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

时间:2021-06-15 18:55:07 习俗 我要投稿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河南的春节有哪些呢?就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是从腊月初旬开始的。“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为什么要熬粥呢?是因为人们想来年有个好收成。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天一擦黑: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天不仅要放炮,还要吃祭灶糖,我们一般吃麻糖,是一种麦芽糖上面沾满了芝麻,吃起来又甜又黏。

  过了二十三,大家都得大扫除,并且还要把年货准备齐了。除夕这一天是最热闹的,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以及年画。傍晚,家家都在忙做团圆饭,小孩子们还要给长辈们送饺子。大人们都要给小孩子们压岁钱;这时家家都响起了鞭炮声,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大家有的看春晚;有的打牌,打一个通宵;另外,还要守岁,大家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到了十二点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有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拜年。

  元宵节,大家都忙着买元宵;街上像办喜事似的,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有的上街燃花炮;有的挑灯笼真是热闹非凡哪!这一天大家必须得吃元宵呀!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也就结束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了。春节就这样结束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

  我就讲一下我家乡春节的习俗吧!我们那儿过春节都要杀整猪吃,还要扫尘和贴倒福。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有年糕、腊肠、鱼肉、羊肉火锅、牛杂火锅等等好吃的菜。饭后我们都要洗个干干净净的澡,洗掉一年的晦气,然后换上新衣看春节晚会。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因为小品和相声真的很搞笑。等春晚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里宣布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和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的观众一起倒计时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早就买好的鞭炮和烟花,和姐姐一起去外面畅快一番了。看到满天的五彩的烟花火焰,我别提有多高兴呢!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太兴奋了,不能像家里其他人那样睡个大懒觉。我起床了就开始玩我自己的玩具或是看电视或是看看书,实在无聊,我就找点吃货去叫姐姐起床……吃了早饭后,我们这些小辈就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给长辈拜年了。这个我最喜欢了,因为可以拿到红包!里面包了多少钱都不重要了,拿到红包就开心,哈哈!走亲访友,吃吃喝喝,一直要到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奶奶会在上午吃了饭就开始下卤锅,卤很多好吃的菜,猪头,腊肠,莲藕……香香的,那个美味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一见奶奶开始卤菜,等不及菜卤好,我就开始跟在奶奶的身后要这个吃要那个吃,我就是个小吃货……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3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4

  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也按照习俗去购年货。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们数不胜数。小摊上,小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摆满了鲜艳的衣服、有好吃的食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我和爸爸又开始了疯狂大抢购,各种各样的东西被我们一扫而光,鞭炮、衣服、食品装了满满一大袋子。

  我的家乡最少不了的一项习俗当然是包饺子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我们家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啦!

  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啦!包饺子还需要技巧呢!我负责擀皮,我这里擀擀,那里擀擀,简直就是四不像。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包饺子应该均匀的擀,让它在擀面杖上转起来,这样就可以擀的圆圆的了。我按照妈妈的办法,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淘气鬼”制服,还是擀的乱七八糟。不过经过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艰苦训练,我终于把这个淘气鬼给制服了。

  我们这里包饺子还要包里面钱呢!只要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代表着他在这一年中平安无事,运气很好。谁要是吃的最多,谁就是一家之主。我们家也包了好几个钱呢!我和爸爸妈妈都想吃到钱。我为了得到拿到那几个硬币,于是抢了很多的饺子。嘿嘿!我们家里的钱竟然被我吃到了三个,把我的牙都快咯坏了!

  吃过饺子之后,我们当然还要放鞭炮,放鞭炮可是我们男生最喜欢干的事情。我们拿起一个大*花,迅速点燃。顿时,天空中出现了五彩的烟花,美丽极了。

  我们这的春节习俗最重要的就是拜年了。每逢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磕头,给他们拜一个年,说一些祝福的话语。然后长辈们就会给我们一些压岁钱,发一个红包。然后再与亲戚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表达互相之间的感情。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就是这样的,怎么样!你们的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5

  我们家乡的春节和北方大多数人家一样,通常的习俗就是吃饺子、拜年和放鞭炮。但是,却很有意义。

  在吃饺子时,我们总是会包很多很多的饺子,有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有韭菜猪肉馅儿的、还有羊肉萝卜馅儿的,其中我最喜欢吃韭菜鸡蛋粉条馅儿的了。在吃饺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总会说说笑笑的,说一说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与收获,谈一谈新年的美好与未来。

