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结果读后感
我只要结果读后感
在哈佛大学MBA课堂上,教授们做过这样一个课题:带上除了你以外的3个人,运两筐石料到山上去,每个人的经费只有100元,只允许在现场找人。
第一个组织这个活动的人,从开始发动群众到最后爬到山顶用了6个小时,他的方法很正规,用钱去招聘人搬运,尽量挑选一些身材比较强壮的搬运工,招聘工人用了3个小时,爬山用了两个小时,中途休息用了1个小时。
第二个组织这个活动的人,直接给附近的劳务公司打电话,劳务公司很快调派了3个身强力壮的人去负责搬运石料,结果,他只用了3个小时就爬上了山。
而第三个组织这次活动的人,却仅仅用了1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爬到了山顶。首先,他找到该山的负责人,询问有没有缆车,在确认有缆车的情况下,他只需要找到3个旅游的人帮忙看管一下石头,然后坐上缆车直接到山顶。
当然,课题的最后获胜者是那个坐缆车的人。虽然,另外两个人都表示不满,觉得他违反了规则,这个课题是训练你的组织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然而,教授们最后把胜利判给坐缆车的人。
教授们最后是这样说的:原因很简单,在任何公司里,你的上司只看中你的绩效,你的结果。
这似乎是我们从事工作很久的的敬业的人来讲,有些不可思议,“我尽力在做,出现状况是有原因的”,往往我们会以此来解释前面的失误,可能会常常听到领导抱怨:不要给我讲那么多的理由,我只要结果!请告诉我结果。
是的,这话很噎人,但就像本案例一样,也有其实在的道理。中国老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牢骚。这样的心态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教育涉及到育人强国的大业,它和公司完成业绩还有所区别。现阶段各级教育机关检验的结果往往是学生的一纸成绩,这就更功利性的注定了教学的结果,为了考而学,为了升而生,和我们初为人师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能不说是一种难言之隐,大家似乎都在工作,但为什么老师累,学生苦,人心浮躁,同样大家也产生了疑惑:我这么努力,“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什么家长还不满意?换一种角度来讲,我们自己都不满意。
《请你给我结果》一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揭示企业管理与自我经营的关系。看过读过,很清晰的明白了一些道理,好比一卷实战应急的“兵法”,也是很有励志精神的一部“圣经”,读过一遍之后,如法炮制的在职场中应用一二也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读过两遍三遍后,方可在字里行间,一段段小故事和一句句结论中,悟出真谛,结合教育来讲还是那两个字“责任”。毕竟我们育人不像在完成一次谈判、营销、销售那么具体,那么具有可操作性,我们的教育是要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感染、熏陶、升华的过程。没有责任之心,是等不及他的后几步的到来就会夭折。一次考试一次成绩就会注定一个印象,一个结果。一个师者要具备怎样的知识才算渊博,哪怕他只是一个教书匠,他的宽容与等待同样会使他所从事的事业带上光环,那才是不失教育意义的责任。
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很多事,解不开的事,但我们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场不知不觉的“阴谋”,这场阴谋的名字叫“逃避责任”或“回避风险”。责任重于泰山,还是责任重于泰山,孩子的每一天都在我们眼前经过,我们的心跟上了吗?孩子的成长是小,学习成绩是大;学校的理念是小,个人发展是大,回避矛盾,等待谅解,还在我们心里某一个见不得人的`角落占有一席之地,将其重新定义的话,那将是孩子成长是大,学习成绩其次;学校理念是金,个人发展是光明。我们虽然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却要在这个的时代回归教育曾赋予历史的记忆。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要传经布道,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兼爱他人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古今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对功利主义教育的。经商贵在斗智,善谋者胜。这就是商道。
《请给我结果》一书和其他企业管理方案书有相同理念:目标是培养员工职业化精神。此目标一经出口,就不难与我们的教师职业化精神相吻合。打个比方,我们是一个企业,教师是企业员工,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面对的市场是家庭与社会,产品就是人品,想想我们的肩上担负的责任就会有种使命感。锡恩使命是——共建伟大公司: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正规化、国际化和持续化。我们培根的使命是:着眼孩子不只是六年而是六十年。锡恩致力于为中国一流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培根学校培养每一个孩子一生的好习惯,成为一生的财富。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两者的相同与不同,本质上的不同。
因此,无论“完成任务”等不等于“结果”,我的想法是还要看有没有责任参与,有高度的责任感参与的任务,结果必定完满。
最后自勉一句:理智做人,智慧做事。
【我只要结果读后感】相关文章:
2.只要你不骗我
3.只要你不骗我
6.结果导向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