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的散文

时间:2021-03-31 15:00:08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我要投稿

依恋的散文

依恋的散文1

  春是美好的

依恋的散文

  丛绿在风中摇曳

  是触碰了阳光的声音

  才如此的柔绵、依恋

  颦笑,拂袖

  //

  陶醉了这季惊艳

  忽而似闭上眼睛

  是听见了一首歌

  你猜心跳是为什么

  是想念

  //

  流淌的岁月

  所有的画面都是感动

  我的梦里是风铃

  时刻感应着你的气息

  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溢满的柔情都是你

  亲爱,抓紧我的手

  是你牵着我穿过了雾霾

  让我看到希望就在黑夜的尽头

  //

  无需用浪漫的烛光

  爱上你的那天起

  心就暖暖的

  有你就拥有了生命的全部

  人生之路也许还会有风雨

  会有泪水伴笑容

  让我用温柔抚慰你伤口

  牵走你的忧愁

  //

  拥抱依然飞扬着青春的你

  你明媚的眼神

  是芬芳的醇酒

  我浅浅一尝就无从罢休

  黑夜和白昼我们都拥有

  日出日落两个人走

  风轻抚你的白发容颜

  你心疼我眼角慢慢升起美丽的线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任沧海变桑田 你依然是我生命中的痴与爱

依恋的散文2

  苏州,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我对你,有着说不完的依恋。

  我从小,便在苏州的怀抱中成长。眼前看到的,是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耳旁听到的,是苏州甜甜的吴侬软语。还记得曾经的一首歌:“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红菱哪,水下有白帆啊……”第一次听,就被那吴侬软语的歌声,优美婉转的江南水乡小调,还有那歌词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太湖景色深深地吸引了。

  清晨,太湖湖面上烟雾缭绕,似一名罩着轻纱的少女,带来一种神秘的美感。在这朦胧的湖面上,白帆点点,耳边隐约传来渔人那刚劲有力的吆喝声。一阵风吹来,吹散了雾气,吹出了太阳,吹起了浪花儿。在一缕缕金光的照耀下,如银镜般硕大的湖面闪着微光。湖面泛起的碧波似少女的裙摆,不停地飘动,委婉连绵。湖边的芦苇荡也随风摇摆、朝气蓬勃。芦苇荡里,几只野鸭在玩捉迷藏呢!它们你追我赶,“欢笑声”充盈着整个芦苇荡。让人不禁想到:这芦苇荡说不定是被这它们感染了,才会有这般活力。远处,一艘白色快艇驶过湖面,留下一条长长的白色绸带,别样的精致。俯视着湖水,它清澈纯净,没有一丝杂物,更显出它的可贵。太湖,你养育了几百代苏州子女!从小喝太湖水长大的我,对你依恋不尽。

  苏州的各色小吃小吃可谓各式各样、别具风味。那香香糯糯的黑米饭,那金黄脆嫩的臭豆腐,那香甜粘牙的麦芽糖,那各具口味的芡实糕,还有那民谣里的糖粥……

  苏州更让人喜爱的是那古典建筑。或许,小巧的园林反而未有苏州平江路更有那种古朴的韵致。一路小桥流水相伴,粉墙黛瓦的房屋,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那凹凸有致的石板砖述说着历史的悠久,那长满青苔的小石桥谱写着岁月的沧桑。声旁传来的评弹声不绝,悠悠扬扬。春日,两岸的翠绿的小枝条上还会点缀着繁星点点的小黄花。雨天,更是别有一番风情。雨斜织如水,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路上撑着伞的人不多,稀稀疏疏的。河面上,几只精致小巧的小舟冒雨闯入我的眼帘。船儿轻晃着,摇船的人披着蓑戴着笠,吟着那咿咿呀呀的歌谣,伴着那船儿晃入我心。

  苏州,你是我留在心底最深的依恋,恋你的山水人情。

依恋的散文3

  记忆里,对故乡的依恋就像喝了一杯陈酿的酒,每一滴都滴得人心醉。故乡就像一幅墨迹未干的风景画,每次翻开它,都有一种不同的清新感觉。这种感觉牵引着我诗意的脚步,即使我身在遥远的城市,这一份浓浓的乡恋,也像故乡枝头挂满的果实,每咬一口,都能透出蜜一样的甘甜。

