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传阅读答案

时间:2018-02-26 20:28:1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高柔传阅读答案四篇

  篇二:高柔传阅读答案

高柔传阅读答案四篇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菅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文帝③践阼,以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以隆天父养物之仁。”帝不即从,而相诬告者滋甚。帝乃下诏: “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于是遂绝。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而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竟勋,勋死乃遣柔还寺⑥。[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军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书执法:官职。⑤台:尚书台。⑥寺:廷尉官署。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奸吏数人皆自引去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B.此重刑非所以止亡所以游目骋怀C.愚谓乃宜贷其妻子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D.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 疾言厉色10.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高柔看问题比常人深远的一组是 ①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②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③处法允当,狱无留滞 ④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⑥柔固执不从诏命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高柔担任菅长后,名气很大,所以县中的县吏都引咎辞职了,但高柔用邴吉的事例教导他们,使他们回来,并成了好官。B.对于民间有诽谤的妖言,文帝十分痛恨,但并没有立即采纳高柔的建议,随着形势的恶化,文帝最终还是采用他的方法,使告密之风平息下来了。C.军中乐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了。高柔建议文帝停止用重刑,不杀宋金的母亲和弟弟,大批的人也因不用重刑而得以活命。D.曹丕因为宿怨,借鲍勋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强令高柔审查并最终处死鲍勋。9.B(A率领,身子向上起;B用来……;C宽恕,借出;D痛恨,急速。)10.C(①是援引先例,而没说高柔。③是高柔的做法。⑥是高柔依法办事,刚正不阿。)11.B(A奸猾县吏数人,C应该是太祖曹操,D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干脆调离高柔,直接指令廷尉执行诏令。)高柔字文惠,是陈留郡圉县人。高柔的堂伯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当时高干呼唤高柔到河北,高柔于是与宗族一起去依附高干。曹操平定袁氏以后,任高柔为菅县县长。县里人平素听说过高柔的名声,一些奸邪的县吏听说他要来,全都自动地离去。高柔发布教令说:”过去邴吉当政时,手下的佐吏曾经有过错,还能够容忍他们。何况此县的这些佐吏,并没在我手下有过失呢!把他们都召回来恢复职务吧!”那些离去的县吏全都回来了,并且都勉励自己,结果全都成了好县吏。高干归降曹操,次年就以并州叛曹,高柔虽没有参与,但曹操却想因事而诛杀他,命他为刺奸令史,但高柔做得十分好,处法允当,狱中无滞留未判的犯人,辟他为丞相仓曹属。军中乐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了。按照旧法,军队出征时,士卒逃亡,要拷问审查他的妻子儿女。但太祖仍旧担心不能止息士卒逃亡,对于宋金的惩罚之刑更加重了。宋金有母亲、妻子和两个弟弟都在官府中服役,主管这件事的人上奏要将他们全部杀掉。高柔上奏说:”士卒逃离军队,实在是可恨,然而我私下里听说逃跑的士卒中也时常有后悔的。按照我的意见,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这样做第一可显示出逃跑的人不讲信义,第二可以使逃亡的士卒产生归还这心。如果按照原来的旧法,就已经断绝了他归还的愿望,假如再加重刑罚,恐怕现在正在从军的士卒,见一人逃亡,怕自己也被株连,也会跟着一起逃走,以免遭到杀害。这样加重刑罚不是用来制止士卒逃亡的方法,而是使叛逃士卒的数量更增加的方法。”太祖听后说:”很对。”当即停止了重刑,不杀宋金的母亲和弟弟,大批的人也因不用重刑而得以活命。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当时民间多次有诽谤的妖言,文帝对此非常痛恨,下令凡是有告发者就赏,被告者就杀。高柔上书劝谏说:”现在有妖言的人必杀,告发的人全赏。这样做既使那些犯过失误的人没有了悔过自新的机会,又为凶狡之辈诬告欺上的做法开了头,这真不是用以制止奸邪、减少狱讼的治世办法啊。臣以为应该废除奖赏告发诽谤妖言的法令,来使上天养育万物的仁德能够发扬光大。”文帝没有立即采纳高柔的意见,因而互相诬告的现象越来越多。文帝才下诏说:”再有告发别人有诽谤之言的人,就用诽谤之罪来处罚他。”从此互相诬告的现象就没有了。曹丕因为宿怨,借鲍勋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他,高柔坚决不从,曹丕干脆调离高柔,直接指令廷尉执行诏令,不顾群臣反对而处死鲍勋。

  篇三:高柔传阅读答案

  内容提示:高柔字文惠, 陈留圉人也。 柔从兄干, 袁绍甥也。 在河北呼柔, 柔举宗从之。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 县中素闻其名, 奸吏数人, 皆自引去。 柔教曰: “昔邴吉临政, 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 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 咸为佳吏。 柔自归太祖, 处法允当。 魏国初建, 拜丞相理曹掾。 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 军征士亡, 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 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 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 “士卒亡军, 诚在可疾, 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一可使贼中不信, 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 固已绝其意望, 而复重之, 柔恐...

