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尊严作文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尊严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严作文 篇1
生活如学者,如老师,在人间的大街小巷中散播着真理的种子。有人说,生活就是平静似镜的湖面,平淡乏味。而我认为,生活就是璀璨的星空,处处都蕴藏着照亮一生的哲理。不是生活没有哲理,而是你没带上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去感悟人生的心。而我,就在那个傍晚,体会到了生活中的哲理,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尊严。
夕阳的余晖洒下大地,这条通往佳世客的小路仿佛镀了一层金。我与妈妈手挽手,在落日的轻风中有说有笑地走着。即将迎接的,是一顿美味可口的晚饭。
渐渐地,路上人流如潮。随着匆匆的脚步传来的,还有一阵悠扬的二胡声。我循声望去,只见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拉着二胡。
这位老人约五、六十岁了,脸上早已爬满了皱纹。他用一双黝黑的手,不停地拨动琴弦,引来大批路人驻足观看。我和妈妈也暂缓了脚步,欣赏老人的倾情演奏。
与之相对的,是一个衣着凌乱的妇人。妇人始终紧握一个破损的小碗,嘴中念念有词地向人们乞讨。她,也和老人是一样的身世吧!我默默心想。
一浪又一浪的人潮涌来,老人面前有了不少一元与五元的纸币。而一旁的妇人则没有老人那样硕果累累。她用凄凉的眼神望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仿佛还想再乞求几张纸币。我于心不忍,分别向老人和妇人都捐了五元钱。
之后,我疑惑地问妈妈:“同样是乞丐,为什么老人可以多挣一些钱呢?妇人多可怜呀!”
妈妈笑着摇了摇头。
吃饭时,我的头脑中充斥着老人和妇人的一幕幕,不断地想着那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就在这时,我猛然想到,那个人世间最沉重的词语:尊严。
是的,老人与妇人,同样的身世,同样的厄运。面对生活的黑暗,老人使出了自己的本领,以自己唯一的才艺向捐钱的人道了最动听的一声谢谢。而妇人痛楚地一声道谢,恰恰比老人少了一份重量。现在,我不再把老人看作一个卑微的乞丐,而是一位凭着自己的付出,得到“工钱”的打工者。他,是有尊严的。他没有用自己的身世、遭遇换取人们的同情,不甘得到这些“没有底气”的钱币。老人只用一把二胡,就推开了一切怜悯与同情,拿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尊严。
我再次回想那位老人,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我从生活中学到了人生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抓牢自己的尊严,别让它溜走。
尊严作文 篇2
我觉得,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高贵。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就是可以那么真切的感受得到。当你正义凛然时,你看到的是他的面孔,当你蝇营狗苟时,你得到的是他的背影。像你所料到的一样,我形容的是尊严。
尊严,不是面子。所谓的面子,是物质上的掩饰,虚伪与欲盖弥彰。可尊严是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高洁。简爱追求的人格平等是种尊严,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是种尊严,苏东坡诗退金兵是一种尊严,就连稽康临刑前的那曲《广陵散》也是种尊严!也许你已看见了尊严的轮廊,不是功名,不是美酒,不是佳人,不是豪宅,是一种比一切都宝贵,失去了再也回不来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如何阐述,才会得到一个有关尊严的清晰概念。那真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念与力量。你要知道,因清贫而受人奚落不是没有尊严,因正义而遭人排斥不是没有尊严,因才华而被人嫉妒也不是没有尊严,世人不曾嘲笑过韩信的胯下之辱,不曾鄙弃过李白的不得皇恩,更不曾批判过苏轼的文化突围。那是因为人们感受得到他们所具有的那份尊严。所以,就有了韩信漂泊时的千金一饭,就有了李白潦倒时的汪伦、美酒,有了苏轼坐监时的万人默念。
尊严作文 篇3
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一群逃难的人逃到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沃尔逊人既朴实又善良,家家都做饭给我们吃。可其他的人连声谢谢都不说。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他们。
我来到了镇长杰克逊先生的家里。当杰克逊先生将食物给我时,我觉得白白吃人家这么多东西多不好意思,就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回答我说:“不,我没有什么活需要你做。”他说的有些犹豫。