  故乡的土地肥沃丰饶,有满山盛开的野樱花,有满树鲜亮血红的野樱桃……这一束束花,这一串串果,长在了记忆的山野里,供我一辈子用心去采摘。

  绵延的群山是围绕乡村的墙,一条弯曲的小路,拉长了乡村与文明的距离。牛背上,依然载负着手拿竹笛悠然的牧童,只是多了一支支似拧得出咸咸汗水的山歌。

  万绿丛中,一间用茅草铺叠的草屋,静静的站立着,春雨刚过,屋檐上仍挂着清亮的水珠。在低矮的栅栏中,一头老牛用牛尾拍打着躯体,一声声亲昵的呼叫,惹得看家的狗儿欢快地转圈。草屋周围,一棵棵桃树、李树竞相开着娇艳的花朵,白的、红的,仙境般的画面。炊烟升起来了,在渐渐迷朦的天空下,一抹抹彩霞,映得碧天璀璨绚烂。父亲长满老茧的手轻轻拉开竹篱门,身后是母亲温顺、知足而又疲惫的目光。年迈的外婆手抬一簸箕的稻谷,她的周围,温昵地簇拥着各色的鸡儿,“咕咕、咕咕”,金黄的稻谷雨点般落下,鸡儿们飞扑着各自抢食。而此时,外婆的目光像一缕月,清亮了万籁寂静的农庄。

  火光映红了农家人的脸,外婆催眠般的童话故事,让倦意阵阵袭上弟妹天使般的脸孔,一阵酒香飘来,父亲的身躯在火光前摇晃。“醉喽”,母亲温愠的声音搀扶着父亲蹒跚的脚步。跳动的火苗,映亮了用土坯冲制的墙面。

  当满山遍野的野樱花红遍山谷,一群群采花的少女,把满筐的樱花装缀在各家的茅屋,清铃似的笑声沸腾了孤寂的村庄,一曲曲委婉的山歌夹着少女如春的羞涩,漫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山谷。

  当一轮明月升起,酒桌上的汉子把喉咙叫得山响,酒意猩红了刚烈的性格,这些苦尽甘来的日子,让父辈们粗茧的双手变得红润,变得溢彩流光。

  故乡是一本书,在我湿润的笔尖下越编越长;故乡是一轮月,无论我身在何方,它的光都会将前行的路照亮。

依恋的散文4

  原来那些被我浪费了的青春岁月,竟是执着于一个模糊的身影。

  ——题记

  于空闲时翻看前些天你发来的照片,感慨万千!放下手机,闭上眼,努力的想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和纠缠的岁月里我竟忘了你的容颜,记忆里只有一张模糊的容颜。

  再仔细想想,其实每次相聚都是匆匆别过,而胆小自卑的我连正眼看你的勇气都没有,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自问:既然连你的容颜都记不清楚,那我为什么对你念念不忘,甚至体会了心痛?也许是某种依赖;我也许因为你离我太远反而有了想要拥有你的冲动;又也许只是因为你较成熟;抑或只是为了感动自己,心里奇怪的念头禁锢了我。但终究痴缠了你一阵子:我们之间从师生变朋友、变叔侄、变兄妹及至后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也因为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囚禁了我那么久那么久!

  朋友说:“你那么痴恋他,因为他,眼里容不下任何人,是什么原因或者什么方法让你那么快就忘了他?”我说:因为时间,因为决心,更因为死心。

  的确如此,经过这些种种,终于不得不承认:时间的魅力是无穷的,久了,一切也就轻描淡写了!时间它教会了我遗忘,教会了我转移,学会了淡出。那些日子,常常想方设法寻找你的缺点,终于发现了你原来不是那么完美,相反你的缺点数都数不过来。我是一个患有严重强迫症的人,容不下瑕疵,当曾经以完美形象出现在我世界里的你缺点暴露时便忍无可忍,于是慢慢的就成了不想理你,再慢慢的就讲你淡出。

  人,难免会有小孩心理,总是喜欢小伙伴手里的玩具,别人的东西总是新鲜感十足,当作宝贝中的宝贝,想方设法弄到,待真正到手了会发现不过如此,然后变宝为废,弃之不理!为此,人们得出经典理论:“有些东西,得不到是宝得到成了草!”

  也许你会问,既然得到成了草,那么为什么我得到你了却还要纠缠那么久,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可是却想起《三国演义》里边曹操唠叨:“鸡肋,鸡肋!”其实,有些东西于我们来说犹如鸡肋,留之无用,弃之不舍!