  大年初一拜年是过年的重头戏。我们常常一大早吃完饺子,就去姥姥家,给太姥姥、姥姥和姥爷分别磕头,祝她(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太姥姥今年已经95岁了,最喜欢过年,在这个时候也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属她的辈分最高,给她磕头拜年的人也就最多。这时候我还不忘给姥姥家院子里的小狗打个招呼,扔给它个肉饺子作为一年辛苦的奖励。

  放鞭炮,是个很危险的活,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没有它仿佛就没有了过年的气氛。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嘻嘻哈哈、嘻嘻哈哈,家乡的春节就是在这样喜庆、团圆、祥和的声音中过去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6

  过春节的时候有许多习俗,比如拜年、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过春节的时候,我吃着美味的饺子,便跃跃欲试,想自己做一回饺子。因为是第一次做饺子,妈妈帮我减少了一些难度,饺子的馅儿帮我做好了,饺子皮也扞好了,用皮来包馅儿的任务就交给我了。我自以为包饺子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细做,结果刚刚做好第一个,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饺子皮里放一大块馅儿,心里想:馅儿多放一些,吃起来才过瘾。可是饺子皮小,不能把馅儿全都包起来,我没把馅儿取出一些,而是继续用劲压饺子皮。接着那饺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压力,皮破了,馅儿一起都露了出来,然后我也没多想,就将错就错,又拿来两张饺子皮,把饺子上的大洞补起来,最后包出来了一个“巨无霸”饺子,它的大小一个抵三个。第一个饺子失败!

  第二个饺子在包的时候,我吸取了第一个饺子的失败经验,只放了一点点儿馅儿,后来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开,往里面继续放馅儿,只是拆皮的时候用力过猛,饺子皮居然不争气地又破了。第二个饺子再次失败!

  第三个饺子,大小适中,终于勉强成功了,接着我就以第三格饺子为基础,又饱了许多成功地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饺子最好吃。包饺子就是我最喜欢的春节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7

  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还有很多“规矩”,怪怪的习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只好去问知道习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来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贴“福”贴倒了,急忙说:“外公,‘福’贴倒了。一听,我耐心的解释道:“没贴错,将福贴倒是一种习俗,倒着贴,说明了——福到(倒)了。”妹妹一听,恍然大悟。妹妹说“那还有什么习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给我和妹妹讲。

  过年还有好多种习俗。外公说“把鱼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我和妹妹异口同声的说“为什么呀?”“因为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辣椒当然代表的就是红红火火了。”外公说。“原来如此!”我若有所思的说道。

  “过年还要大扫除”外公说。我和妹妹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大扫除呀,我们家很干净呀?”外公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去年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今年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度过了!”“真是越来越不懂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了。”妹妹说道。

  “农历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鸡蛋当节日食品的风俗,说是吃了‘明月’。”外公说。“什么是地菜呀?”妹妹疑惑不解。“地菜就是荠菜”我解释说。“它有清肝明目,调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气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导你们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你们去年就因为这吵了一架呢。”外公说。我和妹妹吐了吐舌头,说“我们又不知道是真的,以为外婆逗我们的。”马上妹妹拉着我二话不说道歉去了。

  今天我们知道了过年习俗的知识,我觉得太不真实了,不过还很有趣的。只要开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实不真实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8

  大年三十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

  只见妈妈利索地把全家上下都被妈妈擦洗地闪闪发光。爸爸用透明胶小心翼翼地把“福”字倒着贴在大门上,我便问爸爸:“为什么要倒着贴呀?”爸爸告诉我:“福倒、福到,意思就是福气快点来到。”我恍然大悟,哦!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哪!

  我们一家人忙完楼上就急匆匆地回爷爷奶奶家了。

  我和爸爸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忙着贴春联,爷爷奶奶和妈妈就忙着做饭,我们一家人分工明确,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我和爸爸已经是贴春联的“老搭档”了,配合地简直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所以说,不大一会儿,我们就贴完所有门上的春联了。即使贴完春联,脚步也闲不下来,一会儿东走走,一会儿西跑跑,根本停不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欢聚一堂,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到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兴致勃勃地看起了晚会。“咚”天上露出了笑脸,我赶紧催促爸爸快点放烟花。首先,放了一挂大地红,他像一条巨龙,舞动着身上的金鳞片;接着,又放了好几种烟花,它们像一朵朵金菊、一颗颗流星、一串串珍珠……天空中绽放出一个个笑脸,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声响过后,各色烟花在空中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斓,真是漂亮啊!