  高柔字文惠, 陈留圉人也。 柔从兄干, 袁绍甥也。 在河北呼柔, 柔举宗从之。 太祖平袁氏,以柔为管长。 县中素闻其名, 奸吏数人, 皆自引去。 柔教曰: “昔邴吉临政, 吏尝有非,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 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 咸为佳吏。 柔自归太祖, 处法允当。 魏国初建, 拜丞相理曹掾。 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 军征士亡, 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 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 主者奏尽杀之。柔启曰: “士卒亡军, 诚在可疾, 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一可使贼中不信, 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 固已绝其意望, 而复重之, 柔恐自今在军之士, 见一人亡逃, 诛将及已, 亦且相随而走, 不可复得杀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 乃所以益走耳。 ”太祖曰: “善。 ”即止不杀金母、 弟, 蒙活者甚众。 明帝即位, 封柔延寿亭侯。 时制, 吏遭大丧者, 百日后皆给役, 有司徒吏解弘遭父丧,后有军事, 受敕当行, 以疾病为辞。 诏怒曰: “汝非曾、 闵, 何言毁邪?”促收考竟。 柔见弘信甚羸劣, 奏陈其事, 宜加宽贷。 帝乃诏曰: “孝哉弘也!其原之。 ” 初, 公孙渊兄晃, 为内侍。 先渊未反, 数陈其变。 及渊谋逆, 帝不忍市斩, 欲就狱杀之。 柔上疏曰: “晃及妻子, 叛逆之类, 诚应枭县, 勿使遗育。 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 陈渊祸萌, 虽为凶族, 原心可恕。 臣以为晃信有言, 宜贷其死; 苟自无言, 便当市斩。 今进不赦其命, 退不彰其罪, 闭著囹圄, 使自引分, 四方观国, 或疑此举也。 ”帝不听, 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 赐以棺、 衣, 殡敛于宅。 景元四年, 年九十薨。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有改动)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皆自引去 引退 B. 士卒亡军, 诚在可疾 痛恨 C. 柔见弘信甚羸劣 相信 D. 诚应枭县 通“悬”, 悬挂, 示众 5.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都属于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的一组是 (3 分 ) ①柔举宗从之 ②还皆自励, 咸为佳吏 ③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④奏陈其事, 宜加宽贷 ⑤虽为凶族, 原心可恕 ⑥赐以棺、 衣, 殡敛于宅 A. B①②③. C③④⑤.④⑤⑥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高柔被曹操任命为管县长官后, 一些奸邪的官员慑于他的名声都离开了, 听到高柔宽容的教令后, 又全都回来复职, 并全都自勉成了 好官。 D. ①③⑥ B. 高柔不同意太祖对宋金家属加重刑罚的做法, 认为那样会让正在从军的士卒怕自己被杀掉, 也跟着一起逃走。 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C. 因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的至孝之人, 所以魏明帝催促廷尉要将其逮捕拷打致死, 又是高柔了 解实情上奏明帝, 使解弘得到原谅。 D. 公孙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发其弟公孙渊谋逆, 因此事发后明帝不忍将公孙晃公开处斩, 想在狱中悄悄杀掉他, 高柔上疏阻止这种不合法规的做法, 可惜没有奏效。 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1)此重刑非所以止亡, 乃所以益走耳。 (2)帝不听, 竟遣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 4 . C (确实) 5.B (①说高柔跟随袁绍, 与“处法允当”无关②说是高柔“处法允当”有些勉强, 更主要的不是“直接表现”, 是县吏的做法, ⑥是明帝的做法 ) 6. C(明帝不是“因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的至孝之人” 才要杀他) 7. (1 )这说明重刑不是制止士卒逃亡的办法, 却反而是增加士卒逃跑数量的办法了 (判断句式、 “所以”、 “益”、 “走”各 1 分, 文意 1 分, 共 5 分) (2)明帝不听从高柔意见, 最后派人送金屑给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 让他们饮下(身亡)。(补出“听”的宾语 1 分, “遣”1 分, “饮”译出使动 1 分, “妻子”1 分, 文意 1 分,共 5 分) 译文 高柔字文惠, 是陈留郡圉县人。 高柔的堂兄高干, 是袁绍的外甥。 在黄河以北召唤高柔。 高柔率领全族的人跟随他。 曹操平定袁绍后, 任命高柔为管县县长。 县里人平素听说过他的名声, 一些奸邪的县吏, 全都自动地引退离去。 高柔发布教令说: “过去邴吉当政时, 县吏曾经有过错, 还能够宽容他们, 何况这些县吏, 对于我没有过失呢! 还是召回他们复职吧! ”(那些离去的县吏)全都回来, 勉励自己, 全都成了好县吏。 高柔自从归附太祖, 处理法律事情平允适当, 魏国刚建立时, 授予官职丞相理曹掾。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 按照旧法, 军队出征时, 士卒逃亡, 要把他的妻子儿女拷打致死。太祖担心(这样)士卒还是逃亡不止, (想要)再加重刑罚。 宋金有母亲、 妻子和两个弟弟都在官府中服役, 主管这件事的人上奏将他们全部杀掉。 高柔启奏说: “士卒逃离军队, 实在是可恨, 然而我私下里听说逃跑的士卒中也时常有后悔的, 我认为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子儿女, 这样第一可使与敌人不信任他们, 第二可以引诱士卒产生归还之心。 按照原来的旧法, 本来已经断绝了他们归还的'愿望, 却再加重旧法, 我恐怕从现在起正在从军的士卒,见一人逃亡, (怕)自己将被杀掉, 也将要跟着逃走, (我们)就不能再杀掉他们了。 这说明重刑不是制止士卒逃亡的办法, 却反而是增加士卒逃跑数量的办法了。 ”曹操说: “好。 ”当即停止, 没杀宋金的母亲和弟弟, 蒙受(此恩)活下来的人很多。 明帝即位。 封高柔为延寿亭侯。 按当时的丧制, 官吏遭父母之丧事的, 一百天后全都充役当差。 有个司徒吏名叫解弘, 遭父亲之丧, 百日后遇到军事行动, 受敕命应当随军行动, 他以身体有病为由推辞。 明帝下诏发怒说: “你不是像曾参、 闵子骞(二人是孔子的学生, 都以孝著称)那样极为孝顺的人, 怎么能说(因为居丧过于哀伤)身体损害了呢? ”催促将他逮捕拷打致死。 高柔见到解弘的确很瘦弱, 就上奏陈述这件事, (说)应该加以宽恕,明帝便下诏说: “解弘多么孝顺啊, 还是宽恕了 他! ” 起初, 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 担任内侍。 在公孙渊还没反叛之前, 多次(向朝廷)陈说公孙渊要叛变的事。 等到公孙渊反叛, 明帝不忍心将公孙晃在街市处斩, 想把他在狱中杀掉。 高柔上书曰: “公孙晃及其妻子儿女, 是叛逆的宗族, 的确应该斩首悬挂示众, 不使他留下后代。 然而我私下听说公孙晃在公孙渊叛逆之前就已多次自首, 陈述公孙渊正萌发的祸患, 他虽然是凶逆的亲族, 但根据其原本之心可以宽恕。 臣以为公孙晃如果真有揭发公孙渊的言论, 就应该恕其死罪, 如果没有这样的言论, 就应当公开处斩, 现在进不能赦免他的死罪, 退不能彰显他的罪行, 把他关在监狱之中, 让他自杀, 这会使四方瞻望国家政治措施的人, 有的会对我们这种行为产生怀疑。 ”明帝不听从高柔劝告, 最后派使者送金屑给公孙晃和他的妻子儿女, 让他们饮下(身亡), 把棺木、 衣服赐给他们, 在其家中殡殓。 景元四年, 高柔年龄 90 岁去世。