  在岁月的沉淀中,我把对你的依赖和眷恋淡出内心,把你的身影跑出脑海,选择忘记。

  盲目依恋你那么久,却最终败给了岁月,渐渐沧桑的内心慢慢把你甩出沧海彼岸,越来越模糊,模糊到记不清你的样子。

依恋的散文5

  胡杨林是荒漠里最让人精神一振的风景。这是旅行大漠的人差不多都会有的感受。行进太漠,满眼寂寥、单调,寂寥、单调又那么悠长、旷远,几个小时也走之不尽。你可以对那种空阔辽远极尽享受,但你总希望在空阔辽远中能很快看到村庄人家。一旦眼前蓦然出现一片胡杨林,或者哪怕仅仅是可以分辨的三株五棵,你也会不由得生出一番惊喜的欣然。

  在戈壁荒漠的特殊情境里,胡杨给予人的心理感受很是特别,也因此尤显深刻。胡杨总被人敬佩,敬佩干旱环境里生命的顽强,也总是被人赞颂,赞颂不屈不挠的抗争品质。

  我最初见识胡杨的所感所想就是这样。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人云亦云,我可笑自己不无书生气味道的空洞联想。

  有一次,我走出孔雀河流过的大绿洲,沿荒漠地带的孔雀河向罗布泊方向行进的时候,这种曾经有过的对胡杨不费力气的空洞敬佩和浮面赞颂,油然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浅俗。那正是孔雀河下游断流的时期,河道干涸,两岸胡杨林景象凄惨,临近河道的还艰难地擎举着枝枝叶叶的绿色,远离河道的竟然秃枝秃干,形色枯焦;好一些的,半树枯枝,半树绿叶,有的冬天一样秃兀的树冠下,挂着绿叶的枝条可怜得令人悲伤。面对这样的景象,我再也不能像原先那样歌唱空泛的胡杨之歌了。

  在已经沙化的塔里木河古道,我曾经看到过不知死去多少年代的胡杨林废墟。那一抹枝权全无,只有干裂的躯干直戳地面,或者惨然倒地的胡杨林遗体,令我惊心动魄。那是怎样的惨烈的景象啊——

  低矮连绵的沙丘上,遍布望不到头的胡杨树的躯干,又粗又大,无枝无权,如若千百根秃兀的木桩,直直地或斜斜地插在漫漫的沙野,莽莽苍苍,雄浑浩阔,望不到边际,不知其深广。许许多多躯干弯折倒地了,干裂的躯体扭而未断,硬硬地支撑,一副不服气、不甘心的形象。兀立着的残躯,多合抱之粗,甚至抱之不尽。搂定一株,干燥的沙尘气息立时扑面而来,感觉废脱了树皮的躯干,木质坚硬如铁,十分强劲。近旁处,倒地横置一根干缩而迸裂的枝干,虽然形若裸露的尸骨,却依然保持树的形状。一处沙丘上,直直地戳着一尊粗砺的树茬,是断折后仍然竖立的样子。近而俯视,外圈木质状若犬啮,中空如桶,形色苍古。人说树老便空,这株胡杨当年一定粗大异常,气象非凡。一个被黄沙半掩的树墩,断面平整,有辐射状裂纹。拂开沙尘,年轮清晰显现出来,竟有一百多个,宛若放大了的笸箩状指纹。放眼望去,沙丘起伏,天高地远,渺渺一片浑黄,沉沉一派死寂。没有一点声的喧响,没有一点动的迹象,没有一点生的气息,悲壮苍凉,忧思茫茫,简直就是被遗弃的古战场。渺渺沙海里,这不被人知晓的物景,是一种非文字的荒凉意味的记载罢,我却说不清是记载了生的繁荣与强大,还是记载了死的壮烈与庄严。

  这就是我当时得感受。现在看来,这样体悟枯死的胡杨,仍然免不了认知胡杨生命的浅薄。当我对孔雀河断流区域胡杨林的枯焦状态禁不住悲伤的时候,我想到无语的荒漠河流对于与之相依为命的胡杨的意义,想到自然的植物生态和生态的生命之源:水。

