逝,父亲在外地打工,她便与奶奶相依为命。面对这样的家境,她不沮丧,不颓废,乐观面对一切,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

  在这部微电影中,讲述了归还遗失的钱包,为让路的车主鞠躬,为老爷爷让座,主动捡拾垃圾等一系列行为。也许你认为,这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你为何不深思一下,当你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现在我仍忘不了,当她说,包里的钱一分没动时,我内心的震撼,当她为老爷爷让座时,那最美的微笑;当她捡拾垃圾时,那毫不犹豫的行为;无不使我感动,让我发现中华精神之所在。

  当你看见有人乱仍垃圾,你是否也会和向男同学一样,主动拾起?当你发现有人遗失钱包,是否也会和向男同学一样,交还失主?当你看见有车辆主动为你让路,你是否也会和向男同学一样,鞠一个90°的躬表达自己心中的谢意?你是否也会和向男同学一样心怀希望之火?我相信大家的答案都会是——是!因为我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每人心中都怀有——希望!

  让我们将心中的希望化作一团火,用它来照亮、温暖我们亲爱的祖国——中国!让和煦的希望之光照亮中国的每一片土地!

  我相信——心怀希望,方能照亮世界!

希望观后感2

  看了微电影——《希望树》,让我很受感动。这位信念坚定的老师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坚守使我佩服,他对孩子的爱让我感动。是他点亮了孩子们的希望,让他们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同学们一个个把土豆片夹到老师的碗里,看到老师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去买菜每次都是半夜才回到学校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感受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淳朴的感恩的心和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面对现在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知足,面对学习中的辛苦,和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在农村的学校,连老师都是义务支教。交来的学费就用来给孩子们买吃的。但数量有限,每月只能吃一次。可孩子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只要有吃的就足够了。

  有一天,老师正在休息,一个学生走过来把一个鼓鼓的布包放在老师面前,他冲老师笑了笑,走了。老师打开包裹,看见几颗绿色的果子,他后来才听村里人说,这是希望果,是希望的种子。

  老师拍下他们的照片,发到网上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帮助学校更新环境。而在这开心的时刻,老师要走了。他要去贫穷的地方支教。在老师的车开起的时候,一个孩子冲上来,老师见了叫司机停车,司机没听见,孩子就一直追。最后他把希望果塞到老师手里,在后面大喊:“老师,把希望带上!”

  山区孩子的纯真,我们城里孩子是远远比不上的。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给我们一个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其实,有时爱心也是一种幸福!

希望观后感3

  昨天,我们全校同学几乎都观看话剧了。上午是一、二、五年级去观看,下午才是我们三、四、六年级去。由于我们是下午去,所以我们都只上上午的课。

  下午,我们就上了大巴。我们只坐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到了。虽然我们的大巴车都有空调,但是炎热的阳光仍把我们照得够呛。话剧开始了,讲述的是一个校园里的事。在那里,出现一个又一个难缠的问题,可机智的同学们一个个地解决了。

  话剧里也有很多感人的地方,比如一位同学看到路边晕倒了一个老人,毫不犹豫地用自己治病的钱帮助了老人。我想起一次我姥爷去接我放学,跌倒在路边,没有人扶,姥爷自己爬起来,衣服和牙都磕破了。要是有人帮助姥爷,我一定很感谢他。一小部分的同学哭了,多数同学都没有哭。最后,每个人都成长为能为国家贡献出一份力量的人。

  在这次观看话剧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无时无刻都该想着帮助别人,明白了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反过来伤害别人其实就是在伤害自己。

希望观后感4

  人生犹如一张洁白的画卷,而生活中的我们就是“画家”。我认识一位“画家”,她的那张画卷是一幅无价的艺术品,上面的配色惊艳无比,这位“画家”就是我们的榜样——勤奋好学、孝老敬亲、乐于助人的赵向南同学。

  没错,赵向男同学就是这部微电影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各方面都很优秀,我猜她一定是她奶奶的骄傲。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优秀的女孩,谁又能想到这位人人皆知的小女孩背后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呢?是的,她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又常年在外地打工,因此这个小女孩从小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她是个苦命的孩子,好在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

  虽然命运让她如此的不幸,但她并没有向生活低头。她很乐观也很努力,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不值一提。这不禁让我想起尤利乌斯·伏契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应该微笑的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这句话也送给所有面对困难不知如何应对的同学们!