  篇四:高柔传阅读答案

  高柔传阅读答案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平袁氏, 以柔为管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 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魏国初建,拜丞相理曹掾。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征 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犹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主者奏尽杀之。 柔启曰:“士卒亡军,诚在可疾,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贼中 不信,二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 人亡逃,诛将及已,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太祖曰:“善。”即止不杀金母、弟,蒙活者甚众。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时制,吏遭大丧者,百日后皆给役,有司徒吏解弘遭父丧, 后有军事,受敕当行,以疾病为辞。诏怒曰:“汝非曾、闵,何言毁邪?”促收考竟。柔见 弘信甚羸劣,奏陈其事,宜加宽贷。帝乃诏曰:“孝哉弘也!其原之。” 初,公孙渊兄晃,为内侍。先渊未反,数陈其变。及渊谋逆,帝不忍市斩,欲就狱杀 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枭县,勿使遗育。而臣窃闻晃先数自归,陈 渊祸萌,虽为凶族,原心可恕。臣以为晃信有言,宜贷其死;苟自无言,便当市斩。今进 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闭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观国,或疑此举也。”帝不听,竟遣 使赍金屑饮晃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 ,有改动)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皆自引去 引退 B.士卒亡军,诚在可疾 痛恨 C.柔见弘信甚羸劣 相信 D.诚应枭县 通“悬”,悬挂,示众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的一组是 (3 分 ) ① 柔举宗从之 ② 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③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④ 奏陈其事,宜加宽贷 ⑤ 虽为凶族,原心可恕 ⑥ 赐以棺、衣,殡敛于宅 A.① ③ ② B.③ ⑤ ④ C.④ ⑥ ⑤ D.① ⑥ ③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柔被曹操任命为管县长官后,一些奸邪的官员慑于他的名声都离开了,听到高 柔宽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来复职,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B.高柔不同意太祖对宋金家属加重刑罚的做法,认为那样会让正在从军的士卒怕自 己被杀掉,也跟着一起逃走。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C.因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参和闵子骞那样的至孝之人,所以魏明帝催促

