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贾村塬散文

时间:2021-04-02 17:16:14 [第四单元]写一篇散文 我要投稿

回到贾村塬散文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划过古城宝鸡的天空,一扫连续多日的阴霾,人们趁机享受着这段难得的好天气。参加战友儿子的婚礼后,我和儿时的伙伴斌相约回生养我的故乡贾村塬。18岁前,我一直在塬上生活、学习,直至那年投身军营,从未离开过。转眼25年过去了,人过中年,对故乡的思念也越发强烈,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到贾村塬散文

  贾村塬古称龙川镇,又称西平塬、蟠龙塬。传说康熙帝西征至此,见镇门楼高题“龙川雄镇”四字略有不悦,遂问回乡养老的大学士党崇雅道:“朕本为龙,此龙何来?”党崇雅随机应变:“君为真龙,此假龙尔。”康熙答:“原来是个假村。”承康熙帝金口玉言,改名“假村”,后代人谐其音唤作“贾村”,贾村塬一名皆由此而来。

  贾村塬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宛如一条巨龙,盘亘在黄土高原上,龙头在塬西南部渭河北岸的蟠龙,龙尾在塬北部紧靠千河西岸的龙尾村。它东起千河,与凤翔塬隔河相望;南依渭河,与秦岭对峙;西至金陵河,与陵塬为邻;北靠千阳岭,与吴山相连,可以说风水极佳。塬东部的灵龙、上官、扶托村,南部的戴家湾墓地,西部的金河,北部的桥镇都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玉器、兵器和石器出土。1965年,在贾村出土的“何尊”,内有122个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2009年在桥镇境内发现的“华夏第一瓦”,把我国用瓦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塬对面陵塬下的北首岭遗址,比西安半坡遗址还早四百多年。宝鸡是炎帝故里,周秦发祥地,“CHINA”是中国英文译名,来源于关中方言对长安的发音(cháng nǎn),出自于秦的音译(chin),是“秦”的谐音,过去世界各国称中国为“秦”,陕西也简称“秦”,由此可见,文化积淀之厚重。

  一条新修的大道,借着桥梁从地面一跃而起,扭着身子,如同游龙一般,弯弯曲曲地通向塬顶。我和斌沿路跋涉而上。路的两旁,陡崖绿茵茵,高有树,低有藤,虽不茂密,但秀气可嘉。马兰是这条路的忠诚卫士,路走到哪里,它就跟随到哪里,不离不弃。古人称赞其“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虽已浓冬,难以看到幽兰色的马兰花,但它仍将最后一点绿意拼命表达。扎根于土崖底部的胶东卫矛,看起来很得意的样子,肆意伸展细细的枝条,厚而浓绿的椭圆形小叶,不见一点枯萎,一大丛一大丛的,相当欢实。这些攀缘土崖的高手,不但给冬日里单调的黄土披上了绿衣,还吐出了鲜红的小豆豆用来点缀。颗颗扁圆形的小红豆,散布于绿叶丛中,数量不多,但鲜艳异常,尤其在沟畔崖边,迎着冬风,如小精灵般招摇,又如褪去黑点的七星瓢虫,静等阳光的温暖。

  踏上塬顶,最抢人眼球的当数“陈仓大牌楼”了。洁白高雅的汉白玉,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彰显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周秦文化发祥地独特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伫立塬边,向南远眺秦岭之上皑皑白雪冷气逼人,近看滔滔渭水绵绵如带,鸟瞰市区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古城美景尽收眼底。北边,塬的深处,是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重要组团蟠龙新区建设工地,一座座吊塔高耸入云,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台台推土机、挖掘机和渣土运输车来来往往,工人们有的正在安装管道,有的正在架建钢构厂房,数十处工地不断传来隆隆的轰鸣声,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好风凭借力,借梯能登天,建设者日夜鏖战,城市“北上”梦想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

