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人生作文范文
平常我们评论一个人,说他“情趣高雅”或者“俗人一个”,这其中的“雅”和“俗”暗含了某种程度的褒贬。但对“雅”和“俗”细究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有的人从表面到骨子都让人觉得雅,如颜真卿,在国家危难之时以书生之身行将军之事,豪壮之中见儒雅;有的人却是彻头彻尾的俗,如《红楼梦》里的薛蟠,一“看”一“听”就让人觉得俗不可耐。但有的人自视高雅,开口闭口莫扎特,但骨子里看重的却是金钱,这样的人只能算作“附庸风雅”;有的人言谈举止看起来很俗,如水浒人物,骂人的骂得痛快淋漓,逗笑的笑得酣畅开怀,但俗得荡气回肠,本真随意,也不失为一种潇洒。看来,雅人俗人不能仅凭外貌长相、只言片语就看得透,辨得清。
进一步,雅俗不能从“身份”上判别:不能说文人墨客从事的活动就一定雅,平头百姓从事的活动就一定俗——君不见,《诗经》、汉乐府,都是当时平民百姓的劳动之歌。雅与俗也不能按“国籍”来辨识:外国歌剧、西方芭蕾就一定雅,而中国京剧、民间艺术就是俗;基督教堂做弥撒就是雅,中国寺庙做佛事就是俗。也不能以是否“大众化”作为判别标准:不能说流行的就一定“低俗”,曲高和寡的就一定“高雅”。
即使是同一对象,时代变迁或者评判者不同,雅俗也可能有别。以前看作“雅”,现在不一定“雅”;一些人看来是“雅”,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则可能是“俗”。鲁迅《病后杂谈》挖苦过的某些才子的雅——“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地到阶前去看秋海棠”,今天在神经健全的人看来,自然十分可笑,其俗可知÷有人把居室装修成“星级宾馆”,认为这是“雅”,但在有家居意识的人眼里,那却是“俗”。
也有不少人把雅事做俗。譬如结婚典礼,本是庄严之事:西方人在教堂举行仪式,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中国人拜天地、拜父母,也是在郑重其事地宣誓——可算得上“雅”。而今有人将婚礼演化成了狂欢节,“恶搞”新郎新娘,低俗之风盛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相当有修养的人,在别人眼里,温文尔稚,谈吐文明。这样的雅人在一件颇为令他愤慨的事件刺激之下拍案而起,指着别人的鼻子尖破口大骂。这就是古人所谓的“脱下长袍,斯文扫地”。
虽然划分雅俗的标准因人而异,但约定俗成的社会惯例还是在无形中有一些公认标准。如文明礼貌的语言谓之雅,而粗话脏话谓之俗;潇洒大度谓之雅,斤斤计较谓之俗;不看重金钱谓之雅,铜臭味十足谓之俗……从本质上说,衡量雅和俗还是有一些核心准则的。如看是否能使人精神向上提升,是否使人趋向于真善美的境界。或者说,能使人高层次需求获得满足,使人对崇高、纯真、无私、圣洁等心境有所体会者,可谓“雅”;反之,只能使人的动物本能获得满足,追求刺激快感者,可谓“俗”。
相对于神话世界里的仙界,所有的.凡人都是俗人。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世俗社会,所以那些把自己定位在“阳春白雪”层面的人,最好走下“神坛”,接受一点俗:东家茶叶苦,西家鸭蛋咸;左邻大妈慈,右舍老太善。“雅生活”过得太拘谨,那就成了“孤芳无人赏”。来一点俗的吧,滋润。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就是立志要做一个世俗之人,可惜的是海子为什么不选择从今天开始?
而那些整天沉迷于!灯红酒绿、歌舞宴饮、金钱利益中的人,不妨来一点“雅的东西”补充自己—-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营养品——读一点书,接受一点美的熏陶,可能会址人的心灵得以休憩。
悠悠的雅,淡淡的俗,会让人生圆润、豁达。
【雅俗人生作文范文】相关文章:
2.平等相待雅俗共存
4.雅俗共赏造句
6.妙趣横生雅俗诗
7.雅俗共赏造句
8.雅俗共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