我说我是不会吃东西的。思想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背吗?”说着就蹲在我跟前。我也蹲下来,轻轻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到了我的面前,我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我,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我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十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我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尊严作文 篇4
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题,而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思索的命题。它起源于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现在,我仍为那“著名”人物的行为所困扰,一直找不到答案。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没能记住他的名字,因为根本就没人告诉过我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有一个不俗的外号——“崔大先生”,也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崔大吭哧”。
我认识“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时我任公社农业助理。一连几天的低温之后,公社党委崔书记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饮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庄稼的成色,来到了西孟家。当从国堤上下来走到西孟家后屯的时候,崔书记指着两间低矮的草房对我说:“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们到‘大先生’这看看,跟他唠唠今年的灾情。”崔书记一向是我敬仰的长者,是位有知识有修养的老教员。他偶然提起什么“先生”之类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跟着崔书记走进低矮的茅草房,只见里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岁的老者,这老者长得瘦小,只有一颗长长的门牙与“大”字沾边。不用崔书记介绍,我知道他就是崔书记要拜访的“大先生”。大先生与崔书记很熟,他们很快攀谈起来。“崔大先生”拿来他观测到的星象图来给崔书记和我讲,他讲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不知他的深浅。最后,他告诉崔书记:“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历史上没有。明年是个灾年,历史上也少有。”崔书记一听明年是灾年,不无担心地问道:“明年是什么灾?”“崔大先生”断断续续地回答道:“什么灾说不准,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来。”
“崔大先生”的话我不信。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崔大先生”的预测一点都没错。一九八三年大丰收,包产到户来个开门红;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后是早霜,粮食大减产。从此我对“崔大先生”关注起来,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听崔书记说,“崔大先生”是个土知识分子,自小念过私塾,后在伪满洲前期续读了几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终生没娶,自己一个人生活着。侄儿们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儿们的一分一文,靠生产队给的“五保户”待遇过活。零花钱靠自己在生产队打零工来挣。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乡人传诵的奇事,有四件让我永远也不能忘却。
第一件是到德惠县城卖柴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城里缺柴烧,县城周边的人们便在秋日里打些柴火到城里来卖。西孟家虽然距县城五十多里,但也有人不辞辛苦担柴来卖,“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担到德惠的集市上,找来一块木板写上“一角二分一捆”,卖起柴来。“大先生”办事认真,他的柴当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别人卖的柴高出二分钱。当买主来问:“老头儿,这柴火多少钱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买主皆嗫嚅而去。柴当然没有卖成。在“大先生”的经营策略里根本没有减价处理这一说,他对自己的劳动充满着肯定,不难想像,他一定认为减价是对他的劳动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阳要落山前,“大先生”顺着原路把柴往家担。当他走到四平川时,西孟家生产队的马车从后边赶来,车老板儿一看是“大先生”就把车停下,让他把柴放到车上,想给他捎回去。没想到“大先生”从口中蹦出一句话:“你给我捎回去,那还算是我担来的吗?我不能占生产队的便宜!”于是,他自己挑着柴继续往前走。车老板儿没办法只好打马前行,把“大先生”自然拉在了后边。当“大先生”把柴担到靠山屯前大沟子的时候,“大先生”实在担不动了,他掏出火柴把柴点着,让其化成灰烬。