  东西贯通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荒漠大河塔里木河,下游的缺水状况和生态恶化,正在实施有效的治理和保护。而孔雀河下游的同样状况,这样的治理和保护也极大限度地付出了努力。两河下游生态保护的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从派生了孔雀河的博斯腾湖统一调水。有人把这种有计划的输水称为塔里木盆地的北水南调。

  人类是自然资源的智慧开发者和利用者,但某些方面暂时局部的利益驱动,却消解了整体性的智慧辉光,变得目光短浅,愚昧愚蠢。人类利用自然的生产实践本是出于自身的生存目的,但如果无视自然与人类的整体平衡规律,滥用自然,其消极的后果必然验证这种“无视”和“滥用”的反目的性。大自然是养育人类的最基本的载体。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最基本的载体上,还需要对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在改造中创造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构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蓝图。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应当是有节制的,每一个具体的局部,比如说河流的利用,应当是主动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和利害关系,在尊重和服从自然整体的前提下,合理地向自然索取,索取中不破坏自然的整体性和平衡性。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性,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生态的抢救和保护就特具分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把胡杨“活着,一千年葱绿,死后,一千年挺立,纵然倒下,一千年不朽”这样无关生存痛痒、纯粹诗性的赞颂,转而作为“胡杨林对荒漠河的依恋”这样的重新认知。

  胡杨,荒漠地带的古老树种,已经有六千五百万年的久远历史。塔里木河沿岸数千公里的漫长地带,是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景观最为壮丽,而且是唯一被称为原始森林的胡杨林区。我数次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穿越胡杨林和塔里木河,胡杨林在塔里木河两岸竟横向绵延好几公里,那一株株胡杨,仿佛莽壮的天柱布排荒野,绿色云团般的树冠连接得密密层层,苍苍莽莽,密匝匝笼罩了视野,在阔远的天地空间里连成一抹非凡的壮观。那真是荒漠与沙海交叉地带绿色生命的奇观。而孔雀河从博斯腾湖流出,横贯库尔勒大绿洲,在塔里木河下游一带,大致与塔里木河并行,奔流塔克拉玛于东部。孔雀河在远离绿洲的荒漠里同样养育了一河两岸的宝贵的胡杨林带。荒漠上的孔雀河两岸,胡杨林的生长规模虽然明显逊色于塔里木河沿岸,但毕竟还是一重壮丽的生态景观,它的生态价值绝对等同于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以胡杨为标志的孔雀河荒漠河段的植被群,与宽阔的塔里木河流域比照,因其相对稀少,尤显弥足珍贵。

  惋惜的是,大绿洲曾经一度冷落了荒漠,孔雀河荒漠河段水源断竭,植被衰败,绿色的胡杨生命垂危。好在这种惋惜已经成为历史:孔雀河下游地处罗布泊荒漠的生态抢救工程的实施,在六十公里之间的两处河道,筑坝囤积来水,那称作“海子”的生态保证工程碧波如镜,一片漫漫的云天倒影。海子岸畔,天净水绿,植被莽苍;来水的孔雀河道两旁,苍古的胡杨长城一般浩浩漫漫,红柳丛密密茂茂,低矮的芦苇或稠密或稀疏,呈现着鲜艳的绿色。由此,我又想到塔里木河下游的台特玛湖,如今水域面积已经相当于五个天池之广,天光水色,浩浩茫茫塔里木河与孔雀河,这戈壁荒漠里的两条兄弟河,其下游数百公里河道恢复水流以后,沿河两岸的地下水位抬升四、五米之多,河岸单侧方向地下水渗透宽度数百米,干渴中挣扎的尚未死去的胡杨重现鲜茂的活力,红柳、梭梭、芦苇等耐旱植物同时获得了绿覆大地的生机

  在罗布泊荒漠的“二海子”北岸矗立着一座孔雀河下游生态抢救工程纪念碑,碑文云:“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孔雀河下游近四百公里复见清流,两岸生机再现,重睹孔雀大开屏之景观为期不远也。念及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刊碑勒石,英风永志。”这刊碑勒石的文字,这不朽的花岗岩纪念碑,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昭示和呼唤。泱泱不息的孔雀河和塔里木河,毗邻着也贯穿着一处处大绿洲,日日夜夜伴随着乡村和城市。我们的乡村和城市,绿洲和生活,虽然远离荒漠,远离荒漠里的胡杨林,但决不能远离对于荒漠化的抗争。胡杨被称为荒漠英雄树,但英雄树不应只是一种廉价的歌颂。