  春节的气氛热闹非凡,春节的人们兴高采烈,春节的孩子更是欢天喜地,我爱过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9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0

  精彩的生活,有着精彩的习俗!我不知道我的认知是否正确,但我丝毫不认为我的家乡的习俗比不上别地,我一直相信,家乡的民俗有着我无法形容的精彩!

  在春节,有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初一至初五会制作酒酿蛋同家人、客人们分享。自家酿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乌鸡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枣,撒上有着调味作用而又有营养价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酿蛋便成功出场了!相信没有客人能够抵挡那香甜的诱惑……而在这时,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尝下一口,看着家人与客人那慈爱而又带着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觉这才是春节的最大享受!

  还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时候,我都淘气地对着佛像做鬼脸,虽然总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这一年一次的盛会中,佛主是不会介意我的小小举动的……

  在春节之后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麻琪(一种油炸汤圆,里面通常会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汤圆,在晶莹的汤汁中放射出迷人的华光。轻轻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从汤圆中流出来,令人回味无穷!而在吃完汤圆后,又有绚烂多彩的烟花欣赏,所以元宵节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划龙舟也是在赣南地区非常盛行的,龙舟的代表队都以乡、公司集团等划为参赛单位……虽然在我的身边无幸见到这种盛景,但我一直很向往这样的比赛,等今年有机会,有一定要见识见识!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精彩的习俗,精彩的文化;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乡——精彩的江西赣南!

  我以此为荣!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乡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向你展现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热情好客,不管你们认识与否,只要你需要帮助,他们总是会放下手里的活来帮你。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的环境,而是那独特的风俗。

  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大街小巷到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把作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乐的奔跑玩耍,大人们在家准备着年货,街上到处是美食的香味。

  除夕那天,天刚擦黑,几只烟花就迫不及待的冲向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朵朵鲜花,除夕之夜还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几乎没人睡觉,除此之外除夕还有一项大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每当此时,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年的亲人们都会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饭时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盘子,长辈不但不会说你,而且还会愿你岁岁(碎碎)平安。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这就是家乡独特的风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2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3

  我的家乡在贵州,那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在四周都有青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我家的四周都是青山,最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这里除了风景好之外,在我们当地,各种各样的习俗是十分有趣的。像新年和元宵两个节日。在新年的前一天,每家每户都会贴上红红的对联;威严的门神;各种各样的“福”字剪纸。在新年那一天,人们会把长长的一串鞭炮从山上铺到山脚(只铺四米长)然后点燃,听外婆说这是和山里的山神一起过年,求山神保佑,来年的田地五谷丰登。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做饼、打糍粑、吃长寿菜。整条街都十分喜庆,这一切无疑透露着人们对新年的重视,新年对人们的重要。过了新年,就是又一个高潮――那就是元宵。

  元宵在我们那边,也是一个长辈们重视的日子。在我们那里“元”同“圆”谐音,所以长辈们这一天,就想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天,长辈们,还会自己亲自包汤圆,她们会在汤圆里包上各种各样的馅,还会在汤圆里包一些别的东西,像钱、桂圆、花生等,花生预示吃苦耐劳,就会有好结果;桂圆圆圆满满,则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钱,希盼来年财源滚滚。元宵那天,还会养鱼,养一天后放生。为什么不在新年养呢?新年养鱼年年有“余”嘛。长辈告诉我:新年吃鱼,有了一个“余”,那个时候养鱼,两个“余”就抵消了,就没福气了。所以在元宵养,就一直有好福气,又给元宵一个新的意味。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真是应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4