  这部微电影讲述的是关于赵向南同学的几件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赵向男同学捡到一个包,那个包里又口红、眉笔、粉底液、现金和银行卡。后来她在梨园碰到一个记者,她就把包交给电视台的记者了,那位记者问她叫什么,她却谦虚地说她叫梨花。后来那位记者找到了她,才知道她的名字叫赵向南,才了解她的信息和家庭背景。赵向南同学很谦虚,做了好事却不留名,她真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前不久,赵向南同学还获得了演讲比赛的一等奖,为泊四中学校和全泊头市赢得了荣誉。因此她更加被人熟知,但她一点都没有骄傲也从不宣扬自己的感人事迹及优秀成果。她还和以前一样,还是那个活泼、实在、善良、孝顺、勤俭节约、勤奋好学的赵向南。

  看了这部微电影后,我感慨万分。突然觉得我们平日里的那些自称无法解决的困难在她的眼里一点儿也不“困难”。我们以后要学习她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我们要以她为榜样,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争当最亮的一颗星星。我们要向赵向南一样,要乐观、要努力、要孝顺、要乐于助人。我们要学会长大,虽然过程很累,但是你想一辈子停滞不前吗?不!不可以,因为舒服是留给死人的。我们要学会在赛道上“长跑”没有任何辅助工具,所以要想达到终点,勤奋是唯一的捷径。

  那些名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伙伴们都睡着的时候顺着“梯子”一直爬到天亮。同学们!争当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吧!那样的你将绽放不一样的光芒。

  奋斗吧,骄傲的少年!

希望观后感5

  (芷宁写于20xx年9月6日)

  一些看似普通的人,常常做着不普通的事,“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语)”在芬兰著名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编剧、执导的影片《希望的另一面(Toivon tuolla puolen)》里,有那么几位看上去冷冰冰的不近人情的芬兰人,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十足的温暖,能急人之困,特别是新晋餐馆老板维克斯特伦的一举一动,仿佛表示着他的确不是庸庸碌碌之徒,他有着美好的心灵和诉求。

  在欧洲,非法移民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和负面新闻,已令各国头脑和百姓头疼不已,在反对声日益高涨之际,阿基·考里斯马基带来了这样一部风格俊逸清新的影片,用另一种视角、另一种心态来看待外来日益严重的移民问题,基调舒缓,不急不躁,平和有爱。

  可以看出,此番年已六旬的阿基有些想法,观众可以认为某些剧情设定或许趋于天真可爱想当然,但绝不能否认其中所蕴涵的主创人员的悲天悯人之心。茨威格曾说过:“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的确,每个身处绝境的人都需要他人的援助之手,而冷漠对立歧视甚至敌视,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阿基营造的故事里,他以幽默美好架构起一个可以抵御外界的纷扰、不公和恶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有着朴素的愿望和行为——希望同类可以从此过上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

  看这部叙事简练圆润、颇为耐看的影片时,很多人会想起阿基的另一部风格简约而温情的影片《勒阿弗尔》。的确这部被归类为喜剧片的《希望的另一面》,有着阿基影片的常用元素,如,一如既往地关注底层疾苦,人物角色看似不苟言笑、古板呆滞,场景画面极简,有舞台效果,色彩、打光、运镜用心,诙谐渗透于字里行间,时不时地不经意地幽默或嘲讽一把,而穿插其中的音乐品质依旧不俗,甚至还有动物设定……当然,曾用演员的纷纷出镜也是必须的。

