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2-03-01 17:03:53 习俗 我要投稿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精选22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精选2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精选22篇)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一是说,此时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二是说龙施雨水,祈求年丰。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炒“料豆”、“撒青灰”、“围仓”。这天,还是某某传统的某某古庙会。

  料豆,即黄豆,又称“蝎子爪”。料豆有咸甜之分,咸料豆首先把黄豆用盐汁渍泡后,用慢火炒,一般炒到豆粒发出爆响,豆皮炸出裂纹便可;甜料豆把黄豆渍泡在糖水中,然后再炒,有的在豆粒将要熟时,直接往上加糖。邹东山区个别地方用花生代替料豆。当地有在太阳不出来之前炒完料豆的风俗。传说吃蝎子爪不挨蝎子蜇。

  围仓要在天亮之前举行,农妇在院内、大门口、场院内用草木灰画囤梯、打灰屯、撒五谷。围仓时,用青灰(草灰)围成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意为希望粮食满仓,五谷丰登。

  二月二这天不从井中打水(有的地方等太阳出来即可),怕“怒龙王”;不动针,怕刺伤“龙眼”;妇女不在屋内梳头,更不准用长绳,免得屋上掉蛇(俗称“长虫”)、蚰蜒、蝎子等。二月二,境内多数居民还有吃鱼的风俗,称为“熏虫”。民国年间,这天为年节尽头,“社火”至此停止,各行各业多少是此日开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有兴云布雨的本领,春耕播种季节,旧时南京郊县的农民,为求丰收只得祈祷龙神的保护,寄希望神龙呼风唤雨,故二月初二形成许多崇龙习俗。如到江河湖畔祭祀龙神,规定天亮以前不得到江河挑水,以防伤害“龙身”。妇女在该日要停止针线活,以防刺伤“龙眼”,此日饭食皆以龙名,面条谓之“龙须面”,饺子谓之“龙耳朵”,饭叫“龙子”,饼叫“龙鳞”,团子叫“龙蛋”等等。

  明《宛署杂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亦名引钱龙。”郊县农家还有“撒灰囤儿”的习俗,在庭院中用草木灰撒成大小不等的“灰囤子”,在每个灰圈圈内,放一小把稻谷、麦粒或玉米、豆子,这是将灰囤子比作粮囤,讨“五谷满仓”之意。

  在城里还流传着“二月二,家家户户接女诉冤仇”的习俗,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女儿回来后倾诉在夫家的遭遇,父母劝慰自己的孩子,怎么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妯娌和睦。女儿在公婆家辛苦了一个正月,也好就此在自己的父母家休息休息,和闺中好友一起出去踏青游春,话话家常,过几天轻松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2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剪发,让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但二月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大名——“中和节”,在天津,中和节也是一场美食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天津的风俗是吃煎焖子和烙饼。煎焖子俗称煎龙鳞,寓意煎除害虫;烙出的饼叫龙鳞饼,有保护龙身的意思,老人们还从院门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钱龙”。

  在天津,最颇负盛名的“龙抬头”美食是煎焖子。天津焖子也属于凉粉类食品,但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酱油等作料,清香爽口,回味绵长。另外,早春时节冷热不定,热食属阴的焖子,平衡兼顾,颇有创意。

  记得前年的二月初二,妈妈刚给我理完发不一会儿,姥姥打来电话:“你们快来家里吃焖子吧!”我们即刻出发。一进姥姥家,煎焖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餐桌,对姥姥说:“您做的焖子太香啦!”于是洗手、上桌、开吃!

  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煎焖子,一边听姥姥讲述二月二龙抬头吃焖子的来历,姥姥说因为白色的焖子要切成扁块,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制作时每片焖子两面又都被煎成金黄,所以用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人们希望它努力治水,保佑丰收年景。

  姥姥的话也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习俗,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我想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传承下去。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3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正式形成民俗节日是在元朝。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的好坏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春雨的企盼,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这往往被人忽略。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

  又叫“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谚语。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由当家人来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名曰囤,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以祈丰年。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相邀畅饮于山野。建国后,此俗已废,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此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4