  近日,翻书看到“远庖厨者,君子也;近庖厨者,小人也”之类的话语,不免想起家乡杀生的风俗。

  每年七月初九,各家各户都要宰鸡杀鸭,据说是供奉七月初七天河相聚的牛郎织女。至于日期为何编偏选在七月初九,谁也说不出个缘由来。

  七月初八晚上,老妈就开始着手为第二天的供奉作准备,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宰鸡杀鸭。鸡鸭被抓进厨房,大概它们也知道命不久矣,都拼命作出诸多无谓的挣扎。人在屋内听到它们此起彼落的绝命之唱,不禁侧隐之心顿生;但一想到“酒酿鸭”、“盐焗鸡”的美味,便也心境安然。可怜的祭品寿终却不能安寝!它们还得进水锅,下油锅,制作成供远厄厨者食用的佳肴。

  由此可见,杀生,名为供奉之用,实为食补之举;杀生者,名为庖厨者,实为远庖厨之人。可是,庖厨者常成箭靶。受众人指责,罪过!罪过!成为“小人”;远庖厨者嘛,则赞有佛祖心肠,善哉!善哉,誉为“君子”。至于“君子”亦吃肉一事,人们似乎视而不见。这就犹如劝戒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忽略了屠夫只不过为那些吃肉的远厄厨君子杀生而已,充其量只是帮凶,不是主谋。这其中,大概就是真小人与伪君子之别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5

  我的家乡是“老子故里,道德之乡”的涡阳,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虽说忙忙碌碌,但是,在忙碌中体会到的何尝不是欢乐呢?

  除夕是最令人兴奋的日子,这天可以说是辞旧迎新,大家穿上了新衣服。因为“无新衣,不新年”。傍晚,吃过年夜饭,就跑到大街上同朋友一起买各种烟花爆竹。到了店门前一看,哇!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有飞天炮、摔炮、水雷、雷鸣......我真想统统拿走。

  我把烟花拿在手中,用打火机点着,一下冒出了金色的火花。随之又开始冒出不同颜色的火花。我急忙挥舞,挥舞出不同形状。眼看快灭了,我又拿起了另一只来引火,居然引着了。我又拿起几个烟花,全引燃,一只手上拿几个,不停地挥舞,像仙女在凌空飞舞彩带。真是美丽又壮观!

  还有摔炮,拿起一个,往地上一摔,立马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还有飞天炮,是一个蜜蜂的外形,旁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引火线。我把线点着,赶紧跑开了。它像一个飞碟一样,旋转着,随之升天,发出各色的光芒。

  当我们玩累了,便一起回家看联欢晚会了,里面的舞蹈优美而喜庆,演员挥舞着手中的彩带,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还有各种小品,使人笑得合不拢嘴,又颇令人感动。

  这天夜里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岁数大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6

  外婆家在宜兴,那里过年家家户户除了买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种年货以外,还有用糯米面包团子的传统习俗,新年吃团子,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团子过新年。吃完早饭,外公外婆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外婆负责剁肉馅、青菜馅、萝卜丝馅,还要煮红豆做豆沙馅。外公的任务是和面,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进盆里,倒入热水后,使劲地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再搓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团。还有一部分面粉是用事先准备好的艾叶汁去和,雪白的面粉很快成了草绿色,外公说这是要做豆沙馅的青团。两人配合多年,显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种馅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绿的小面团。

  开始包团子了,我也跃跃欲试,想一起参与进来。征得外婆的同意后,我说干就干,洗干净手,卷起袖子,加入包团子的队伍。我照着外婆包团子的方法和步骤慢慢地学起来。首先把小面团搓圆了,再用手把面团捏成圆圆的、扁扁的小碗状,接着放入一勺菜馅,轻轻地把小面碗在掌中一边旋转一边用右手封好口,捏紧,捏尖,菜馅都被包进面里,一个圆圆的团子就包好了。外婆为了区别菜馅的不同,还会在萝卜丝肉馅的尖顶上捏个小凹槽。我也学着捏一下,做个记号。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兴极了。在大人们的鼓励下,我又继续尝试包了几个团子,还用同样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馅的青团。外公把我们包好的团子排在蒸笼里,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台边转了十多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香喷喷的团子吃起来,又粘又糯,还有菜和肉的鲜香,味道好极了。外公外婆也都夸奖我的“手艺”不错。

  宝马腾飞迎福至,灵羊起舞报春来。新年即将来临,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做着美味的团子,过个团圆年,其乐融融,真是开心。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7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8