第二件事是争“工分”。“大先生”体弱干不了重活,在生产队只能打些零工,干些像看看麦田的活。开始,生产队队长认为这活轻悄,就只给“大先生”记4分的“工分”,“大先生”嫌少便和队长理论起来,非要5分“工分”不可。他说:“我不顶整个人,顶个半拉人还行。”过段时间,队长见他兢兢业业,又考虑他是“五保户”,反正得生产队照顾就让记工员给他的“工分”长到和壮劳力相同的10分。“大先生”急了,找到了生产队队长,他说队长不尊重人家壮劳力!“给我记10分你们这不是埋汰人家壮劳力吗?这不公平,我个糟老头子怎么能与人家壮劳力比呢?”队长没办法只好仍然给他记5分。
第三件事是关于他捡破烂的事。“崔大先生”喜酒,一天三顿不离酒,但每顿不超过三盅,这盅不得大于七钱,也不能小于七钱。对常人来说,这不算开销,但对他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生产队解体后,“大先生”便失去了经济来源,他开始捡破烂,用捡来的废品换些零花钱。左屯右村的人们都知道“大先生”这状况,就把家中不用的旧物想送给他,让他去换钱。但人们知道“大先生”好脸,就假装把东西丢在大门口,等“大先生”来拿。“大先生”见着这些物件一件不取,连一本书都不动。他对人说:“我是捡破烂的,不是要饭的。靠劳动,不靠施舍活命。”逼得人们只好把整件的东西砸个稀吧烂,东丢一块西丢一块等“大先生”来捡。
第四件事是“大先生”的遗嘱。在农村,一般的老人都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后有一口好的棺椁,可“大先生”不然。他在临终前,让人把村支书叫到跟前,说:“让村民摊钱,就别‘炼’了,别给村民增加负担,用炕席一卷埋到东岭上就行。不用村民摊钱该‘炼’得‘炼’,别搞特殊。但一定要把骨灰撒到东岭上,那地方高。我要看着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千万别把我往洼地埋,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人要站在高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呀。”最后,村民们把“大先生”的骨灰撒到了东岭上。随“大先生”一起走的,还有“大先生”写就的人们看不懂的“天书”。
“崔大先生”一介草民,他的为人为事有些离奇古怪,但骨子里不乏尊严、倔强,还有些许的执拗。这与国人中的“佼佼者”大相径庭,国人中的“佼佼者”走得是“圆滑”的中庸路线,凡事都可卑躬屈膝“曲线救国”,他们为达到自身的需求目的,什么原则,什么社会标准都可以尽情地放弃,甚或委曲求全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
有人说“尊严是无价的”,但我不知道倔强是否有价;我更不知道像“崔大先生”这样的人,该归于尊严呢,还是该归于倔强。这倔强与尊严到底是个什么关系?谁能把它们截然地分开?
尊严作文 篇5
雨果笔下的钟楼怪人曾说过:“我要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敲钟的怪物!”
有尊严的活着,这应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可以失去欢笑、失去美貌,但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尊严。
失去尊严,屈原怀石投江,项羽自刎,失去尊严,宁死不苟活于世做具行尸走肉!
英雄好汉们选择面对死亡也不愿意面对失去尊严的余生,因为他们心中有个最基本的标准,有个声音在呼号:“要有尊严的活着!”
活着,并不是让你一遇挫折便自怜自惜自叹,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忍辱负重不是失去尊严,不要以“有尊严 的活着”为借口轻易放弃生命,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司马迁可以忍受腐刑之辱、孙子膑脚、韩非囚秦。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侮辱是非人忍耐得了 的,但他们伟大就伟大在了知道自己只是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绊脚石,而不是“失去了尊严”,咬紧牙关重新站起来,仍是一片阳关灿烂。“尊严”仍随他们共进退、 共发愤、共看生命的起伏、共看生命之泉细水长流。
有尊严的活着,能让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尊严与活着休戚与共。你有着生命的同时也同样拥有尊严,他们相互缠绕,唇齿相依般不可分开、剥离。若你狠心将尊严从生命上拔出,生命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毛姆曾说:“我愿为维护我的尊严而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鲁迅写下“一个民族的尊严关系到这个民族是强大还是弱小,关系到这个民族命脉的盛衰。”尊严对民族对国家都如此重要,更何况我们一个个的个体?
