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景色的散文
祖国的大好河山总是令人向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山水景色的散文,欢迎参考阅读!
风景是有性格的
十一月,天气一径地晴着,薄凉,但一径地晴着,天气太好的时候我总是不安,看好风好日这样日复一日地好下去,我说不上来地焦急。
我决心要到山里去一趟,一个人。
说得更清楚些,一个人,一个成年的女人,活得很兴头的一个女人,既不逃避什么,也不为了出来“散心”——恐怕反而是出来“收心”,收她散在四方的心。
一个人,带一块面包,几只黄橙,去朝山谒水。
有的风景的存在几乎是专为了吓人,如大峡谷,它让你猝然发觉自己渺如微尘的身世。
有些风景又令人惆怅,如小桥流水(也许还加上一株垂柳,以及模糊的鸡犬声)它让你发觉,本来该走得进去的世界,却不知为什么竟走不进去。
有些风景极安全,它不猛触你,它不骚扰你,像罗马街头的喷泉,它只是风景,它只供你拍照。
但我要的是一处让我怦然惊动的风景,像宝玉初见黛玉,不见眉眼,不见肌肤,只神情恍惚地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他又解释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
我要的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山水——不管是在王维的诗里初识的,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遇到过的,在石涛的水墨里咀嚼而成了痕的,或在魂里梦里点点滴滴一石一木蕴积而有了情的。
我要的一种风景是我可以看它也可以被它看的那种。我要一片“此山即我,我即此山,此水如我,我如此水”的熟悉世界。
有没有一种山水是可以与我辗转互相注释的?有没有一种山水是可以与我互相印证的?
一折山水一折诗
一平一仄两个简洁而普通的音节,深深地镶嵌在中国辞海里,似乎与天地共存,日月同庚,我无从考证,山水,在中国已经驻足了多久?也许我是一个过于传统或民族化的人,我以为,山水之于中国,犹如血脉和生命般不可拆开。设想,我们广袤的古大陆上若没有山之巍巍,水之汤汤,那是何等的憾事?我甚至还固执地认为只有中国的山水才可称之为山水,虽然我并没有见过西方的山容水貌,但在我的想象中,那里的山水大概也是有一些洋味的吧——这似乎严重不合逻辑,但我仍然坚持。就像西方的油画比之于中国画,写实有余而意境不足。也许,意境的深浅或有无便是我的头脑中两地山水之区别吧!宋词里说,山是眉,水是眼。我深信不疑,并且一直为这样的比拟赞叹不已。在古人眼里,山水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不然,这山水之间怎会有眉目传情?于是,我断定会有一段悠悠的古中国的情愫缠绵于山水之间。从此,每每出门在外,或车船跋涉,或客旅他乡,甚至站在自家居室的阳台上,我的目光也不忘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搜索着一些山山水水的影子,并且总能发现:远远的一道廓影饱蘸着苍黛色,重重地涂抹在蓝天白云下,牵扯着我的思绪和想象。视觉上的无所羁绊渐渐地净化为心灵上的开阔和舒展,所有为俗务而劳顿的神经就能得到一种休憩和平和,心目清朗,胸襟豁然。自然界中,有山的地方总是有水,山水总相依。不是吗?
你看,水在山之上为云,山之巅为雨,山之峰为雾,山之涧为泉,山之壑为岫,山之峪为岚,山之崖为瀑,山之根为潭。山因水的滋润而生机勃勃,草木欣欣,愈发使人难以得见其真面目。在整肃庄重之中,凭空在天地间撑出一段阳刚之气。而水呢,因山的呵护而妩媚空灵,娇柔多姿,或如缎带般缠绕,或似轻烟般缥缈,或如碎玉般飞溅,或似明镜般清幽。山解水意,水伴山行。犹如一对情深意切的情侣,互为知音,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一折山水一折诗,山水随诗入画屏。中国山水总是赋于更多的人文色彩,譬如中国山水画以山水为描写对象,乃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在国画三大流系中,位居榜首,花鸟、人物次之。三尺绢丝,一方素笺,醇醪的墨香四溢,皴擦点染,濡写勾画,收无限于尺寸。其意趣发乎胸臆之中,流乎毫尖之上,溢乎纸绢之外,神韵无穷。我想,这其中绝不仅仅是艺术的魅力,更多的是山水之灵气和精神使然吧?无怪乎厅堂楼阁也好,茅蓬陋室也罢,只需一幅墨迹横陈,则山光水影泉林、野趣立见。
山可樵,水可渔。渔樵之乐原在山水之间也。即便渔父樵夫也会因沾染了山水之灵气,终年浸淫于山水之间而成为拥有“无价之清风、有声之书画”的富翁。而也恰恰是我国春秋时代,惟有一介樵夫钟子期,才能听懂当朝名相俞伯牙的“巍巍乎志在高山,汤汤乎志在流水”。——知音子期赏,弦断有谁听!那荒山孤冢前的千古一摔,八音决裂,又演绎出人间多少流水高山的故事?