依恋的散文6

  秋风起,秋叶落。

  当满眼的绿色被秋风扫过后,那些漫天飘零的叶子,却显示出了生命的本真。蓦然间,一向自恃心地坚硬的我,总会被这些落叶感动,感动于它们不屈不挠的枯竭。小时候扫落叶的情景,也会情不自禁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家家做饭、取暖都要依靠农作物的秸秆,很少有烧煤的。到了秋天,树叶不仅能解决烧火做饭问题,而且可以作为家畜越冬的饲料。我们家饲养的羊和兔,全指望着树叶度过漫长的冬季。每当母亲在灶坑里点燃昏暗的火焰时,那些秋凉的夜晚就会增添不少暖意。

  等到稍稍长大一些,一到秋天,我们这帮孩子放学后或星期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到树林里搂扫树叶。谁家树叶堆得多,也成了谁家孩子懂事能干的“标志”。为了赢得“能干懂事”的美名,我和哥哥铆足了劲儿。星期天,我俩总是天刚蒙蒙亮便拿起耙子、篓子,推上平车就出发了。秋风在树林间盘旋,好不容易扫到一起的树叶,瞬间又被刮得四处飞舞。哥哥总是特别照顾我,搂扫树叶、装树叶的活,很少让我干,我只要给他做个伴、说说话就行。每年冬天,我家的后院里总会堆满小山般的树叶,很壮观,这“小山”也为我们在众乡亲面前赚足了面子。

  长大后到外读书、工作,每到秋天看到落叶,想家的冲动就犹如打开了闸门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那年国庆节回老家,正是农村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年迈的父母无法停下手中的农活在家陪我,也百般“阻挠”我陪他们一起下地。但我还是忍不住来到熟悉的小树林。昔日的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的大杨树。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飘落的树叶像飞舞的蝴蝶,款款落下。而幼时,我眼中的树叶,只是做饭时烧火的材料,远不是这般景致。

  又是秋风落叶时。落叶无论对大树怎样依恋,总有一天会分离,随后融入泥土,再承受荣枯的轮回。忽然觉得,父母就是大树,子女就是繁茂的叶子,子女总归要离开父母,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世上没有永远,所谓的永远,若用时光来丈量,也只能是珍惜。好好珍惜亲情、爱情、友情……眼前一切的一切。

依恋的散文7

  相见不如怀念这几个字连起来具有一定的美感,同时也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然而,看了一则新闻后,对这句话有了更进一步的思索——到底是种种原因不愿相见,还是诗情般依恋那种怀念的状态?

  新闻中以同学聚会变了味来重新审视这句诗一般的话句。当代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同学聚会,变了味,更多人把它当做炫耀的场合,不论是生活的富足还是气质的提升,总之再也不会有当时邋邋遢遢,衣不合体的“原始状态”,仿佛一步从原始社会跨越到现代文明——时尚,潮流,霸气侧漏,美白高帅……变了味,很多人把同学聚会不再看得那么单纯和简单,也许不是一顿饭的事情,也许不再是几句感慨的话语,也许不会再是几句天真孩子的幼稚的话,这也难怪——长大了,懂得了更多社会的范畴;长大了,学生时代的外延似乎不能裹携整个身体;长大了,慢慢走向所谓成熟,化简为繁,对人对事不再从最根本、原始、基础的层面思考问题了;长大了,总归是要得到和抛却一些东西,只是得失问题,孰是孰非,孰轻孰重?这可能在全新的价值观面前被完全颠覆;长大了,失去一些,不要太多就好;长大了,得到一些,不要拿来主义就好……

  相见不如怀念——本意也许有点诗意。少些电话视频,多谢鸿雁传书;少些闲言碎语,多些诗情画意;少些网聊相见,多些笔墨怀念。此句意在说明保持一定距离感的重要性,要的是那种因距离产生的美感、神秘感、期待感。那是一种怀念的朦胧留白遐想,而非一种相见的透明刻画认知——这个角度看来,确实有些许值得称赞。

  然而,从当下社会来看待这句话,却不一定这么单层面地理解。

  相见不如怀念,到底是躲避还是依恋,这是个问题。可能因为现实情况带来的陌生变化以及脆弱心理的应变能力都使得人选择躲避,不见便不需面对这一切新的变化以及所要面对的压力;可能也是因为现实状况,人们对曾经的美好过于依恋,欲用怀念的方式来纪念逝去的青春,这也许不是时间相阻与空间相隔带来的隔膜,只是应对问题时的心理反应罢了。