  二月二龙抬头是北方才有的习俗,可是今年不同于以往。在我们南方也举行了一次活动。家里人都兴奋不已,忙这忙那的,当然是为了上街观看舞龙表演。妈妈说:“我小时候也举行过一次,可是家庭贫困,没办法观看那舞龙。”我真心鄙夷:有什么好看,又不存在这世间。转念一想,就当满足母亲的愿望吧。我最终和他们一同前往,我也想见见神话中的龙能被舞出什么样。

  来到东街,这里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废了好大力才挤进去。路边的小摊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有画糖人的,有卖动物面具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看着很好吃的汤面,让人目不转睛。

  街上灯火辉煌,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啊!是舞龙灯的队伍近了,走在最前面的人舞着一颗龙珠,后面三排人齐心协力舞着龙。从远处看,如同一条飞龙在人群里穿梭,转圈,真是栩栩如生。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抓紧我的手,防止我摔倒。母亲带我来到一处摊子面前,对师傅说:“来两碗龙须面。”听到这个名字我十分困惑,看向了做面的师傅。那个师傅在抻面的过程中融入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时而引蛇狂舞,仿佛活了起来;时而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

  抻至最后,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到地上,另外一端举过头顶,不停抖动。好似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淋漓尽致。龙须面是一种又长又细,用火可以点燃的面条,因酷似龙须而得名。母亲对我说:“吃龙须面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了龙须面才算是真正的过节。”我回应说:“嗯,原来龙并不是只存在于神话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这一次过节,我改变了以前根深蒂固的想法,并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懂得了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无价之宝。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5

  猪年初至,冬之风便裹着春之雨,席卷到了这个春意浓浓的小镇。

  临危微坐,阴风怒号,震天撼地,一派雄壮、狂野的景象。这股狂风,呼啸而至,卷来了万千片墨黑的黑云,松树在哀号着,白杨在瑟缩着,高楼在遮掩着。一柄柄闪亮的锋利的短刀冲过大漠,卷过阴山,撒下一滴滴枪弹似的雨点,打过来了!

  晶莹透亮的玻璃被划下了累累的伤痕,一声声哀号也随着猛烈的狂风刺入人们的心腑。好似四面楚歌,仿佛有百万雄师埋伏在周围;又似鬼哭狼嚎,仿佛厉鬼与猛兽在窗前徘徊。偶尔一声惊天的惊雷,蜿蜒的伸展着玄紫的身躯,那是一只神蟒在飞腾。哦,我的心潮在奔腾流转,仿佛要撞击出胸膛。那支声声不息的交响曲完全征服了我,那种九鼎千钧的力量,是多么的不可战胜啊。它在怒吼、在咆哮、在反抗。无数个垃圾袋,被它卷上九重天;无数股“哗哗”流动的污水,被它挡回厂房;无数腾腾升起的乌黑的烟雾,被它封回了烟囱。这种自然的神奇力量,我相信它会把日行千里的火车推翻。初出云雾的春雨,在这股强劲的风暴下,丢弃了原来的细小和轻柔,变得凶悍、勇猛,冲刺着想自己滋润的目的地奔去。打开一层钢窗,一阵阵“噼里啪啦”由远到近,挤入了房中。

  路灯发出昏暗的光线,护佑着苦读的学子们平安回家,可是狂风阻挡了他们,真是寸步难行!不一会儿,一滴滴晶莹的雨点便包裹了他们,一股股疾风让他们深感严寒。泥泞的漫漫归途如何回家!

  放目远望,往日绚丽多彩的夜景失去了光彩,变得黯淡无光。不少招牌都关了灯,有些广告、指示牌,都被吹弯了!道路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全部被滴滴雨点淋湿了,有的地方成了布满涟漪的小湖泊。

  夜已经晚了,狂风依旧呼啸着,没有一点消歇,听着那连绵不断的呼啸声,尽管被窝里暖气融融,可我却仿佛被冷风包围,雷声时时响在耳际,让人万分恐惧。这风,盼望你在夜晚重归宁静吧!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6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称为“龙抬头”。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一天有很多习俗。除了理发的习俗之外,也有关于美食的很多习俗。二月二吃的美食,都会被带上“龙”的头衔。比如吃饺子是吃“龙耳”,吃面条是吃“龙须”,吃春饼是吃“龙鳞”,吃猪头肉是吃“龙头”。而我要说的炸糖糕也是二月二必吃的食物,比喻为吃“龙胆”。