山水,更可上升为心灵之屏障。古有谪官隐者,迁客骚人,今有寻幽百姓,墨客文人,谁不钟情于山水,惟有山光水影才能够涵容所有的客思愁旅抑或闲情逸志、沉浮荣辱抑或进退悲欢。一切境遇或情感,都能在这里变得真实而平淡,最终归于宁静和淡泊。
也曾倾心地作了几次山水游,既有名山大川,也有些无名山水,虽然寥寥可数,倒也弥足自珍。华夏的山水多不可数,譬如黄山的奇,华山的险,峨嵋的秀,青城的幽,三清的道场,普陀的佛境,三峡的神秀,桂林的婉约,潇湘的诗情,新安的画意……若能有幸一一拜谒,也算是人生无上之快事了!
古哲云“上善若水,无际惟山”。山无言而壁立千仞,是为无际自高,无欲则刚也。水无形,其至柔而克刚,上润天,下泽地,其性至灵至坚也。当我们蒙蔽尘埃的心灵在世俗和物欲中迷失方向时,不妨以山水为师、为友、为鉴、为勉,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将山水藏纳于胸。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我,前者可堪,后者莫及。但这颗心早已生根于山水之间,无论前生后世,恐怕都是收不回来了。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一过“北雪南风飞不过“的严关,连绵不绝的土山土岭便突然消失了踪影,一座座嶙峋的石峰平地崛起,峭拔玲珑,千姿百态,远远望去似万剑攒天,千树撑云。越近桂林,山愈峻奇,石愈灵秀,或孤峰婷婷,或峰丛连坐,森列无际。“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清彻的漓江水,曲折萦回在千山万壑间,犹如一条长长的青罗带,山环水转,秀丽无比,世人交口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山倒水山浮影,无山无水不入神”。
桂林是一个多山的城市,但却不象重庆那样山叠城高,街巷梯接,畅流的大道甚至少有象样的坡;桂林又是颇具规模的城市,却不似江南沪杭那样市井辐辏,楼屋拥挤。宽逸舒展的棋盘格里镶嵌着风格独异的座座山峰。虽然没有泰山的巍峨,庐山的飘逸,黄山的神奇,但它们却有一种腾空而起,戛然而止的狂飚风格,“环城五里皆奇石,疑是虚无海上山”。山立城内,城溶山中,城和山的结合是那样的潇洒不羁,那样的自然天成。“山因城而媚,城因山益奇”,更因为绕城环山的碧水充满了灵秀。桃花江、漓江用海水般碧绿的清流拥抱着古老的城市,绾连着碧玉簪般的点点青山,铺陈出“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水墨长卷。榕湖、杉湖、桂湖、宝贤湖、丽泽湖、木龙湖这些由护城河演变而来的水泊更如明珠闪烁。粼粼波光,倒映着葱绿的古榕新柳,轻烟淡雾,蒸腾出几多梦幻和迷离。塔映玲珑,桥接清幽,轻舟荡月,弦歌吹春,夜幕下的两江四湖分外的妩媚动人。桂林是一座名满天下的风景游览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征服了多少游人的心。“无山不洞,无岩不奇,无石不美”,鬼斧神工,瑰丽壮观,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山水之胜,冠绝西南”,“簪山带水,胜纪天下”,这便是桂林独到的丰韵,千种娇媚,万般风情,使桂林领尽了岭南风骚。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置桂林郡,接着又开凿了灵渠,引湘入漓,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二大水系,湘桂走廊成为中原至岭南的重要通道。三国时,吴在此设置始安郡。史书云:“自孙吴以后,湖、广之间,事变或生,未有不争始安者”。中唐以后,桂林成为风景名胜之地,桂林山水不知陶醉了多少骚人墨客,岭头岩边不知留下了多少咏叹的诗篇,仅石刻、题书就留下了二千多件。唐代文学家韩愈诗开先河,“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之句绘声绘色;宋代诗人黄庭坚也津津乐道,“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缯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千峰万嶂何”的感叹情真意切。同时代的李曾伯曾写下“桂林山川甲天下”的赞语,历经千年终于演变成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广告词而传流天下。陈毅元帅在《游桂林》诗中称叹:“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洞穴幽且深,处处呈奇观。桂林此三绝,足供一生看。春花娇且媚,夏洪波更宽。冬雪山如画,秋桂馨而丹。四时景物殊,气象真万千”……“,发出了“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感慨。已故文史学家王力历游胜地,兴之所至,欣然命笔,挥就百字长联:“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似紫金,高若鹫峰,秀仿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土娄,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垒块。 冠环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湘,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字字珠玑,句句菁华,旁征博引,比兴倡和,把桂林山水之奇妙,人文历史之幽深阐发得清明透彻,挥发得淋漓尽致,神清韵丽,引人入胜。