  时间是把杀猪刀——语粗理不粗,很多人因为不想见了,变得陌生了,少了联系,越来越远。不是否定真挚纯真的友谊,只是确实需要联系来维持、用相见来维系,哪怕是一条短信的温度。不联系的朋友无非是你们的生活轨迹发生变化,分道扬镳的轨道,驶向不同的方向。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这也是我们需要经营的,惨淡不是我们的所想,红火也不是我们的目标,只是日常经营与维系即可,淡如水,却有丝丝甜味儿。

  你说怀念不如相见,相见的亲近着实吸引人,相见的感动确实可以积淀青春记忆,相见的变化确实可以解除长期的神秘世界……

  他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的照片着实触动人,怀念的朦胧确实可以保存昨日印象,怀念的温度确实可以融化冰封的两级深雪……

  相见,何必依恋;怀念,何必躲避。既然有了见的冲动何须理会那些陈杂,这些社会的存在反应的是社会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然而,你我本可以简单应之——就是纯粹的相见,就是看看你我熟悉的容颜音貌,就是说说当年傻里傻气的往事。选择怀念,虽然方式委婉,却心意犹在——只是现代人有时过于敏感,有时过于麻木了。

  相见的不一定没有朦胧美,怀念的不一定总有质感美。

依恋的散文8

  我喜欢竹乡,依恋竹乡,是因为那里漫山遍野的翠竹。

  我没有到过竹乡,与竹也少有接触,却又经不住竹乡的诱惑、对竹的贪婪和牵挂,那就醉梦一次竹乡吧。

  竹,是高大乔木禾草类植物,喜温耐湿。主要分布于南方,尤以浙江安吉最为著名。她地处天目山麓,太湖之滨,是中国唯一以竹为主题的国家森林公园。

  安吉境内面积约1886平方公里,拥有竹林100万亩。因其面积广阔,竹林密度之大,常年绿浪舒卷,浩瀚无垠,亦被称作“竹海”。

  晨曦初露,竹乡便被霞光和清淡的云雾所缭绕,橘红、青绿、乳白交融的色彩构成了五彩缤纷的晨景。房前坡后的翠竹伸展着筋骨活跃起来,炊烟伴着薄雾渺渺升起,竹乡睡足了似的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各种鸟儿啄羽梳妆,呢喃私语,啾啾鸣叫,呼朋引伴,欢快自由地在竹林间跳跃嬉闹。绿茵茵的竹叶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微风拂来,轻轻抖落,滋养着竹林里松软的泥土和依恋竹林生存的其他生物,很是热闹,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居高眺望,远山近岭,竹林连岗接坡,参差有致,层峦叠翠。那随风摇曵的竹枝,起伏的竹叶,连绵天际,令人顿生一种竹海泛舟,随波逐浪的欲望。

  当太阳越然竹稍之上,走进竹林深处时,天色渐显幽暗,山风穿过竹间徐来,你会感觉到湿润的空气,沁心浸肺,清爽怡人。这时,你就能体会到与竹一样的潇洒和浪漫,感受着因竹而被人类赋予的四大文化内涵。竹的常青、竹的空心、竹的坚韧、竹的气节,犹如人的壮丽青春、虚怀若谷、柔中有刚、高风亮节的性情品格。

  踏着竹乡人劳作时踩出的弯曲山路,嗅着淡淡的竹香,在这竹的旷野里,恣意放纵心情。一会儿手把碗口粗细的竹竿,尽力摆动似在云端的竹冠,听竹叶沙沙的'声响;一会儿逗留在破土而出,裹着褐色包皮的竹笋前,观其行态,垂涎其美味。

  林间的竹顺坡就势随意生长,密密匝匝。成竹大约有二三十米高,挺拔高洁,清雅俊逸。竹叶青翠欲滴,遮天蔽日,阳光从缝隙中努力伸展下来,竹叶之间泛着一闪一闪的磷光,更显竹的气质、竹的魅力。

  竹,质地密实,刚中有柔,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记得儿时看过一部有关竹乡的纪录片,灵巧的竹乡人在竹林深处,利用竹子刚柔相济的特点,从这棵竹子腾挪跳跃到临近的竹子,动作自然流畅,敏捷娴熟,省去了许多攀爬的功夫。