  不用太过仔细观摩,观众就会发现阿基对该片故事线的处理手法有一些新意,两条线很清晰,但并不急于自影片伊始就勾连交织在一起,而是有条不紊地并行叙述,给人们一种无关的各自一体的假象,随着情节铺叙和人物塑造的行进,两条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交汇在了一起,且显得错落有致、张力十足,而影片于后半部分的节奏也因这两条线的交汇而变快了许多,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更为丰富,形象也更为立体生动。

  移民线的主人公叙利亚青年哈立德·阿里,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芬兰,一出场的造型便是一种透着艰辛却引人入胜的方式,令人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老版《双城记》里的某个画面。此后想要获得居留权的非法移民阿里开始投入到各种合法却复杂的程序中,却终不能如愿……芬兰土著线主人公中年男子维克斯特伦,致力于改变自己和妻子的人生,他离家出走、倾销衬衫、赌场博弈、买下餐馆,口口声声地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朋友”。

  不仅维克斯特伦,片中餐馆里的其他员工各个都像是没什么朋友的类型,这些绷着脸的家伙或自由散漫或一本正经地做事,言谈举止间充满了不经意的逗趣,比如应对卫生检查,再比如突发奇想将餐馆改头换面,开了个日本料理,出发点是美好的,手艺是现学现卖的,服务过程是囧囧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这些人可以为了预支薪水而耍点小手段,但在帮助人方面,却如家常便饭般随性,卢梭说:“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当维克斯特伦和员工们商议必须给阿里一个适宜工作居住的身份时,那神情姿态口吻仿佛和确定每天的餐单一样正常而自然,而且本着帮人帮到底的精神,他们看似轻松地“谋划”了一次“单人专车”偷渡。

  餐馆老板维克斯特伦看上去是个古板苛刻的禁欲系,他对待弱势移民的友善心境,令人想起拉布吕耶尔的话:“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所谓助人助己,温馨的相助事件或许也是解决维克斯特伦和妻子之间中年危机的钥匙。

  另外,对这次港译的片名《希望在彼方》,有些莫名的好感。

  (杂志约稿)

希望观后感6

  战争除了给人带来伤害,还能带来什么?

  这是我在看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20xx荣获银熊奖的《希望的另一面》后,一直问自己的问题。

  故事发生在芬兰,主角叫哈里得阿里,是个坐运煤轮船从叙利亚偷渡到芬兰寻求难民避祸的男人。

  就算洗了澡,黝黑异域的面容也能轻易把他和本地人区分开。

  他曾经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持续不断的战火令他失去了工作,也让他家破人亡。

  于是他流亡芬兰,麻木的重复着家人遇难的经历,在芬兰的各个难民局辗转,而官方只是把他从一个收容所转移到另一个收容所。

  得不到救助,没有身份,听不懂语言,三个“不”让他在这里也得不到尊重,本地人只当它是个可以任由欺负的怂货。

  在这种情况下他活着的动力,是为了找到他失散的妹妹。

  影片的另一条线是芬兰人维科斯托姆,经历着中年危机的他离开酗酒的妻子离开了家。

  拿最后积蓄去地下牌场玩梭哈,次日天亮赢了很多钱

  他出两万多买了个快要倒闭的餐馆。

  一个寻常日子他去倒垃圾,芬兰人和难民相遇了。他们用“互揍”亲切打招呼。

  于是,他们互相拯救的生活就开始了。

  整部电影没有复杂的场面,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述主角和主角们身边人的状态。

  我觉得导演让他们俩相遇,是拿他们俩的做事例。

  因为难民让中年危机男找到了意义,就是激发它乐于助人的一面。他代表的是接受难民的国家,宽容。

  拿故事中的片段来说,中年危机男买下餐馆的前老板并没有把工钱结算给员工,当员工以周转不开为名向他预支工资。他大方的拿出金钱,并嘱咐不要告诉其他人

  但员工出门就出卖了他,随即每个员工都去向危机男预支薪水。而他也一一给了。

  而危机男帮难民找到了妹妹,让他们团聚,这代表着难民对于庇护国家的援手,内心是充满感激心情的。

  说完故事人设再说剧本,我喜欢导演这种看似流水账实则用记录重要时刻的方式在拍电影。

  什么是记录重要时刻日常的方式?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时间而组成的,而时间中你所经历过必将会改造你,成为你现在的人格。