  为准备普通话测试,在图书馆找书,意外地在一本书上能看到我们家乡的风俗,真的很惊讶也很高兴,要知道翁源是多么小的一块土地呀。

  我以为会有挺多地方提到家乡的,就把书借回来一页一页地翻,谁知道才只有三处,具体如下:

  在翁源这个地方,是在年二十四日祭灶神的。把灶君——用瓦别成U字形,两边插上蜡烛,中间点上香,上面贴上“司命灶君之神位”,清洗干净后放在灶壁上,晚上用香烛供奉,还有一个名字叫“灶君上天”。

  在翁源,除夕饭后还要用柑叶泡水洗身,洗后周身都有余香,使人薰醉。

  除夕夜,在翁源不但不能熄灯,尤其是女子房内的灯更要燃着。倘若油干了,也要在深夜爬起来加油。如果灯一下子熄灭了,则被认为是极不祥之事。这样日夜挑灯,要一直到初四才止。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19

  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吃团圆饭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家人团聚的时刻。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员饭,给远方的亲人打视屏通话,开开心心地聊聊天看着春晚节目,吃完饭就休息,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鞭炮的声音就四处的响起,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就已经响起,我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早地准备好了我的新年礼物“红包”,我便喊了一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要吃饺子,妈妈和奶奶包饺子,外公和外婆下饺子、我负责烧火,爸爸和爷爷准备放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

  早上七点钟我们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要开始拜访亲戚和朋友,爸爸、妈妈和我一同去亲戚家串门,到了亲戚家都热情的招待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到谁家都那么的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和姐姐、哥哥弟弟们玩耍,心中满是欢喜。吃完晚饭亲戚们都出来送我们,直到看到我们走了很远才进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却十分特别,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出去聚餐,只好待在家里,等到明年我们在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0

  我的老家在河源紫金的农村。那里谈不上有什么十分特别或有趣的文化习俗,但对于像我这样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许多事情也确实稀奇了。

  寒假的时候,老家有一户亲戚盖了新房,装修好后,便通知各路亲戚,摆桌设宴。我家也受到了邀请,于是父亲便驱车前往,也带上我去见见世面,看看素未谋面的老家是个什么样子。

  到了目的地,还没下车站稳,耳边就响起了振聋发聩的鞭炮声,红色的纸四处乱飞,这在城市里是不可能见到的。父亲带着我紧赶了几步,向着前方一个大红棚子走去。棚子下摆着二十来张桌,棚子旁边就是那幢新盖的楼房。走进客厅,里面热闹非凡。父亲与他们一一握手,一边笑一边认人,让我给他们问好。还没问候几个人,我就已经被辈分搞得晕头转向了。

  请来负责烹饪的师傅们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我初到农村,自然要趁着这点间隙,去看看周围的环境。乡下空气确实十分新鲜,有许多小道七弯八拐地通向山上。周围都是密密的大树、竹子。在这种地方,倒没人会想到竹子的优秀品质,编个簸箕或是烧个柴的却是好材料。林子里有些许鸟儿,不多,但叫声明亮,使人心旷神怡。

  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就要先喝一口酒,喝不了的以饮料代替,再动筷子吃饭。我小呷了一口米酒,随即一饮而尽。那酒的`地道的醇香,不是市面上那些以“农家出产”为噱头的酒可以比拟的。再者就是吃菜。在南方,“无鸡不成宴”,每桌都摆上满满一大盘白切鸡,金黄的皮,肥而不腻,肉质鲜美爽口,让人欲罢不能。其余鸭、鱼、猪肉的丰盛更是不必说。

  我本以为简单吃个饭了事,没想到添饭都还大有学问。东家要为客人添饭,还必须让能劳动的妇女去添饭,而男子都必须留在饭桌上陪酒吃菜。饭必须高过碗边,以示主人家粮食充裕和待客热情。喝酒要有肉下酒,否则只顾埋头喝酒就是对主人家的不敬。吃完饭后还不能离席,要等个几分钟才能起身离开,并且不能端着酒杯离开,否则这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父亲一边开着车回家,一边不停地跟我说老家的习俗和礼数,我却还沉浸在那桌美味之中,哪还有心听这样枯燥的事情呢?