  我们家吃的糖糕是自己做的。先起锅倒入适量的水,水里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和白糖,将水烧开之后关火,倒入面粉,用勺子进行搅拌,搅成没有干粉的面絮,到不烫手的时候,下手和成光滑的面团。将适量的白糖放入碗里,糖中加入少许干面粉搅拌均匀。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大小差不多的面剂,揉圆按扁成面片,然后包入适量的白糖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捏紧封口,再次滚圆按扁成饼片,剩下的也次序这样做好。

  看着看着,我的手按捺不住了,嚷着要帮忙炸,奶奶说:“首先将锅烧热,然后倒入大量油,再拿一只筷子伸进油锅中,看到筷子周围冒泡就可以下入糖糕生胚。”我毫不犹豫地把第一个生胚放入油锅中,因为放的时候过于用力,油弹了出来,吓得我后退好几步,奶奶急忙告诉我:“这个生胚要轻轻地放入油锅中,在锅中给它翻一翻,防止粘锅。”我按照奶奶说的做,越做越顺手,炸至金黄,捞出控油时,我的眼睛里都冒着光了,口水不受控制地从嘴里流了出来。赶紧拿了一个吃,发现趁热吃的口感和味道真是筋道味香甜。奶奶说,二月二龙抬头,吃糖糕代表着一年到头健康又好运。

  人们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7

  二月初二,是一个与节令关系极其密切但又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日子,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

  二月二,这天被人们称为龙抬头,因为在农历的这一天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和惊蛰。在这些日子里,大地万物开始复苏,冬眠的"龙“(古人想象的),此时也被隆隆的春雷声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这天又被叫做青龙节、春龙节,相必这也是龙抬头的由来之一吧。

  有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也有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一听这些谚语,让人立马就有一种富足、有活力、有盼头的感觉!

  二月二到来之时,立春已过,雨水已过,万物复苏,树木花草已经回黄转绿,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非常适合去踏青郊游了,所以有了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郊游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青山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你看,雨后天晴,在春雨的滋润下,花草树木都争先成长,给大地披上了清新的绿装。

  二月二,好像是最接近我们生活、习俗最多的节日。比如在传统习俗里,为取龙抬头之吉兆,儿童在二月二这天,会举行“开笔礼”,现在也有些学校会举行这样的活动,祝愿每个孩子长大后会断文识字。有歌谣是这样唱的“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儿歌,“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都是在表现春天的气息吧。

  还有就是流传至今的剃龙头的习俗,那就是在二月二这天,人们会争先恐后地迫不及待地去理发,称之为“剃龙头”,据说在这天理发可以让人一年鸿运高照,一年都有精神气。在正月,大人是不让去理发的,这是非常重要的,至今被人们熟知的不去破坏的禁忌习俗,那就是“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熬了一个正月,估计头发也迫切需要修剪了,刚好借龙抬头之喜气,去剃个龙头。

  龙抬头这一天,除了习俗,在民间还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这天妇女不可以做针线活,因为龙要抬头望苍天,如果要是做针线活的'话,会刺伤龙的眼睛,是不吉利的。

  龙抬头这天的习俗还有很多,比如起龙船、放龙灯、敲龙头、吃龙食等,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所有食物都来带着“龙”字来沾点“龙气”。

  除了龙气,我倒是觉得这个不是节气胜似节气的日子,更接地气,一是这个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二是大家都愿意约定俗成的去接受它,去发扬它。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8

  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可是很讲究的。

  早上起床,奶奶就开始忙活着摊煎饼,煮玉米粒。这东西可有些讲究,我们的煎饼与山东煎饼完全是两回事。它的主要原料是小米,把小米在水里泡涨,然后拿到小巧的石磨上反复碾磨,就会流出乳白色的小米汁,摊煎饼前还要在小米汁里放上花椒、盐等调味品。摊煎饼用的是特制的煎饼鏊子,鏊子的形状很怪,其他地方的人大概从没见过。它的大概形状有点象古代将军的头盔,且能够四平八稳地立在火口。与头盔相异的地方是它的顶部,它的顶部有碗口大小,中间凸周边凹,似乎真有个脑袋顶着。摊煎饼的时候把米汁用勺子舀在鏊子顶上,然后扣上一个摸样更古怪的盖子,待个三五分钟,一个黄灿灿、香烹烹的小米煎饼就出鏊了,浇米汁前还可以现在鏊子上放点花生,浇了米汁可以再加点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吃煎饼总要喝点稀饭,这稀饭就是煮玉米粒。它所使用的玉米粒是把玉米蜕皮打小之后的袖珍玉米,颗粒充其量不过绿豆大小。熬的时候里边放有花生,红绿豆,柿子皮等辅料,成品有点类似八宝粥,甜腻润口,不过多了玉米一味。