  而那时刻就是时机。

  比如危机男离开家,才有了奖金,餐馆与救助难民。

  难民选择不被引渡回国,逃跑执着在芬兰找寻妹妹,才得以和妹妹相聚。

  假使他们在选择时退缩,那么也就不是影片演的那个样子了。

  把他们人生总的重大决定,浓缩于一百多分钟的电影,使人印象深刻,这才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大概是一致认为他浓缩提炼出人的选择与美好精神,点题除了战争后人们面对伤痛的麻木与接受。所以才让他拿了银熊奖。

  最后,想说说随时随地出没的芬兰冷笑话。

  芬兰人都是外冷内热的,

  死亡金属,哥特,摇滚......都是他们玩的最好,

  冰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火热的心。

  所以他们是善于自我解闷与艰难平淡生活中能找出乐子的。

  比如复合式厨房就是让客人吃罐头和水煮土豆。美名其曰“套餐”

  比如危机男询问前老板给你们开多少钱时,他和电影的对话。

  虽然芬兰国内难民数不断再增加,每个人都人心惶惶,可他们唱的歌还是那么浪漫鲜艳。

  这样的绝望中开出花来,也算是苦中作乐。

  而故事结尾处,哈里通过好心人与妹妹团聚,当大家以为他们的生活会不一样时,妹妹拒绝以伪造身份留在芬兰,哈里被歧视他的人捅了一刀,让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一开始的糟糕境遇。

  但又画风一转,当受伤的哈力送妹妹去警察局自首,被捅一刀的他和流浪狗一样相互抚慰躺在树下,面对着河岸边的万家灯火,哈力是否能挺过这关,继续后面的生活?导演给出的这个开放结局,似乎在警示着战争仍未结束难民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中,而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接纳他们。

  或许战争除了给人类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深度思考。那思考有关于人生有关于道义。

  电影取名《希望的另一面》,我觉得并不是想告诉你答案只有目睹一切而后麻木无望。而是想让你坚强有所目标的活着,因为活着才有一切,才会有时间等坏的重新变成希望。

希望观后感7

  学校办一个欧盟电影展,连续几个晚上,每晚都放一部欧洲电影节上的获奖作品,正好周五晚上没课,邀朋友同来观影。

  所以,并不是我选择了这部电影,而是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筛选出了我,大概这就是所谓命运的随机安排吧。

  再说我的那位好友,她和我并不同校,我俩学校距离约40分钟步行路程。电影18:30放映,和她约了17:30东南门见,吃个饭再入场绰绰有余。然而,能者多劳,学院突然派她去朝阳区给埃及某大学和孔子学院的签约仪式摄影,17:00活动结束,活动地点离最近的地铁站尚有一段距离,叫的滴滴滞在路上,这位朋友未能意识到既然滴滴堵在路上,出租也是会堵的,她招了一辆出租就往我们学校赶,结果18:42才到。

  一、杂音?

  迎着大荧幕坐下时,电影已经开始了20分钟。

  当我能够眼耳心神都聚焦于电影时,我感到耳边一阵异样——杂音?很轻微的嘈杂的类似工地施工发出的噪音持续不断地嗡嗡作响。我本就不懂芬兰语,没了字幕就如看哑剧,但我不喜欢盯着人家的肚脐眼看,这会使我丧失掉捕捉人物面部表情和微妙细节的机会,在字幕和荧幕间切换的我本就有些不耐,背景式的噪音让我更加焦灼,这份焦灼感或许也是由于急切的心情带来的——我错过了20分钟,所以迫切地想要跟上影片的节奏,甚至补回那失去的20分钟,尽管这是不可能的。我想,这噪音总不能是百讲音响效果太差的原因吧,之前也曾在百讲观影,并没有这问题啊。随着故事的展开,噪音没了,这更加印证了我先前的猜测——不是技术问题,导演有意为之。