  乡下的孩子有些怕生,外出的亲人又不常回乡,能依靠这种活动维系家族之间的感情,我觉得很温暖。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1

  我从小在农村,最忘不了的就是家乡的集会。

  会,人少时叫集,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会了。在我们镇,一年有两次会,完全是按照阴历来计算的。

  一年中只有两次,是一件稀少事。每到有会的那一月,月初就会有人用油漆、涂料在马路边先画上“占”字,先到先得,没赶上的就靠边站了。

  而我们到了这一天,也能玩得非常开心。记得有一次,会赶上了星期天,于是就可以去赶会了。

  会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耳边是叫卖声、歌声和游人欢笑的声音,虽然行动不便,但是非常热闹。

  自行车是进不去的,只能步行。这样一圈下来,几乎半天都走不完。

  走的过程中,购物倒是必不可少。但抬眼望去,卖的东西不过几样:衣服,花草,鱼,食物。会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作为一个地区的民俗传统,这也非常具备地方特色了。

  赶会赶得很尽兴,但是年年如此,也难免有些枯燥。

  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而会却越来越冷清了——会上的人稀稀疏疏,再也没有以前的热闹了。而集呢?为了建设文明城市,对集规定了位置,一些小商铺直接移走了。这样,城市的面貌光洁一新,可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搞建设,但是传统文化也不应放弃。一个地区人们喜爱的民俗文化传统,应得到保护。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赶一次集会。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2

  过春节啦!春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日,各地的人们会用不同的习俗来欢度这个节日。唯一相同的是晚辈们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会给我们压岁钱。你们知道压岁钱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祟”。有一大户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小偷,两人将钱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前,把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放在了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来侵扰了。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这就是压岁钱的来历了。今年我给长辈们拜年,收到了许多的压岁钱。我想用压岁钱请婆婆爷爷吃顿火锅,再用剩下的压岁钱送一副手镯或一条项链给婆婆。

  压岁钱是长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可不能乱花哦!要用在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的压岁钱会怎么用呢?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3

  中国,一个文明古国,论起习俗,可谓“一地一样”花样繁多,单新年习俗,就五花八门。但亘古不变的是那份喜庆和热闹。

  在我的家乡,新年从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二十九家家都准备好年货,门上贴好了“福”,有的人家还挂上了两盏大红灯笼。这天中午,照例要吃顿好饭,还要拜神家。下午就该大扫除,门窗擦得亮亮的,屋顶扫的净净的,桌上摆满了瓜子和糖。小孩子们手中已拿上了大小的鞭炮,大街上整天都噼噼啪啪的。大人们也已经在准备新钞,用来装红包。年前这几天热闹的很。

  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是要吃饺子的,一般是肉馅的,吃完了饭就去看看春晚。因为初一要起早,大人一般都不睡,可小孩子就顶不住,把新衣服放在床头,早早就睡下了。别以为一睡就着,家家都放拍炮,鞭炮、花炮,什么震天雷、窜天猴、笛音炮,声音此起彼伏,整整响一夜。

  大年初一,凌晨三四点钟,就被妈妈叫起来了,睡眼朦胧的,一看见新衣服立马精神起来。穿好新衣服,好好打扮一番,要去拜年了。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再给爸爸妈妈拜。给家人拜晚年就该吃饺子了,正月初一不让动刀,不让说不吉利的话,还不能吃荤。不过白菜馅儿的饺子还可以凑合的。

  吃完饺子就要去给本家的亲戚们拜。爸爸和弟弟最累了,要给长辈磕头。女人就要轻松多了,鞠个躬说句吉利话,就完事了。爸爸领着弟弟去拜年,妈妈带着婶婶们去拜年。我做为家中的长女也只能在家待着。爷爷奶奶也不闲着,在门口放好席子,铺好垫子,一拨一拨的人来拜年,贼热闹。我呢,更不闲着,我守在大门口,见有人来,先给他们拜年,坐等红包拿来了。

  渐渐的东方泛起鱼肚白,天上还残留着花炮的烟雾,来的人也渐渐少了,大火都困了,来不及吃午饭,一个个倒头就睡,连小孩子也被赶回家睡觉。晚上又是一顿大餐。这一天一大家子的大当家要去请新媳妇来吃饭,表示这个大家庭接受了她,而当院的老媳妇要做陪客,带着新媳妇认当院人。初二,媳妇们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过了这几天,年也算安静点了,等过了十五,吃完汤圆,年味也就渐渐淡去了。

  新年那么热闹,那么让人留恋,不知多年以后这些习俗是否还能保留。但我想,不论怎么变,家人不变,一家的和乐不变,幸福就不变。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4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的家乡—莆田,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家家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还有做我最喜欢吃的“红团”,它的馅有绿豆馅和糯米馅,我最喜欢吃糯米馅的“红团”了,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馅让我吃了还想吃。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初一早上吃完线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出外“游春”娱乐,走亲访友拜年。初二不串门,初四过大年夜,跟除夕一样,初一和初五都过大年,是不是很特别呢?