  在这天,玉米除了给人吃,还得拿去喂乌鸦。一般家里有小孩子的才会这样做。给孩子一碗煮熟的玉米粒,让他们插在房子附近的树枝、圪针上待乌鸦吃。这一做法的由头是乌鸦吃了谁的玉米谁就聪明,日后是能做状元的。不知道我考大学是不是小时侯贿赂了乌鸦的缘故。

  中午大部分人家都吃饺子,我们这地方,饺子就是节日主食,凡过节,其必不能少。观晋东南一区,大多也是这一习俗。我想晋菜未能跽身中国八大菜系多少与这个传统有点关系吧。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9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我从睡梦中刚醒来,望窗外吟到。

  今天是农历二月,枯黄了一冬的草木苏醒了过来,所有的草木都萌芽生长。加上刚下的春雨,所有的一切都万物一新。

  一旁的妹妹正憨睡着,我摇了摇她,终于醒了。正好,外公来了:“快来!看外公我唤龙!”我与妹妹,赶快兴奋地跑出去,见外公正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虔诚地敲击着房梁。妹妹慢脸的疑惑,我解释道:“这是唤龙,你不知道吧?这是中国古代的习俗,要把冬眠的龙给唤醒。”妹妹似懂非懂地说:“我——懂了。”“唤龙之后还要用草木灰向鸭井台引一条灰龙。”我又给妹妹解释道。“哥哥,还要引多少条龙啊?我怎么没看到龙呢?”“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龙会飞,大概看不见吧!”我无法给这天真的妹妹解释。“或许,你长大就知道了!”我终于想出答案。

  “彬航,去拿点谷糠!”我使劲地搬出来了一袋谷糠,“这又是唤龙吧!”妹妹猜到了。“你想一想,这次要引什么龙?”外公问道,我俩期待着妹妹的答案。“谷龙?”“草木灰,灰龙。谷糠的话?糠龙!”“啊哈哈哈哈!糠……糠……糠龙!”我大笑道。“草木灰,灰色;谷糠,金色,金龙!”聪明伶俐地妹妹又猜到了,我仍未从欢笑中挣脱。

  “走!去唤田龙!”

  半路中,个个都在开爆米花。

  我和妹妹唱起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童谣了。“唤田龙啊,就要打着灯笼从田边挑水,一路上就要撒下许多水,龙便会到我们家。”“这好麻烦哟!”“这习俗其实挺好玩的!”现在人人都去理发店去剃龙头了,我们却不一样,是自己剃龙头!外公拿把剪刀咔嚓就剪完了。

  “外公,我想买爆米花!“妹妹嚷嚷道。“今年不必买了,我们自己炒爆米花!”“好耶!”我与妹妹高呼道。

  被炒开花的黄豆玉米不就是爆米花吗?“还是自己做的好吃!”外婆说,“既卫生又美味。“我赞成。

  外面又下起了春雨,外公高兴极了:“二月二,龙抬头,今年丰收何须愁?”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0

  农历二月二日,一声战鼓似的春雷在天边炸响,并如同波浪一般滚过广袤的原野。正是这声雷,震裂了寒冷沉寂的天空,摇撼了毫无生气的大地。远处白茫茫的地平线上,耀眼的角宿星正在升起。相比起那有气无力的爬上天幕的太阳,角宿星的升起则更显得雄浑有力,真不愧是“龙抬头”啊!