  和按时入场的观众不一样,我闯入这部影片时放映机已经转了20分钟,我一下子就撞上一帧带有中东风味的男人的脸部特写,他是谁?看上去很严肃?为什么导演将他暴露在镜头下让他接受所有观众肆无忌惮的审视?他似乎处在不利的被审问的情境下。字幕滚动,我被惊到了——这是部关于叙利亚难民的影片!我事先没有做任何功课,还以为这是部家庭伦理影片!我在心中飞速地调整心理定位和观影状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这部电影。

  为什么在哈立德接受询问时背景里一直有噪音?我说不出什么专业的电影术语,只能用仅有的高中死记硬背下来的文学赏析名词表达我的观点。导演大概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轻微的噪音更显出审问时肃静的气氛。不由想起,印象里,中考语文的时候蝉叫得特别响,出来之后几个家长说要粘了他们,不知是否真的付诸行动,但是后几场考试就没有蝉鸣的印象了。我想,世界人民都一样,处于重要关头时,感官总会变得格外清晰,一丝一毫的动静都能乱了心神,持续不断的噪音很容易让人烦躁、焦灼,只怕哈立德的内心也正受着这样的折磨。

  二、火坑?

  噪音的段落只持续了一阵,哈立德和好友的对话冲淡了影片严肃的气氛,节奏放缓,温情笼罩,但警察局的决定使得情势急转直下。审问时的气氛再次席卷了荧幕,官员冗长的对话让人产生暴力冲动,尤其是他说了一连串芬兰语,但字幕上只显示出四五个汉字的时候。我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观影礼节,也看到哈立德紧咬住了面部叫嚣着打一架的肌肉。官员先是言之无物,我不由对他的套话报以白眼,好在导演并没有让缺乏耐心的观众久候,两三句后终于让官员挑明了重点:“我们”觉得阿勒颇很安全,你回去吧,交通费我们包了。当晚,哈立德回到住处,厨房的电视正在播他家乡的新闻,导弹一个接一个俯冲向街区,硝烟弥漫,整个城市一片惨白,仿佛在戴孝。芬兰官员在睁眼说瞎话,在把哈立德往火坑里推。

  在那个时候,我心里想的不是芬兰政府对待难民有多没人性,我想起了自由迁徙权,人有没有在大地上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民族国家有足够的正当性抹杀这种天赋的权利吗?我一向是个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总是关注这些“虚幻”的“权利”多些。然后又想,对芬兰政府而言,允许难民留在国内和遣返回国,哪个成本更高?我没有答案,只是心疼哈立德。如果导演寄希望于通过这部电影影响芬兰难民政策的话,我想不是全无希望,导演成功地让大陆另一头的人有心疼的感觉,想必芬兰人心疼得更厉害些,民选政府也许迫于民众压力放宽对难民的限制也说不定。

  三、正剧,喜剧,还是,额……辛德勒的名单?!!!

  此刻,我的心情可谓是沉重掺着些奇怪。赌场是怎么乱入进来的?为什么镜头一切到这个大叔身上其他人就笑?我到底错过了什么?!还有啊,这个时刻脱线的女侍应生有点萌怎么办?这不是部讲难民的片子吗?中介舔手指、亟不可待地抽钱、搓手,那种财迷心窍的眼神怎么那么滑稽?哈立德翻墙逃跑的动作有点帅怎么办?作为一部严肃电影为啥要放那么燃的背景音乐啊?

