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

时间:2021-04-10 11:24:51 重阳节 我要投稿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5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1

  今天,是重阳节,也称老人节,这下我可高兴了,因为又能吃到美味的重阳糕,但是重阳糕的制作方法我还是一窍不通,所以我决心学做重阳糕。

  我和奶奶合作,先把面粉放入盆水,加温水,倒入一些甜酒,用筷子把面粉在盆里翻来覆去,面粉被拌匀后,让它发酵,过了一会面粉出现了蜂窝状,然后加少许的糖,用筷子搅拌。我心想:我做的重阳糕是什么味道呢?真是期待呀!

  搅匀后,我用手在盆水把面粉揉啊揉,揉啊揉,在揉面粉时,面粉揉上去像湿的泥土,软软的,不过注意哦!不能太用力来揉面粉,不然弄得盆的边上到处都是面粉,那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重新把面粉全部合起来了,还有在倒水时不能倒太多哦,不能把面粉弄得太稀,不然到揉的时候就会粘在手上,干了后洗也洗不掉。我们再把一些弄碎的黑芝麻包在面粉里面,顺便在碎芝麻上撒点糖,再一点一点把面粉合起来,不要再撒点干面粉上面,使重阳糕不容易破掉。

  哇!包好了,把它压压扁,注意,不能太用力,不然可是要被压破的哦!压扁后撒些芝麻,按规律放几颗红枣,啊!大功告成,我把它放进电饭煲里,开始煮了。

  终于煮好了,我先给爷爷奶奶各来了一块,我也吃了一口,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这也是给长辈的一片孝心呀!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登高节。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我和爸妈特意去夫子庙买重阳糕。到了莲湖糕团店,才发现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好像一条长龙。我们赶紧跑过去排队,刚站到队尾,一群人又蜂拥而至。过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我们,我们买了两份重阳糕。

  重阳糕还热乎乎的,是由糯米粉和豆沙做成的,上下是两层糯米糕,中间是一层豆沙什锦馅,上面还撒了一些红绿丝。尝了一口,松松软软的,还有一种清香,让人吃了还想吃。卖重阳糕的阿姨还送了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这面旗子是剪纸做成的,上面有一条镂空的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回到了家,我将小红旗插在重阳糕上,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带我,很辛苦。重阳糕代表代表着我对他们的感谢、敬爱之情。爷爷奶奶接过重阳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直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尽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经常教导我要孝敬长辈。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孝敬长辈,将来也要教导我的儿女一定要孝敬长辈,让孝敬长辈民族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下去。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3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唐代以前已有此糕点,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由于“糕”与“高”同音,寓意吉祥,作为节日礼品一直盛行不衰。

  今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出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都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时代变迁,很多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是重阳节为长辈孝敬一盒重阳糕,这一延续千百年的习俗,至今仍然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

  因各地风俗不同,重阳糕的'制作方法也因地而异。上海,自开埠之后就成了移民城市,五方杂处,中西交融。随着全国各地移民进入上海,重阳糕各式制法也流入上海,而一些沪上本地农家自治糕饼颇有风味。

  如今,除了沈大成、乔家栅、三阳泰、悦来芳等老字号食品店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重阳糕,郊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农家自制糕点,在重阳节期间被用来馈赠亲友,如香糯软滑、松软香甜的松江叶榭软糕,甜不腻口、清香淡然的七宝农家糕,还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的崇明糕。这些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因其独特的配方技艺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深层意义被先后收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这些“舌尖上的非遗”项目合而为一,精心制作了“上海重阳糕新装礼盒”,传美食传统制作技艺,品海派精美糕点名品,融多种非遗创新元素,扬尊老敬老重阳美德。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4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各地流传着许多重阳风俗,其中最普遍的是吃“重阳糕”了。重阳节吃重阳糕风俗在北宋已十分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说:当年汴京(今开封市)城内,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馈送,一插剪彩小旗”。南宋时,重阳糕已成为时令佳品在店肆中供应,“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下彩旗,名曰‘重阳糕’”(《梦梁录》)。

  定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一般认为开始于汉代。据周处《风土记》)说“九月才日……俗于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避恶气而御初寒。”又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关于重阳节和重阳风俗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有存的故事:汉代恒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后。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说,九月九日你家里有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里的人用茱萸系在臂上,举家登高。果然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恒景及家人听师言而得幸免(事出《续齐谐记》)。

