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院团内部机制建设问题和建议论文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议论文,议论文通常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么什么样的议论文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艺院团内部机制建设问题和建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文艺院团在转企改制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的问题依然严峻。大多数的文艺院团还没有适应市场的角色,不知道如何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竞争中来,文艺院团没有形成有效与市场对接的体制机制。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也表现出不足,对于人们日益多样化、高品位、时代性的演艺消费的需求缺少去连接的内生动力,急需进行内部体制改革。
一、当前文艺院团内部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艺院团客观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从院团来看,对政府依赖度较高,“等靠要”思想严重,自我加压、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不足。创新意识不强,自我封闭、视野不宽,创新发展的思路狭窄、办法不多、效果不好。市场意识薄弱,对两个效益的理解不全面,片面强调社会效益、甚至借口社会效益而对经济效益不闻不问。从政府管理来看,尽管近年来对文艺院团的政策保障、财政扶持有很大提升,对推动院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标准化、一般化政策多,精准化、精细化不够,针对性不足。如艺术创作投入总量不足、缺少对城市演出的扶持政策,人事、设岗、薪酬等方面的部分政策还不完全符合院团特殊情况。
(二)院团内部机制与发展需求脱节。院团管理理念落后、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部门职能配置错位、缺位、越位问题比较普遍。工作流程不科学,责权利过度集中,不同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合作的机制有待健全。人员管理粗放,缺少对演职员绩效的精准量化考核,管理不严格、考核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分配机制僵化,“大饭锅”“平均主义”比较严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在各院团不同程度存在。
(三)是市场发展能力不强。院团工作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面向市场、服务观众的意识不强。创作理念比较陈旧,不少作品满足于闭门造车,与市场需要和群众需求脱节,按需生产、量身订做的意识淡薄。创作成本观念不强,投入产出意识缺失,满足于立上舞台、止步于获得奖项和领导认可。开拓演出市场能力不足、力度不够、手段单一,演出营收总量较小。
(四)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高层次拔尖艺术人才缺乏,尤其是一流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匮乏。基层一线专业艺术人才短缺,队伍年龄结构、专业分布不尽合理,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高端创作人才非常稀缺。保障人才引进、培养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有利于艺术人才成长的环境还未形成。
二、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机制建设
(一)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目前,国有文艺院团在实际管理中,绩效考核办法相对陈旧,吃“大锅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根源就在于,对于每个人的工作,没有建立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没有配套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还没法进行综合的评定。这就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建立院团发展绩效考核制度,每年底对院团艺术创作、市场营收、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情况进行公开考核,超额完成任务、考核优异的院团给予适当奖励,未完成发展任务、考核末位的院团做出相应处理,有效调动院团发展积极性。院团内部要完善演职员出勤、学戏、练功、演出等业务考核规定,详细记录工作数量,精准评价工作质量,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建立基本工作量制度,调整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将演员收入与贡献紧密挂钩,调动演职员工作热情。建立演职员年度考核机制,奖优、赏勤、罚劣,强化演职员工作压力。
(二)建设人事管理机制。支持各院团立足当前专业技术职务体系,进一步创新艺术资质评价制度,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本艺术门类的艺术或技术职衔序列。深化院团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灵活畅通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艺术人才内部流动机制,探索实行艺衔技衔周期性竞聘工作,促进艺术人才内部合理流动。加强落聘人员教育培训,帮助其提升专业技能或学习其它业务技能。
(三)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立足现行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探索建立兼顾演职人员历史贡献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劳动总量和工作质量的新工资结构。要围绕岗位职责,明确岗位目标,科学评价演职员工工作贡献。要细化演职员工考勤、学戏、练功、排戏、演出等业务评价制度,详细记录每人工作量和劳动贡献情况,精准评价工作质量,提高考核的精细化程度。要建立基本工作量制度,明确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凡是达到要求的,就可以领到基本的固定收入。要注重拉大绩效分配差距,综合艺术贡献、劳动价值、劳动量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办法。特别是在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要根据贡献价值大小,科学确定收入分配系数,不能不加区分,要着力体现出艺术水平的价值,引导广大演职员工多学习、多成长,不断提升个人艺术素养。
(四)建立艺术创作生产决策机制。成立艺术委员会,建立重大关键剧目创作审查机制,优化创作题材结构,提升创作质量。建立院团内部剧目分类制度,合理布局重大题材剧目和市场演出剧目创作生产,以精品力作提升院团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所有新创剧目,要根据内容、规模、主题、市场等进行合理定位,既要推出几部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制作,又要推出一大批表现形式活泼、内容紧贴生活、观众喜闻乐见的低成本剧目。特别是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市场导向,积极抢占演艺市场、争取票房。
(五)建立市场竞争参与机制。建立健全院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办法,鼓励院团在保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积极拓展经济效益。建立群众反馈评价机制,创作推出更多符合市场和观众需求的优秀剧节目。进一步树立营销意识、广告意识,建立专职专业的营销、广告体系,加强演出的组织联络、宣传推销工作,打造院团市场竞争品牌。改革经营管理机制,探索经营部门社会化购买、企业化运营、项目制运作方式,落实经营责任,提高经营能力。加强自有演出经纪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探索“联系演出提成”、低工资高提成等有效方式。
三、以艺术创作促进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国有文艺院团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实效,也必须在具体的项目生产演出中得以实施。只有以项目为牵引,不断优化选题、创作、排演各环节,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积极打造更多艺术精品,创品牌、抢市场,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一是要加强艺术创作方向把关。国有文艺院团要健全完善艺委会制度,建立重大关键剧目创作审查机制,优化创作题材结构,提升创作质量。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但有其自身艺术发展规律,每种艺术表演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要防止闭门造车,认真听取业内专家学者的建议,真正把适合自己的题材选好、选准。二是区分剧目创作指向。新创剧目要根据内容、规模、主题等进行合理定位,重大题材的大制作定位于提升院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表现形式活泼、内容紧贴生活、观众喜闻乐见的观赏性剧目要瞄准市场,积极抢占市场、争取票房。三是提升创作能力。演出创作能力,是院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吃老本,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当前,国内艺术市场形势还是很好的,优秀的剧本供不应求,优秀的编剧、导员、舞美等等人才很抢手。一方面,国有文艺院团要加强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大胆走出去,借他山之石,引进人才、引进剧本、引进先进的创作理念,把传统的、经典的与时尚的、现代的相融合,充分借鉴最新的创作理念、演出形式,激活我们的创作活力。总之,只有着力破解院团传统管理模式弊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精细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符合职业化要求、高效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突出激励导向、与贡献紧密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有利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艺术创作生产机制,兼顾两个效益均衡发展的市场运营推广机制,才能构建推动院团精品力作源源不断、优秀人才持续涌现的新景象!
【文艺院团内部机制建设问题和建议论文】相关文章:
家长的意见和建议10-28
实用的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四篇10-27
换个角度看问题议论文07-28
对大学的意见和建议书09-17
内部转岗申请书10-07
经典小说:混进内部08-05
记叙文写作需要实践体验和创造论文01-03
马云内部讲话读后感10-28
内部员工转岗申请书09-27
早操问题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