  What?导演是不是拍了两部影片不小心剪到一起了?为啥开始抖包袱了?我的腹肌在帝国寿司四个大字时开始抽搐,肌肉的紧张程度随着招财猫的挥手达到了极致。笑过之后,突然觉得很可悲,你看,中国人自己拍的喜剧让我这个中国人实在笑不出来,一个芬兰导演却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完美戳中我的笑点和萌点。

  好不容易接受了从严肃电影到喜剧的落差,然后却发现,原来这是部隐藏得很深的辛德勒的名单!导演,你玩得太hi了!我好久没有看过这种分分钟来个反转的电影了。

  四、结尾·槽点

  结尾是唯一的槽点,哈立德也忒能了吧,被捅了一刀咋还活蹦乱跳的呢?

  但是我很感谢导演没有虐身虐心,他给了我们一个美的开放的结局。至于,妹妹自首之后会不会重蹈哈立德的覆辙?liberty army还会不会找茬?哈立德会不会因伤而死?对于这些问题,观众一无所知,怕是导演也拿捏不好怎么回答,所以干脆给了我们一个空镜头,让观众看见,芬兰是个美丽的国家。对于导演没有给出难民问题的答案一事,我想说,别强人所难了。毕竟,难民潮就在当下,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顺带提一句,之前哈立德受审问的时候,说芬兰是个很好很好的国家,就有种在给芬兰打软广的感觉啊!到结尾这种感觉更强了,导演,你拍的不会是宣传片吧?

希望观后感8

  20xx年,有一对夫妇,他们离开了有光明驻守的幸福与安定,毅然踏入阴涩暗暗的苦难,在那里,他们不畏惧痛苦与黑暗,用真情与爱生出希望之火,那绚烂美丽的火焰,不仅蕴含着他们的真情,还融驻了他们的血水与泪水,还有——他们最高尚的人格!——题记

  他们是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坚守藏区十二年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

  电视的画面切换到这样一个背景:荒凉寒冷的高原上,一所学校孤零零地站在那,就是在这么一个远离繁华与物质,贫苦穷困的地方,胡忠和谢晓君却待了十二年。接着,镜头走进学校里,这时正是起床时间,胡忠叩开每一扇房门,用温厚的声音叫醒每个孩子。我想孩子们的感觉是幸福的,就像喝牛奶,细腻的液体滑入胃腔,温暖舒服,这便是美好的一天的开始。接着,吃饭做操上课,孩子们和胡忠就像一个大家庭那般和谐融洽,胡忠便是所有人的爸爸。从胡忠眼里温柔而又坚定的眼神里,我想:他是幸福的。就像身上的每个毛孔都簇拥着阳光,感受着希望的温暖。可这幸福背后,也有不少辛酸。

  因为长年在高原生活,谢晓君落下了颈椎疼痛的毛病,本来在城里接受治疗,却因为放心不下这些孩子们,她忍着巨大的苦楚回来支教。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谢晓君旧病复发。床上头发零乱,声声哀嚎的谢晓君让我的心骤然一紧。那份痛苦是我不能体会到的:缺氧,颈椎痛,对女儿的亏欠,对父母的歉疚……一切一切,在疼痛的催化下,化作泪水流下来。她是本可以呆在城里过安逸的生活,可她依然迈向苦难,只为了给予孩子们希望、光芒与爱。

  最令我感动的场景是当胡忠知道有的学生不努力学习却沉迷玩乐中,他说的那番话:“你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我这么远把我的家庭带到这,为你们付出了一切,你们这样对得起我吗?”话到后面声音硬咽了,胡忠的眼眶通红,溢满了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面对那么多困难险阻他没有哭;对女儿心存愧疚他没有哭;看见自己心爱的人被病痛折磨他没有哭……但是,当他知道学生们不用功读书时,他哭了。他是发自内心的爱那些孩子,那泪水便是最好的证明!

