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文散文
微雨窸窣,断桥青石,她长眠于此。
一、她本是峨眉山下静池里的一条蛇,那里幽深僻静鲜有人烟。她在水里游,看遍山中花色朦胧叶脱藤枯。水清冷难耐,常人难以忍受。她是蛇自然非常人。加之山谷中落英缤纷入池中,久而久之便多了一份灵气。
一日,她在池中打盹。烈日高照,晒得水面滚烫。自然她游到了水底。刚刚入水,水面顿时掀起了“巨浪”波浪一圈打着一圈直至池底。她猝不及防被水波狠狠地打中了腹部。这下子,整条蛇都清醒了。她瞪大了眼睛从水底往上看,一个衣着普通的妇人正在洗脸。只见其双手合拢探到池下,舀了一瓢水。“哗啦”水花四溅,随之脸上的污泥便掉落池中。
青蛇看着牙痒痒恨不得把她撕碎,这个山野村姑竟然敢污染自己朝夕处之的静水。不过青蛇没这么做,毕竟自己不是一条毒蛇,还是有善心的。于是她游上前,在浅水面上一边游一边摆尾巴。明眼人都能看出她在警告妇人。这妇人倒也识趣绕道而行。
这时这妇人金光一闪化身白衣女子,左手持白瓷玉瓶一只,右手拈翠柳一束。正是观自在菩萨,她马上低头静听教诲,深知自己刚才耀武扬威到了太岁头上。谁知观音笑道:
“你这小蛇倒是伶俐,我本想考你是否心存善念,倒是没看错。你在这池中呆了1000年,吸收池内及谷中奇花异草之灵已有仙气。但若想成仙必定忘掉世间万物不留尘念。你若能谨记此言,必能得道矣。”
说着观音一挥柳枝,她便化为人形。
“见你肤色为青,就赐你名为青儿吧。”说着就腾云驾雾而去。
“谢观音菩萨!”青儿激动地差点现了原形。
青儿好奇地望着水中的倒影,那个人真的是自己吗?她舞动着手,影子也学她。她甩一甩秀发,水中的人儿亦如是。她像个稚嫩的孩童和自己的身影嬉闹,这是她1000年来第一次重获新生。
人类的世界青儿不懂,她在池中静养时偶尔听到林中鸟儿碎语。人类是可怕的动物,他们长着邪恶的心。
心,心是什么。青儿不懂,因为她没有心。
二、成和年间,山水大发,汹涌流入西门。忽然水内有牛一头见,浑身金色。后水退,其牛随行至北山,不知去向。哄动杭州市上之人,皆以为显化。所以建立一寺,名曰金牛寺。
寺中一和尚号法海。自小学的便是擒妖捉鬼之事,寺中弟子内数他最有佛缘。寺内有条戒规:行冠礼时便要放弟子修行。能否得道就看个人造化。
住持临行前赠与法海一钵盂以及一禅杖。一路上孤魂野鬼见了他立刻魂飞魄散,此人修行可见一斑。法海隐约记得住持悄悄对他说的话若是有朝一日将千年蛇精收服便可得道成仙。
一日法海在客栈小憩,忽觉不远有妖气逼近。手中钵盂亦变得格外沉,必定是个法力高强的`妖精。法海向四周环视眼睛便定格在一青衣女子身上。此女子一袭青色薄纱披肩内着廖白丝质裙,腰间挂一玲珑翡翠玉石坠,脚踩梨花刺绣屐。青丝饶头眉眼盈盈。法海从未见过如此动人的女子不禁忘得出神。
青儿觉察到有人盯着自己便也寻着目光找去。一男子,眉目清秀,身形挺拔,却衣着奇特,手持一碗还拄着拐杖。世间竟有这样的人,明明年纪轻轻却当起了叫花子。青儿不禁有些可怜他了。
想着便摸着衣袋掏出一把铜钱上前丢在了法海的钵盂内。法海回过神来钵盂内已经装满了铜钱,顿时他脸色由红转青,这妖精把我当成了叫花子。竟敢如此羞辱我,正想要念咒却看到青儿对着他笑。
那笑容没有一丝嘲讽的恶意,像是春天的风吹在脸上痒痒的却暖暖的。法海怔住了,那青衣便消失在人群中。
一连几日青儿脑子中忽闪着男子脸色通红的样子,吃饭时也禁不住笑出了声。饭粒呛得她捶胸顿足,笑出了泪。青儿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很想再见到他。
法海被青儿无意间羞辱过后亦难忘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蹙。某日法海在屋内静坐,忽闻住持之语:“她就是蛇精,收了她你便成仙。别忘了为师对你的教诲,成仙事大凡事皆小。别因为她误了自己。”原来住持料到他命中必会与其相遇便来点化助他成仙。
法海点了点头,说谨记住持教诲。他的心中荡起了一层一层的涟漪却强装镇定。
再见时两人怀着不同的心情。法海不能多想,他怕乱了心绪。
法海将食指中指并拢放在钵盂上口中念出一串咒语。青儿顿时感觉自己变得十分沉,像被什么压着喘不过气,她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眼前的男子竟要收了自己。她还记得自己怀着期盼的心翘首以待和他的相会,直到见到他的前一秒,还在琢磨要说些什么。法海看到青儿乌黑澄澈的眼珠里面都是惶恐痛苦伤心,晶莹的珠子在里面打转正似夏日晨曦中荷叶上的露水,一滴一滴砸落在青石阶上像针刺在他的胸膛。
青儿忽觉胸口隐隐作痛,那是心在痛吗?可是我没有心啊。
原来没有心也能感觉到痛。
三、法海将青蛇压在断桥的第二根柱子下。
法海禅师吟罢,一夕坐化了去。
临去时,亦作诗四句: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青蛇文散文】相关文章:
文 竹08-19
散文与自然散文02-05
若癫文04-04
叙事文作文07-29
什么是互文11-02
什么是互文11-02
吴文英:浣溪沙11-03
吴文英:浣溪沙11-02
吴文英:浣溪沙11-02
如何“言之有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