  实际上重阳为节起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阳爻“九”是“阳”和“阳性”的代词,所以古人称九月为“阳月”,九日是“阳日”,九月九日是两阳重叠,因此叫作“重阳”。阳为刚,重阳为二刚相逢,道家称之“二刚相克”而被视作“厄日”,也产生了解脱“厄日”的方法,所谓登高插茱萸仅是解脱“厄日”方法之一种。

  茱萸是一种落叶乔木,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之分,其味辛辣,是中药的常用药材之一,也可用于食品中的调味品。记录的唐诗中提到重阳插茱萸风俗有数十处之多:“学他年少插茱萸”(朱放),“茱萸插鬓花宜寿”(王昌龄),“舞鬟摆落茱萸房”(白居易),“强插茱萸随众人”(杨衡),而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处,醉把茱萸子(仔)细看”(《九日兰田崔氏诗》)和王维的“遥知兄弟维登高处,遍插茱萸随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至今还是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唐代重阳节已演变为文人学士登高赏秋,结社吟诗的节日,原来插茱萸驱邪的风俗也一变为远离他乡的游子遥思兄弟父母的日子。“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同》诗)。

  宋代,重阳节登插茱萸又演变为登高吃重阳糕风俗。据说,重阳节吃重阳糕风俗是出于文人的笔墨官司。宋人宋子认为刘禹锡作《九日登高》诗,本来想写“年年上糕处”,但当时经典中没有“糕”字,被迫写作“高”字。他还作诗嘲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事见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实际上以粉面蒸糕唐代已出现,不过并不是重阳节风俗。宋代,城市经济逐渐繁荣,都市出现了独立经营糕饼食品的店铺,“糕”与登高之“高”谐音,于是吃糕逐渐代替登高风俗。店主们为招揽生意。,又仿“插茱萸”故事央每块糕上插上一而小彩旗以代替“茱萸”,专门在重阳节前出售,美其名曰“重阳糕”。可见重阳糕是宋人依照汉唐故事设计的食品新产品,它既融合了古代重阳风的习惯,又是一种精美的节令食品。古人独具匠心的食品设计不也值得今人学习吗!

  “蒸出枣糕满店香,依然风雨古重阳。百工一钦登高酒,灯火鸣机夜作忙。”重阳节多吃重阳糕,祝君事事如意,步步登高。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5

  “丁零零”,上课了,黄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手里还拎着一个漂亮的纸袋子。她面带笑容地问我们:“知道这个袋子里装了什么吗?”同学们“刷”地一下全都举起手来。黄老师点了一个同学,他说:“可能是你上次说的要给我们带的熟花生。”老师笑着摇了摇头。我看了看,这袋子方方正正的,猜想着里面的东西也一定很方,我又仔细想了想,今天是农历九月初八,明天不就是重阳节了,难道这是……重阳糕?我举起手来,老师叫我,我说:“重阳糕。”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老师笑而不答,慢慢地把袋子打开,“哇哦!”同学们大叫一声,果然是重阳糕!哈!我猜对啦!老师大声宣布:“今天,我们一起吃重阳糕!”“哇——”同学们欢呼声一片,我激动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了。

  开吃喽!老师拿出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重阳糕切成块,然后让我们按座位有序地去领,同桌两人同吃一块。可我们却偏偏是第四组,看着其他组同学津津有味地吃着的样子,我们组的同学个个把脖子都快伸成长颈鹿了。终于轮到我了,我跑到讲台前,领了一块重阳糕。这块重阳糕上面有一根根五彩缤纷的像萝卜丝一样的点缀,中间一道白一道棕,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五花肉呢。糕幽幽地散发出一股股米香,真让人垂涎三尺。

  走到位子时,我想把这块重阳糕分成两块,可是这糕却像不愿分开一样,紧紧粘在一起。同桌陆萧霏见状可急了,两手抓住重阳糕,用力一掰,就把它一分为二了,嘿嘿!果然是“女汉子”。她把其中的一块给了我,我轻轻地咬了一口,哇!粘粘的,软软的,香香的,甜甜的,真好吃!

  因为这是老师给我们的重阳糕,并且还是老师亲手为我们切的,所以吃起来尤其好吃,更是难忘!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重阳节习俗-重阳食糕11-02

重阳节的作文:重阳登高08-26

重阳节的小学作文09-05

【精】重阳节的作文09-03

重阳节的节日作文02-22

我的重阳节作文09-05

【热】重阳节的作文09-03

重阳节的作文【热】08-20

重阳节的意义作文08-19

重阳节的感恩作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