  胡忠还说:“如果有歹徒拿着刀冲进来,我一定站在最前面,誓死保护孩子,要死也是我先死。”坚定没有一丝停顿没有一丝犹豫的话语从他的口中传播到每个人的耳中,漫延在每个人的心间。孩子们的脸上早已挂满了晶莹的泪水,泪水是最纯净的东西,是感情的载体。孩子们也在同样深受着胡忠,爱着那个给予他们温暖给予他们希望的那个如父亲般高大的男人。

  “叮咚叮咚……”一阵悠扬的铃声响起,胡忠接到了一个电话,便急匆匆地穿上大衣,开着摩托车向大漠外驶去,他告诉记者,是又有一个孤儿要上学,他去接。摩托车扬起一串土黄色的尘埃,像是一条希望的通道,把每个不幸的孩子送往幸福。

  最后屏幕的画面定格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场景:蔚蓝的天,金色的阳光,绿色的大草原,胡忠谢晓君还有他们的女儿,一家三口手拉手站在草原上,笑的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那般灿烂。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希望的曙光

希望观后感9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以“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蓝天”为主题的《新春第一课》。通过影片记录的三个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反映我们宜昌市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展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典型事例,我被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留守儿童陈佳妮,她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地打工,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过她。佳妮爱好画画。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拿出画本画起画来。她的画本里只有花却没有爸爸妈妈,这是因为她和她的父母已经几年没有见过面了,她几乎记不清楚她父母的模样了。而我现在天天能与父母见面,天天能和他们一起幸福的生活。

  15岁的留守儿童余立灏。他的生活来源是靠爷爷种柑橘赚来的钱维持的。他的愿望是想当一名主持人,虽然他因家庭条件问题不能及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时常回家,可他依旧那么阳光、那么自信。可我们有父母的爱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都会很自卑,变得不自信。记得有一次,我们上三年级时竟选班干部没选上,当时我灰心丧气,很自卑。我看玩他们的故事感觉我的生活像在天堂里,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许多。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一封信、一本书、一句问侯、一个眼神去关心你身边的留守儿童,传递爱的接力棒吧!

希望观后感10

  “把信仰寄托神,把贱命交给我。”

  当典狱长以一种平缓而单调的语气缓缓吐出这句话时,这些囚犯的命运仿佛就此注定。揣摩典狱长的意思,拥有信仰好像还可以作为这些可怜虫的支撑,但他毫不留情地收下了一条又一条原本色彩鲜活的生命,久而久之,掌握不了自己的生命的他们,或许也就忘记了信仰为何物了。在监狱里,生命以时间为单位,一分一秒地被刻画出来,一分一秒地流逝,囚犯们好像感觉得到,却终究渐渐习惯于这样的流逝。有时候,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它会摧毁你全部的希望,让你在麻木中无望地度日。

  肖申克监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安迪·杜弗伦无罪,却因无法查清的事实而入了狱。他原本并不属于这里,在监狱的第一晚却一声不吭,好像已经逆来顺受了。这让人很心慌,没有希望的人就已经失去了人生的全部,可他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银行家啊,会在一次次心灰意冷之后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吗?

  “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从一开始入狱与新人一起被嘲笑,到受到包格思三人不间断的纠缠,也许有许多个瞬间,安迪真的是绝望的。他可能滋生出过恨意,可能想过自暴自弃,但这些心情竟渐渐转变为他对新生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由的向往。这些支持着他忍受,等待着苦尽甘来的一天。在黑暗的监狱里,安迪也许是为数不多的还保有着希望的人,甚至身边人也在劝他放弃,到无望中来,何况他的希望本就不可能有结果,只是个无望的希望罢了。

  可是他就是固执地怀着这份无望的希望。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老布。老布在监狱中整整生活了50年,对于他来说,监狱是个无可替代的地方。他早已习惯了这里,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因此,在假释出狱后,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长期生活在黑白中的人痛苦地选择了自尽。对于老布来说,出狱等于灾难,因为他的生命中早已容不下色彩,体制化禁锢了他的生活,可安迪不同。内心自由的希望使他迫切地寻求每一个品尝自由的机会。帮助警卫而获得啤酒,安迪享受的却仅仅是那短暂却美好的自由的感觉;打开广播放歌,悠闲地躺在椅子上;重拾爱好,闲时用雪花膏石和皂石打磨棋子。同时,他也运用着自己的才华,又积极地要求拨款购置新书。这一件件事,无一不体现出,安迪拥有肖申克监狱里最可怕的东西——希望。