  篇五:高柔传阅读答案

  内容提示: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 高柔传》 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 高柔传》 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 完成 9—11 题。 高柔字文惠, 陈留圉人也。 柔从兄干, 袁绍甥也, 在河北呼柔, 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 以柔为菅长。 县中素闻其名, 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柔教曰: “昔邴吉临政, 吏尝有非, 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 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 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 顷之以并州叛。 柔自归太祖, 太祖欲因事诛之, 以为刺奸令史; 处法允当, 狱无留滞, 辟为丞相仓曹属。 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 军征士亡, 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 高柔传》 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 高柔传》 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 完成 9—11 题。 高柔字文惠, 陈留圉人也。 柔从兄干, 袁绍甥也, 在河北呼柔, 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 以柔为菅长。 县中素闻其名, 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柔教曰: “昔邴吉临政, 吏尝有非, 犹尚容之。 况此诸吏, 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 咸还,皆自励, 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 顷之以并州叛。 柔自归太祖, 太祖欲因事诛之, 以为刺奸令史; 处法允当, 狱无留滞, 辟为丞相仓曹属。 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 旧法, 军征士亡, 考竟其妻子。 太祖患犹不息, 更重其刑。 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给官, 主者奏尽杀之。 柔启曰: “士卒亡军, 诚在可疾, 然窃闻其中时有悔者。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一可使贼中不信, 二可使诱其还心。 正如前科, 固已绝其意望, 而猥复重之, 柔恐自今在军之士, 见一人亡逃,诛将及己, 亦且相随而走, 不可复得杀也。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 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 “善。” 即止不杀金母、 弟, 蒙活者甚众。 文帝③践阼, 以柔为治书侍御史, 赐爵关内侯。 民间数有诽谤妖言, 帝疾之,有妖言辄杀, 而赏告者。 柔上疏曰: “今妖言者必戮, 告之者辄赏。 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 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 诚非所以息奸省讼, 缉熙治道也, 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以隆天父养物之仁。” 帝不即从, 而相诬告者滋甚。 帝乃下诏: “敢以诽谤相告者, 以所告者罪罪之。” 于是遂绝。 帝以宿嫌, 欲枉法诛治书执法④鲍勋, 而柔固执不从诏命。 帝怒甚, 遂召柔诣台⑤; 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竟勋, 勋死乃遣柔还寺⑥。 [注]①太祖: 曹操。 ②鼓吹: 军中鼓吹手。 ③文帝: 曹丕。 ④治书执法: 官职。⑤台: 尚书台。 ⑥寺: 廷尉官署。 9.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秦王惊, 自引而起, 绝袖 B. 此重刑非所以止亡 所以游目骋怀 C. 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 D. 民间数有诽谤妖言, 帝疾之 疾言厉色 10. 下列选项中, 全都能说明高柔看问题比常人深远的一组是 ①邴吉临政, 吏尝有非, 犹尚容之 ②此重刑非所以止亡, 乃所以益走耳 ③处法允当, 狱无留滞 ④愚谓乃宜贷其妻子 ⑤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 ⑥柔固执不从诏命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⑥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柔担任菅长后, 名气很大, 所以县中的县吏都引咎辞职了, 但高柔用邴吉的事例教导他们, 使他们回来, 并成了好官。 B. 对于民间有诽谤的妖言, 文帝十分痛恨, 但并没有立即采纳高柔的建议,随着形势的恶化, 文帝最终还是采用他的方法, 使告密之风平息下来了。 C. 军中乐手宋金等人在合肥逃跑了。 高柔建议文帝停止用重刑, 不杀宋金的母亲和弟弟, 大批的人也因不用重刑而得以活命。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

【高柔传阅读答案四篇】相关文章:

1.《隋书高颎传》的阅读答案

2.《柳宗元传》阅读答案

3.《包拯传》阅读答案

4.中国高铁阅读答案

5.高郢传阅读答案

6.《水浒传》阅读答案

7.《霍光传》阅读答案

8.《王祎传》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