有尊严,是我们活着的最基本标准,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关键所在。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无论你是否贫穷,是否困苦,是否碌碌无为,但一定要有尊严,尊严无关乎地位财富相貌家世,它不被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你自觉地维护你的尊严时,你的生命便也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尊严作文 篇6
正月里,我和爸爸准备去海底世界。去的路上,我看到旁边好多人都在围着一个乞丐,我便把目光转移到了那个乞丐的身上。
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左眼看不见,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必须在人的搀扶下行走,我便有了同情之心。
可是,这个乞丐一边跪在地上,一边大哭大喊,我好半天才明白,原来这个乞丐在乞讨时,一位叔叔把一枚一分钱的硬币扔给他,说:“喂,给你吧,我原来不想给你,看你实在太可怜了,想了好一会儿,才做出这个决定。”接着,这位叔叔把那枚一分钱的硬币扔出水缸外。
这时,乞丐大声说:“你怎么能这样,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乞丐,可我也是有尊严的,你怎能这样侮辱我!”
此时,我对这位乞丐肃然起敬,因为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乞丐都没有尊严的,尊严是一种很可贵的道德风尚,因此,我们不能侮辱别人,侮辱别人也同时侮辱了自己。正向席勒所说:“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同时会尊重他。
尊严作文 篇7
上完《尊严》这一课后,我感悟很深,认识到了人有尊严、有恒心就一定能获得许多财富。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哈默和其他一群人逃难来到美国南加州的沃尔逊小镇,当杰克逊大叔慷慨给他们食物,别人的狼吞虎咽,哈默却要求杰克逊大叔先给他派活做再吃饭。哈默的尊严得到了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并成为了他庄园里的好手,二十年后,哈默成为了“石油大王”。
很多人认为哈默是靠尊严而成功的,但我认为光有尊严是不够的,还要有恒心和果断而正确的选择。当初杰克逊大叔让他留下时,他可以选择继续逃难,到别的国家再选更好、更轻松的工作,可是他选择留下,先扎好根,再去冒险。
课文让我感触最深刻是哈默说的那句:“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我觉得靠自己劳动得来的一切是光荣的,但是有些同学去抄别的同学的作业,就是不劳而获,也许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像逃难的那群人一样。还有我们要尽力做家务活,帮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懒虫。
我们有手、脚和大脑,我们可以劳动、思考,我们要有尊严和勇敢的付出,只有这样我们才活得更有意义。
尊严作文 篇8
大家知道什么叫尊严吗?尊严就是一个人的自尊、自信、自强,对就是这些。大家都听过尊严的故事吧,在这就讲一个尊严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描绘的:一群难民受到善良的沃尔逊人的款待,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食物。接着,难民群体中出现了一个例外的青年人。他与其他难民不同的是,他要求镇长让他干活,如果不让他干活,他就不吃不劳而获的食物。镇长最后只得答应让他为自己捶背。捶完背后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个故事富有戏据性,镇长的一双慧眼发现哈默高尚得人品,并留他住在庄园里,还把自己婷婷玉立得女儿许配给他。
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这也正是哈默与众不同的人格而得到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尊严是无价之宝,它是人生的一个历史的见证。