  修长的毛竹,在幼竹扎根时生长缓慢,一旦盘根错节,成长极其迅速。其纤细柔美,凌霜傲雨,长青不败的特性。从古至今,多有爱竹喜竹的文人画士,为其吟诗作画,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词曲赋和竹画。纵观历史,画竹之多,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的竹诗竹画。他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至今脍炙人口。

  竹乡,因竹久负盛名;因竹给乡里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因竹又派生出了林林总总的竹器制品;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竹,是竹乡的宠儿,是竹乡的宝贵财富。竹乡也是幸运的,竹子为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入山不见寺,深在万林中。游人看不见,岗翠拔空蒙”的竹乡写照,葳蕤壮观,又岂能是醉梦竹乡所能体会,笔墨所能触及的呢?

依恋的散文9

  我从窗子向外望,看到了很多像我一样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我和他们唯一不同的是,我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这个不大的城市里,找到了一份也算体面地工作。可我仍然摆脱不掉那些农民的习性,比如,我喜欢精打细算,不喜欢铺张浪费;我喜欢在我的小院子中种一些蔬菜,而不是养花;我喜欢串门,不喜欢独自呆在家中;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我尤其喜欢在街上转悠,看着那些满面风尘来往的人们,匆匆的,匆匆的,不能够做任何一次的停留,但我明白我们有那么多看不见的依恋!

  我就是在街上转悠的时候碰到那个叫于小华的年轻人。

  当时我一边看着街两边美丽的橱窗,一边哼着小曲走着。突然伸过一双脏兮兮的手,拦住了我的去路,他用眼睛不好意思的看着我,说,“大姐,问个字行吗?”

  小伙子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只是手太粗燥了,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城里人,但这双手拿着一本精致的杂志《读者》,他灿烂的站在街上,迎着灿烂的阳光,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我说,“好啊,你问吧。”

  他问了一个“鬻”字。我告诉了他怎样读,什么意思。

  他说,“大姐真是博学,肯定是教书的吧。”

  我说,“不是,不过我也喜欢看《读者》,而且喜欢文学。”

  “是吗?”他的眼睛突然发出晶晶然的亮光,这种光芒让他对我,或者对文学产生一种奇异的崇拜。

  “姐啊,我也是文学爱好者啊,呵,这是我的名字,我叫于小华,外地的农村人,在附近的风华建筑队做饭,有空……”

  他没有说完,突然意识到自己未免太相信城里人,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他匆匆的摆手,说,“谢谢”。我匆匆的从他的身边走过,微笑消散在风中,内心的丰富无法在冷漠的城市中传递,我们终究是陌生人啊。

  可不久,我就在我家小区新建的楼群中看到了这个叫于小华的小伙子,那天他挽着袖子,站在小区公用的水龙头的旁边洗白菜,两个大盆里都盛着白菜,晶莹的水滴在菜叶上滴落,阴湿了一大片坚硬的水泥地,他端着菜盆子向他们的厨房走的时候,我就认出了他。

  我喊,“文学青年,你站住。”

  他愣了大概5秒钟,突然向我转过头,我又看到了他阳光一样的笑容。

  “大姐,是你,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我们都是‵文学青年'啊,”说着他哈哈笑了起来。

  “对,我也是。”

  “大姐你看什么书,我这里有很多书,都是从旧书摊买的旧书,全部是文学杂志,如果你看,可以向我来借,我一定借给你。”

  说完,他又爽爽朗朗的笑,让我的心突然被这种愉快感染,我也笑了,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个与我相同的因为文学而温暖的人,在初冬的风中,我终于握住了那双粗燥温暖的手。

  每天上班,我都会经过于小华的宿舍,但我没有勇气走进去,我的文友们说,一个农民工有什么看头,能喜欢什么样的好书,即使热爱文学,也是那种低级的文学。

  可于小华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每天快乐得像阳光一样的洗着那些白菜,认真地烧火做饭,尽管只吃大锅白菜汤,但这并不阻碍他热爱高雅的文学,文学在任何人眼里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否一名不文,还是腰缠万贯,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挡住梦想!