  “芝华塔尼欧,在墨西哥,太平洋边的小地方。”

  “我要在那度此余生,没有回忆地温暖地。在海边开个小旅馆,买条破船修整一新,载客出海,包船海钓。”

  “你在那地方也大有可为。”

  “我在外头吃不开的,我一生都耗在肖申克,我已经体制化了,就像老布一样。”

  ……

  “老婆和她情夫不是我杀的,我犯的错已偿清,一间旅店,一叶扁舟,这种要求并不过分。”

  “你不该有此妄想,完全是痴人说梦。”

  “反正人只要二选一,忙着活,或者忙着死。”

  从安迪和瑞德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二人一个怀有希望,一个抱着无望。安迪对未来的幻想,对与监狱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希望,证明他是一个“忙着活”的人,他不会将自己放弃在肖申克中。反观瑞德,他曾经多次申请假释失败,最后终于断了念想,得到了希望无用的结论。他否定着安迪的幻想,很有可能他自己在入狱之初也有过像安迪一样的想法,但随着时间流逝,他放弃了,成为了一个甘愿在监狱中无所谓地度日的“忙着死”的人。当然,也有可能安迪始终抱着自己无罪的想法,而瑞德确实犯罪而比安迪少一份心安理得罢了。

  肖申克监狱的黑暗有一部分来自典狱长。他道貌岸然,却找安迪帮忙做黑账。账本就放在绣有“主的审判迅速降临”的挂画后,讽刺至极。他找人枪杀了得知真相的汤米,眼睁睁看着他倒地。他口口声声说着圣经,却做着违背道德的事。这也是安迪痛苦的来源之一。

  但安迪成功了。他花了二十年,用一把小小的鹤嘴钳打通了一条通向希望的路。在下水道中艰难爬行时,肮脏的管道却将其送往了自由。安迪扳倒了典狱长,又到了曾经梦想过的海边,开始了新生。

  “在巴克斯顿有个大干田,它有长石墙,北端有大橡树,美得像福斯特的诗。”

  “在橡树底下有一颗奇石,黑色的火山玻璃,底下埋着东西给你。”

  橡树象征着安迪曾经的美好生活,他在树下向妻子求婚。而如今,他与瑞德的约定又在瑞德假释后救了处在崩溃边缘的他,使他没有走上老布的道路。

  “我备好棋盘等着你。记住,希望是好事。也许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安迪给瑞德的信,是瑞德重拾希望的关键。安迪经历了种种绝望后,依然相信着人间的至善至美,保留着心底的善良品质。而瑞德与老布曾停留于同样的中转站,最后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瑞德也来过。”他的结局是美好的。剧尾,他的一连串“希望”,昭示着他的人生又重新开始。

  《肖申克的救赎》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无望与希望的故事。有人在无望中挣扎,有人怀着希望奋斗,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主角安迪却是一个在无望中寻求希望的人,并且将希望带给他人。无论如何,安迪在绝境中挣得生机,坚守希望的精神支持着无数人奋奋而行。或许在德州汉考克堡的某一处海边,新屹立起一栋小小的旅馆,装饰朴素,招待客人十分周全。在蓝天白云下,漫无边际的金色的沙滩连着漫无边际的蔚蓝的海,在细浪翻涌至沙滩的交界处,有一艘破旧的小船,有个人细细擦洗打磨。收工后,两个人席地而坐,放上一张棋盘。雪花膏石和皂石打磨的棋子微微泛光,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海天一线,至美至幻。或许,这是原本无望的希望带给他们的救赎。

【希望观后感】相关文章:

《希望树》观后感范文12-17

希望05-28

希望,是人间至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3-28

种下希望11-02

播种希望05-12

希望作文07-26

心存希望07-13

相信希望作文01-07

带来希望作文01-06

描写希望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