  我喜欢家乡的春节,除了吃大餐,还能放很多烟花和鞭炮,真热闹!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5

  春节的时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新气象。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贴春联,但如果谁家过世了老人就例外,据说是晚辈要守孝三年才能贴喜气的大红春联。三十晚上的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老人说吃饺子有着非常的意义。饺子谐音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象征团圆和财富。吃饺子前,我们还要放鞭炮,以此来警示“妖魔鬼怪”。

  五更串门拜年,长辈们都会发给我们压岁钱,预示着对我们这一代的关怀,对我们这一代的祝福,希望我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关于压岁钱,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叫“祟”,除夕夜里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又叫“守岁”。

  到了正月十五,我们还需要点旺火,这一把火烧得越大,就预示着你家将在新的一年里生意红红火火,一帆风顺,也预示着你会更幸福。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6

  每年二月初二,爸爸都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并在这一天爆玉米或炒黄豆,还会吃春饼。我对此充满好奇,这是什么风俗呢?

  原来在爸爸的家乡,二月二是“春龙节”。自这天起,传说掌管雨水的龙王抬头苏醒,雨水会渐渐多起来,万物开始复苏。

  关于“春龙节”,有很多传说,最有名的一个和武则天有关。传说,当年武则天当上了女皇帝,让玉帝震怒。于是,玉帝下旨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但龙王不忍百姓受苦,在二月二这天偷偷降了雨。玉帝因此将龙王压在山下,并扬言待到“金豆开花时”才能放了龙王。聪明的百姓将玉米爆开,并做好春饼,家家户户供奉上,救出了龙王。

  从此,二月二那天,爆玉米、吃春饼、祭龙王就成了一种风俗。这既是表达了百姓们对龙王的感恩之心,也是对龙王的唤醒,祝愿新年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现在,供奉龙王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春饼这种美食代代相传了下来。民以食为天嘛!每年春龙节,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做春饼。

  大盆大盆的木耳、白菜、青笋、肉,光色泽就能让人馋涎欲滴。爸爸“当当当”地剁肉糜,我笨手笨脚地切白菜和木耳。一会儿,水灵灵的大白菜叶就在我的鬼斧神工下,变成了小月牙儿、火柴棒和青柳叶。肥嫩嫩的木耳也不能幸免于难,一根根细细长长的像蚯蚓,哈哈!但这些并不影响春饼的口味,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嗞啦”,“啊”每次爸爸煸炒馅料的时候,我都无一例外地帮他配音。既然是龙抬头的日子,那就该热热闹闹。厨房间,一时里炒菜声、尖叫声、锅碗声、欢笑声混作一团。龙王也会被我们吵醒吧?

  每到最后一道工序煎春饼时,我都守着油锅,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直接从锅里捞一个出来解馋。不知熟睡的龙王是不是和我一样被这四溢的香味吸引呢?

  爸爸离开家乡很多年了,每年过春龙节吃春饼时,就会给我们讲一些家乡的故事。我们一家人也会一起吃着美味的春饼,一起憧憬着未来一年的新变化。

  这家乡的风俗,包含着思念,也充满了期盼。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7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只要谁家小孩满十岁了,准在初八那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来,今年刚好赶上,又有人过十岁生日了,我和妈妈带上礼物,一大早便出发了。

  这个亲戚属于那种不是特别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见了面,我连他叫什么,该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毕竟,一年就见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龙套地向他拜了拜,说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请进了里屋,留我妈妈一人在客厅,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礼金,也可以理解为份子钱,但未成年人是免费的。哈哈。

  过年时,中午饭吃的特别迟,一般是在一点或者两点时才吃的,这时,大人们可以聊会天,把小孩子们放在一边,小孩子们这会无非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轻松自在。