要是大家做了有损自己尊严的事情一定要旧地重找回尊严。
尊严作文 篇9
有所坚持,有所放弃,即为尊严。
——题记
我始终念念不忘的是那位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每每读到项羽二字,眼前浮现的便是青刀跃白,血染沙场;唯余江水,奔入苍茫的景象。那个男人就这样立在江边,用不屈的灵魂昭示着尊严,那是我第一次明白“尊严”二字。
人们对于项羽之死的高度评价,多半在于结果。他死了。他没有过江。所以他有尊严。对于其他以死来抗巨羞辱的人们,理由也大致相同。似乎活着即是屈服,死了才是正道。
真是如此吗?若真如以上方式理解尊严,理解项羽,那么古代的智者贤人们,定万万不会将“尊严”作为人类美好品质的一部分传承给后人。项羽要的是什么?是江山吗?我看未必。他起义于秦王朝的严苛暴政。他是为颠覆暴秦而来。秦灭后,项羽与刘邦划河而治,在刘邦筹划怎么一统天下时,项羽在虞姬的莺歌中把酒盈樽。有人评论说,这便是刘邦终能成就大业的原因。但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天下必然是刘氏的,项羽颠覆暴秦的目标早已达到,这是他的有所坚持,久在沙场,生命早已置之度外,这是他的有所放弃,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有所坚持和有所放弃,在我看来,这才是其配得上尊严二字的原因。
文行此处,看官未免要问:那汉奸岂不是又尊严的了?《叶问》里面的头号大汉奸,天天追随这个大君那个上校,漠视着同胞的死亡,但他亦是有尊严的,他要的是活着,比一般民众更好地活着,因此他放弃了名声,他承受着同胞的白眼辱骂,忍受着日本人的歧视,只为活下去,这样看来,他的确是维护者作为人——一种求生的生物的尊严,至于为什么汉奸这么让国人憎恶的原因是他在守护生物尊严的同时,也丢弃了民族的尊严。
我们谈一个优秀的民族,往往会谈到其历史,其文化,其精神内涵,一个存活了上千年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免遭吞并或毁灭,很大程度上与其民族的尊严有关;有所坚持,有所放弃。拿汉民族而言,当女真族和蒙古族的马骑踏平了中原大地时,汉民族果断南迁,向他们喻为蛮夷之地的东南沿海开始新的生活。作为一个民族,其最重要的并不是拥有多大的土地和人口,而是要坚守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使民族的薪火代代相传。元朝时期汉族暂时的压抑,与汉文化依旧活跃地出现历史舞台之上形成鲜明对比,将能证明这一点。放弃一朝一国的统治,在巨大的民族传承面前,也不过是星火。而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其所能拥有的民族的尊严既是坚持其民族精神,以保有并传承其文化民族一员的身份,丢开了民族的尊严,才如此令人憎恶。
个体也好,民族也好,保有尊严的前提条件是:永远记得你要的事实很美。生物自诞生之际,至今为止也没出过什么圣人,有所求,有所待,但外物世界过于丰富,便容易迷失方向,蒙蔽了欲求之心。如果你要的是活着,那么就放弃一切阻碍你活着的事物,若是被外物蒙蔽,竟以一死了之,既是是死了也算不上是有尊严,人怕死,又贪欲,这并不可怕,也很正常。可怕的是非要伪装作大义凛然,用虚假的欲求来观哄自己。一生都没有与本心对话,如同一辈子都不照镜子看清自己的模样,这样的人,勉强因他的嘴脸唤他他为人,谈尊严,是万万配不上的。
尊严,被世人歌颂了上千年,唱着唱着,味道就有些变了,好的东西,人们都想追捧,你抬高一下,他抬高一下,便成了遥不可及而又神圣的东西。若就此发展下去,尊严就会像只气球,飘到看不见的高空中,人们抬起头,茫然望向天空问:尊严是什么?
还是省了些飘忽不定的装饰吧,有所坚持,有所放弃,即为尊严。
【【精华】尊严作文九篇】相关文章:
【精华】尊严作文合集十篇01-31
【精华】尊严作文汇总十篇02-25
【精华】尊严作文300字十篇02-08
【精华】尊严作文汇总七篇02-02
【精华】尊严作文300字合集五篇01-22
【精华】尊严作文400字合集六篇01-17
【精华】尊严作文600字合集6篇01-13
【精华】尊严作文300字七篇01-11
【精华】尊严作文300字合集六篇01-09
【精华】尊严作文300字合集8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