到桂林,不能不游漓江。漓江是桂林的绿色血脉,更是展示桂林山水的天然画廊。人称“翡翠之路”的漓江游,起于桂林的象鼻山,止于阳朔的碧莲峰,全程83公里,景色特别迷人:两岸群峰挺拔多姿,似人状物,百姿千态,而瞬息万变更使人应接不暇。一江流水碧波回环,时而清波涟漪,山光树影,相映成趣;时而水流湍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青山、绿水,怪石、险滩,深潭、飞瀑,构成了长达百里的雄奇瑰丽。荡舟其中,仿佛“人在画中”。时当晴日,蓝天白云,山光水色共徘徊,古树翠竹葱郁繁茂,石壁危峰色彩斑烂,“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奇妙景象更醉人心魄。而当霁雨初歇,如烟如霰的雨雾中,“烟波迷万壑,雾海隐千峰”,群山若隐若现,雨过天青,从云环雾锁中探出头来的山峰洗刷得分外洁净,滋润得分外沁人心脾,一簇簇髻据螺盘,那景色就象墨迹未干的水墨丹青。漓江之游,四季皆宜:春天桃红满江,绿草如茵;夏季江风送爽,澄江碧透;金秋枫林尽染,丹桂飘香,冬日银装素裹,江山妖娆。世人感叹“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现代大诗人郭沫若也以“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的诗句来歌颂漓江。面对优美动人的山水奇景,恍若身在桃源洞天、神游瑶池仙宫,意趣无穷,其乐也无穷。
难忘,桂林
在桂林这个地方呆了四年,转眼就要离开它,或许是永别。虽然心里感觉它不是一个可适合成就事业的地方,但确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天堂。或许我们对于它的美丽太熟悉了吧,就仿佛看久了,厌腻了。或许只有我们到了世界上其他的地方,我们才会重新发现它的美,留恋它的美。但,那份美已经只能珍藏在记忆中,渐渐褪去往昔的色彩,最后只能是一幕幕黑白的画面。不忍心就这样离它而去,于是,心中很想可以用数码相机把它的美丽永远的珍藏下来,留恋永远吧。
我爱桂林的山山水水,它陶冶了人无限的情操,萌生了涓涓诗情。如果有个500万像素的数码摄像机,可以将它的美尽收眼底。即使时光变迁,即使岁月老去,我依旧可以哆哆嗦嗦的从抽屉里翻出它们,回忆这段在桂林的大学岁月,那是天堂一般美丽的地方,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段恋情诞生的地方。这在我的生命中将会永远珍藏。
忘不了,桂林那潮湿的天气,就仿佛女孩子瑟瑟的哭泣,润润的模糊了视线,天地间蒙胧的聚合在一起,眼前一颗颗晶莹的水滴从灰色的瓦片上滴落下来,砸在石板上,溅起一片水雾。行人们各色的雨伞在雨雾中涌动着,桥头的栏杆光滑锃亮,一栋栋广西特有的楼阁,默默矗立在雨水中,沐浴着。 忘不了,盛夏里,烈日当头的暴晒,每个人都在四处躲避着阳光,地上白花花的耀眼,所有的一切仿佛都会在这里窒息。经历了中午的酷热,人间的水分变做了蒸汽,升到了天上,于是下午,一片乌云骤起,狂风大作,苦了许久的万物终于得到了一时酣畅。大雨瓢泼坠落,冲刷着大地。雨水开始落地的瞬间,孕育了半天的地热依旧那么炽烈。这种景象就像铁匠们把冰水泼在了刚出炉的铁器上,于是只觉一阵烟雾,雨水又蒸发到了半空中。
忘不了,秋季漫山遍野的稻花香。青山的臂弯中,一层层梯田,黄的绚烂夺目。人们燃烧了剩下的秸秆,一股股袅袅的白烟,便在空气中慢慢的上升,翩翩起舞,最后扩散到遥远的地方。在桂林的山中,时时可以看到它们悬浮在半空,把远处的山峰点缀得就像一幅大意的山水国画,蒙胧而缥缈,神秘而悠远。
忘不了,大一那年,经历了今生意义最不同的一场雪。那是在南国,在桂林盼了十几年才降临的瑞雪啊。虽然短暂,但却已经把桂林打扮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没想到,在桂林这般娇羞的青山绿水间,依旧可以看到北国壮阔的景象。那天,每个人都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四处玩起了雪,追逐嬉戏。
处在天堂,每天感受着它的美。将离去,实在不忍心让它流逝在岁月的背影里。于是,一阵念头萌动,我便想起了应该有个数码照相机,带着它走遍桂林的山山水水,让那快门闪动的瞬间,永恒纪录下这份不朽的美丽吧。
【描写山水景色的散文】相关文章:
1.描写山水风光散文
6.描写山水的拟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