  天色渐渐暗了,喧嚣沸腾的工地也安静了下来,月亮在头顶升起,将一片银色洒满原野,黑影处传来三两声犬吠声,打破这夜的宁静,尔后一切又都淹没在黑暗中去了,我们一路走着,仿拂回到小时候的感觉中去了。月下散步就这般好,好在什么都能想,什么都能谈,也可以什么都不说,便觉得自己是天下最自由的人,正合了幽隐爱静的心境啊!这对天天生活在物欲横流、喧嚣嘈杂城市中的人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那塬,那路,那月光,我们好象到了另一世界……

  早晨,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闻着扑鼻的芬香,听着鸟儿的歌唱,几个小伙伴来到塬下清清的金陵河里摸鱼嬉戏,心里是那般的坦荡无私,毫无杂念;中午乘着火辣辣太阳的脚步,再次踏上原来的路,回到家里向母亲炫耀,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傍晚时分,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辉,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归家的路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和一头头活泼的小牛犊跟在它们母亲的后面在尽情地撒欢,几个淘气的孩子哼着乡村的小调,用鞭子驱赶着那些调皮的牛羊,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曲”,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满乡土味的小路上。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镜子,把光辉洒满全村。周围是一片寂静:树、草、庄稼的酒醒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青蛙和虫也停止叫喊了,狗不叫了,牛脖子下的铃铛也不响了,这首独一无二生物交响曲结束了。我躺在凉席上,仰面蓝色的夜空,一颗一颗数着星星,寻找着属于我的那一颗星辰,感叹世事万物!外婆拿着蒲扇,轻轻摇了几下,打着老盹,在这个茫茫的'月下,修心养性,生命便多了一些独处的空间,这时,我想到了遥远的月宫,我不知道嫦娥吴刚是否也在月中感叹!遥想心事呢?

  散步,散心,散情,忽然想起唐朝大诗人王建的二句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时,一切世俗的淡漠,一切心事的爱恋,一切私欲的蠢动,都在月光下淡去,我仿拂感到心域被无限放大,享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心光如日,心音如月,心静如莲,心平如水,心明如镜,心宽者则轻天下……

  月静、塬静,心静,构成了一幅水墨画,我思绪游历在苍穹瀚海中,抚摸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舅舅家在塬上杜家凹村,是一个响当当的族群,在明清科举时代产生过 7名进士和举人,清代宝鸡县志明确记载“杜家凹容姓乃宝鸡之望族也”。在当代,如中组部原秘书长容恭(即何载)、宝鸡名儒容儒、书法家容克家、容绍都是杜家凹容姓的杰出代表。因此,塬上有了“到杜家凹不要卖文,到广福不要精能……”说法。容家之所以人才辈出,与他们流传了几百年的家训“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密不可分,也与贾村塬厚重的文化积淀密不可分。此时,我回头看了看斌,他和我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有几十年交情,这一路与他谈了很多,谈及生活、日子和人生。他人品极好,平时不善言词,不事张扬,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虽然没有上大学,但高中毕业后一直在打拼,现在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老板了,又担任村民小组长,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为自己多一单生意忙着奔跑,为村民的生计忙着开网站销售农产品。闲暇时,他吹笛子、拉二胡,享受和传承先人们崇文尚义、耕读传家又不墨守成规,开拓创新的农耕文明。塬上,象斌这样的人很多,我想,这也是贾村塬不同凡响之处了。

  夜要往深处走去,星星亦忙活着,月亮带着圆缺正行在天边,尽管故乡黄土依旧,但蕴藏在其下丰厚的历史和沉默在其后无尽的故事多么值得我们去思考。我爱你,我的故乡,我的贾村塬!

【回到贾村塬散文】相关文章:

贾平凹散文08-12

花好贾蜂散文04-09

回到彼岸的渡船散文欣赏04-17

半壁梯田半壁村散文12-19

贾平凹散文读后感08-11

回到原点04-30

回到终点05-10

回到原点04-28

回到原点07-13

作文回到原点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