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

时间:2018-02-07 13:02:30 议论文 我要投稿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

  议论文是高考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其论据来源广泛,家庭、学校、社会,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新闻热点,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等都有可挖掘的大量论据。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

  一、论据的有用性

  论据的有用性,就是论据必须能为中心论点服务。一句话,就是要做到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就是摆事实,举例子,它是证明论点最有说服力的根据。理论论据是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真理,名人言论、格言俗语等同样是证明论点正确与否的依据。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能为论点服务。

  事实论据如写爱国的就可以列举屈原、文天祥、鲁迅、钱学森等人的事迹进行论证,淡泊名利的就可以写李白、陶渊明、季羡林、居里夫人等,坚强的就可以写勾践、史铁生、邰丽华、刘伟等,诚信的就可以写季布、朱邦月、诚信兄弟……理论论据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别林斯基“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挫折),狄更斯“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毅力),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等。让我们来看一篇论“勤”的文段:

  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汗水。有了它,人们才能到达知识和智慧的高峰。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写下了令世界震惊的《时间简史》。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不可否认,霍金的这个例子包含勤的内容,可以说与论点有关,但文字过多地突出不幸和逆境,叙议重点显然偏离了观点。有一篇以“节操”为题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一段话:

  节操是一种人生准则,是一种道德修养。冰心曾说:“左边是爱心,右边是同情心,在道路两边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使这一径途上的行人,踏着荆棘不会感到痛苦难受,流着眼泪不觉得悲哀。”

  冰心的名言固然是典型的理论论据,但是这个学生却没有理解节操真正的含义。节操就是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很明显,引用冰心的这一名言来写节操过于牵强,不合适,应该用来写爱心。这也是论据脱离中心的表现。

  二、论据的典型性

  论据的典型性,就是在选择论据时,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例如,在一次以“善待别人”为标题的作文中,我发现聪明的`学生列举的基本上都是吴起善待士兵、勾践善待百姓、唐太宗善待魏征、阿里帕?阿力马洪善待孩子、郭明义善待他人……这些都是很典型、很有代表性的论据,因为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名人或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事迹为人所知。特别是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经久不衰。然而有些学生却写自己如何善待同学,父母如何善待邻居,王叔叔如何善待他人等,像这样的事例似乎是小学生的杜撰,确实难以让人信服。还有一些学生平时写议论文时,喜欢用一些没有具体名字的人物,如“某领导”“一个学生”“一位母亲”或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导致论证缺乏可信度。有个学生在写“抵住诱惑”一文时,列举了“王局长抵不住诱惑而锒铛入狱的事实”,“王局长”也太笼统了。诸如此类的论据,即使真有此人,但难以令人信服,缺乏可靠性和典型性。我们发现很多高考优秀议论文,列举的论据基本上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流传千古的来自课本学生熟知的勾践、司马迁、项羽、李白、陶渊明等,现当代的名人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袁隆平、刘翔等,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张正祥、诚信兄弟、刘丽、郭明义等,外国的达尔文、居里夫人、比尔?盖茨、霍金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典型性是相对的,比如某个论据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可是因为在同一篇文章里使用的人太多了,它就没有典型性了,这就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撞车”的情况。勾践、司马迁的例子可以用来写很多话题的作文,用之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确实很有说服力,因为他们是励志榜样;可是当教师在一次作文评改时总是看到这两个人物,一定会烦,自然不会给高分,比如写坚强的例子很多,就可以写邰丽华、洪战辉、刘翔、刘伟、霍金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生僻的论据,许多人不知道,虽然它也很典型,但它缺乏一种“共知性”,因此要少用这些例子。2011年高考福建一考生在论述“实现梦想从何而来”时列举了吴卓羲、王小帅、袁隆平、华罗庚、阿诺德?施瓦辛格等人物,用来论述实现梦想从磨炼自己而来,从充实自己而来,从升华自己而来这几个分论点,可以说论据较充分。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了解袁隆平、华罗庚,也许知道阿诺德?施瓦辛格是谁,但试问有多少人知道吴卓羲、王小帅呢?我想很多人不知道吴卓羲是位影视演员,王小帅是位电影导演吧。显然这样的论据较生僻,缺乏共性,不具备说服力。

  三、论据的充分性

  一篇议论文要有足够的说服力,没有足够的论据是不行的。有些学生在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里只举了一个论据,而且叙述太多,分析议论的就几句话而已,显然这样的议论文是缺乏说服力的。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三四个典型的论据,并且作有效的分析议论,重议少叙。只有这样,才能令人信服。下面看今年四川卷标题为“总有一种期待”的一篇优秀作文:

  庄子为何能在清风明月中做一棵守护月亮的树?因为他期待自然,期待真实,期待纯粹,所以他能逍遥于华夏大地几千年。阿基米德为何能在枪矛逼迫之时一心守护他的圆?因为他期待几何,期待真理,期待光明,所以他闻名于世,受人敬仰。季羡林老先生为何摈弃潮流始终将学术作为终身事业?因为他期待文字,期待学术,期待国人永远保有精神财富,所以他高高立于中国,成为大师。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总结】相关文章:

1.议论文论据:大度

2.议论文论据:革新

3.议论文论据:理想

4.议论文论据:经济

5.议论文论据:竞争

6.议论文论据:节操

7.议论文论据:自信

8.议论文论据: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