  随着巨龙的醒来,蛰伏在洞穴里的虫兽也开始伸展四肢,泥土之下的嫩芽也好奇地探出了它们的小脑袋,蜷缩在被窝里的人们也睁开了双眼,忙忙碌碌地开始迎接巨龙的醒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我循味找去,原来是奶奶在煎春饼。只见奶奶娴熟地翻着那几块龙鳞似的饼子,并不时地在锅里添几勺油。那浓浓的香味迫使我走近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春饼呈金黄色,如同刚刚升上天空的太阳,锅中的油更是衬得这春饼金光闪闪,让人馋得发慌,换作是猪八戒的话,恐怕早已垂涎三尺了吧!

  突然,在这令人着迷的油香之中,又多了几分沁人心脾的草香。我走到屋外一看,原来是爷爷在撒草灰。只见爷爷将草木灰撒在门口,说是让邪祟永远进不了家门;将草木灰撒在宅院,说是让龙始终在家中盘旋;将草木灰撒在井边,说是逗龙王出来,好让一家人在这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不一会儿,家门外也热闹了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些大人牵着小孩儿的手,带着他们去剃“龙头”。孩子们连蹦带跳,大人们也有说有笑。这情景,比起冬日里那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的景象来,可真是热闹了不少,看来巨龙的醒来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不少生气。大人小孩儿们之所以要去剃“龙头”,就是为了让自己从头到脚都焕然一新,在新的一年里迎来更多的好运,而且,如果不剃头,头太重了而抬不起来,就不能“龙抬头”了。

  时间已过晌午,我的肚子也开始叽哩咕噜地唱空城计了。走进家门,一阵清香再一次袭击了我的嗅觉,并成功地勾起了我的食欲。走进厨房,只见妈妈正在往锅里下饺子。我凑到锅前一看,那些饺子都乖巧地躺在锅中,如玉一样洁白而又水灵,仿佛真的是从水晶宫里捞上来一般,怪不得人人都称水饺为“龙牙”呢!

  此外,在这一天里,人们还要端着烛火照房子照墙壁,因为“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还要用木棍来敲击墙壁,因为“二月二,敲房壁,老鼠毒蛇无处避”……

  二月二的习俗还有很多,不一而足,但我们应该知道,龙,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将龙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让龙文化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1

  今天是二月初二,用大众点的话来说就是龙抬头。那你知道在二月二的时候,有什么禁忌和习俗吗?不知道的话,我就给你讲一讲吧。

  二月二称为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这也成为了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抬头又被称为农事节、春耕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俗称龙抬头。

  介绍完龙抬头的由来后,我再向你介绍一下与龙抬头有关的习俗吧。

  龙抬头时都要去剃头发,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所以在二月二这天剃剃头,一年都会有好精神头。在二月二这天,民间饮食也多以龙为名,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面条叫扶龙须这些习俗寄托了祁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二月二这天,北方多祭祀龙神,南方沿海地区会祭祀土地神,希望通过敬龙祈福,可以保证这一年五谷丰登。

  这就是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由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自己去找找吧。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2

  今天是“二月二”又称中和节,俗称龙抬头。

  民间有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后雨水渐多。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在北方,这天也叫“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据说在这一天,人们通常要理发,体表这一年都有好运气!所以我也不例外,下课之后再去,希望可以给我带来好运!你们也记得去啊!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3

  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中国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4

  今天是二月二,所以我早早就起了床,和小伙伴们出去玩乐。

  当我和伙伴们玩的正好时,爸爸突然叫我去理发,我却不高兴地喊了一声:不去,爸爸就走了。我心想,理发店人那么多,根本不行,我又和伙伴们玩了起来,玩了一会,我回到了家,妈妈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还没等我说,妈妈就说:今天是二月二,是理发的吉日,妈妈听老人说,今天是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之日,也意味着在此之后雨水会渐多,也有人认为:龙抬头是百虫开始于初春苏醒,该日也正是传统的理发吉日。听完妈妈的话,我也决定去理发,让龙王多下点雨。不久,我来到了理发店。

