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故事读后感
成功故事读后感
书皮上的一段清楚的文字使我受益匪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名字闪耀在记忆深处:他们以辛勤的汗水浇灌智慧的田园,他们用如火的热情点燃尘封的理论,他们用自身的奋斗去体味成功的喜悦.
这段话正应一句名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有许多别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和磨难;这本书写了很多名人成功的经历,还有他们说过的话,最令我感动的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多么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这句话体现了他的谦虚并告诉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
我最大的感受是懒惰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成功的道路是曲折多艰的,从小就要努力学习,明确自己的目标,朝这个目标去奋斗,那才会有成功的一天。并像爱因斯坦一样谦虚,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莉萨·苏本是美国华盛顿特区AIM学园的数学教师。当她被学校录用的时候,居然被告知自己不用备课,教学的一切都是现成的。
AIM学园坐落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东南部,是“知识就是力量”项目(KIPP)在特区建立的第二所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学校。作为美国最成功的特许学校连锁之一,KIPP在数学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是全国瞩目的。KIPP的领导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们已经把数学教育的难题解决了”,正如他们告诉苏本老师的那样。
但是,20出头的苏本仍然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她告诉学校管理者,她将自己设计5年级的数学课程。1年后,她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年进步创下了KIPP所有项目校的最高纪录,数学平均成绩的百分比排名数从16上升到77。
从KIPP的历史来看,这可算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如何教”的权利完全下放
KIPP的创始人是麦克·芬博格和戴夫·莱文,当他们在休斯敦的学校艰难摸索时,得到了哈利特·鲍尔的真传。鲍尔是全美国最有想象力和最成功的数学教师之一。后来,他们在休斯顿和南布朗克斯创办了自己的初中(5~8年级)。二人亲自挂帅,担任5年级的数学教师,以便让5年级的新生一开始就能接受KIPP的教学方式。苏珊·斯切尔菲勒在华盛顿特区创办当地第一所KIPP学校KEY学园时,也亲自担任5年级数学教师。那个班的学生最初的数学百分比排名数只有34,但4年过后,当他们读完8年级毕业时,平均百分比排名数已经上升到了92。
知道了KIPP学校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辉煌纪录,你也许会认为,苏本应该对目前身为华盛顿特区3所KIPP学校总管的斯切尔菲勒,以及AIM学园的校长凯勒·约翰逊感激不荆感谢他们使教学变得如此容易,感谢他们提供的教学资源。
但KIPP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大幅度地提高困难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秘诀之一是吸引最有才华的年轻教师执教,并坚持把“如何教”的权利完全交给他们。KIPP项目校的校长,如约翰逊,有权聘请像苏本这样年轻有为的人,放手让他们“感觉怎么最好怎么来”,只要他们的教学业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能够为他们采用的方法说话。
“为美国而教”的教学能手不过,苏本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还是让约翰逊校长和斯切尔菲勒总管吃了一惊。他们对结果非常满意,因为这不仅证明他们聘用苏本是正确的,还证明KIPP强调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是正确的。
苏本刚满25岁,她的中小学是在罗彻斯特念的,母亲在那里做房地产经理人。她在华盛顿特区过暑假,因为父亲在这里为世界银行工作。苏本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在2003年获得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经济学学位后,她加入了“为美国而教”的队伍——一个把名牌高校毕业生送进薄弱校当老师的志愿者项目——被安排在路易斯安那州奥珀卢萨斯市的.一所初中,教8年级数学。2年的志愿期满后,她回到了华盛顿特区。她是KIPP公开招聘来的,在她之前,KIPP已经聘任了不少曾经的“为美国而教”志愿者。“为美国而教”的志愿者以前都没有学过教育,但都通过在实践中打拼的培训模式很快成长为了教学能手。
所有教材都有缺陷 KIPP在华盛顿特区的项目校一直使用撒克逊数学教程(Saxon math),这是一套朴实无华的教材,在贫困地区学校已被证明有很好的效果。苏本说,她对撒克逊数学并没有敌意,她的教室里就有几册撒克逊数学,以及另一个与之理念相反的《天天数学》。但她认为,她见到的所有教材都有缺陷。
“我发现,大多数传统教材对概念的处理都过于简单化,且都是孤立的,对阅读能力不高的学生来说,使用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它们不是鼓励学生去思维,而是提供枯燥的重复练习。”她说。
从一开始,苏本每天晚上都自己写教案。KIPP项目校的老师每天工作10小时,已经比普通学校的老师多出很多,而苏本每天还要在家花3个小时,用她的戴尔笔记本电脑准备明天的课程。这真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才会有的“壮举”。
苏本说:“作为一名教师,我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我的学生理解数学法则和过程背后的推理。我有4条核心理念:1,理解是由学习者建构的,而不是从教师那里消极获得的;2,理解的建立,途径是尽可能地把各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3,理解因交流而通电;4,理解的价值,只有在你对之进行反思和质疑时才会存在。”
【成功故事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名人成功的故事
2.经济名人成功故事
3.成功的故事作文
4.成功哲理故事