  我终于忍不住对一个农民工的好奇,在一个快要下雪的黄昏,走进了于小华的宿舍。他对我的到来感到很惊讶,他搓着双手,挠着头皮,但还是快乐的为我敞开了他宿舍的门。

  他的宿舍收拾得极干净,被子也叠得非常整齐,床头上放着几本杂志和一个日记本。我顺手拿了一本《小说月报》来看,书页里面有他用钢笔划的不规则的波线,可能那些词句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吧。

  有些词句确实能够触动久远的回忆,那些回忆在寂寞夜空的帷幕中慢慢的拉开,直到我们的心能够毫无羁绊的面对梦想中的星辰。能够保留对生活的回忆,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啊。

  我给他说了我这几年的自考和写作,我说,“我在念技校的时候,就喜欢写作,工作以后,仍然不能说服自己放下,于是自考学理论,练笔写散文。”

  “姐真是有毅力,非常佩服你,我就没有你这样顺利了,我高考失利后,爸爸急得病倒了,所有的重担压在我自己的头上,种了几年田,干了一些零活儿,但不如做建筑工挣得多,我这才离开家干这活,这不,家里给我说上了媳妇,前年刚结婚,生活忙得似乎不能考虑文学,但是总有那么多你看不见的依恋,他在时时刻刻的缠着你,到最后,我才知道,这就是文学,文学是我的快乐精神!”他笑着,扯出了放在床下的大箱子,箱子里放满了书籍和排得整整齐齐的日记本。

  我说,“写作不感到累吗?”

  “累吗?”他看着我,“不累。有些东西,我就是想记录下来。我的父亲在三年前死去了,他死的时候没有看到我上大学,没有看到我娶亲……”

  当时爸说,“孩子啊,我就是依恋着我们的老屋,依恋着地上的庄稼,依恋着你,我愿意活,活着看到你的变化……”

  他的语调慢了下来,眼中也储满了泪水,我对爸说,“爸,您就闭上眼吧,我知道您活着的时候,我没有让你看到我上大学,我没有让你看到我媳妇,没有让您享受到富裕的生活,但有一天我会让这些成为现实,我会带着大学毕业证和我的媳妇到你的坟前去给你烧香。”

  泪水从我的眼中无遮无拦的流下来,我被他的真情告白深深感动了,有多久没有留下赤心的眼泪,终于在我和于小华四目相对的时刻,看到了彼此真实的眼泪!

  他说,“姐,我明天就回老家了,下了雪,天封冻,我们就不能干活了,明年我不来这个城市了,再也不会见到您了,真没想到,你会来找我,真是谢谢你啦!

  他的激动使他想把写给妻子和母亲的信让我看,那些字迹娟秀的火辣辣的情话,那些意味深长的思念,只属于纯洁的心灵,而我怎么能够轻易的掀开那一切呢?

  我没有翻开那本日记,我把它郑重地递到小伙子的手中,我想:啊,那么多你看不见的依恋,那么多你看不见的梦想,它在我们看似卑微的灵魂中升腾起来,一直飞成一条不落的彩虹。

依恋的散文10

  五月,是鲜花抒情的季节

  金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

  花朵成群结队,穿行在铺开的原野上

  一些细节扑面而来,在眼眸里和

  身畔起舞,来触动心的旋律流淌

  .

  红尘有悲欢,有聚散

  落寞、孤独,伤心落泪的事

  花有梦,梦里有情

  筛选花在生命中美的一幕

  遭遇风霜,没人欣赏时也灿烂芬芳

  打开心媚的窗棂,抖落世俗的牵绊

  像每朵花一样,添一份笑容绽放

  .

  有心灵感应相通,知道

  做人和做花一样都不容易

  在花的幽香里,都在

  默默地祷告自己生命的完美

  在逝去岁月里

  留下的歌声,为生存拼搏的情景

  在开满鲜花的大地上,流淌不息

  那一缕缕柔情的温馨,依旧悠远绵长

  .

  依恋在花丛里

  各自述说自己的心事

  荡漾着青春气息,撩泼起

  眼前诗情画意,是梦想中的生活

  人生的旅途上,修来的缘分

  是这美景和相约一起难得的喜悦

  随着脚步的舞蹈,一起彰显

  生命活力,去实现另一种梦想

【依恋的散文】相关文章:

那时(倒装依恋)作文900字04-04

关于家乡的高考满分作文-依恋如昔11-29

精选依恋作文500字三篇01-02

乡情的散文08-2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1

随感的散文08-21

毕业的散文08-20

伪装的散文08-19

感动的散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