  今天的人可真多,我自言自语,我无趣的看起了报纸,1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到我了,我先洗头,洗完头,我就正式开始理发,理发师拿起剪刀和一些工具,横二下,竖二下,只见头发向下掉不一会儿,我便成了一个小光头,照镜子一看,和和尚头没什么区别,我剪完了头,真希望龙王能快快抬头,多下点雨,人北京多增加一点水,走出了理发店,我回到了院子中,看见了小朋友们都没剪头,我便把妈妈告诉我的传说说给他们听,他们听后也纷纷去剪头了,好让龙王多下点雨。我回到了家,妈妈说晚上带我去吃阿田大虾,鲜美的大虾加上新鲜的菜,味道别提有多美了,我兴奋的嘴都合不了了,吃完了饭,我回到了家,突然想起今天是青龙节,我还记得儿时的话语,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今天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一切动物,植物又重新复活了。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5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你听过这首童谣吗?它叫做《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河南习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这个“龙抬头”的习俗,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时辰,玉帝大发雷霆,下令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河干了,庄稼枯死了,大家没有粮食可吃。病的病,倒的倒,所有人都束手无策。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偷偷下了一场雨,玉帝知道后把它困在人间,要等到金豆开花时,才能再上凌霄宝殿。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把玉米做成了爆米花骗过了玉帝,使青龙重获自由。青龙于是又一下了一场雨,作为感谢。几天后,稻田变成了原来生机勃勃的样子。从此,以“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一来。

  在我的家乡濮阳二月二有剃头的习俗。大家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今天二月二我和爸爸去理发时,一进门就发现店里的人特别多,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我赶紧跑过去排队。等啊等,一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们了。当我们理完头发离开理发店时,进店理发的人还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

  在二月二这天,我们还有摊煎饼的习俗。传说二月二是乐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掩埋龙王的抬衣。这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今年二月二这天,没到中午时间姥姥就开始摊煎饼,姥姥先将荠菜洗净切成末,再把面粉加入水搅拌成面糊,然后再将鸡蛋加入面糊中,放一些盐和鸡精,搅拌均匀。最后,在电饼铛抹一层油,舀2勺面糊,倒在锅中,弄成圆形,煎成金黄色翻面再煎1分钟即可装入盘中。姥姥的操作娴熟,不大功夫就做了一盆煎饼。外酥里嫩,真好吃。妈妈喜欢吃得时候蘸辣椒酱;爸爸吃煎饼绝对一流,在饼里夹入土豆丝、洋葱、辣椒等裹着吃;姥姥吃煎饼时喜欢蘸蒜汁;舅舅喜欢往煎饼里裹肉吃,全家围坐一起,吃的津津有味,开开心心。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无论家乡风俗怎样的不同,只要亲人能团聚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6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日,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不同的风俗吧,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家乡的龙抬头风俗。

  我们家乡二月二的吃俗是炒黄豆、爆米花、炒蝎子。面粉发酵切成小方块,油锅里炒,叫炒“蝎子。福州人二月二这一天要吃咸稀饭。原料是糯米、芹菜、葱、蒜、虾皮、肉等。这是因为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很少吃到鸡鸭鱼肉等,只有在春节时才能大吃一番,但春节往往有好多食物吃不完,剩余食品又不能浪费,二月二便做大杂烩的稀吃。故且叫勤俭节约日吧!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我们家乡还有有一个习俗,家家户户,这天的早晨,在院子里用草木灰,撒成一个园圈又一个园圈,大圈套小圈。或者是一个方块,大方块套小方块,叫做粮囤。有的还在这么多的粮囤上画上梯子。企盼夏秋有好收成。就叫盼丰收日吧!

  我们家乡龙抬头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你们家乡的龙抬头有什么风俗跟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7

  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8

  农历二月初二,传承千年的这一时令节日,被附会了各种有趣的民俗内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说,“二月二”与天文、气候、农事、卫生、学业都相关,这一天故事多、讲究更多。

  “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据说,“二月二”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俗称“龙抬头”。

  “二月二”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北方一些地方旧俗,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要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要烧香上供,这叫“引田龙”。但也有相反的,有的地方这一天忌担水,生怕带回龙卵或惊动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这一天的食品也多以龙命名: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食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以示吉庆。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传统习俗:“龙抬头”吃面条。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19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20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21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 篇22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的作文(精选22篇)】相关文章:

二月二龙抬头07-25

二月二龙抬头祝福语02-26

龙抬头习俗作文01-05

二月二,龙抬头07-25

龙抬头习俗作文6篇01-15

二月二的习俗作文12-12

二月二习俗作文12-11

勇敢抬头作文650字10-28

抬头,微笑作文250字10-28

“抬头做人”作文8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