  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但你吃饭总不会站着吃吧,你首先得会“坐席”坐席也有讲究,辈分越低就要坐在离门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翘二郎腿,这样对主人们不尊重。不能大声喧哗,会影响别人,也很不礼貌,吃完饭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离位,必须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离开。吃完饭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万不要放在碗上,这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因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才会这样摆放碗筷,如果没有人去世这样摆放碗筷,可以说是客人对主人的诅咒,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

  上完菜后便没有过多的规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饭时大家谈的很开心,什么话题都有,说说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绩如何,一派和谐,从话中透出的是对亲人的怀恋与关心,主人将鞭炮烟花燃起,在这本不安静的和谐中增加了几声重重的喜悦。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样,但少不了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也许桌上并没有山珍海味,也许在一起吃饭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欢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饭。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8

  提起我的家乡,是一个大省,那就是齐鲁大地山东。家乡的风俗还真不少。

  这里只说说过年时的习俗吧,从腊月23开始就算过年了,到没出正月还是年的说法。到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人们开始贴春联,请福字。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们仍习惯把它看作年节,俗称“过年”、“过大年”。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到了初一早晨,孩子们都在忙着数着给谁拜年,能得到多少押岁钱。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临沂则初一忌扫地,忌动针钱,忌吃荤,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

  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鸡、鱼。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鲤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等形式多样。柳琴、大鼓、评书等地方戏表演,有卖木璇玩具、卖花炮、卖花鼓、捏泥人、卖泥哨的,卖油炸糕、爆米花、糖葫芦、芝麻棒的等诸种摊贩。

  我爱家乡的习俗,更爱我的家乡以及勤劳纯朴的父老乡亲。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29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迎门,生意兴隆。这不,今天老爸老妈便带着我和妹妹来剃龙头了。

  一路上我好奇地问:老妈,为什么要剃龙头啊?今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去理发,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之际,理发迎新年呢。那妹妹为什么又叫剃胎头呢?俗说,因胎发沾染有母体的血污及秽气,不剃的话宝宝的头发又黄又稀疏,为了让以后的头发更黑更亮更秀丽,必须要剃胎头,头发还可以做成毛笔,多有纪念意义!老妈一本正经地说。要怎么剃,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的心里哼了一声,故弄玄虚!

  到了理发店,向老板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后,便开始剃胎头了。只见老板弯下身,在熟睡的妹妹的脑袋上轻轻地抹了一层爸爸剃胡子那样的泡沫。我纳闷:要这玩意儿干什么呀?老板一只手拿起小刀片儿,一只手轻轻按住妹妹的小脑袋,在妹妹的头上小心翼翼地刮了起来。那小刀片儿犹如一辆推土机,在妹妹的头上来回推着,推过的地方连一丝头发也看不见,像一块白纸,滑滑的,可谓所剃之处,寸发不生。

  突然间妹妹动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妈都吓坏了,生怕妹妹被小刀片划中。只见阿姨轻轻站起身,走到跟前来抚摸着妹妹的头,低声细语地说着:小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马上就剃完了。话音刚落,妹妹果然又沉沉睡去。

  不一会儿,妹妹的头发剃完了。老板洗走了小刀片上的头发,在妹妹的头上又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清理。妹妹突然醒了过来,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睁着个大眼睛,不哭也不闹,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妹妹的头皮渐渐变成红色,便开始露出黄色的橡皮屑不,是胎渍呀!

  老板刮走了胎渍,我们就匆匆地赶回家。我本以为这就算剃完了。可一回家,老妈就把鸡蛋泡在了艾叶水里。泡好后,拿着鸡蛋在妹妹的头上滚来滚去。老妈好像知道我要问什么,微笑着对我说:哥哥,这艾叶可以排毒。哦,原来如此!

  这就是我们家乡剃胎头的习俗!

  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30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过年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过年时的着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相关文章:

家乡习俗作文合集八篇11-21

家乡习俗作文合集9篇10-13

家乡习俗作文合集8篇08-06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01-08

咱家乡的习俗作文09-27

家乡春节习俗的作文08-18

家乡的习俗优秀作文08-14

家乡的习俗小学作文08-06

有关家乡习俗作文合集5篇03-02

【实用】家乡习俗作文合集九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